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十日
一、回来之后写的行前动机
写下题目才猛然发觉,这一次小旅行又是十天。我好像很喜欢给自己安排十天左右的旅行,而行到大概第七天的时候总会觉得累到不行很想回家,所以下次可以考虑七天左右的行程。但是提前计划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想的,总觉得想去的地方多到不行,是个景点就想打卡一下,典型的中国跟团大妈心态。后来惊喜和失望和遗憾经历地多了,觉得遇到了好的风景尽情发呆和遇到了没见过的路尽情涉足可比留下很多到此一游的剪刀手更有意义。
这一次是冒冒失失被叫上的,行前同事们一直取笑我,觉得我说去南非只是说着玩玩,办签证的时候也被冗长的审批程序吓到过,我还一直暗暗觉得自己的签证可能办不下来,我们回程路上kubby姐说她妈妈也一直祈祷她的签证办不下来。哈哈。
我被说动主要是因为,除了张哥之外我认识的任何一个姑娘都不可能会想来南非,也不可能仅仅为了想跳伞来。也不会天真地把旅行当做回血过程,也不会因为出发航班延误而在我们上飞机前在微信里说她不想去了,也不会在我们到了约翰内斯堡以后让我们收到她折腾到埃塞俄比亚首都去转机了的消息,还能在当天晚些时候跟我们顺利回合。神奇的张哥。
二、路上写的出发前的状态
犹犹豫豫地被叫上,匆匆忙忙地准备签证和出行前的一切,出发前几天一直在加班加到八九点,出发前当天下班比预计晚了一个小时,我的南非之旅在成行前一直像是飘在半空中一样充满了各种变数,直到踏上去t3的机场快轨,一切都开始变得有条不紊,悠闲和顺利。我是一个喜欢让一切都没有不确定性的人,所以我自己计划的旅行,每个落脚点之间都要计划到万无一失。但是跟着张哥就不一样了,张哥会带着我们飞,飞得很脱俗,但总能平安落地。在摆渡车把我们带到登机梯下面的时候,跟张哥打了出发前最后一个电话,崩溃的张哥,我们的灵魂人物,安排了未来十天一切的VIP,带着哭腔抱怨着港龙航空在给她安排了埃塞俄比亚转机以后搞丢了她的行李,我们一边说张哥可以跟我们共享所有衣物和用品,一边安慰她一定不能放弃地走上了飞机。Kubby姐说,比起担心我们俩未来几天的命运,更加担心的是万一不能出行的张哥十一假期的心情。
三、到达第一天,奈斯那小镇
我曾经想象过很多次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心情,但都不是我真正踏上时候的心情,真正踏上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至今早就回忆不起来了,估计是因为在帮张哥订从约翰内斯堡到乔治的机票也来不及有什么心情,所以矫情地心情暂定为是peaceful吧。经过了十四个小时的飞行,我竟然来到了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会涉足的非洲大陆,也从来没有坐过十四小时的飞机啊。
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等待,才顺利过了史上最漫长的入境。简直是令人发指地效率低和录指纹机器不好用。后来听说张哥入境的时候都没用录指纹,kubby姐就开始调侃非洲人民把张哥当家人,我倒默默地觉得张哥记性可不如念书的时候那么好了。
悠哉地在约翰内斯堡机场的咖啡店买了法棍夹牛油果和薄荷叶柠檬汁还有smoothie的早餐(后话是没想到这是整个旅途里最好吃的食物了),吃完后过了宽松的南非国内安检,在一阵颠簸的起飞和一阵更颠簸的降落后,到达了南非南海岸线上花园大道的一站,乔治。
一下飞机,久违的高大气透明度下的阳光刺的我睁不开眼,忍不住多吸了几口新鲜氧气。张哥由于飞机延误和改签跑到埃塞俄比亚转机,要晚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导游小哥先带我们前往了奈斯纳。沿路上各种未曾见过的风光尽收眼底(后话是幸亏当时每天坚持写流水账,因为很多我都忘了),泻湖,海岸,森林,铁皮房或木板房组成的贫民区。奈斯纳小镇是个旅游胜地,镇中心干净漂亮,和美国农村小镇是一样的风格,街边整齐坐落着菜场(到最后也没逛到一个地道的菜市场,摊手)、银行、纪念品店和餐馆,还有顶碗妇女在街旁贩卖。其中有一家叫wu's的中餐店,门口政治不正确地飘扬着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这些餐馆白天比较萧条,夜幕降临以后却是座无虚席,连喝个咖啡都只能外带。我们搭上了一艘名叫springtide的帆船去泻湖兜了很久的一圈,还到了入海口附近。船长是个白人大叔,船员是个黑人小伙,另外两名中国的学生在帮忙。随着风力操作船帆的过程让我想起了friends里Rachel教joey学帆船的剧情,那一集最后的剧情是joey虽然没学会帆船,却学会用绳索拉来很多好吃的食物和Rachel一起在船上悠闲地享受,船长行驶到中间也在船上铺开了野餐布摆出来丰盛的食物和香槟。风景虽美,但是行船的过程还是寒风刺骨,而且到了入海口附近,浪还是很大的,颠地人昏昏沉沉。这个颠簸的经历让我后来几天一直在担心出海赏鲸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吐了。湖中间有个小岛,岛上有很多令人艳羡的住宅和一棵让kubby姐忍不住表达热爱之情的大树。我们中午吃了连锁海鲜快餐ocean basket的一筐炸鱼薯条,非常之油腻和令人不堪回味。食物本身还挺新鲜的,晚上被冻到筛糠的我们吃了一碗重口味的海鲜汤,等待一身混搭从埃塞俄比亚辗转过来饥肠辘辘到吃了两份主菜的张哥。晚上住了个地板漏水的小木屋,第二天张哥还接到了木屋主人的敲诈电话,威胁说张哥如果不给他们支付两万多兰特的房屋修补费就跟出入境联系不让张哥顺利回国。这是一起不愉快的勒索未遂事件,后来也被着着实实地宰了几回,也只能忍气吞声地乖乖交钱。
