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Ⅰ》读后感:风潇潇兮易水寒
什么是三体?或许就是三颗质量相近的恒星,但也可能是历史、科技、哲学,三者之间做着无规律的运动。为何是三?《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现代的解释,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一元分化为阴阳两极,再由矛盾产生第三者,进而形成万物。所谓相由心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切对客观的反馈从主观上而言都是对自我的认知投射。
核心人物叶文洁设定的分析:
1、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何为高级?其父名为“哲泰”,想必此处最少暗含两处用意,一指学术泰斗,二指哲学思考,其母名为“琳”,暗指琳琅满目的手段和才思。父母二人好似一忠一奸、一明一暗,而这矛盾的结合体正是“文洁”,冥冥中又合“三体”之意。三人超然的地位及影响是否又像是恒星般闪耀,并影响着身边的一切?
2、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要再强调这一时期的黑暗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也是一次进化的筛选。美国的“贩卖黑奴”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如今活在美国的黑人与非洲的相比,其阅历和眼界自然不是一个水平,而且在海上动荡生存下来的人的后代,可以说都成了当今美国体坛的中流砥柱,可能还不限于体坛。类似的事件还有成吉思汗西征时带给欧洲的“黑死病”。经历文革的幸存者,内心都是强大的无比,这促使这些人有毅力去坚持一切所谓的“不可能”。而且,文革之前的教育吸收以及文革之后的成果绽放,都像是一场天数。
3、女性。古人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女性作为一个历史的承载者担负了太多的苦痛,不单是肉体的分娩,还有精神的束缚。而且通俗认为,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而超然于二者之上的所谓第六感,正好又构成了一个崭新的“三体”。把这三股力量灌注于一位弱质女流能换来更多的同情与震撼。
4、三人组。雷志成窃取她的科研成果,杨卫宁与她虽为夫妻却不曾真正了解她;二人是她的恩人,拯救于危难之际;雷志成与杨卫宁价值观截然不同,却是同生共死的战友。三人之间互有吸引却互相排斥,而最后只留下唯一的幸存者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而当这一个小组解散之后,她的人生并没有脱离这个奇妙的数字,另两个意义重大的人物是杨冬和伊文斯。或许很多意义都是读者的猜测或者作者的偶然,但这正是历史的精彩之处。
对于故事性而言,本书的核心在于文明的对撞,其独到之处在于人类文明作为弱势,只是因为某个契机得以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失去原有的强势符号,混乱的局面将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到展开,相信这不是第一个开创者,但从细节处,从东方文明处,有了更多的切入和思考。三体人拥有更高科技的原因是否和更差的生存环境有着必然联系?为什么每一个更高文明伴随的都是即将毁灭的生存空间?难道人类拥有更高文明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自我毁灭?接下来,当人类从食物链顶端看到了头上的闪电,如何做出应对,如何展示由下到上的情绪,接下来的一切一切都让人万分期待。准备攻读《黑暗森林》。
作品当中提出的真正具有科幻性质的几个概念值得思考。
1、V装具。作者创作时间在2006年,而近年来VR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不可不说前瞻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当游戏装备从眼睛进化到全身之后,下一步参考“黑镜子”是否轮到神经中枢?而这种进步对人性的意义又何在?
2、三体游戏。游戏本身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筛选精英人类,除了为剧情服务以外,是否讽刺了当下民众的享乐之风以及应试教育。如果我们真的有机会能感受到轮回的力量,人类世界又会如何?
3、智子。作为微观世界的粒子,是否具有“智能”一直停留在想象的层面。逆向思考,当科技步入真正意义的纳米时代,人类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伦理观,隐私将荡然无存。
再此,感恩我的高中物理杜老师,除了知识他还教会我想象,没有他这本书我会理解的更肤浅。
核心人物叶文洁设定的分析:
1、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何为高级?其父名为“哲泰”,想必此处最少暗含两处用意,一指学术泰斗,二指哲学思考,其母名为“琳”,暗指琳琅满目的手段和才思。父母二人好似一忠一奸、一明一暗,而这矛盾的结合体正是“文洁”,冥冥中又合“三体”之意。三人超然的地位及影响是否又像是恒星般闪耀,并影响着身边的一切?
2、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要再强调这一时期的黑暗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也是一次进化的筛选。美国的“贩卖黑奴”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如今活在美国的黑人与非洲的相比,其阅历和眼界自然不是一个水平,而且在海上动荡生存下来的人的后代,可以说都成了当今美国体坛的中流砥柱,可能还不限于体坛。类似的事件还有成吉思汗西征时带给欧洲的“黑死病”。经历文革的幸存者,内心都是强大的无比,这促使这些人有毅力去坚持一切所谓的“不可能”。而且,文革之前的教育吸收以及文革之后的成果绽放,都像是一场天数。
3、女性。古人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女性作为一个历史的承载者担负了太多的苦痛,不单是肉体的分娩,还有精神的束缚。而且通俗认为,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而超然于二者之上的所谓第六感,正好又构成了一个崭新的“三体”。把这三股力量灌注于一位弱质女流能换来更多的同情与震撼。
4、三人组。雷志成窃取她的科研成果,杨卫宁与她虽为夫妻却不曾真正了解她;二人是她的恩人,拯救于危难之际;雷志成与杨卫宁价值观截然不同,却是同生共死的战友。三人之间互有吸引却互相排斥,而最后只留下唯一的幸存者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而当这一个小组解散之后,她的人生并没有脱离这个奇妙的数字,另两个意义重大的人物是杨冬和伊文斯。或许很多意义都是读者的猜测或者作者的偶然,但这正是历史的精彩之处。
对于故事性而言,本书的核心在于文明的对撞,其独到之处在于人类文明作为弱势,只是因为某个契机得以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失去原有的强势符号,混乱的局面将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到展开,相信这不是第一个开创者,但从细节处,从东方文明处,有了更多的切入和思考。三体人拥有更高科技的原因是否和更差的生存环境有着必然联系?为什么每一个更高文明伴随的都是即将毁灭的生存空间?难道人类拥有更高文明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自我毁灭?接下来,当人类从食物链顶端看到了头上的闪电,如何做出应对,如何展示由下到上的情绪,接下来的一切一切都让人万分期待。准备攻读《黑暗森林》。
作品当中提出的真正具有科幻性质的几个概念值得思考。
1、V装具。作者创作时间在2006年,而近年来VR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不可不说前瞻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当游戏装备从眼睛进化到全身之后,下一步参考“黑镜子”是否轮到神经中枢?而这种进步对人性的意义又何在?
2、三体游戏。游戏本身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筛选精英人类,除了为剧情服务以外,是否讽刺了当下民众的享乐之风以及应试教育。如果我们真的有机会能感受到轮回的力量,人类世界又会如何?
3、智子。作为微观世界的粒子,是否具有“智能”一直停留在想象的层面。逆向思考,当科技步入真正意义的纳米时代,人类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伦理观,隐私将荡然无存。
再此,感恩我的高中物理杜老师,除了知识他还教会我想象,没有他这本书我会理解的更肤浅。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