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童子
辉夜姬和桃太郎的传说诸位一定都耳熟能详了吧,一个呢是从竹笋里跑出来的,另一个呢是从桃子里冒出来的。古代人大概就是喜欢这么讲故事吧,还有葫芦啊、海螺呀、莲花什么的,就连那个鼎鼎有名的弼马温,也还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哩!总之为了彰显主人公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头等大事便是从其出生的载体上做文章。可是呢,从古到今,那么多的灵童呀、神仙啦,好像没有一个是从榴莲里跑出来的,那么为了填补这一历史空白,作者今天就决定来讲一讲榴莲童子的故事。
一
不知道多久以前,村子里有一对中年夫妻,男的是个庄稼汉,女的则凭着一手穿针引线的手艺活,在村里也算是小有名气。本来嘛,这般男耕女织的生活虽谈不上什么逍遥自在,但倒也自得其乐。按理说这夫妻二人应该和和气气、相敬如宾才是,可是呢,见过他们的人却都只记得两张愁容密布、不苟言笑的脸罢了。要说原因嘛,倒也简单,夫妻俩一把年纪却还没个一儿半女,换了谁也高兴不起来吶。有一天,郁结难纾的男人发疯似地跑到了一颗榴莲树下嚎啕大哭起来,也难怪,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老是续不上香火,难免要有些流言蜚语要飘到耳根子里来。一想到那些难听的话,这个老实人就哭得更厉害啦,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跟前的树干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这一倒腾可不得了,树上那几个本就摇摇欲坠的果实“噼噼啪啪”地就落到了男人头上。大概是被坚硬的榴莲砸懵了,庄稼汉瘫坐在地上半晌没回过神来,直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黄昏的平静。男人定神一看,才发现落在自己跟前的那只开裂的榴莲正对着自己散射出耀眼的金光,而在那道闪烁着光芒的裂缝背后,竟还透出半个婴儿的脸庞来。就这样,欣喜若狂的庄稼汉在对着那颗榴莲树磕了不知多少记响头,说了多少句“菩萨保佑”之后,抱着那颗榴莲就回家和妻子报喜去啦。
一转眼,这个榴莲娃娃就长成了七八岁的顽童。不消多说,这对老来得子的夫妻自然是将其奉若掌上明珠,好吃好喝地供着,满心欢喜地等着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要说这个小家伙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倒也和一般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只是他身上的那股气味……实在是有些让人消受不起。起先夫妻俩还以为是长在榴莲里的缘故,觉得多洗几次澡就会自然消失,可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变化,这孩子身上的体味非但没有褪去,竟还日复一日地浓郁起来,要说“从头到脚每一个汗毛孔都在向外飘散着别致的怪味”那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像是咯吱窝呀还有“小雀雀”那种地方,味道可就更加浓烈啦!哎呦,写到这里我都禁不住要捂住鼻子了。自从家里添了这么个“宝贝”,每次庄稼汉干完一天的农活气喘吁吁地回到家,就感觉自个儿进了个榴莲铺。不过说起来,孩子他娘倒是挺喜欢这股味儿的,嗳,谁叫她本身就好吃榴莲吶!