四、蹦极大桥和风暴河
第二天开始往东行驶,看到了架在峡谷上的布劳克斯大桥,见证了在世界上最高蹦极处挑战自我的勇敢者。我们在一天前听说要去蹦极大桥以后就一直想撺掇张哥去蹦极,结果最终也未果。告别大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散养的大猩猩,两位同学兴奋地开了车窗激动地叫唤和拍照,没想到后面我们与猴哥还有比这更多地亲密接触的缘分。
齐齐卡马国家公园里的风暴河风景也非常壮丽。行车沿路都是低吼的浪拍打着海岸,停车之后,走了此行徒步时间最长的一段木栈道之后到达了传说中的stormriver,河口的地方有两个吊索桥,胆大到敢跳伞的张哥一直抓着号称恐高的我的胳臂,瑟缩着前进,对了,我们上桥之前有一只猩猩非常文艺的在桥中央望着远方思考猴生。张哥和我还在吊索桥上凭吊了一下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回来在一个风景挺好的景点餐厅解决了午餐,kubby姐和我开始了吃草生涯,一到南半球就莫名饥饿的张哥吃了一个看上去是奶酪裹着菠菜的奇怪食物。(后来回忆起这一说法的时候,我想起来,坎昆并不在南半球啊,摊手)
之后向西行驶到莫塞尔贝,据说莫塞尔贝的最重要的景点是迪亚士博物馆,所以导游小哥载着我们一路狂飙却还是没赶上关门前到达。然后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貌似特别适合冲浪的地点,苹果手机自动识别的地点叫做wilderness,中文名是不是叫原野呀,有朝一日学会冲浪了我要重返非洲!正好今天去便利店给大家买小酸奶的时候瞄到一眼某男性时尚杂志上的文章标题,大概意思是,人生就像冲浪,要学会等待,我觉得特别适合失望的我。忽然想起马男波杰克里边,那只沉睡了几十年醒来成了波杰克女朋友的猫头鹰有一集讲了两个巨无聊的笑话,到最后一句才把梗抛出来,然后说我跟你说过,有些事情要慢慢来。
博物馆进不去,我们就去找了那个据说是非洲大陆上的第一个邮局的大靴子,还挺没意思的。还是踩沙子和用海水洗脚比较开心,沙很细,水刺骨,张哥还在此地完成了她此行最满意的摄影作品之一——小美人鱼照。后来还逛了当地热量超级高的超市,最后在现今价格一百万人民币但只有高尔夫球场景观的大型海边豪宅住了下来。
四、赫曼努斯小镇观鲸
第三天一早驱车来到了距离开普敦两小时,距离莫塞尔贝三小时车程的赫曼努斯,著名的观鲸小镇,但是小镇的风光却远超过我的预期。观鲸旅程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乘坐的快艇在浪里颠簸了一会儿,直到探测器捕捉到鲸鱼的位置信号。鲸鱼的体积比想象中大了很多,也比想象中懒许多,几次遇到的鲸鱼都只有很小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大部分时间是不怎么动的浮着。刚上船的时候kubby姐和张哥兴奋地跑到上面去吹风,我每次都觉得迎风站着,尤其是大风,会把脸给越吹越大,所以我选择在船舱上等晕船。但是到最后也没晕成。观鲸之旅还挺没意思的,可能因为我太饿了吧,所以全程最兴奋的时候是船员发薯片的时候。
观完鲸鱼以后来到了赫曼努斯小镇的中心,这边的海岸线是礁石而非沙滩,所以人们大多躺在草地上或在路边咖啡馆沐浴阳光。路边那个告诉我们已经不提供午餐只有咖啡和甜品的咖啡馆真有一种成了土豪以后就把它承包下来的冲动。礁石上有勇敢的黑皮肤少年少女穿着泳衣戏水。赫曼努斯有一片特别漂亮的海,海边是一片草地花丛,张哥在座椅上拍摄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照。我们跟着别人的指路找到了一片热闹的露天集市和几个露天餐厅。现在正是观鲸最佳季节,鲸鱼产子才会游到近海,所以小镇上聚集了很多游客。市中心有很多露天的集市,贩卖手工艺品,广场上还放着热闹的音乐,度假气氛浓厚。
赫曼努斯小镇中心还有一个指路标,标着到世界各个大城市的距离,其实后来据说在好望角也有一个,但是我没看见,所以在这儿看到这个指路标也算弥补了遗憾(虽然这种说法逻辑有点问题)。后来一直往西行驶,经过了小小的塞车到达了开普敦。路上在我们未知的情况下经过了厄加勒斯角,非洲大陆真正的最南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汇处,据说能看到两个大洋海水不同颜色的分界。可是俗气的导游一直说没有人去那里的啦,就只有一个木牌啦。晚上吃了等待时长近两个小时的麻辣空间。我一直无法理解漂洋过海吃中餐和试图在祖国大陆找正宗西洋料理的心理,虽然自己也干过在离开美国的最后一餐在机场找连锁中餐的事儿。
五、开普敦三日游
开普敦的阳光刺眼到令人发指,蓝天上一丝白云都没有,感觉多年来对紫外线设置的心理防线自动崩溃。(我真是万万没想到在南非看蓝天看到疲劳的我回到北京以后就一个蓝天都没看到,还每天都是重度雾霾)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陪张译心同学跳伞,导游姐姐把我们拉到一片荒芜的平原上,跳伞基地就在里边,工厂一样的棚子,里面停了一架单引擎飞机,还有跳伞的人做准备的地方,跳伞的人里,有从欧洲一个人来跳的小伙子,有一家人一起来的,也有兴奋的白人小少女。跳的过程据说也不是很恐怖。倒是张哥的体重让大家很震撼,最后她降落的时候比别人慢,教练说是因为体重太轻的缘故。
