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认的老照片 | 紫禁城中的寡妇圈
被误认的老照片
(清代编-6)
附图1:确认结果为:左起:四格格、二格格、慈禧、元大奶奶、三格格
附图2:左起:三格格、四格格、慈禧、李莲英
附图3:前排左起:二格格、顺承郡王妃、荣寿公主、四格格、载泽夫人静荣(慈禧外甥、隆裕皇后之姊);后排左起:三格格、垣大奶奶、载振福晋。
附图4:四格格与慈禧。此为慈禧传世照片中唯一有笑容者。
附图5:四格格陪伴慈禧赏雪。
附图6:右起、容龄、慈禧、德龄、二女之母。
历史学家唐德刚曾半开玩笑说,最高领袖中,私德当推慈禧第一。的确,民间关于慈禧捕风捉影的谣言纵然所在多有,却大多为无稽之谈。《宫女谈往录》里,老宫女何荣儿口中的慈禧就是一个恪守寡妇之道的老太太。咸丰驾崩时,慈禧年仅二十六岁。深宫之中,孤儿寡妇生活之艰辛视民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她对于同病相怜者往往颇有照顾,身边几乎形成了一个「寡妇圈」。
荣寿固伦公主旗装照
荣寿固伦公主(1854年2月28日-1924年),俗称"大格格" 是恭亲王奕䜣之女,道光帝与孝静成皇后的孙女,也是清代最后一位固伦公主和最后一位载入《清史稿》的公主。
如恭亲王奕欣长女自小被慈禧认作养女,在宫中生活,与堂弟同治为幼年玩伴。后来更封为荣寿固伦公主,爵位与亲王相等。荣寿公主十三岁时,便由慈禧指婚给额驸景寿之子、一等荫生志端。然而婚后半年,志端患病而死。慈禧为了补偿荣寿,遂依旧让她进宫侍奉。《清史稿》云:「公主性骨鲠,而能持大体。」虽然深受慈禧宠爱,却能犯颜直谏,因此人称「女汲黯」。民国十三年,荣寿以七旬高龄去世,哀荣备至。
垣大奶奶,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慈禧内侄德垣之妻
情况类似的又有垣大奶奶(一般皆作元大奶奶,误)。她是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慈禧内侄德垣之妻,十八岁时刚刚文定便成了望门寡,于是慈禧也让她在宫中作伴。德龄《御香缥缈录》回忆自己入宫时,垣大奶奶才二十四岁;但神态却已跟四五十岁的老妇人无二;所幸她天性「愚笨木讷」,因此环境虽然哀痛,但竟像毫无感觉。
四格格(陈炜舜老师提供),庆亲王奕劻四女。
至于庆亲王奕劻四女(人称四格格)的遭际,就更令人感叹了。德龄说四格格「出奇的漂亮」,而《宫女谈往录》则云:「老佛爷另外喜欢的人是四格格,她是庆王的女儿,大排行在四,所以称四格格。也是老太后指的婚,刚结婚就守寡,老太后过意不去,常接到宫中或园子里来住。这是位聪明伶俐的人,嘴甜手巧,能哄老太后喜欢,做事八面玲珑,很会见庙烧香。……几天不见,老太后就想她,常接到宫里或园子里来,也常陪着老太后坐船游湖。」的确,庚子乱时慈禧前往西安,还不忘把三格格和四格格带上。可是四格格的公公直隶总督裕禄,却因抵御八国联军兵败而服毒自杀,夫家从此家道中落。
进而言之,庆王之孙溥铨回忆,四格格与裕禄第九子结婚,琴瑟和谐,而慈禧很少让她回家,夫妻聚少离多。后来其夫抑郁而终,恰值慈禧要妆成观音菩萨留影。四格格热孝在身,一听要和三姐一起穿彩衣、化浓妆,心中不是滋味,回家哭闹不已。庆王大恐,劝道:「你可千万别抗旨不遵,若惹恼了太后,全家可吃不起呀!」她才勉强陪慈禧留了影。辛亥以后,四格格红颜老去,又无子女奉养,晚景凄凉而终。
附图1:确认结果为:左起:四格格、二格格、慈禧、元大奶奶、三格格
附图2:慈禧扮觀音,左起:三格格、四格格、慈禧、李莲英
附图4:四格格与慈禧。此为慈禧传世照片中唯一有笑容者。
慈禧雪地摆拍,左侧后排是大太监李莲英,右侧的女性是庆亲王奕劻的四格格。
附图5:四格格陪伴慈禧赏雪。
附图6:右起容龄、慈禧、德龄、二女之母。