二
这个年纪的小毛孩自然是闲不住的,更何况我们的主人公和那些传说中天赋异禀的灵童一样,从小就不是盏省油的灯。诸位能想到或想不到的调皮事呀,这位小祖宗可一件都没落下:比如跳进小池塘里把鲤鱼都熏个白肚朝天啦、趁着客人们正吃得热火朝天的当口往居酒屋里放屁啦、把自己的便便包在油纸里和别人刚买的榴莲偷梁换柱啊什么的。这些事要是给说书的编成段子,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喽。总之,凭着这一身与众不同的气息和那充满想象力的顽劣,榴莲童子很快就扬名乡里啦。
要说村里人吶,对这么个活宝可真是又爱又恨。就拿他这身气味来说,喜欢的人呢待他就像个宠物似地,亲昵起来简直想把他天天搂在怀里;讨厌他的人除了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心里可是巴不得哪天放孔明灯的时候把这小兔崽子一起系上从此天下太平呢。这也真可谓是应了那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古话啊。
其实呢,大人们的态度到是其次,毕竟是小孩嘛,所以很多事并不会那么较真。倒是村里的孩子们,因为榴莲童子的缘故而分成了两大阵营,这里就姑且称他们为“拥莲派”和“倒莲派”吧。喜欢他的人总是叫他“小莲”、“阿莲”、“小甜甜”啊之类的,当然喽还有更肉麻的,不过在下实在是说不出口啊;讨厌他的人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像什么“臭臭”啊,“夜壶”啊,“榴莲鬼”啊这些绰号已经算是相当客气的啦。
作为“拥莲派”的偶像,小莲的周围聚拢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当然都是爱吃榴莲的小朋友喽),他们不但是他平日里亲密无间的玩伴,更是与“倒莲派”坚决斗争到底的铁杆战友。在这群小家伙当中呀,有个叫小英的小女孩对他可是格外“钟情”,老是跟在屁股后面“阿莲哥哥、阿莲哥哥”地叫着,只要一闻到他的味道,就会口舌生津,好端端地坐着竟然口水就能当着阿莲的面流下来;一起玩得兴起的时候甚至还会提一些“非分”的要求——“阿莲哥哥,你让我咬一口好吗,就一口,怎么样,我保证不弄疼你!”
“倒莲派”的“头头”是个叫做文雄的小鬼,不用我多说怕是你们也猜到了,他这么讨厌阿莲,自然是因为最讨厌榴莲的味道啦。所以麾下也就自然聚集了一群视阿莲为妖怪的小孩。除了在自家门口高高竖起打着叉的榴莲旗,还总是在村里碰上阿莲的时候聚在一起起哄——“野孩子、野孩子,榴莲树上掉下来的野孩子!”
为了“阿莲身上的气味到底是香还是臭”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能够早日“盖棺定论”,这群小鬼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拳脚相向的地步。记得有一次,两派人马相约在村西头的山坡上“决斗”。至于起因,好像是因为两派的小鬼们一起去后山的草丛较量谁捕的虫子多,也不知道是逮蝈蝈还是纺织娘,总之正在他们不相上下的紧要关头,阿莲和文雄同时发现了那只倒霉的夏虫,也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为了抢得先机,阿莲急中生智朝文雄他们放了个屁,熏得一群人顿时昏天黑地。被阿莲这招下三滥羞辱的“倒莲派”一时间群情激奋,两派的夙怨也就由此爆发了。两伙小鬼扭打在一起,谁也不让谁。只见阿莲用咯吱窝使劲夹住文雄的脑袋,许久都没松开(而那个时候,一旁的小英竟还露出一副羡慕的表情,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痴痴地看着)。之前也提到过了,我们这位榴莲童子的腋窝可是个了不得的秘密武器,以至于被捂住口鼻的文雄竟被呛得直接昏死过去,要不是热心的邻居拿来嗅盐,怕是好几天都醒不过来呢。至于那位肇事者,其实也没占什么便宜,一回到家被爸妈看到脸上的那几个乌青块,自然就少不了一阵数落啦。
三
时光就在这群孩子们一天天的嬉戏打闹中悄悄溜走了,而我们的阿莲也终于长成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赶上了情窦初开的年纪——
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阿莲如往日般牵着绳子上山放牛,山野间开遍了金灿灿的油菜花,成双成对的蝴蝶如银杏叶片般在花丛中上下翻飞,阿莲虽说手牵着放牛绳,心里却早已打起了“今儿晚上去哪片池塘逮青蛙”的如意算盘。想到这里,这傻小子低着头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直到“嘣”地一下撞上了什么东西——
“哎呦,是谁呀!怎么走的道儿!”
