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游记】茶道觅踪---邂逅汤木美术馆
(献给兔兔)
周日上午,我拿着《留学生特别入场证》 骑车去了大阪平野町的汤木美术馆。《留学生特别入场证》里介绍说,这是日本料理【吉兆】的创始人、汤木贞一的收藏展品展。里面展品主要包括茶道的茶具、怀石料理的器具以及日本古代的美术品等。每年有四次主题展览。
上午十点的时候,我来到展馆很安静。一个人都没有。底楼外面电子门让我还以为今天这里不开馆呢
(如图)
上到二楼之后,受付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见我当天第一个来的顾客,就从桌上拿了展览的介绍和展品目录双手递给我,还边说欢迎光临。我也急忙掏出《留学生特别入场证》,但是老太太并不向我昨天去过的天王寺动物园的人一样,认识这个东西。于是我打开手册,想翻到和昨天去动物园一样的检票页给她看,结果找了半天没发现有…老太太见我匆忙,也在旁边问“(这个)是不是打折的?”我说免费,但是貌似老太太并认识这个免费凭证,因为之前双手接过了展览的资料,于是就按照成人票价付了700日元 。
茶道具与和歌展品
原本今天没把这笔钱算在预算之内,一下子白花了钱,所以心里也挺不爽。这个展览馆二楼的展厅非常小,一共也才8个展柜。这次的主题是“和歌与茶道具”。我也便从第一个展柜开始看。第一件展品就把我惊呆了,是一个飞鸟井荣写的《新古今和歌集写本》,上面标记的是室町时代(15世纪)。
(如图)
古今和歌集在国内我也有看过中文版,是非常风雅的平安时期的和歌集。但是亲眼目睹这些几乎是像中国草书的书法写出来的原稿,还是非常非常震撼的。特别是在一个私人的博物馆里,能见到这样一件国宝。简直是令我大开眼界。因为整个很小的展厅里就我一个人,所以因为刚才莫名其妙多花了银子这件事,于是我也不管不能照相的规定,给我喜欢的作品都拍了照。
(如图)第二个是唐物肩动茶叶罐 铭【富士山】,南宋-元代(13世纪)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茶道,但是之后在外面的沙发上翻看了好些相关书籍,发现这些小小茶叶罐外面的茶罐衣非常精致,是一大看点。
(如图)真涂手桶水指,江户时代(18世纪)茶人千利休喜欢用手桶水指写东西。这个是题为时雨的写有和歌的手桶水指。
(如图)鹤羽帚,江户时代(18世纪)这个似乎是除拭茶具灰尘用的东西。造型非常高雅,令我联想到孔明的那把羽扇。
(如图)茶室 里面有 破铁风炉、釜、筒、敷瓦、水指、茶碗、薄器、茶勺等器具。
(如图)瑞穗帖 昭和15年 这个是复原版。原作是平安-镰仓时代(11-13世纪)宫中之物。格调相当高雅。
(如图)朱盂 江户时代(19世纪)这里面七个茶碟都是以开头以ふ字的字,如富士、福禄寿的图案。非常精致,别具一格。
(如图)御所车莳绘茶箱 江户时代(18世纪)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展品。平安时代的御所车就是贵族所乘坐的牛车。这个就是放茶具的茶箱。想象一下带着茶具的贵族们,坐着御所车,行游之时,见到美景便席地品茶,何其风流。
(如图)色绘武藏野文钵 昭和(20世纪)最早知晓武藏野是在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里松隆子暗恋的男生要考的武藏野美术大学。于是松隆子就不停地默念武藏野的名字希望自己也能考上。还有就是国木田独步的那片有名的散文《武藏野》。此外北大路鲁山人也是一个美食家,国内我也看过他写的美食评论集《日文味道》。而武藏野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自古以来都是赏月的名所。
(如图)(古今倭歌卷集卷第九)这个展品的背景故事很有意思。说以前阿倍仲麻吕被派遣到唐朝去学学问。结果他过了很多年都没有回日本,所以日本就派使者去叫他回国。就在他回国前夕,明州地方的唐人在海边摆设宴席,为他饯别。入夜之后,他见到月亮又大又圆升起之时所咏了这首和歌。