之后我们来到了信号山上滑翔,今天的能见度和风速都很适合滑翔。信号山是最靠近海的一座矮山,是从前给航海的人发射信号的地标。滑翔的过程比较享受,黑人小哥先让我们签了生死状,再跟我们说不用担心发生任何问题。这里基本上是一个跳伞教练带一个黑人agent,再带一个司机的模式,所以我是等朱宇辰跳完回来之后才跳的。先经过一阵助跑,跑的时候我有点跑不动,脚都沾不着地,是硬生生被两个黑人小哥拉着跑起来的,助跑了一会儿之后伞打开后我们就飞了起来,教练指了市中心的各种风景地标给我看,滑了没几分钟就降落在一片草坪上了。
下午坐缆车登上了桌山,桌山上面是怪石,基本没什么坡度,所以从山下看才是平的,桌山的另一面是十二门徒峰,所以桌山又称上帝的餐桌。桌山上能俯瞰到开普敦整个市区的风景,包括去不了的罗本岛,开世界杯的绿点球场等等,晚上下山的时候刚好赶上日落,天上一轮细细的弯月,旁边陪伴着一颗闪耀的星。超级想在这儿一直发呆到时间的尽头。然而南非的一切服务都关门甚早,包括停车场,我们只在这儿停留了五分钟不到。前一站在莫塞尔贝本来打算去迪亚士博物馆也因为关门而没参观到,后面去好望角的时候,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了,导致只有上山的缆车,下山的已经停业了,估计是因为缆车最终是停在山上的,因此怕没有再上山的客人就索性不下来了。桌山上的中国游客还是挺多的,我经常一晃神儿就觉得有好多张哥在说话,四川重庆确实有钱有闲的人多呀。其实俯瞰开普敦市景还是挺美的,但是由于我前期的流水账打的底实在太糙,现如今是一点儿也找补不回来了。照片还是挺耐看的。
第二天,我一直觉得是被导游坑了,去什么植物园。去南非国家植物园的路上遇到了开普敦大学,据说第一例心脏搭桥手术就是在这儿完成的,但是现在因为学生经常罢课排名跌到了二百多。植物园里见到了很多在攻略书上见到的看之前和看之后都叫不上名字的非洲特有物种和跟恐龙生活在一个年代的物种。博尔德斯海滩就是生活着很多呆若木鸡,耳畔风浪滔天依旧岿然不动的企鹅兄弟姐妹们,还拍了一段视频,就是让一个接一个来袭的波浪证明画面并不是静止的,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企鹅,独自站在高高的石头上眺望远方,或者激烈的斗殴。海滩周边有很多漂亮的住家和小店,还有街头表演的黑人小孩和贩卖手工艺品的小摊,也达到了无人看摊自觉付款的境界。
好望角本身是非洲大陆最西南端,在一个很大的好望角国家公园里边。从开普敦到好望角中间有个Simons town,经过的时候遇到了一列沿海岸线行驶的火车,里面偶尔看到的几颗脑袋都是黑黑的。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很多停下车在海边接吻的情侣,在桌山顶上也看到了并肩坐在石头上看风景眺望远方的情侣。我要是有个男朋友,也想把他带来好望角国家公园任何一个靠海能停车的地方,停下来吻到地老天荒,在风暴角的礁石上被风吹到筛糠,或者在前面说的那个看星星伴着月亮的海滩赖到看门小哥穿上武装(一个为了押韵口不择言的女子)。好望角主要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好望角本身,有一个标记着经纬度的木牌,那个是好望角本尊,有几块巨大的礁石,礁石下面是把迪亚士之流据之海外的巨浪,我和张哥在礁石附近逗留了好久,也没有拍下几张能看的照片。在我们玩耍的期间,一只货真价实的猩猩还是狒狒之类的生物爬上了我们忘了关窗的车子,把导游和kubby姐的包包翻了个底朝天,还准确地循着味道拿走了kubby姐的橙子。海边的礁石往北是一座山,我们在克服着恐高心理往上爬的过程中遇到了接连下山的狒狒,本来就是没有护栏的羊肠小道,又有猴子下山,果断在没有爬到山顶的时候就放弃了。不过爬山的过程还挺有乐趣的,我贴着里侧走,不时地回头顾一下恐高症发作的张哥,只见我们的灵魂人物张哥此时已经是像在山上偶遇的老祖先一样手脚并用地匍匐前行,我俩一边壮着胆子往前走,一边给大步流星地老外让路,还得顾着突然出现的猴哥,在第二次鼓起勇气冲顶的时候,终于还是被猴哥击退了,美其名曰为了保命,我俩还是没有成功登顶好望角最高的那个小山坡。之后去了好望角灯塔,乘着缆车上去以后为了怕出来晚了被罚钱,没有登顶就直接下来了,下来之前张哥给我拍了此行最为满意的逆光观海照,此时已变成我的微信头像。登顶好望角灯塔让我想起了我和张哥的一个小故事,估计张哥已经忘了。在我俩大三一起去香港的时候,游览完网上购票的蜡像馆以后,我们俩就一直往上乘电梯,一直乘到再往上就要收门票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其实已经能透过玻璃窗看到香港灿烂的夜景了,门票好像只有15港币还是多少,我俩合计了一会儿竟然做出了不去看夜景的决定,当年的全部羞涩都要归咎于穷啊。上周末的时候张哥给我发微信,让我看她贴的参观各个地方的门票和机票车票之类的(我对饥寒交迫的记忆真是比自己以为的要深刻多了)。回程又经过了Simons小镇,我们在沿海公路行驶的时候,看到远处山海之间一道雾蒙蒙的白色隔离,应该是开普敦特有的白色沙滩吧。白色沙滩还挺特别的,但是忘了装一罐子回来了。这一天早上的时候在宾馆门口的lagoon beach上玩耍了一会儿,沙滩上有碎贝壳,很脆,一掰就折断了。还听了我的海滩必听歌曲明白,不过现在不是失恋时期,倒没怎么浮想联翩,只是望着远处的桌山狮子峰信号山,觉得这种能早起发呆看海的日子真是不可多得。晚上去逛了乏善可陈的waterfront的购物中心。