顺着这声软糯的娇嗔,阿莲捂着嗡嗡作响的脑袋,一抬头,便被眼前的倩影钉在了原地:只见那一对漂亮的蛾眉恰到好处地在雪白且饱满的额头上舒展着,那扑闪的睫毛更是一上一下触动着这个少年的心弦。
“对……对,对不起。”阿莲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话来。
女孩刚准备一吐心中的不快,却被袭来的一股气味给逼了回去,只得低头掩住口鼻,抽身离去;这“一低头的温柔”可是把我们的阿莲给彻底迷住了,他痴痴地站在原地看着女孩渐行渐远的背影,就连女孩那句“哪儿来的臭味”都没听见。
从此,阿莲的心里就多出来了一块地方,噢不,应该说是原来的那些地方都被占满了。自从遇见那个女孩以后哇,他每次上山都要去遇见她的那个地方等上好久好久,直到日落西边。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暮霭沉沉的黄昏,阿莲正心有不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那个魂牵梦绕的倩影婀娜逶迤地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少年喜出望外,向着梦中情人的方向飞奔过去,一转眼,就已经汗涔涔地站在了女孩跟前。
“你……你好,我……我是……”阿莲显然还没有想好开场白。
“唔,好臭哇,你是谁啊,怎么浑身都是榴莲的味道,真受不了。”女孩双手掩面,禁不住犯起了恶心,于是快步准备离开。
“等等,你听我说,其实……”慌张的阿莲拉住了女孩的手。
“放开我,你想干什么啊,我要喊人啦,哎呦,怎么会有这么臭的人啊!你,你离我远点!”配合着女孩的尖叫,一记巴掌落在了阿莲的左脸颊上。
女孩逃走了,只留下愿望破碎的声音在少年耳边回荡。
四
阿莲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湖边,无精打采的芒草在风的吹拂下逆来顺受地向一个方向倒去,而湖面上也顺势开出了一朵朵涟漪。柳树下,能够望见一个佝偻的身影,原来是一位正在独自垂钓的白发老翁。
阿莲刚找了个地方坐下,老头就开口了:
“哎呀,好大的榴莲味呦!”
“要你管,你这臭老头,多管闲事!”一冲老头喊完这番话,我们的榴莲童子竟“呜”地一下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老头眯了眯眼睛,架起了鱼竿,往阿莲这边挪了挪,用沙哑的嗓音问道:
“什么事不开心吶?”
阿莲擦了擦额头上黄澄澄的汗水和眼角边更加黄澄澄的泪珠,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老翁。
“嗳,就这么点事呀。说起来体味这东西我也有啊,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头笑着捋了捋胡子。
“你不懂,这味道不招你喜欢的人待见,这种心情你不懂!”说到这里阿莲又快哭出来了。
“有什么不懂的,我刚结婚那会儿啊,不管是坐在炕上还是睡觉的时候,我老婆都抱怨我的脚臭,还总想和我分开睡呢。喏,不信,你闻闻!”
说完,老头竟真的把一只鞋子凑到了阿莲跟前,熏得他直往后退。
“唔,那,那后来呢?”
“后来?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呗,现在呀,她没我这股子味道还睡不着呢!所以呀,有什么大不了的哟。”
“这不一样!”阿莲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老翁沉默了一晌,慢条斯理地说道:“要真想去掉这味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真的吗?你别骗我,我爸妈以前想了好多法子都拿它没办法呢!”
“嗯,后山上的树林子里有一处山泉,你去那泉水中连续沐浴七天,就能去掉身上的味道啦。”
“真的吗,就连你的脚臭也能洗掉吗?”
“那是当然啦,不过我可不打算把这味道洗掉呀,我老伴可喜欢这味道了!”
“那倒可以去试一试。”阿莲自言自语地说着。
“呀!有鱼上钩了!”