(如图)高野切(古今和歌卷集第九卷头) 这个是重要文物。是古今和歌集中现存最古老的写本。所歌咏的是阿倍仲麻吕的思乡之情。
(如图)染付云堂手水指 明代(16世纪)这里竟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范达因在《狗园杀人事件》中就说过,中国的瓷器、日本的漆器和陶器是世界闻名的。
但这些展品只是他很少的一部分,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他所有的收藏目录
吉兆与汤木贞一
由于展品并不多所以我陆陆续续看了一个多小时。看过之后对这个汤木贞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需要多少财力才能弄到这么多珍贵的藏品呢?于是,我走出了展厅,坐在外面客厅里用手机搜索维基百科找相关资料。其间翻阅了很多旁边安放的资料。
吉兆就是以大阪作为据点的日本高级料理餐厅。里面的菜单、拉门、以及里面菜肴的摆设都是以茶道中的一期一会的氛围以及根据季节做相应的改变,深受茶怀石的影响。而且作为高级料理餐厅,罕见地开了很多分店。在东京有“银座店”、“西洋银座宾馆店”;大阪有高丽桥店;京都有岚山店。接待了很多财政界要人以及国外友人。而东京的“西洋银座宾馆店”更是因为小泉纯一郎在自己任期内多次前去赴宴而为人所知。2013年京都的吉兆被人气网站评为“世界上最贵的餐厅“,当时人均消费是600美金。
京都吉兆网站图片
具体的根据季节的菜肴时候怎么样呢?我去不起这个餐厅,不过在一本《吉兆家庭风料理 春夏秋冬》中我拍到了很多图片:
是不是上面的那些高级料理,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呢?那这么一家风雅的高级料理餐厅的创始人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图片来自《吉兆 汤木贞一之梦》
这汤木贞一原是神户料理餐厅“中现长”家中的儿子,生于1901 年。他在24岁的时候,读到松平不味的《茶会记》,对茶道开始开悟,把茶怀石放入料理之中,立志提高料理的品格。1930年向亲戚借钱,独自跑到大阪了一家“御鲷茶处吉兆”。但是因为当时他的菜价并不便宜,而且也没什么名气。开业第一天竟然一个顾客都没有。后来评价高了,有了固定的客人,生意才稳定下来。
他36岁的时候,因为一心想追随茶道的真谛,开始修行。因此和财政界的巨头,同时也是茶人的小林一三、松永安左エ门、畠山一清结为知己,他渐渐地对日本料理地位的上升以及和茶道的融合所倾倒。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茶道器具(到他95岁仙逝,一共有近60年)。
二战以后,他采取分家的手段,让自己的儿女们(一共5人)去全国各地开分店。另一方面自己对于料理的执着并不曾衰弱。1976年的时候,和日本法国菜料理家辻静雄一起到欧洲去求学。他们一行去了Guillaume Tirel和La Tour d'argent等有名的法国菜餐厅学习了两周时间。汤木一日三餐全部吃的是外国菜,一次都没说想要吃日本菜。在旅行快要结束的时候,他说“今天就要回去了吗?还想吃吃他们不同季节的菜肴呢!”满座具惊。因为当时汤木已经是75岁高龄了。
1981年的时候,因为常年致力于提升日本料理的品格,而被授予紫绶褒章。1988年又被评为文化功劳者,这是此项奖项第一次颁发给料理界的人。同年,在旧平野店的地方,公开自己的藏品,设立《汤木美术馆》。
晚年依然精力旺盛,88岁的时候还出演《料理天国》,并公开宣布“喜欢吃法国料理的全式西餐”。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汤木美术馆
《话说吉兆味》汤木贞一著
《吉兆家庭风的料理 春夏秋冬》
《吉兆 汤木贞一之梦》
周日上午,我拿着《留学生特别入场证》 骑车去了大阪平野町的汤木美术馆。《留学生特别入场证》里介绍说,这是日本料理【吉兆】的创始人、汤木贞一的收藏展品展。里面展品主要包括茶道的茶具、怀石料理的器具以及日本古代的美术品等。每年有四次主题展览。