在开普敦的最后一天在市中心游荡。去了南非国家博物馆,陈列的主要是历史和古生物化石之类的东西。博物馆外面是公司花园广场,大概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花园吧,花园里是世界各地的广场常见的景象,鸽子、小松鼠、街头艺人、草地上围坐享受阳光和食物的一家人、喷泉、各种植物,想想挺神奇的,我国最著名的广场上,不仅此类景物一样没有,进去还要经过森严的戒备。看着各种肤色的人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沐浴阳光喂鸽子发呆,忽然觉得会享受生活可比会其他的重要的多,好在会享受生活这个技能比较好学。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能有心情好好生活,好好发呆,至少能在心态上余生皆假期。再之后去了奴隶宿舍,里面介绍了奴隶贩卖的历史、路线图、奴隶们生活场景的复原。来之前只囫囵地读了一遍非洲三万里。回来之后想看为奴十二载、漫漫自由路、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间还遇到了一个罢工之类的事件,就是一堆人聚在一起唱唱跳跳的闹着。开普敦市中心的建筑还是欧洲殖民主义风格很强烈的,是我挺喜欢的风格,要是没有危险的话还挺乐意下来走走的。之后去了马来区,因旅游照片中彩色房子而出名的地方。因为不给奴隶分配门牌号而漆成五颜六色的房子,一段黑暗伴着彩色的历史。晚上来到了约翰内斯堡,是个气氛明显不同于花园大道上的小镇和开普敦的地方,直观说来就是阴森了许多,街灯比较暗,住店的阳台门外一层铁门,一层铁栅栏,还有铁丝网,但是这边的服务人员还是挺友好的。
六、克鲁格几日游
到约堡的第二天就驱车往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方向进发,一路上天空都不见一丝云,长袖直接就穿不住了。到国家公园外的一个lodge入住了很有非洲风情的小木屋,屋顶就是以前在花园大道某个小镇上见过的,导游说是冬暖夏凉的那种茅草屋顶,这次体验为实,外面三十多度的高温,到了这个屋顶下面顿时凉意袭来,估计冬天的保暖效果也不容小觑。小木屋和周边的环境实在是人生终极理想了。晚上吃了同学家人烧的四川菜,喝了南非产的葡萄酒,张哥被灌得晕晕乎乎连直线都走不了了,还给自己已经很剽悍的人生加上了七百四的标签。
10月7日,今天进入了克鲁格国家公园,现在是当地时间傍晚五点五十,刚刚到达晚上住宿的营地,条件比较艰苦,晚上八点以后水压会变低,发电机也会停止供电。今天见到了很多动物,包括羚羊,猴子,大象,长颈鹿,猎豹,懒洋洋的狮子,河马,野猪。日晒实在是令人发指。晚上天上星星多到无从数起,还非常明亮,草原里风很大,晚上灯忽明忽暗的,一起风白天的暑气就全部降下来了。
由于这是两个礼拜以后的回忆,我的随身流水账到这儿也结束了,关于在克鲁格发生的其他事情我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所以请看照片吧。
七、约翰内斯堡
回到约翰内斯堡已经是傍晚接近六点的时候了,我们把行李放下以后,趁着接待帮我们reschedule的时候赶紧趁着天没黑出来找吃的。说实话,这是整个行程里我自己最害怕的几个小时了,虽然我们只过了一个马路。但是看到聚在一撮的黑兄弟我就想起来在攻略书里看到的华人被抢劫的案例,最可怕的是我们三个身上几乎没有现钞。
晚上安逸地看了很久电视。
第二天早上包了一个司机把我们送去种族隔离博物馆,来接我们的黑皮肤司机长得干干净净,穿着拉夫劳伦衬衫,看起来十分elegant,一路上还礼貌地介绍沿路的景点,关心的问我们去不去看索韦托,到机场才发现是个大坑,去索韦托的街道上溜了一圈都没下车非要多收好几百块。种族隔离博物馆,一进院子,右侧一堵混凝土大墙,展示着曼德拉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身上的枷锁而是尊重并enhance别人的自由,下面一滩浅浅的水,和平主义纪念馆的标配。博物馆的入口比较有创意,分为了白人入口和非白人入口,门票是随机发放的,旨在让你切身体会生下来就因为出身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阶级(总感觉阶级这个词表意并不到位却也找不出合适的替代)而遭遇不同待遇的感受。过了通道以后是一片露天区域,大概是想展示约翰内斯堡作为掘金城市的历史和现在吧,一堆被铁网拦起来的石头象征着作为掘金城市的历史,彩色的姿态各异的旷工后代立式相片象征着现在,我自己猜想的。博物馆主体就是讲被隔离、反抗、被镇压、被释放、当权的过程。博物馆结束以后就去了索韦托,因为提前看了游记,我对索韦托一直有着不小的心理阴影,既好奇又没有勇气靠近,内心还把它妖魔化了很多。没想到其实他就在约翰内斯堡的城里,是一片巨大的贫民窟,以前在高速路上偶遇的贫民窟都是小小的聚落,所以偶然看到的时候感觉很震撼,但是在约翰内斯堡,一个整体色调就灰灰的城市遇到一片规模大到一个区的贫民窟反而震撼感小了很多。说实话,在开普敦和花园大道,并没有自己在非洲的感觉,我还很天真地问我的滑翔伞教练是不是native。但是在约堡,就一直是哆哆嗦嗦的,因为十来个黑人一小撮的场面举目皆是。最后怂到了到了曼德拉故居的门口都没敢下车。
南非的机场餐和飞机餐让我的体重一夜回到了十八岁以前的中度营养不良的水平,回来连吃了几顿热汤面才缓回来。
得澄清的一个现实就是,南非并不是一个彩色的国度啊,整个开普敦,最彩色的地方就是马来区那一条街的彩色房子,它们是彩色的原因还得追溯到种族隔离时期因为阶级比较低不允许拥有门牌号而不得不用色彩区分彼此的黑暗历史。约堡也并没有那个开着紫色花花的树,连猴面包树也没有见到一棵。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旅行体验,有洗眼睛的风景,有洗脑子的风土。虽然我也喜欢躺着晒太阳,坐在海边发呆和数星星的旅行,但是年轻多颠颠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下次呢,我希望可以去个
能让我压马路压到地老天荒的地方。就这样,谢谢张哥和kubby姐的陪伴和宽容和照顾,谢谢爸爸妈妈的支持,the end。