老翁一个箭步拉起鱼竿,只见一条鳟鱼正甩着尾巴拼命在吊钩上挣扎呢。
五
为了那个女孩,阿莲终于下定决心要去那座山上了。他收拾好包袱,告别了唠叨的母亲,独自向着后山的方向走去。记得走到村口的时候,小英还跟在他屁股后面,一个劲地问“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阿莲哥哥?”
——穿过了茂密的杉树林,拨开浓密的茅草,果不出那钓鱼老翁所言,一道山泉瀑布出现在了阿莲眼前。湖面清冽的新鲜空气和山间啁啾的鸟鸣声顷刻间就卸下了阿莲的疲惫与忧愁,只见他麻利地脱去了衣服,一头扎进了湖里,矫健地游到了瀑布下,任凭那冰冷的山泉水倾泻而下,“哗哗”地拍打在脑袋上……
转眼间,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一次站在村口的阿莲心中竟隐隐约约生出些犹豫来。他回过头,望着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中的村庄,童年那些或快乐或失落的记忆飞快地在他脑海中回闪,突然间,一个熟悉的倩影从天而降,一下子就气势汹汹地把别的念头从阿莲脑子里赶了出去。
“今天再坚持一下,明天就会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了吧。”想到这,少年吸了吸鼻子,拖着疲惫的步伐朝着后山走去……
就像乃缦在约旦河中沐浴,治好了麻风病一样。阿莲也终于完成了七日的洗礼,只是一回到家中,就大病了一场。
大概过了半个多月,阿莲从厚重的被窝里爬了起来,他感觉自己康复了。而也就是从那个清晨开始,他再也没有从自己的身上闻到过半点的榴莲味了。
什么,你们问我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呀,实在是无聊得很吶!除掉了那一身“标志性”气味之后,阿莲也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那位女孩最后在阿莲的死缠烂打之下终于成了他的妻子,两人也从此过起了平淡的日子,据说还生了一窝并没有什么气味的孩子。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榴莲童子”的故事了。只是这个重获新生的“阿莲”,每次路过榴莲铺,闻到那一阵阵熟悉的味道,心中不免要掠过一缕说不出的惆怅……
笔者其实多少有些为阿莲感到惋惜。坦白讲,恐怕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在内心深处也想痛痛快快地做一辈子“榴莲童子”吧。
2016年11月6日
一
不知道多久以前,村子里有一对中年夫妻,男的是个庄稼汉,女的则凭着一手穿针引线的手艺活,在村里也算是小有名气。本来嘛,这般男耕女织的生活虽谈不上什么逍遥自在,但倒也自得其乐。按理说这夫妻二人应该和和气气、相敬如宾才是,可是呢,见过他们的人却都只记得两张愁容密布、不苟言笑的脸罢了。要说原因嘛,倒也简单,夫妻俩一把年纪却还没个一儿半女,换了谁也高兴不起来吶。有一天,郁结难纾的男人发疯似地跑到了一颗榴莲树下嚎啕大哭起来,也难怪,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老是续不上香火,难免要有些流言蜚语要飘到耳根子里来。一想到那些难听的话,这个老实人就哭得更厉害啦,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跟前的树干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这一倒腾可不得了,树上那几个本就摇摇欲坠的果实“噼噼啪啪”地就落到了男人头上。大概是被坚硬的榴莲砸懵了,庄稼汉瘫坐在地上半晌没回过神来,直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黄昏的平静。男人定神一看,才发现落在自己跟前的那只开裂的榴莲正对着自己散射出耀眼的金光,而在那道闪烁着光芒的裂缝背后,竟还透出半个婴儿的脸庞来。就这样,欣喜若狂的庄稼汉在对着那颗榴莲树磕了不知多少记响头,说了多少句“菩萨保佑”之后,抱着那颗榴莲就回家和妻子报喜去啦。
一转眼,这个榴莲娃娃就长成了七八岁的顽童。不消多说,这对老来得子的夫妻自然是将其奉若掌上明珠,好吃好喝地供着,满心欢喜地等着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要说这个小家伙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倒也和一般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只是他身上的那股气味……实在是有些让人消受不起。起先夫妻俩还以为是长在榴莲里的缘故,觉得多洗几次澡就会自然消失,可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变化,这孩子身上的体味非但没有褪去,竟还日复一日地浓郁起来,要说“从头到脚每一个汗毛孔都在向外飘散着别致的怪味”那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像是咯吱窝呀还有“小雀雀”那种地方,味道可就更加浓烈啦!哎呦,写到这里我都禁不住要捂住鼻子了。自从家里添了这么个“宝贝”,每次庄稼汉干完一天的农活气喘吁吁地回到家,就感觉自个儿进了个榴莲铺。不过说起来,孩子他娘倒是挺喜欢这股味儿的,嗳,谁叫她本身就好吃榴莲吶!