上午十点的时候,我来到展馆很安静。一个人都没有。底楼外面电子门让我还以为今天这里不开馆呢
![]() |
(如图)
上到二楼之后,受付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见我当天第一个来的顾客,就从桌上拿了展览的介绍和展品目录双手递给我,还边说欢迎光临。我也急忙掏出《留学生特别入场证》,但是老太太并不向我昨天去过的天王寺动物园的人一样,认识这个东西。于是我打开手册,想翻到和昨天去动物园一样的检票页给她看,结果找了半天没发现有…老太太见我匆忙,也在旁边问“(这个)是不是打折的?”我说免费,但是貌似老太太并认识这个免费凭证,因为之前双手接过了展览的资料,于是就按照成人票价付了700日元 。
茶道具与和歌展品
原本今天没把这笔钱算在预算之内,一下子白花了钱,所以心里也挺不爽。这个展览馆二楼的展厅非常小,一共也才8个展柜。这次的主题是“和歌与茶道具”。我也便从第一个展柜开始看。第一件展品就把我惊呆了,是一个飞鸟井荣写的《新古今和歌集写本》,上面标记的是室町时代(15世纪)。
![]() |
(如图)
古今和歌集在国内我也有看过中文版,是非常风雅的平安时期的和歌集。但是亲眼目睹这些几乎是像中国草书的书法写出来的原稿,还是非常非常震撼的。特别是在一个私人的博物馆里,能见到这样一件国宝。简直是令我大开眼界。因为整个很小的展厅里就我一个人,所以因为刚才莫名其妙多花了银子这件事,于是我也不管不能照相的规定,给我喜欢的作品都拍了照。
![]() |
(如图)第二个是唐物肩动茶叶罐 铭【富士山】,南宋-元代(13世纪)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茶道,但是之后在外面的沙发上翻看了好些相关书籍,发现这些小小茶叶罐外面的茶罐衣非常精致,是一大看点。
![]() |
(如图)真涂手桶水指,江户时代(18世纪)茶人千利休喜欢用手桶水指写东西。这个是题为时雨的写有和歌的手桶水指。
![]() |
(如图)鹤羽帚,江户时代(18世纪)这个似乎是除拭茶具灰尘用的东西。造型非常高雅,令我联想到孔明的那把羽扇。
![]() |
(如图)茶室 里面有 破铁风炉、釜、筒、敷瓦、水指、茶碗、薄器、茶勺等器具。
![]() |
(如图)瑞穗帖 昭和15年 这个是复原版。原作是平安-镰仓时代(11-13世纪)宫中之物。格调相当高雅。
![]() |
(如图)朱盂 江户时代(19世纪)这里面七个茶碟都是以开头以ふ字的字,如富士、福禄寿的图案。非常精致,别具一格。
![]() |
(如图)御所车莳绘茶箱 江户时代(18世纪)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展品。平安时代的御所车就是贵族所乘坐的牛车。这个就是放茶具的茶箱。想象一下带着茶具的贵族们,坐着御所车,行游之时,见到美景便席地品茶,何其风流。
![]() |
(如图)色绘武藏野文钵 昭和(20世纪)最早知晓武藏野是在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里松隆子暗恋的男生要考的武藏野美术大学。于是松隆子就不停地默念武藏野的名字希望自己也能考上。还有就是国木田独步的那片有名的散文《武藏野》。此外北大路鲁山人也是一个美食家,国内我也看过他写的美食评论集《日文味道》。而武藏野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自古以来都是赏月的名所。
![]() |
(如图)(古今倭歌卷集卷第九)这个展品的背景故事很有意思。说以前阿倍仲麻吕被派遣到唐朝去学学问。结果他过了很多年都没有回日本,所以日本就派使者去叫他回国。就在他回国前夕,明州地方的唐人在海边摆设宴席,为他饯别。入夜之后,他见到月亮又大又圆升起之时所咏了这首和歌。
![]() |
(如图)高野切(古今和歌卷集第九卷头) 这个是重要文物。是古今和歌集中现存最古老的写本。所歌咏的是阿倍仲麻吕的思乡之情。