写下题目才猛然发觉,这一次小旅行又是十天。我好像很喜欢给自己安排十天左右的旅行,而行到大概第七天的时候总会觉得累到不行很想回家,所以下次可以考虑七天左右的行程。但是提前计划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想的,总觉得想去的地方多到不行,是个景点就想打卡一下,典型的中国跟团大妈心态。后来惊喜和失望和遗憾经历地多了,觉得遇到了好的风景尽情发呆和遇到了没见过的路尽情涉足可比留下很多到此一游的剪刀手更有意义。
这一次是冒冒失失被叫上的,行前同事们一直取笑我,觉得我说去南非只是说着玩玩,办签证的时候也被冗长的审批程序吓到过,我还一直暗暗觉得自己的签证可能办不下来,我们回程路上kubby姐说她妈妈也一直祈祷她的签证办不下来。哈哈。
我被说动主要是因为,除了张哥之外我认识的任何一个姑娘都不可能会想来南非,也不可能仅仅为了想跳伞来。也不会天真地把旅行当做回血过程,也不会因为出发航班延误而在我们上飞机前在微信里说她不想去了,也不会在我们到了约翰内斯堡以后让我们收到她折腾到埃塞俄比亚首都去转机了的消息,还能在当天晚些时候跟我们顺利回合。神奇的张哥。
二、路上写的出发前的状态
犹犹豫豫地被叫上,匆匆忙忙地准备签证和出行前的一切,出发前几天一直在加班加到八九点,出发前当天下班比预计晚了一个小时,我的南非之旅在成行前一直像是飘在半空中一样充满了各种变数,直到踏上去t3的机场快轨,一切都开始变得有条不紊,悠闲和顺利。我是一个喜欢让一切都没有不确定性的人,所以我自己计划的旅行,每个落脚点之间都要计划到万无一失。但是跟着张哥就不一样了,张哥会带着我们飞,飞得很脱俗,但总能平安落地。在摆渡车把我们带到登机梯下面的时候,跟张哥打了出发前最后一个电话,崩溃的张哥,我们的灵魂人物,安排了未来十天一切的VIP,带着哭腔抱怨着港龙航空在给她安排了埃塞俄比亚转机以后搞丢了她的行李,我们一边说张哥可以跟我们共享所有衣物和用品,一边安慰她一定不能放弃地走上了飞机。Kubby姐说,比起担心我们俩未来几天的命运,更加担心的是万一不能出行的张哥十一假期的心情。
三、到达第一天,奈斯那小镇
我曾经想象过很多次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心情,但都不是我真正踏上时候的心情,真正踏上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至今早就回忆不起来了,估计是因为在帮张哥订从约翰内斯堡到乔治的机票也来不及有什么心情,所以矫情地心情暂定为是peaceful吧。经过了十四个小时的飞行,我竟然来到了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会涉足的非洲大陆,也从来没有坐过十四小时的飞机啊。
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等待,才顺利过了史上最漫长的入境。简直是令人发指地效率低和录指纹机器不好用。后来听说张哥入境的时候都没用录指纹,kubby姐就开始调侃非洲人民把张哥当家人,我倒默默地觉得张哥记性可不如念书的时候那么好了。
悠哉地在约翰内斯堡机场的咖啡店买了法棍夹牛油果和薄荷叶柠檬汁还有smoothie的早餐(后话是没想到这是整个旅途里最好吃的食物了),吃完后过了宽松的南非国内安检,在一阵颠簸的起飞和一阵更颠簸的降落后,到达了南非南海岸线上花园大道的一站,乔治。
一下飞机,久违的高大气透明度下的阳光刺的我睁不开眼,忍不住多吸了几口新鲜氧气。张哥由于飞机延误和改签跑到埃塞俄比亚转机,要晚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导游小哥先带我们前往了奈斯纳。沿路上各种未曾见过的风光尽收眼底(后话是幸亏当时每天坚持写流水账,因为很多我都忘了),泻湖,海岸,森林,铁皮房或木板房组成的贫民区。奈斯纳小镇是个旅游胜地,镇中心干净漂亮,和美国农村小镇是一样的风格,街边整齐坐落着菜场(到最后也没逛到一个地道的菜市场,摊手)、银行、纪念品店和餐馆,还有顶碗妇女在街旁贩卖。其中有一家叫wu's的中餐店,门口政治不正确地飘扬着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这些餐馆白天比较萧条,夜幕降临以后却是座无虚席,连喝个咖啡都只能外带。我们搭上了一艘名叫springtide的帆船去泻湖兜了很久的一圈,还到了入海口附近。船长是个白人大叔,船员是个黑人小伙,另外两名中国的学生在帮忙。随着风力操作船帆的过程让我想起了friends里Rachel教joey学帆船的剧情,那一集最后的剧情是joey虽然没学会帆船,却学会用绳索拉来很多好吃的食物和Rachel一起在船上悠闲地享受,船长行驶到中间也在船上铺开了野餐布摆出来丰盛的食物和香槟。风景虽美,但是行船的过程还是寒风刺骨,而且到了入海口附近,浪还是很大的,颠地人昏昏沉沉。这个颠簸的经历让我后来几天一直在担心出海赏鲸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吐了。湖中间有个小岛,岛上有很多令人艳羡的住宅和一棵让kubby姐忍不住表达热爱之情的大树。我们中午吃了连锁海鲜快餐ocean basket的一筐炸鱼薯条,非常之油腻和令人不堪回味。食物本身还挺新鲜的,晚上被冻到筛糠的我们吃了一碗重口味的海鲜汤,等待一身混搭从埃塞俄比亚辗转过来饥肠辘辘到吃了两份主菜的张哥。晚上住了个地板漏水的小木屋,第二天张哥还接到了木屋主人的敲诈电话,威胁说张哥如果不给他们支付两万多兰特的房屋修补费就跟出入境联系不让张哥顺利回国。这是一起不愉快的勒索未遂事件,后来也被着着实实地宰了几回,也只能忍气吞声地乖乖交钱。
四、蹦极大桥和风暴河