较权威的《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有一张是慈禧与四位旗服女性合影(附图1),文字称左起为「德龄、四格格、慈禧、元大奶奶、容龄」,网上纷纷因循。除了慈禧和垣大奶奶正确外,其余三人的身分皆认定错误。德龄、容龄遗影甚多(附图6),一照勘便知其非。此外,四格格与慈禧的日常合影也比比皆是(如附图4、5)。相形之下,左一除面容略瘦外,模样与四格格别无二致,当是其人。左五的服装与左一全同,当为姐妹。参照三、四格格与慈禧的观音装合影(附图2),可以确认左五是三格格。换言之,大概因为三、四格格常在宫中走动,故衣着上也比较有默契罢。
荣寿固伦公主与宫内女眷合影(前排中为:荣寿固伦公主)
附图3:前排左起:二格格、顺承郡王妃、荣寿公主、四格格、载泽夫人静荣(慈禧外甥、隆裕皇后之姊);后排左起:三格格、垣大奶奶、载振福晋。
有趣的是,左二与左五虽然服装不同,却容貌相似,应是较少入宫的二格格。比对荣寿公主与贵妇们的合照(附图3),前左一为二格格,左四为四格格,后左一为三格格,左二为垣大奶奶,可谓原班人马再度出现。则附图1中的人物身分,更可进一步厘清矣。
附带一提,《荟萃》一书在第二章〈西太后慈禧〉所录合照中数次标出四格格,然第十四章〈社会剪影〉收有四格格大头照一张,却仅标为「旗人贵族妇女」,亦一时疏忽也。
| 完
陈炜舜
香港人,先后执教于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学术兴趣主要在于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神话学及翻译研究等。著有《神话传说笔记》、《林云铭及其文学》、《明代楚辞学研究》、《楚辞练要》、《屈骚纂绪》、《从荷马到但丁》、《明代前期楚辞学史论》等专书,发表论文70馀篇。暇时喜好创作散文、新旧体诗歌,翻译外文诗歌与歌词,结集出版者有新诗集《话梅》与音乐随笔《寻找缪思的歌声》。
(清代编-6)
![]() |
附图1:确认结果为:左起:四格格、二格格、慈禧、元大奶奶、三格格
附图2:左起:三格格、四格格、慈禧、李莲英
附图3:前排左起:二格格、顺承郡王妃、荣寿公主、四格格、载泽夫人静荣(慈禧外甥、隆裕皇后之姊);后排左起:三格格、垣大奶奶、载振福晋。
附图4:四格格与慈禧。此为慈禧传世照片中唯一有笑容者。
附图5:四格格陪伴慈禧赏雪。
附图6:右起、容龄、慈禧、德龄、二女之母。
历史学家唐德刚曾半开玩笑说,最高领袖中,私德当推慈禧第一。的确,民间关于慈禧捕风捉影的谣言纵然所在多有,却大多为无稽之谈。《宫女谈往录》里,老宫女何荣儿口中的慈禧就是一个恪守寡妇之道的老太太。咸丰驾崩时,慈禧年仅二十六岁。深宫之中,孤儿寡妇生活之艰辛视民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她对于同病相怜者往往颇有照顾,身边几乎形成了一个「寡妇圈」。
![]() |
荣寿固伦公主旗装照
荣寿固伦公主(1854年2月28日-1924年),俗称"大格格" 是恭亲王奕䜣之女,道光帝与孝静成皇后的孙女,也是清代最后一位固伦公主和最后一位载入《清史稿》的公主。
如恭亲王奕欣长女自小被慈禧认作养女,在宫中生活,与堂弟同治为幼年玩伴。后来更封为荣寿固伦公主,爵位与亲王相等。荣寿公主十三岁时,便由慈禧指婚给额驸景寿之子、一等荫生志端。然而婚后半年,志端患病而死。慈禧为了补偿荣寿,遂依旧让她进宫侍奉。《清史稿》云:「公主性骨鲠,而能持大体。」虽然深受慈禧宠爱,却能犯颜直谏,因此人称「女汲黯」。民国十三年,荣寿以七旬高龄去世,哀荣备至。
![]() |
垣大奶奶,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慈禧内侄德垣之妻
情况类似的又有垣大奶奶(一般皆作元大奶奶,误)。她是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慈禧内侄德垣之妻,十八岁时刚刚文定便成了望门寡,于是慈禧也让她在宫中作伴。德龄《御香缥缈录》回忆自己入宫时,垣大奶奶才二十四岁;但神态却已跟四五十岁的老妇人无二;所幸她天性「愚笨木讷」,因此环境虽然哀痛,但竟像毫无感觉。
