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董小姐》时,我听些什么
时间慢慢掩盖了它昔日回响于空中的那些光辉,当我再从耳机倾听那熟悉的旋律,已像老唱片诉说着泛黄的回忆。而近来人们若再提起这首歌,想到的更多的是另一个世界里歌手宋冬野吸毒被抓的新闻。且不管那些,继续听着缓缓流来的音符以及那磁性又略显沧桑的男声,那隔离于世外各种纷杂扰乱的情怀,好似伸来了一双温暖且有力度的手,抱着你,渐渐沉沦,沉沦……
“董小姐……”这三个字眼的开口,曾被各种音色的嗓音于各种不同地方抛向空气中。那一年,街头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响着这首歌;那一年,KTV的点歌台上伸来许多手指点向这首歌;那一年,耳机里送来的音乐尽是这首歌;那一年,同桌总是扯着稚嫩却强作深沉的奇怪声音哼唱这首歌;那一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常常拿着“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来当做自己的标签……那年,我大概也就六年级,并不是为之疯狂的群体。而当我开始向往抱着吉他弹唱民谣的意境时,已经是初中后的事情了。知道有这首歌,知道很多人喜欢,大概就是我当时对这首歌的状态。
《董小姐》后,歌坛不知又兴起了几次巅峰,宋冬野也不知又出了几张专辑,那些故事早已开始褪色,我却才凑足“天时地利人和”,与这将要逝去的情怀来了次完美的邂逅。
那是去年的暑假,地点在云南的丽江古城。
夜晚的的古城在昏黄灯光的萦绕下,更显出了几分柔媚。错综复杂的房屋间总隔着一条水道,清澈的流水映衬着绚丽的亮光,形成一条条多彩摇曳的彩带。古城也是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簇拥着买各种东西的店铺,卖纪念品的,卖民族服饰的,卖特产食品的,卖银质饰品的,云云。我和一同出行的人们步于古城那光滑的石板路上,坑坑洞洞的石板覆着青苔,似乎在陈说着长远的岁月。古朴的房屋下挂着浪漫的铃铛,刻着人面的木雕,极具民族风情,给人视觉带来的虽不及一场精彩的演绎,但却是一份丰富的享受。古城里随处可见的酒吧是一大特色,那里有的不是如都市灯红酒绿的疯狂,而是几人团聚坐下啜几口小酒,听着驻唱歌手的现场弹唱,再唠叨几句闲话的惬意。轻轻吸着雨后略些潮湿的空气,夏季难得的清爽的微风拂过面颊,我置身于人来人往的嘈杂中,心里却找到了一片安宁,同古城积淀下的那份底蕴共呼吸的安宁。
“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风中传来了这歌声,低沉,安稳,直击我心。
此时此刻,不是歌声在衬托古城的魅力,而是周遭的一片灯火阑珊成为了演唱的最佳背景。
该怎么描述我那时的心情?深深记得我那时是怎么都想不起歌名,“好生耳熟!”只能感叹道。就如同某个冬日的早晨我窝在毯子里喝着热可可,又突然拿到一本诗集,我便得以享受边喝可可边读诗的乐趣。对!这感觉就像那样。
当然,歌曲总是由人唱的。远处转角的一个酒吧门口,一位穿着白T恤的青年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一手握着立式的麦克风。演唱似乎刚开始,周围才陆续围上人群。我又继续往前走。走了一段路,不知为何,我又很想回去看看。我沿着原先的路快步走回,却找不到了。灯光依旧映衬着每一样景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茫茫然,我迷失在人群中,我亦变成茫茫然中恍惚的一个片刻……
某天,我想起了这首歌的名字。此后,手机中的歌单便永存着这首歌,不时于安静的午后一个人听听,思绪开始延伸……
“董小姐……”这三个字眼的开口,曾被各种音色的嗓音于各种不同地方抛向空气中。那一年,街头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响着这首歌;那一年,KTV的点歌台上伸来许多手指点向这首歌;那一年,耳机里送来的音乐尽是这首歌;那一年,同桌总是扯着稚嫩却强作深沉的奇怪声音哼唱这首歌;那一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常常拿着“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来当做自己的标签……那年,我大概也就六年级,并不是为之疯狂的群体。而当我开始向往抱着吉他弹唱民谣的意境时,已经是初中后的事情了。知道有这首歌,知道很多人喜欢,大概就是我当时对这首歌的状态。
《董小姐》后,歌坛不知又兴起了几次巅峰,宋冬野也不知又出了几张专辑,那些故事早已开始褪色,我却才凑足“天时地利人和”,与这将要逝去的情怀来了次完美的邂逅。
那是去年的暑假,地点在云南的丽江古城。
夜晚的的古城在昏黄灯光的萦绕下,更显出了几分柔媚。错综复杂的房屋间总隔着一条水道,清澈的流水映衬着绚丽的亮光,形成一条条多彩摇曳的彩带。古城也是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簇拥着买各种东西的店铺,卖纪念品的,卖民族服饰的,卖特产食品的,卖银质饰品的,云云。我和一同出行的人们步于古城那光滑的石板路上,坑坑洞洞的石板覆着青苔,似乎在陈说着长远的岁月。古朴的房屋下挂着浪漫的铃铛,刻着人面的木雕,极具民族风情,给人视觉带来的虽不及一场精彩的演绎,但却是一份丰富的享受。古城里随处可见的酒吧是一大特色,那里有的不是如都市灯红酒绿的疯狂,而是几人团聚坐下啜几口小酒,听着驻唱歌手的现场弹唱,再唠叨几句闲话的惬意。轻轻吸着雨后略些潮湿的空气,夏季难得的清爽的微风拂过面颊,我置身于人来人往的嘈杂中,心里却找到了一片安宁,同古城积淀下的那份底蕴共呼吸的安宁。
“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风中传来了这歌声,低沉,安稳,直击我心。
此时此刻,不是歌声在衬托古城的魅力,而是周遭的一片灯火阑珊成为了演唱的最佳背景。
该怎么描述我那时的心情?深深记得我那时是怎么都想不起歌名,“好生耳熟!”只能感叹道。就如同某个冬日的早晨我窝在毯子里喝着热可可,又突然拿到一本诗集,我便得以享受边喝可可边读诗的乐趣。对!这感觉就像那样。
当然,歌曲总是由人唱的。远处转角的一个酒吧门口,一位穿着白T恤的青年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一手握着立式的麦克风。演唱似乎刚开始,周围才陆续围上人群。我又继续往前走。走了一段路,不知为何,我又很想回去看看。我沿着原先的路快步走回,却找不到了。灯光依旧映衬着每一样景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茫茫然,我迷失在人群中,我亦变成茫茫然中恍惚的一个片刻……
某天,我想起了这首歌的名字。此后,手机中的歌单便永存着这首歌,不时于安静的午后一个人听听,思绪开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