第二天开始往东行驶,看到了架在峡谷上的布劳克斯大桥,见证了在世界上最高蹦极处挑战自我的勇敢者。我们在一天前听说要去蹦极大桥以后就一直想撺掇张哥去蹦极,结果最终也未果。告别大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散养的大猩猩,两位同学兴奋地开了车窗激动地叫唤和拍照,没想到后面我们与猴哥还有比这更多地亲密接触的缘分。
齐齐卡马国家公园里的风暴河风景也非常壮丽。行车沿路都是低吼的浪拍打着海岸,停车之后,走了此行徒步时间最长的一段木栈道之后到达了传说中的stormriver,河口的地方有两个吊索桥,胆大到敢跳伞的张哥一直抓着号称恐高的我的胳臂,瑟缩着前进,对了,我们上桥之前有一只猩猩非常文艺的在桥中央望着远方思考猴生。张哥和我还在吊索桥上凭吊了一下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回来在一个风景挺好的景点餐厅解决了午餐,kubby姐和我开始了吃草生涯,一到南半球就莫名饥饿的张哥吃了一个看上去是奶酪裹着菠菜的奇怪食物。(后来回忆起这一说法的时候,我想起来,坎昆并不在南半球啊,摊手)
之后向西行驶到莫塞尔贝,据说莫塞尔贝的最重要的景点是迪亚士博物馆,所以导游小哥载着我们一路狂飙却还是没赶上关门前到达。然后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貌似特别适合冲浪的地点,苹果手机自动识别的地点叫做wilderness,中文名是不是叫原野呀,有朝一日学会冲浪了我要重返非洲!正好今天去便利店给大家买小酸奶的时候瞄到一眼某男性时尚杂志上的文章标题,大概意思是,人生就像冲浪,要学会等待,我觉得特别适合失望的我。忽然想起马男波杰克里边,那只沉睡了几十年醒来成了波杰克女朋友的猫头鹰有一集讲了两个巨无聊的笑话,到最后一句才把梗抛出来,然后说我跟你说过,有些事情要慢慢来。
博物馆进不去,我们就去找了那个据说是非洲大陆上的第一个邮局的大靴子,还挺没意思的。还是踩沙子和用海水洗脚比较开心,沙很细,水刺骨,张哥还在此地完成了她此行最满意的摄影作品之一——小美人鱼照。后来还逛了当地热量超级高的超市,最后在现今价格一百万人民币但只有高尔夫球场景观的大型海边豪宅住了下来。
四、赫曼努斯小镇观鲸
第三天一早驱车来到了距离开普敦两小时,距离莫塞尔贝三小时车程的赫曼努斯,著名的观鲸小镇,但是小镇的风光却远超过我的预期。观鲸旅程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乘坐的快艇在浪里颠簸了一会儿,直到探测器捕捉到鲸鱼的位置信号。鲸鱼的体积比想象中大了很多,也比想象中懒许多,几次遇到的鲸鱼都只有很小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大部分时间是不怎么动的浮着。刚上船的时候kubby姐和张哥兴奋地跑到上面去吹风,我每次都觉得迎风站着,尤其是大风,会把脸给越吹越大,所以我选择在船舱上等晕船。但是到最后也没晕成。观鲸之旅还挺没意思的,可能因为我太饿了吧,所以全程最兴奋的时候是船员发薯片的时候。
观完鲸鱼以后来到了赫曼努斯小镇的中心,这边的海岸线是礁石而非沙滩,所以人们大多躺在草地上或在路边咖啡馆沐浴阳光。路边那个告诉我们已经不提供午餐只有咖啡和甜品的咖啡馆真有一种成了土豪以后就把它承包下来的冲动。礁石上有勇敢的黑皮肤少年少女穿着泳衣戏水。赫曼努斯有一片特别漂亮的海,海边是一片草地花丛,张哥在座椅上拍摄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照。我们跟着别人的指路找到了一片热闹的露天集市和几个露天餐厅。现在正是观鲸最佳季节,鲸鱼产子才会游到近海,所以小镇上聚集了很多游客。市中心有很多露天的集市,贩卖手工艺品,广场上还放着热闹的音乐,度假气氛浓厚。
赫曼努斯小镇中心还有一个指路标,标着到世界各个大城市的距离,其实后来据说在好望角也有一个,但是我没看见,所以在这儿看到这个指路标也算弥补了遗憾(虽然这种说法逻辑有点问题)。后来一直往西行驶,经过了小小的塞车到达了开普敦。路上在我们未知的情况下经过了厄加勒斯角,非洲大陆真正的最南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汇处,据说能看到两个大洋海水不同颜色的分界。可是俗气的导游一直说没有人去那里的啦,就只有一个木牌啦。晚上吃了等待时长近两个小时的麻辣空间。我一直无法理解漂洋过海吃中餐和试图在祖国大陆找正宗西洋料理的心理,虽然自己也干过在离开美国的最后一餐在机场找连锁中餐的事儿。
五、开普敦三日游
开普敦的阳光刺眼到令人发指,蓝天上一丝白云都没有,感觉多年来对紫外线设置的心理防线自动崩溃。(我真是万万没想到在南非看蓝天看到疲劳的我回到北京以后就一个蓝天都没看到,还每天都是重度雾霾)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陪张译心同学跳伞,导游姐姐把我们拉到一片荒芜的平原上,跳伞基地就在里边,工厂一样的棚子,里面停了一架单引擎飞机,还有跳伞的人做准备的地方,跳伞的人里,有从欧洲一个人来跳的小伙子,有一家人一起来的,也有兴奋的白人小少女。跳的过程据说也不是很恐怖。倒是张哥的体重让大家很震撼,最后她降落的时候比别人慢,教练说是因为体重太轻的缘故。
之后我们来到了信号山上滑翔,今天的能见度和风速都很适合滑翔。信号山是最靠近海的一座矮山,是从前给航海的人发射信号的地标。滑翔的过程比较享受,黑人小哥先让我们签了生死状,再跟我们说不用担心发生任何问题。这里基本上是一个跳伞教练带一个黑人agent,再带一个司机的模式,所以我是等朱宇辰跳完回来之后才跳的。先经过一阵助跑,跑的时候我有点跑不动,脚都沾不着地,是硬生生被两个黑人小哥拉着跑起来的,助跑了一会儿之后伞打开后我们就飞了起来,教练指了市中心的各种风景地标给我看,滑了没几分钟就降落在一片草坪上了。