![]() |
(如图)染付云堂手水指 明代(16世纪)这里竟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范达因在《狗园杀人事件》中就说过,中国的瓷器、日本的漆器和陶器是世界闻名的。
但这些展品只是他很少的一部分,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他所有的收藏目录
![]() |
吉兆与汤木贞一
由于展品并不多所以我陆陆续续看了一个多小时。看过之后对这个汤木贞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需要多少财力才能弄到这么多珍贵的藏品呢?于是,我走出了展厅,坐在外面客厅里用手机搜索维基百科找相关资料。其间翻阅了很多旁边安放的资料。
吉兆就是以大阪作为据点的日本高级料理餐厅。里面的菜单、拉门、以及里面菜肴的摆设都是以茶道中的一期一会的氛围以及根据季节做相应的改变,深受茶怀石的影响。而且作为高级料理餐厅,罕见地开了很多分店。在东京有“银座店”、“西洋银座宾馆店”;大阪有高丽桥店;京都有岚山店。接待了很多财政界要人以及国外友人。而东京的“西洋银座宾馆店”更是因为小泉纯一郎在自己任期内多次前去赴宴而为人所知。2013年京都的吉兆被人气网站评为“世界上最贵的餐厅“,当时人均消费是600美金。
![]() |
京都吉兆网站图片
具体的根据季节的菜肴时候怎么样呢?我去不起这个餐厅,不过在一本《吉兆家庭风料理 春夏秋冬》中我拍到了很多图片:
![]() |
![]() |
![]() |
![]() |
![]() |
![]() |
![]() |
是不是上面的那些高级料理,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呢?那这么一家风雅的高级料理餐厅的创始人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 |
图片来自《吉兆 汤木贞一之梦》
这汤木贞一原是神户料理餐厅“中现长”家中的儿子,生于1901 年。他在24岁的时候,读到松平不味的《茶会记》,对茶道开始开悟,把茶怀石放入料理之中,立志提高料理的品格。1930年向亲戚借钱,独自跑到大阪了一家“御鲷茶处吉兆”。但是因为当时他的菜价并不便宜,而且也没什么名气。开业第一天竟然一个顾客都没有。后来评价高了,有了固定的客人,生意才稳定下来。
他36岁的时候,因为一心想追随茶道的真谛,开始修行。因此和财政界的巨头,同时也是茶人的小林一三、松永安左エ门、畠山一清结为知己,他渐渐地对日本料理地位的上升以及和茶道的融合所倾倒。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茶道器具(到他95岁仙逝,一共有近60年)。
二战以后,他采取分家的手段,让自己的儿女们(一共5人)去全国各地开分店。另一方面自己对于料理的执着并不曾衰弱。1976年的时候,和日本法国菜料理家辻静雄一起到欧洲去求学。他们一行去了Guillaume Tirel和La Tour d'argent等有名的法国菜餐厅学习了两周时间。汤木一日三餐全部吃的是外国菜,一次都没说想要吃日本菜。在旅行快要结束的时候,他说“今天就要回去了吗?还想吃吃他们不同季节的菜肴呢!”满座具惊。因为当时汤木已经是75岁高龄了。
1981年的时候,因为常年致力于提升日本料理的品格,而被授予紫绶褒章。1988年又被评为文化功劳者,这是此项奖项第一次颁发给料理界的人。同年,在旧平野店的地方,公开自己的藏品,设立《汤木美术馆》。
晚年依然精力旺盛,88岁的时候还出演《料理天国》,并公开宣布“喜欢吃法国料理的全式西餐”。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汤木美术馆
《话说吉兆味》汤木贞一著
《吉兆家庭风的料理 春夏秋冬》
《吉兆 汤木贞一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