二
这个年纪的小毛孩自然是闲不住的,更何况我们的主人公和那些传说中天赋异禀的灵童一样,从小就不是盏省油的灯。诸位能想到或想不到的调皮事呀,这位小祖宗可一件都没落下:比如跳进小池塘里把鲤鱼都熏个白肚朝天啦、趁着客人们正吃得热火朝天的当口往居酒屋里放屁啦、把自己的便便包在油纸里和别人刚买的榴莲偷梁换柱啊什么的。这些事要是给说书的编成段子,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喽。总之,凭着这一身与众不同的气息和那充满想象力的顽劣,榴莲童子很快就扬名乡里啦。
要说村里人吶,对这么个活宝可真是又爱又恨。就拿他这身气味来说,喜欢的人呢待他就像个宠物似地,亲昵起来简直想把他天天搂在怀里;讨厌他的人除了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心里可是巴不得哪天放孔明灯的时候把这小兔崽子一起系上从此天下太平呢。这也真可谓是应了那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古话啊。
其实呢,大人们的态度到是其次,毕竟是小孩嘛,所以很多事并不会那么较真。倒是村里的孩子们,因为榴莲童子的缘故而分成了两大阵营,这里就姑且称他们为“拥莲派”和“倒莲派”吧。喜欢他的人总是叫他“小莲”、“阿莲”、“小甜甜”啊之类的,当然喽还有更肉麻的,不过在下实在是说不出口啊;讨厌他的人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像什么“臭臭”啊,“夜壶”啊,“榴莲鬼”啊这些绰号已经算是相当客气的啦。
作为“拥莲派”的偶像,小莲的周围聚拢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当然都是爱吃榴莲的小朋友喽),他们不但是他平日里亲密无间的玩伴,更是与“倒莲派”坚决斗争到底的铁杆战友。在这群小家伙当中呀,有个叫小英的小女孩对他可是格外“钟情”,老是跟在屁股后面“阿莲哥哥、阿莲哥哥”地叫着,只要一闻到他的味道,就会口舌生津,好端端地坐着竟然口水就能当着阿莲的面流下来;一起玩得兴起的时候甚至还会提一些“非分”的要求——“阿莲哥哥,你让我咬一口好吗,就一口,怎么样,我保证不弄疼你!”
“倒莲派”的“头头”是个叫做文雄的小鬼,不用我多说怕是你们也猜到了,他这么讨厌阿莲,自然是因为最讨厌榴莲的味道啦。所以麾下也就自然聚集了一群视阿莲为妖怪的小孩。除了在自家门口高高竖起打着叉的榴莲旗,还总是在村里碰上阿莲的时候聚在一起起哄——“野孩子、野孩子,榴莲树上掉下来的野孩子!”