下午坐缆车登上了桌山,桌山上面是怪石,基本没什么坡度,所以从山下看才是平的,桌山的另一面是十二门徒峰,所以桌山又称上帝的餐桌。桌山上能俯瞰到开普敦整个市区的风景,包括去不了的罗本岛,开世界杯的绿点球场等等,晚上下山的时候刚好赶上日落,天上一轮细细的弯月,旁边陪伴着一颗闪耀的星。超级想在这儿一直发呆到时间的尽头。然而南非的一切服务都关门甚早,包括停车场,我们只在这儿停留了五分钟不到。前一站在莫塞尔贝本来打算去迪亚士博物馆也因为关门而没参观到,后面去好望角的时候,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了,导致只有上山的缆车,下山的已经停业了,估计是因为缆车最终是停在山上的,因此怕没有再上山的客人就索性不下来了。桌山上的中国游客还是挺多的,我经常一晃神儿就觉得有好多张哥在说话,四川重庆确实有钱有闲的人多呀。其实俯瞰开普敦市景还是挺美的,但是由于我前期的流水账打的底实在太糙,现如今是一点儿也找补不回来了。照片还是挺耐看的。
第二天,我一直觉得是被导游坑了,去什么植物园。去南非国家植物园的路上遇到了开普敦大学,据说第一例心脏搭桥手术就是在这儿完成的,但是现在因为学生经常罢课排名跌到了二百多。植物园里见到了很多在攻略书上见到的看之前和看之后都叫不上名字的非洲特有物种和跟恐龙生活在一个年代的物种。博尔德斯海滩就是生活着很多呆若木鸡,耳畔风浪滔天依旧岿然不动的企鹅兄弟姐妹们,还拍了一段视频,就是让一个接一个来袭的波浪证明画面并不是静止的,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企鹅,独自站在高高的石头上眺望远方,或者激烈的斗殴。海滩周边有很多漂亮的住家和小店,还有街头表演的黑人小孩和贩卖手工艺品的小摊,也达到了无人看摊自觉付款的境界。
好望角本身是非洲大陆最西南端,在一个很大的好望角国家公园里边。从开普敦到好望角中间有个Simons town,经过的时候遇到了一列沿海岸线行驶的火车,里面偶尔看到的几颗脑袋都是黑黑的。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很多停下车在海边接吻的情侣,在桌山顶上也看到了并肩坐在石头上看风景眺望远方的情侣。我要是有个男朋友,也想把他带来好望角国家公园任何一个靠海能停车的地方,停下来吻到地老天荒,在风暴角的礁石上被风吹到筛糠,或者在前面说的那个看星星伴着月亮的海滩赖到看门小哥穿上武装(一个为了押韵口不择言的女子)。好望角主要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好望角本身,有一个标记着经纬度的木牌,那个是好望角本尊,有几块巨大的礁石,礁石下面是把迪亚士之流据之海外的巨浪,我和张哥在礁石附近逗留了好久,也没有拍下几张能看的照片。在我们玩耍的期间,一只货真价实的猩猩还是狒狒之类的生物爬上了我们忘了关窗的车子,把导游和kubby姐的包包翻了个底朝天,还准确地循着味道拿走了kubby姐的橙子。海边的礁石往北是一座山,我们在克服着恐高心理往上爬的过程中遇到了接连下山的狒狒,本来就是没有护栏的羊肠小道,又有猴子下山,果断在没有爬到山顶的时候就放弃了。不过爬山的过程还挺有乐趣的,我贴着里侧走,不时地回头顾一下恐高症发作的张哥,只见我们的灵魂人物张哥此时已经是像在山上偶遇的老祖先一样手脚并用地匍匐前行,我俩一边壮着胆子往前走,一边给大步流星地老外让路,还得顾着突然出现的猴哥,在第二次鼓起勇气冲顶的时候,终于还是被猴哥击退了,美其名曰为了保命,我俩还是没有成功登顶好望角最高的那个小山坡。之后去了好望角灯塔,乘着缆车上去以后为了怕出来晚了被罚钱,没有登顶就直接下来了,下来之前张哥给我拍了此行最为满意的逆光观海照,此时已变成我的微信头像。登顶好望角灯塔让我想起了我和张哥的一个小故事,估计张哥已经忘了。在我俩大三一起去香港的时候,游览完网上购票的蜡像馆以后,我们俩就一直往上乘电梯,一直乘到再往上就要收门票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其实已经能透过玻璃窗看到香港灿烂的夜景了,门票好像只有15港币还是多少,我俩合计了一会儿竟然做出了不去看夜景的决定,当年的全部羞涩都要归咎于穷啊。上周末的时候张哥给我发微信,让我看她贴的参观各个地方的门票和机票车票之类的(我对饥寒交迫的记忆真是比自己以为的要深刻多了)。回程又经过了Simons小镇,我们在沿海公路行驶的时候,看到远处山海之间一道雾蒙蒙的白色隔离,应该是开普敦特有的白色沙滩吧。白色沙滩还挺特别的,但是忘了装一罐子回来了。这一天早上的时候在宾馆门口的lagoon beach上玩耍了一会儿,沙滩上有碎贝壳,很脆,一掰就折断了。还听了我的海滩必听歌曲明白,不过现在不是失恋时期,倒没怎么浮想联翩,只是望着远处的桌山狮子峰信号山,觉得这种能早起发呆看海的日子真是不可多得。晚上去逛了乏善可陈的waterfront的购物中心。
