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7.向东瞻望
伊斯兰教国家
制像犯禁。由于不准表现人物,就放纵想象去摆弄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制作出精美的花边装饰,人称阿拉伯式图案。
中国
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要画飞跃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很多圆形组合起来。中国雕刻也好像是回环旋转,却又不失坚固和稳定的感觉。
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给予艺术家新任务和对待绘画的崭新态度。中国人是第一个不认为作画下贱的民族,把画家跟富有灵感的诗人同等看待。中国艺术家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学习艺术:不从研究大自然入手,而是从研究名家作品入手,学会怎么画竹,画石,画云。在全面掌握了这种技巧以后,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以便体会山水的意境。回家以后,尝试重新体会那些情调,把松树,山石和云彩的形象组织起来。
8.西方美术的融合
艺术领域就可能发生古代东方艺术和古典文化时代的艺术都未曾出现的事情:埃及人大画他们知道(knew)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大画他们看见(saw)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felt)到的东西。
我们记得格列高利大教皇的教导,“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
正是在希腊发现了表达“心灵的活动”的艺术,而且不管中世纪艺术家对这一目标的理解有多大的差异,没有那份遗产,基督教就绝不可能利用图画来为自己服务。
我特别喜欢第二个场面中嘹望台上的那个人,哈罗德的船正从远处驶来,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向它窥测。他的手臂和手指看起来确实很古怪,而且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人物都是 奇佳的小侏儒,小像亚述或者罗马年代那些史画的作者画的那么人信服。这个时期的中世纪艺术家没有样板可供仿效,画起来就很 像小孩子。要嘲笑他很容易。要做他所做的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他叙述重大史实的手段那么经济,那么集中于他听注重的东西、而 且最终效果还是比我们的战地记者、新闻片摄制者的写实主义报道 更使人难以忘怀。p169
9.战斗的基督教
诺曼底人在英国登陆以后带来他们那一代人在诺曼底(Normandy)等地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英国新兴的封建统治者是主教和贵族,他们不久就开始兴建修道院和大教堂来维护他们的权力。这种建筑风格在英国称为诺曼底风格(Norman Style),在欧洲大陆称为罗马式风(Romanesque Style)。教堂过去往往是它邻近地区中惟一的一座石头建筑物,是方圆若干英里荧之内惟一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尖顶是所有从远处过来的人辨向定位的标志。在礼拜日和进行宗教仪式时,全城的居民都可能在教堂聚会……
在罗马式和诺曼底式教堂中,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圆拱形结构坐落在厚实的窗间壁(pier)上。那些教堂内内外外给人的整个印象是坚实有力。它们的装饰很少,连窗户都不多,只有牢固不坏的墙壁和尖塔,令人回想起中世纪的堡垒要塞。
伊斯兰教国家
制像犯禁。由于不准表现人物,就放纵想象去摆弄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制作出精美的花边装饰,人称阿拉伯式图案。
中国
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要画飞跃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很多圆形组合起来。中国雕刻也好像是回环旋转,却又不失坚固和稳定的感觉。
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给予艺术家新任务和对待绘画的崭新态度。中国人是第一个不认为作画下贱的民族,把画家跟富有灵感的诗人同等看待。中国艺术家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学习艺术:不从研究大自然入手,而是从研究名家作品入手,学会怎么画竹,画石,画云。在全面掌握了这种技巧以后,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以便体会山水的意境。回家以后,尝试重新体会那些情调,把松树,山石和云彩的形象组织起来。
8.西方美术的融合
艺术领域就可能发生古代东方艺术和古典文化时代的艺术都未曾出现的事情:埃及人大画他们知道(knew)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大画他们看见(saw)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felt)到的东西。
我们记得格列高利大教皇的教导,“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
正是在希腊发现了表达“心灵的活动”的艺术,而且不管中世纪艺术家对这一目标的理解有多大的差异,没有那份遗产,基督教就绝不可能利用图画来为自己服务。
我特别喜欢第二个场面中嘹望台上的那个人,哈罗德的船正从远处驶来,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向它窥测。他的手臂和手指看起来确实很古怪,而且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人物都是 奇佳的小侏儒,小像亚述或者罗马年代那些史画的作者画的那么人信服。这个时期的中世纪艺术家没有样板可供仿效,画起来就很 像小孩子。要嘲笑他很容易。要做他所做的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他叙述重大史实的手段那么经济,那么集中于他听注重的东西、而 且最终效果还是比我们的战地记者、新闻片摄制者的写实主义报道 更使人难以忘怀。p169
9.战斗的基督教
诺曼底人在英国登陆以后带来他们那一代人在诺曼底(Normandy)等地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英国新兴的封建统治者是主教和贵族,他们不久就开始兴建修道院和大教堂来维护他们的权力。这种建筑风格在英国称为诺曼底风格(Norman Style),在欧洲大陆称为罗马式风(Romanesque Style)。教堂过去往往是它邻近地区中惟一的一座石头建筑物,是方圆若干英里荧之内惟一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尖顶是所有从远处过来的人辨向定位的标志。在礼拜日和进行宗教仪式时,全城的居民都可能在教堂聚会……
在罗马式和诺曼底式教堂中,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圆拱形结构坐落在厚实的窗间壁(pier)上。那些教堂内内外外给人的整个印象是坚实有力。它们的装饰很少,连窗户都不多,只有牢固不坏的墙壁和尖塔,令人回想起中世纪的堡垒要塞。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