为了“阿莲身上的气味到底是香还是臭”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能够早日“盖棺定论”,这群小鬼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拳脚相向的地步。记得有一次,两派人马相约在村西头的山坡上“决斗”。至于起因,好像是因为两派的小鬼们一起去后山的草丛较量谁捕的虫子多,也不知道是逮蝈蝈还是纺织娘,总之正在他们不相上下的紧要关头,阿莲和文雄同时发现了那只倒霉的夏虫,也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为了抢得先机,阿莲急中生智朝文雄他们放了个屁,熏得一群人顿时昏天黑地。被阿莲这招下三滥羞辱的“倒莲派”一时间群情激奋,两派的夙怨也就由此爆发了。两伙小鬼扭打在一起,谁也不让谁。只见阿莲用咯吱窝使劲夹住文雄的脑袋,许久都没松开(而那个时候,一旁的小英竟还露出一副羡慕的表情,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痴痴地看着)。之前也提到过了,我们这位榴莲童子的腋窝可是个了不得的秘密武器,以至于被捂住口鼻的文雄竟被呛得直接昏死过去,要不是热心的邻居拿来嗅盐,怕是好几天都醒不过来呢。至于那位肇事者,其实也没占什么便宜,一回到家被爸妈看到脸上的那几个乌青块,自然就少不了一阵数落啦。
三
时光就在这群孩子们一天天的嬉戏打闹中悄悄溜走了,而我们的阿莲也终于长成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赶上了情窦初开的年纪——
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阿莲如往日般牵着绳子上山放牛,山野间开遍了金灿灿的油菜花,成双成对的蝴蝶如银杏叶片般在花丛中上下翻飞,阿莲虽说手牵着放牛绳,心里却早已打起了“今儿晚上去哪片池塘逮青蛙”的如意算盘。想到这里,这傻小子低着头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直到“嘣”地一下撞上了什么东西——
“哎呦,是谁呀!怎么走的道儿!”
顺着这声软糯的娇嗔,阿莲捂着嗡嗡作响的脑袋,一抬头,便被眼前的倩影钉在了原地:只见那一对漂亮的蛾眉恰到好处地在雪白且饱满的额头上舒展着,那扑闪的睫毛更是一上一下触动着这个少年的心弦。
“对……对,对不起。”阿莲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话来。
女孩刚准备一吐心中的不快,却被袭来的一股气味给逼了回去,只得低头掩住口鼻,抽身离去;这“一低头的温柔”可是把我们的阿莲给彻底迷住了,他痴痴地站在原地看着女孩渐行渐远的背影,就连女孩那句“哪儿来的臭味”都没听见。
从此,阿莲的心里就多出来了一块地方,噢不,应该说是原来的那些地方都被占满了。自从遇见那个女孩以后哇,他每次上山都要去遇见她的那个地方等上好久好久,直到日落西边。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暮霭沉沉的黄昏,阿莲正心有不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那个魂牵梦绕的倩影婀娜逶迤地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少年喜出望外,向着梦中情人的方向飞奔过去,一转眼,就已经汗涔涔地站在了女孩跟前。
“你……你好,我……我是……”阿莲显然还没有想好开场白。
“唔,好臭哇,你是谁啊,怎么浑身都是榴莲的味道,真受不了。”女孩双手掩面,禁不住犯起了恶心,于是快步准备离开。
“等等,你听我说,其实……”慌张的阿莲拉住了女孩的手。
“放开我,你想干什么啊,我要喊人啦,哎呦,怎么会有这么臭的人啊!你,你离我远点!”配合着女孩的尖叫,一记巴掌落在了阿莲的左脸颊上。
女孩逃走了,只留下愿望破碎的声音在少年耳边回荡。
四
阿莲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湖边,无精打采的芒草在风的吹拂下逆来顺受地向一个方向倒去,而湖面上也顺势开出了一朵朵涟漪。柳树下,能够望见一个佝偻的身影,原来是一位正在独自垂钓的白发老翁。
阿莲刚找了个地方坐下,老头就开口了:
“哎呀,好大的榴莲味呦!”
“要你管,你这臭老头,多管闲事!”一冲老头喊完这番话,我们的榴莲童子竟“呜”地一下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老头眯了眯眼睛,架起了鱼竿,往阿莲这边挪了挪,用沙哑的嗓音问道:
“什么事不开心吶?”