在开普敦的最后一天在市中心游荡。去了南非国家博物馆,陈列的主要是历史和古生物化石之类的东西。博物馆外面是公司花园广场,大概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花园吧,花园里是世界各地的广场常见的景象,鸽子、小松鼠、街头艺人、草地上围坐享受阳光和食物的一家人、喷泉、各种植物,想想挺神奇的,我国最著名的广场上,不仅此类景物一样没有,进去还要经过森严的戒备。看着各种肤色的人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沐浴阳光喂鸽子发呆,忽然觉得会享受生活可比会其他的重要的多,好在会享受生活这个技能比较好学。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能有心情好好生活,好好发呆,至少能在心态上余生皆假期。再之后去了奴隶宿舍,里面介绍了奴隶贩卖的历史、路线图、奴隶们生活场景的复原。来之前只囫囵地读了一遍非洲三万里。回来之后想看为奴十二载、漫漫自由路、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间还遇到了一个罢工之类的事件,就是一堆人聚在一起唱唱跳跳的闹着。开普敦市中心的建筑还是欧洲殖民主义风格很强烈的,是我挺喜欢的风格,要是没有危险的话还挺乐意下来走走的。之后去了马来区,因旅游照片中彩色房子而出名的地方。因为不给奴隶分配门牌号而漆成五颜六色的房子,一段黑暗伴着彩色的历史。晚上来到了约翰内斯堡,是个气氛明显不同于花园大道上的小镇和开普敦的地方,直观说来就是阴森了许多,街灯比较暗,住店的阳台门外一层铁门,一层铁栅栏,还有铁丝网,但是这边的服务人员还是挺友好的。
六、克鲁格几日游
到约堡的第二天就驱车往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方向进发,一路上天空都不见一丝云,长袖直接就穿不住了。到国家公园外的一个lodge入住了很有非洲风情的小木屋,屋顶就是以前在花园大道某个小镇上见过的,导游说是冬暖夏凉的那种茅草屋顶,这次体验为实,外面三十多度的高温,到了这个屋顶下面顿时凉意袭来,估计冬天的保暖效果也不容小觑。小木屋和周边的环境实在是人生终极理想了。晚上吃了同学家人烧的四川菜,喝了南非产的葡萄酒,张哥被灌得晕晕乎乎连直线都走不了了,还给自己已经很剽悍的人生加上了七百四的标签。
10月7日,今天进入了克鲁格国家公园,现在是当地时间傍晚五点五十,刚刚到达晚上住宿的营地,条件比较艰苦,晚上八点以后水压会变低,发电机也会停止供电。今天见到了很多动物,包括羚羊,猴子,大象,长颈鹿,猎豹,懒洋洋的狮子,河马,野猪。日晒实在是令人发指。晚上天上星星多到无从数起,还非常明亮,草原里风很大,晚上灯忽明忽暗的,一起风白天的暑气就全部降下来了。
由于这是两个礼拜以后的回忆,我的随身流水账到这儿也结束了,关于在克鲁格发生的其他事情我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所以请看照片吧。
七、约翰内斯堡
回到约翰内斯堡已经是傍晚接近六点的时候了,我们把行李放下以后,趁着接待帮我们reschedule的时候赶紧趁着天没黑出来找吃的。说实话,这是整个行程里我自己最害怕的几个小时了,虽然我们只过了一个马路。但是看到聚在一撮的黑兄弟我就想起来在攻略书里看到的华人被抢劫的案例,最可怕的是我们三个身上几乎没有现钞。
晚上安逸地看了很久电视。
第二天早上包了一个司机把我们送去种族隔离博物馆,来接我们的黑皮肤司机长得干干净净,穿着拉夫劳伦衬衫,看起来十分elegant,一路上还礼貌地介绍沿路的景点,关心的问我们去不去看索韦托,到机场才发现是个大坑,去索韦托的街道上溜了一圈都没下车非要多收好几百块。种族隔离博物馆,一进院子,右侧一堵混凝土大墙,展示着曼德拉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身上的枷锁而是尊重并enhance别人的自由,下面一滩浅浅的水,和平主义纪念馆的标配。博物馆的入口比较有创意,分为了白人入口和非白人入口,门票是随机发放的,旨在让你切身体会生下来就因为出身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阶级(总感觉阶级这个词表意并不到位却也找不出合适的替代)而遭遇不同待遇的感受。过了通道以后是一片露天区域,大概是想展示约翰内斯堡作为掘金城市的历史和现在吧,一堆被铁网拦起来的石头象征着作为掘金城市的历史,彩色的姿态各异的旷工后代立式相片象征着现在,我自己猜想的。博物馆主体就是讲被隔离、反抗、被镇压、被释放、当权的过程。博物馆结束以后就去了索韦托,因为提前看了游记,我对索韦托一直有着不小的心理阴影,既好奇又没有勇气靠近,内心还把它妖魔化了很多。没想到其实他就在约翰内斯堡的城里,是一片巨大的贫民窟,以前在高速路上偶遇的贫民窟都是小小的聚落,所以偶然看到的时候感觉很震撼,但是在约翰内斯堡,一个整体色调就灰灰的城市遇到一片规模大到一个区的贫民窟反而震撼感小了很多。说实话,在开普敦和花园大道,并没有自己在非洲的感觉,我还很天真地问我的滑翔伞教练是不是native。但是在约堡,就一直是哆哆嗦嗦的,因为十来个黑人一小撮的场面举目皆是。最后怂到了到了曼德拉故居的门口都没敢下车。
南非的机场餐和飞机餐让我的体重一夜回到了十八岁以前的中度营养不良的水平,回来连吃了几顿热汤面才缓回来。
得澄清的一个现实就是,南非并不是一个彩色的国度啊,整个开普敦,最彩色的地方就是马来区那一条街的彩色房子,它们是彩色的原因还得追溯到种族隔离时期因为阶级比较低不允许拥有门牌号而不得不用色彩区分彼此的黑暗历史。约堡也并没有那个开着紫色花花的树,连猴面包树也没有见到一棵。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旅行体验,有洗眼睛的风景,有洗脑子的风土。虽然我也喜欢躺着晒太阳,坐在海边发呆和数星星的旅行,但是年轻多颠颠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下次呢,我希望可以去个
能让我压马路压到地老天荒的地方。就这样,谢谢张哥和kubby姐的陪伴和宽容和照顾,谢谢爸爸妈妈的支持,the end。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