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处决的往往是哪个改变罪犯一生的人-----------鉴证实录
97年12月22日鉴证实录在翡翠台开始播放,2年后,1999年1月24日在大陆上映。之后再各大卫视开始重复播放,10岁开始,填充了无数的暑假,寒假岁月。
谁 独有慧根事事透彻看清
心似静偏偏又未静
一直都是觉得听不懂,只是觉得旋律有点恐怖,塑造一种悬疑的氛围,前几天,开始翻看鉴证,一直都在看TVB的老剧,有些剧打开了,就能猜到结尾,不知是编剧过于狗血呢,还是观众的片子看的越来越多了。惊奇的是,打开第一集后,就一直看
完了。每一个角色都刻在我心里,或许是时间太长了,一个角色可以记得很久很久。
3个角色的情感纠葛,曾家原,小棠菜,聂宝言。小棠菜对曾家原的痴心一片,聂宝言与曾家原之间的纠葛不断。一直都是觉得小棠菜很讨厌,为什么要阻绝男主和女主在一起,而男主为什么不直接强吻下女主,直接在一起,为什么要那么顾忌小棠菜。
想的最多的是人性,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把好好的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除去,是心胸狭窄,还是小气。还是什么。荀子说,人性本恶,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都建立在金钱至上的世界,人性中恶的成分是否被释放的更多。
马丽珠、李雪芬被杀红蓝白胶带连环杀人犯,看着这个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玫瑰香水,而去杀两个女人的男人,在想,曾经是有个女人对他做过什么样事情,而会对着小小的香水,有着这么大的反应。那么伤害他的前妻,是有心还是无意,是善是恶,是一时的快感,还是积累而成。时装店老板Vanness被伤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何去处理伤害,应该做的是慢慢淡化,想开,而不是去纠结,让他恶化。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他对这件事的处理不当。恩对,正确的思路确实是这样,事实上,你被人伤害,还要自我复原,又或者法律在制裁的同时,是否要追究前妻的责任呢。
人性本善,善的那部分有没有对他做出一些拯救,时装店老板在杀女人的时候,善的部分,会不会在提醒他,这样对别人的伤害是不对的,会加重这个恶果。那法律在判决一个人死刑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判处恶的那一部分,还是判处善的一部分没有做好自己的职责。看来,这个是想不清楚的。
冷血屠夫邱水添在临死前,希望得到聂宝意写的自传,从此可以看出人性是需要展现的,是希望有存在感的,不管什么样的人性,最终都是希望得到认同的。冯望山希望自己的儿子生命得以延续,是歉疚,是希望种族得以延续。冯达森是性格的缺失,童年被人虐待,成年后杀人虐待回来,寻求的是公平,显然,人性的本身,是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这三个人杀人的原因都是缺爱,对人的关怀更多一点,可能会减少这种。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不是恒定的发动机,你要让我一直释放出爱,一直释放出正面的能量,不是机器,哪里能做得到。那么人性中是有善,是有恶,善的部分与恶的部分在权衡,在纠结,助长哪一部分,便会滋生那一部分。恶的部分滋生的过多,便会产生杀人的这些行为,外界于是又裁决法律的条条框框约束人们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去生存,去保障生的安全。但是滋养哪一部分的善恶,真的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么。
比如冯达森童年的境遇,时装店老板Vanness被女人欺骗,你今天踩了我一脚,我可以想,恩,是你不小心,不用放在我心上,明天你水泼到我身上,恩,不是你故意的,不和你计较,那么后天你捅了我一刀,我心中的恶会不会作怪,会不会想反倒捅你一刀,有人说,这是正当防卫,保护自身。那么如果说,比我高大威猛,我捅不了呢,一时之间我防卫不了呢。只能拖着被捅后的身体,恩,那怎么办呢。好吧,又有一句成语指导你前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运气好的话,十年之后,说不定也不记得这件事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谁想惹事呢,大多数时候都这样了。那如果忍不了,那个人又捅了你一刀呢,这个时候,你是要报复,寻求公平的人性,开始作祟,善的那部分,开始告诉你,为了你父母家人,你要忍,恶的部分告诉你,尊严,自尊,你要活的像个人。那么,你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法律的意义又是在哪里呢,是保护坏人,是保护好人,或者人没有好坏之分,真的是公平公正的么,裁定那个捅你的人,还是裁定窝窝囊囊的你,你是要做一秒钟的英雄,还是要做一辈子的懦夫。
同性恋变性报复,这就是被人捅完之后,被欺骗,被玩弄后,不再隐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去解决那个男人。
看着看着,我似乎也有些犯罪倾向了。不过说到底,人性到底本善,还是本恶,当别人恶对你了,你是否要加倍奉还。如何区分这个世界的黑与白,我想,几个人可以知道。
所谓鉴证实录,谁又能够独具慧根看的清楚,这个世界,心是否能真正静下来,原来这才是歌词的意思,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找到证据,然后定罪,敢问,谁又能定谁的罪。