阿莲擦了擦额头上黄澄澄的汗水和眼角边更加黄澄澄的泪珠,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老翁。
“嗳,就这么点事呀。说起来体味这东西我也有啊,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头笑着捋了捋胡子。
“你不懂,这味道不招你喜欢的人待见,这种心情你不懂!”说到这里阿莲又快哭出来了。
“有什么不懂的,我刚结婚那会儿啊,不管是坐在炕上还是睡觉的时候,我老婆都抱怨我的脚臭,还总想和我分开睡呢。喏,不信,你闻闻!”
说完,老头竟真的把一只鞋子凑到了阿莲跟前,熏得他直往后退。
“唔,那,那后来呢?”
“后来?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呗,现在呀,她没我这股子味道还睡不着呢!所以呀,有什么大不了的哟。”
“这不一样!”阿莲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老翁沉默了一晌,慢条斯理地说道:“要真想去掉这味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真的吗?你别骗我,我爸妈以前想了好多法子都拿它没办法呢!”
“嗯,后山上的树林子里有一处山泉,你去那泉水中连续沐浴七天,就能去掉身上的味道啦。”
“真的吗,就连你的脚臭也能洗掉吗?”
“那是当然啦,不过我可不打算把这味道洗掉呀,我老伴可喜欢这味道了!”
“那倒可以去试一试。”阿莲自言自语地说着。
“呀!有鱼上钩了!”
老翁一个箭步拉起鱼竿,只见一条鳟鱼正甩着尾巴拼命在吊钩上挣扎呢。
五
为了那个女孩,阿莲终于下定决心要去那座山上了。他收拾好包袱,告别了唠叨的母亲,独自向着后山的方向走去。记得走到村口的时候,小英还跟在他屁股后面,一个劲地问“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阿莲哥哥?”
——穿过了茂密的杉树林,拨开浓密的茅草,果不出那钓鱼老翁所言,一道山泉瀑布出现在了阿莲眼前。湖面清冽的新鲜空气和山间啁啾的鸟鸣声顷刻间就卸下了阿莲的疲惫与忧愁,只见他麻利地脱去了衣服,一头扎进了湖里,矫健地游到了瀑布下,任凭那冰冷的山泉水倾泻而下,“哗哗”地拍打在脑袋上……
转眼间,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一次站在村口的阿莲心中竟隐隐约约生出些犹豫来。他回过头,望着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中的村庄,童年那些或快乐或失落的记忆飞快地在他脑海中回闪,突然间,一个熟悉的倩影从天而降,一下子就气势汹汹地把别的念头从阿莲脑子里赶了出去。
“今天再坚持一下,明天就会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了吧。”想到这,少年吸了吸鼻子,拖着疲惫的步伐朝着后山走去……
就像乃缦在约旦河中沐浴,治好了麻风病一样。阿莲也终于完成了七日的洗礼,只是一回到家中,就大病了一场。
大概过了半个多月,阿莲从厚重的被窝里爬了起来,他感觉自己康复了。而也就是从那个清晨开始,他再也没有从自己的身上闻到过半点的榴莲味了。
什么,你们问我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呀,实在是无聊得很吶!除掉了那一身“标志性”气味之后,阿莲也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那位女孩最后在阿莲的死缠烂打之下终于成了他的妻子,两人也从此过起了平淡的日子,据说还生了一窝并没有什么气味的孩子。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榴莲童子”的故事了。只是这个重获新生的“阿莲”,每次路过榴莲铺,闻到那一阵阵熟悉的味道,心中不免要掠过一缕说不出的惆怅……
笔者其实多少有些为阿莲感到惋惜。坦白讲,恐怕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在内心深处也想痛痛快快地做一辈子“榴莲童子”吧。
2016年11月6日
© 本文版权归 November Step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