![]() |
四格格(陈炜舜老师提供),庆亲王奕劻四女。
至于庆亲王奕劻四女(人称四格格)的遭际,就更令人感叹了。德龄说四格格「出奇的漂亮」,而《宫女谈往录》则云:「老佛爷另外喜欢的人是四格格,她是庆王的女儿,大排行在四,所以称四格格。也是老太后指的婚,刚结婚就守寡,老太后过意不去,常接到宫中或园子里来住。这是位聪明伶俐的人,嘴甜手巧,能哄老太后喜欢,做事八面玲珑,很会见庙烧香。……几天不见,老太后就想她,常接到宫里或园子里来,也常陪着老太后坐船游湖。」的确,庚子乱时慈禧前往西安,还不忘把三格格和四格格带上。可是四格格的公公直隶总督裕禄,却因抵御八国联军兵败而服毒自杀,夫家从此家道中落。
进而言之,庆王之孙溥铨回忆,四格格与裕禄第九子结婚,琴瑟和谐,而慈禧很少让她回家,夫妻聚少离多。后来其夫抑郁而终,恰值慈禧要妆成观音菩萨留影。四格格热孝在身,一听要和三姐一起穿彩衣、化浓妆,心中不是滋味,回家哭闹不已。庆王大恐,劝道:「你可千万别抗旨不遵,若惹恼了太后,全家可吃不起呀!」她才勉强陪慈禧留了影。辛亥以后,四格格红颜老去,又无子女奉养,晚景凄凉而终。
![]() |
附图1:确认结果为:左起:四格格、二格格、慈禧、元大奶奶、三格格
![]() |
附图2:慈禧扮觀音,左起:三格格、四格格、慈禧、李莲英
![]() |
附图4:四格格与慈禧。此为慈禧传世照片中唯一有笑容者。
![]() |
慈禧雪地摆拍,左侧后排是大太监李莲英,右侧的女性是庆亲王奕劻的四格格。
附图5:四格格陪伴慈禧赏雪。
![]() |
附图6:右起容龄、慈禧、德龄、二女之母。
较权威的《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有一张是慈禧与四位旗服女性合影(附图1),文字称左起为「德龄、四格格、慈禧、元大奶奶、容龄」,网上纷纷因循。除了慈禧和垣大奶奶正确外,其余三人的身分皆认定错误。德龄、容龄遗影甚多(附图6),一照勘便知其非。此外,四格格与慈禧的日常合影也比比皆是(如附图4、5)。相形之下,左一除面容略瘦外,模样与四格格别无二致,当是其人。左五的服装与左一全同,当为姐妹。参照三、四格格与慈禧的观音装合影(附图2),可以确认左五是三格格。换言之,大概因为三、四格格常在宫中走动,故衣着上也比较有默契罢。
![]() |
荣寿固伦公主与宫内女眷合影(前排中为:荣寿固伦公主)
附图3:前排左起:二格格、顺承郡王妃、荣寿公主、四格格、载泽夫人静荣(慈禧外甥、隆裕皇后之姊);后排左起:三格格、垣大奶奶、载振福晋。
有趣的是,左二与左五虽然服装不同,却容貌相似,应是较少入宫的二格格。比对荣寿公主与贵妇们的合照(附图3),前左一为二格格,左四为四格格,后左一为三格格,左二为垣大奶奶,可谓原班人马再度出现。则附图1中的人物身分,更可进一步厘清矣。
附带一提,《荟萃》一书在第二章〈西太后慈禧〉所录合照中数次标出四格格,然第十四章〈社会剪影〉收有四格格大头照一张,却仅标为「旗人贵族妇女」,亦一时疏忽也。
| 完
陈炜舜
香港人,先后执教于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学术兴趣主要在于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神话学及翻译研究等。著有《神话传说笔记》、《林云铭及其文学》、《明代楚辞学研究》、《楚辞练要》、《屈骚纂绪》、《从荷马到但丁》、《明代前期楚辞学史论》等专书,发表论文70馀篇。暇时喜好创作散文、新旧体诗歌,翻译外文诗歌与歌词,结集出版者有新诗集《话梅》与音乐随笔《寻找缪思的歌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