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单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书,这个时候就会找朋友推荐啦,或者去找书单之类的,但是有时候,挑书就和女生挑护肤品一样,你没有根据自己的肤质盲目种草,买来的护肤品既没有效果,可能还会让原来的皮肤状况更加的糟糕。当然,看书没有烂脸那么严重,但是碰到自己不适合的书,不仅会觉得食之无味,而且会觉得浪费时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书的错,只能说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价值观或者是我们的阅历和人生经验让我们无法畅通无阻地阅读一本书。
前阵子在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学晒了一张高中语文课本的截图,然后附上了这么一段话“以前念书的时候囫囵吞枣断章取义,对课文一知半解,现在回过头来看高中课本的选材都很经典。”我们有多少人会把以前的课本翻出来看一看呢,或者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学习,大多都觉得背诵古文、文学常识、作者生平、中心思想本身就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怎么会认为阅读是一件令人觉得享受的事情呢。
现在的我发现自己依旧读不了张爱玲或者毛姆,就是那种静下心来看上几页都觉得提不起兴趣,但是没关系,我觉得总有一天,我能在张爱玲笔下的大上海里看她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也能在毛姆的书里去发现月亮和六分钱有什么微妙的关系,现在我能做的,就是积累,就是享受,不求读得快,不求读得多,只求读得好。
其实每个人阅读都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自成一派的体系,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体系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重要,你在这个体系的影响下对一本书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时间久了,你也会在写作输出中形成你自己的文风。我以前也看书单找书、挑书、然后买书,现在也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不会愁没书看,只会愁没时间看。以下是我自己平时挑书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下:
1、 按出版社来挑书。
不知道大家平时看书会不会像我一样,会在意一本书的封面、排版、纸质、字体、行间距。这些小要素在阅读的时候会影响你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和阅读时的舒适度。其实你仔细闻的话会发现,其实每本书的气味都不一样。我就很偏爱那种摸上去滑滑的书,颜色不是亮白,而是有一点点偏米色,封面整洁干净一般以白底点缀稍稍的亮色图案即可。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我平时比较喜欢的出版社:
1) 理想国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3) 中信出版社
4) 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
5) 上海译文出版社
6) 企鹅图书/企鹅出版社
2、按喜欢的题材挑书
这个大概是每个人一直以来自己挑书的标准吧,就是对哪方面感兴趣就找哪方面的书看。比如我自己对那些犯罪、推理、悬疑题材的书比较感兴趣。所以今年看的比较多的是东野圭吾、乙一、湊佳苗的书。
3、 按喜欢的作家挑书
最近的新宠是路内、严歌苓、蒋勋。
4、 按译者挑书。
对于国外的很多书籍,有不同的译本,这个时候你就要选择翻译的相对流畅符合作者写作背景的译本,不好的译本会对理解造成偏差,也很容易误解语句所传达的意思,像巴金、傅雷、北岛本身是作家,也是很好的译者,翻译《瓦尔登湖》的李继宏、翻译《芒果街上的小屋》的潘帕、翻译《哈利波特》系列的马爱农马爱新这对姐妹花、翻译《白夜行》的刘姿君、翻译《百年孤独》的范晔都是很好的译者。
5、 按喜欢的作者书中提到的书挑书。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作者在作品中引经据典,或者写到日常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是欣赏的作家,既然是喜欢的作者,那你们的品味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据有一致性,而且也有助于你更加了解他的喜好和日常。
以上就是现在我自己挑书的主要方法,目前待看的书还有一大堆,也有很多新书根本来不及看,年底会罗列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书给大家,当然是我自己觉得好,主要是分享,并不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家或者自己喜欢的书在主观上我已经给他们加了很多颗星啦,你不用和我一样喜欢,但是可以阅读他们的作品看看,说不定也喜欢上了呢。
前阵子在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学晒了一张高中语文课本的截图,然后附上了这么一段话“以前念书的时候囫囵吞枣断章取义,对课文一知半解,现在回过头来看高中课本的选材都很经典。”我们有多少人会把以前的课本翻出来看一看呢,或者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学习,大多都觉得背诵古文、文学常识、作者生平、中心思想本身就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怎么会认为阅读是一件令人觉得享受的事情呢。
现在的我发现自己依旧读不了张爱玲或者毛姆,就是那种静下心来看上几页都觉得提不起兴趣,但是没关系,我觉得总有一天,我能在张爱玲笔下的大上海里看她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也能在毛姆的书里去发现月亮和六分钱有什么微妙的关系,现在我能做的,就是积累,就是享受,不求读得快,不求读得多,只求读得好。
其实每个人阅读都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自成一派的体系,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体系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重要,你在这个体系的影响下对一本书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时间久了,你也会在写作输出中形成你自己的文风。我以前也看书单找书、挑书、然后买书,现在也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不会愁没书看,只会愁没时间看。以下是我自己平时挑书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下:
1、 按出版社来挑书。
不知道大家平时看书会不会像我一样,会在意一本书的封面、排版、纸质、字体、行间距。这些小要素在阅读的时候会影响你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和阅读时的舒适度。其实你仔细闻的话会发现,其实每本书的气味都不一样。我就很偏爱那种摸上去滑滑的书,颜色不是亮白,而是有一点点偏米色,封面整洁干净一般以白底点缀稍稍的亮色图案即可。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我平时比较喜欢的出版社:
1) 理想国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3) 中信出版社
4) 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
5) 上海译文出版社
6) 企鹅图书/企鹅出版社
2、按喜欢的题材挑书
这个大概是每个人一直以来自己挑书的标准吧,就是对哪方面感兴趣就找哪方面的书看。比如我自己对那些犯罪、推理、悬疑题材的书比较感兴趣。所以今年看的比较多的是东野圭吾、乙一、湊佳苗的书。
3、 按喜欢的作家挑书
最近的新宠是路内、严歌苓、蒋勋。
4、 按译者挑书。
对于国外的很多书籍,有不同的译本,这个时候你就要选择翻译的相对流畅符合作者写作背景的译本,不好的译本会对理解造成偏差,也很容易误解语句所传达的意思,像巴金、傅雷、北岛本身是作家,也是很好的译者,翻译《瓦尔登湖》的李继宏、翻译《芒果街上的小屋》的潘帕、翻译《哈利波特》系列的马爱农马爱新这对姐妹花、翻译《白夜行》的刘姿君、翻译《百年孤独》的范晔都是很好的译者。
5、 按喜欢的作者书中提到的书挑书。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作者在作品中引经据典,或者写到日常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是欣赏的作家,既然是喜欢的作者,那你们的品味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据有一致性,而且也有助于你更加了解他的喜好和日常。
以上就是现在我自己挑书的主要方法,目前待看的书还有一大堆,也有很多新书根本来不及看,年底会罗列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书给大家,当然是我自己觉得好,主要是分享,并不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家或者自己喜欢的书在主观上我已经给他们加了很多颗星啦,你不用和我一样喜欢,但是可以阅读他们的作品看看,说不定也喜欢上了呢。
© 本文版权归 Aphasiamnes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