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好汉”送上“梁山”!
推荐的书目《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水浒传》大家都很熟悉,我推荐的重点是金圣叹的批注评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解读让我跳出了打打杀杀的水泊梁山,用更好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审视写作。
金圣叹给水浒传极高的评价——“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水浒传》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而他的批评本也主要从文学手法角度入手,比如在宋江怒杀阎婆惜章节有批注:
“一路只是要宋江失事,便特特生出杀婆惜来。杀之无名,便特特倒装出张三勾搭来。又恐张三有玷宋江闺门,便特特倒装出讨做外宅,以明非系正妻妾来。讨做外宅,即宋江不免近于赵员外、西门官人之徒,便特特倒装出鸨儿见他没有娘子,情愿把女与他来。鸨儿为何情愿把女与他,便特特倒装出施棺木来。曲曲折折,层层次次,当知悉是闲文,不得亦比正文例,一概认真读也”
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林冲雪夜奔梁山,卢俊义被“骗”上梁山···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手头的论文,你在研究幸福感,我在研究医疗,他在研究收入分配···我们都要把自己手头的“好汉”给送上梁山,有的人送的轰轰烈烈,有的人送的荡气回肠,也有人送的平淡无奇,送的敷衍了事。
为什么有的好汉上梁山故事脍炙人口?拿宋江故事来说,宋江是一个郓城县的小吏,必须给他生出来一个“事端”,打破他平静的生活节奏。宋江不像鲁智深,有一双大拳头打死恶霸;宋江也不像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拥有专业知识被拉上梁山。施耐庵为宋江设计了“杀阎婆惜”这个桥段,要让这个桥段鲜活真实,又辅以张三勾搭阎婆惜、施棺材、唐牛儿等种种人物和情节。整个文章看起来很琐碎,曲曲折折、层层此次,可实际上作者施耐庵目标很明确,所有的人物设定、所有的桥段设定都不是“闲文”,都紧紧围绕着“宋江犯事”这个主线。看似凌乱,实际上步步惊心,无一处闲笔。
写论文也是如此,如果明确了“把宋江送上梁山”这个基本的研究问题。开始分析宋江的性格、职业、生长背景,再考虑给“宋江犯事”加上什么样的配角、桥段,最后顺利的把宋江“送上梁山”。无论多么“曲曲折折”、“层层此次”,都紧紧围绕“送你上梁山”的主线。当“宋江犯事”叙述结束,立马把唐牛儿、张三这些角色果断的的抛开,用“踢到火盆吓坏武松”小桥段引出另一个主人公武松,利索的开启另一个故事——“送武松上梁山”,开启另一篇论文的写作。
看别人论文时我们会看到某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也会思考作者的研究方法,更会赏析作者的写作逻辑、写作手法。最近自己写论文,感触颇深,折腾了一两年,始终抓不到一个“汉子”把他“骗”上梁山。最近终于确定了汉子,现在正在思考我的好汉有啥特殊武艺,上梁山有意义吗?是不是已经有类似好汉被送上去了?如果没有,那我就为水泊梁山立了大功。如果已经有了,我又该给我的“好汉”设计怎样的上山方式才能打动读者?
希望大家闲时可以读读这本《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一方面重温江湖豪气,另一方面从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中获取灵感,早日把自己的“好汉”给送上梁山!
谢谢大家。
下载链接:http://vdisk.weibo.com/s/BZc27VeLlhZt6?sudaref=www.baidu.com
购买链接:https://www.amazon.cn/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施耐庵/dp/B0011C7DR4/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78360927&sr=1-1&keywords=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水浒传》大家都很熟悉,我推荐的重点是金圣叹的批注评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解读让我跳出了打打杀杀的水泊梁山,用更好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审视写作。
金圣叹给水浒传极高的评价——“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水浒传》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而他的批评本也主要从文学手法角度入手,比如在宋江怒杀阎婆惜章节有批注:
“一路只是要宋江失事,便特特生出杀婆惜来。杀之无名,便特特倒装出张三勾搭来。又恐张三有玷宋江闺门,便特特倒装出讨做外宅,以明非系正妻妾来。讨做外宅,即宋江不免近于赵员外、西门官人之徒,便特特倒装出鸨儿见他没有娘子,情愿把女与他来。鸨儿为何情愿把女与他,便特特倒装出施棺木来。曲曲折折,层层次次,当知悉是闲文,不得亦比正文例,一概认真读也”
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林冲雪夜奔梁山,卢俊义被“骗”上梁山···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手头的论文,你在研究幸福感,我在研究医疗,他在研究收入分配···我们都要把自己手头的“好汉”给送上梁山,有的人送的轰轰烈烈,有的人送的荡气回肠,也有人送的平淡无奇,送的敷衍了事。
为什么有的好汉上梁山故事脍炙人口?拿宋江故事来说,宋江是一个郓城县的小吏,必须给他生出来一个“事端”,打破他平静的生活节奏。宋江不像鲁智深,有一双大拳头打死恶霸;宋江也不像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拥有专业知识被拉上梁山。施耐庵为宋江设计了“杀阎婆惜”这个桥段,要让这个桥段鲜活真实,又辅以张三勾搭阎婆惜、施棺材、唐牛儿等种种人物和情节。整个文章看起来很琐碎,曲曲折折、层层此次,可实际上作者施耐庵目标很明确,所有的人物设定、所有的桥段设定都不是“闲文”,都紧紧围绕着“宋江犯事”这个主线。看似凌乱,实际上步步惊心,无一处闲笔。
写论文也是如此,如果明确了“把宋江送上梁山”这个基本的研究问题。开始分析宋江的性格、职业、生长背景,再考虑给“宋江犯事”加上什么样的配角、桥段,最后顺利的把宋江“送上梁山”。无论多么“曲曲折折”、“层层此次”,都紧紧围绕“送你上梁山”的主线。当“宋江犯事”叙述结束,立马把唐牛儿、张三这些角色果断的的抛开,用“踢到火盆吓坏武松”小桥段引出另一个主人公武松,利索的开启另一个故事——“送武松上梁山”,开启另一篇论文的写作。
看别人论文时我们会看到某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也会思考作者的研究方法,更会赏析作者的写作逻辑、写作手法。最近自己写论文,感触颇深,折腾了一两年,始终抓不到一个“汉子”把他“骗”上梁山。最近终于确定了汉子,现在正在思考我的好汉有啥特殊武艺,上梁山有意义吗?是不是已经有类似好汉被送上去了?如果没有,那我就为水泊梁山立了大功。如果已经有了,我又该给我的“好汉”设计怎样的上山方式才能打动读者?
希望大家闲时可以读读这本《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一方面重温江湖豪气,另一方面从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中获取灵感,早日把自己的“好汉”给送上梁山!
谢谢大家。
下载链接:http://vdisk.weibo.com/s/BZc27VeLlhZt6?sudaref=www.baidu.com
购买链接:https://www.amazon.cn/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施耐庵/dp/B0011C7DR4/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78360927&sr=1-1&keywords=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