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版的博士论文后记(需要用后记的华丽辞藻来掩饰正文的虚无逶迤与内心的惶恐羞惭,作者的下限离马里亚纳海沟还多远呢……)
在一次酒醉以致迷狂之后,曾与友人这样谈起博士论文:它对我而言就像是初恋,拼尽全力却一塌糊涂,伤痕累累还幸福满满,不堪回首又难以忘怀,永远着不了道儿,永远翻不过篇儿,永远感觉不可能,永远感觉未完成,一颗永远熟不透的果子,一件永远干不了的衣服。
现如今,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年少轻狂的日子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这篇十几万字的东西给心头造成的沉重却是怎样也不能卸去的,那是因为我的一部分生命已经留在这些文字中。怎么不是呢?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在那个阴冷潮湿的欧洲小城郊区的阴冷潮湿的小屋里,和阿奎那、笛卡尔、梅洛-庞蒂、布希亚之徒死磕,一次次申请、一道道手续、一回回答辩堆成的焦头烂额和劫后余生,生命中的什么东西在那里耗损和结疤,时间抚不平,希望抚不平,直到你哪天豁然开朗地承认那是生命中的必须,才能够少许减少它持续释放的酸涩胀痛。
而这本书是要给它一劳永逸的盖棺定论吗?绝对不是。要想那样做,最好不过的方式是将它付之一炬。这本书是想把批判的板儿砖分发给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块飞来的砖头能把它最坚硬的遮掩一击而碎,流淌出哪些本该释放的脓血,让我继续前行,行走在本属于我的崎岖夜路上。因为这是一个学问人的宿命,她或他就是一次次挥起学术的大锤试图杂碎一个个平庸不过又坚硬无比的日常生活的果核,之后从一片狼藉中苦苦寻觅可能都不存在知识的果仁,再一吞而尽的那个孤独的疯子。
现如今,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年少轻狂的日子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这篇十几万字的东西给心头造成的沉重却是怎样也不能卸去的,那是因为我的一部分生命已经留在这些文字中。怎么不是呢?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在那个阴冷潮湿的欧洲小城郊区的阴冷潮湿的小屋里,和阿奎那、笛卡尔、梅洛-庞蒂、布希亚之徒死磕,一次次申请、一道道手续、一回回答辩堆成的焦头烂额和劫后余生,生命中的什么东西在那里耗损和结疤,时间抚不平,希望抚不平,直到你哪天豁然开朗地承认那是生命中的必须,才能够少许减少它持续释放的酸涩胀痛。
而这本书是要给它一劳永逸的盖棺定论吗?绝对不是。要想那样做,最好不过的方式是将它付之一炬。这本书是想把批判的板儿砖分发给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块飞来的砖头能把它最坚硬的遮掩一击而碎,流淌出哪些本该释放的脓血,让我继续前行,行走在本属于我的崎岖夜路上。因为这是一个学问人的宿命,她或他就是一次次挥起学术的大锤试图杂碎一个个平庸不过又坚硬无比的日常生活的果核,之后从一片狼藉中苦苦寻觅可能都不存在知识的果仁,再一吞而尽的那个孤独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