谁 独有慧根事事透彻看清
心似静偏偏又未静
一直都是觉得听不懂,只是觉得旋律有点恐怖,塑造一种悬疑的氛围,前几天,开始翻看鉴证,一直都在看TVB的老剧,有些剧打开了,就能猜到结尾,不知是编剧过于狗血呢,还是观众的片子看的越来越多了。惊奇的是,打开第一集后,就一直看
![]() |
![]() |
![]() |
完了。每一个角色都刻在我心里,或许是时间太长了,一个角色可以记得很久很久。
3个角色的情感纠葛,曾家原,小棠菜,聂宝言。小棠菜对曾家原的痴心一片,聂宝言与曾家原之间的纠葛不断。一直都是觉得小棠菜很讨厌,为什么要阻绝男主和女主在一起,而男主为什么不直接强吻下女主,直接在一起,为什么要那么顾忌小棠菜。
想的最多的是人性,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把好好的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除去,是心胸狭窄,还是小气。还是什么。荀子说,人性本恶,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都建立在金钱至上的世界,人性中恶的成分是否被释放的更多。
马丽珠、李雪芬被杀红蓝白胶带连环杀人犯,看着这个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玫瑰香水,而去杀两个女人的男人,在想,曾经是有个女人对他做过什么样事情,而会对着小小的香水,有着这么大的反应。那么伤害他的前妻,是有心还是无意,是善是恶,是一时的快感,还是积累而成。时装店老板Vanness被伤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何去处理伤害,应该做的是慢慢淡化,想开,而不是去纠结,让他恶化。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他对这件事的处理不当。恩对,正确的思路确实是这样,事实上,你被人伤害,还要自我复原,又或者法律在制裁的同时,是否要追究前妻的责任呢。
人性本善,善的那部分有没有对他做出一些拯救,时装店老板在杀女人的时候,善的部分,会不会在提醒他,这样对别人的伤害是不对的,会加重这个恶果。那法律在判决一个人死刑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判处恶的那一部分,还是判处善的一部分没有做好自己的职责。看来,这个是想不清楚的。
冷血屠夫邱水添在临死前,希望得到聂宝意写的自传,从此可以看出人性是需要展现的,是希望有存在感的,不管什么样的人性,最终都是希望得到认同的。冯望山希望自己的儿子生命得以延续,是歉疚,是希望种族得以延续。冯达森是性格的缺失,童年被人虐待,成年后杀人虐待回来,寻求的是公平,显然,人性的本身,是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这三个人杀人的原因都是缺爱,对人的关怀更多一点,可能会减少这种。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不是恒定的发动机,你要让我一直释放出爱,一直释放出正面的能量,不是机器,哪里能做得到。那么人性中是有善,是有恶,善的部分与恶的部分在权衡,在纠结,助长哪一部分,便会滋生那一部分。恶的部分滋生的过多,便会产生杀人的这些行为,外界于是又裁决法律的条条框框约束人们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去生存,去保障生的安全。但是滋养哪一部分的善恶,真的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么。
比如冯达森童年的境遇,时装店老板Vanness被女人欺骗,你今天踩了我一脚,我可以想,恩,是你不小心,不用放在我心上,明天你水泼到我身上,恩,不是你故意的,不和你计较,那么后天你捅了我一刀,我心中的恶会不会作怪,会不会想反倒捅你一刀,有人说,这是正当防卫,保护自身。那么如果说,比我高大威猛,我捅不了呢,一时之间我防卫不了呢。只能拖着被捅后的身体,恩,那怎么办呢。好吧,又有一句成语指导你前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运气好的话,十年之后,说不定也不记得这件事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谁想惹事呢,大多数时候都这样了。那如果忍不了,那个人又捅了你一刀呢,这个时候,你是要报复,寻求公平的人性,开始作祟,善的那部分,开始告诉你,为了你父母家人,你要忍,恶的部分告诉你,尊严,自尊,你要活的像个人。那么,你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法律的意义又是在哪里呢,是保护坏人,是保护好人,或者人没有好坏之分,真的是公平公正的么,裁定那个捅你的人,还是裁定窝窝囊囊的你,你是要做一秒钟的英雄,还是要做一辈子的懦夫。
同性恋变性报复,这就是被人捅完之后,被欺骗,被玩弄后,不再隐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去解决那个男人。
看着看着,我似乎也有些犯罪倾向了。不过说到底,人性到底本善,还是本恶,当别人恶对你了,你是否要加倍奉还。如何区分这个世界的黑与白,我想,几个人可以知道。
所谓鉴证实录,谁又能够独具慧根看的清楚,这个世界,心是否能真正静下来,原来这才是歌词的意思,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找到证据,然后定罪,敢问,谁又能定谁的罪。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