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 |
我时常讨厌别人说这句话,“过去的事情就算过去了,何必追究谁对谁错呢!”我们都暗自清楚,真正选择放下的人,又怎么会轻易忘记曾经的伤痛,只是他们学会了不去自揭伤疤,也不让别人接近自己的伤疤。
最初的时候,我们不免会嫌弃这个伤疤丑陋。忙碌起来,就真的忘记了自己有这样一块伤疤,别人看见了也无暇顾及,实则是懒得问起。只要停下来,心情就开始迷乱,看见伤疤的一瞬间,心里咯噔一下。于是心里开始翻出了旧账,此刻身边尽是陌生,只能自己找找答案。后来,我们就渐渐习惯了这块伤疤的存在,甚至会爱上这块伤疤,它总会让你爱上深夜的感觉,它也会让你爱上酒精的麻醉。最后,这块伤疤会成为一个故事,融进你的生命里。
有人问,伤疤太多怎么办?就混淆了呗,要么不在乎,要么太在乎,要么一走了之。
并非我们这样的人矫情,只是我们太容易受伤;并非我们这样的人容易受伤,只是我们太容易相信;并非我们这样的人习惯相信,只是我们一直坚信这个世界是温柔的。所以我们选择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支持和相信我们能够触及得到的美好。可是嘲讽和背叛从来相伴而行,忍耐和习惯是我们学得最快也是最慢的,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时,在亲情和理智之间游走时,我们还是选择了沉埋自己所有的怒火。
不止是你,我也曾在心里一遍遍演习着,当怒火在战场上燃烧的样子。可当看着自己在乎的人憔悴的眉眼,那一刻,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浇灭自己的心火。
儿时寄人篱下的孩子多少都有些自卑,他们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哭泣。小诺的父母很早就把她送去离家很远城里上学,小诺说,这是一段她宁可放弃的回忆。小时候的天空是湛蓝的,我们都很勇敢,勇敢地仰面朝天。小诺真的很勇敢,她并没有觉得她和身边那些衣着光鲜的小伙伴们有何差别,她很努力,得到她应得的一切。城里的孩子总是比信息闭塞的乡村长大的孩子懂事的早,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提早学会尔虞我诈,会失去很多快乐。议论纷纷让小诺开始质疑自己,于是,小诺便不再敢开口说话。寄人篱下的小诺开始不再优秀了,遭亲戚嫌弃,亲戚嘴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深的地嘲讽,即便小诺真的很努力地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小诺是一个能带来快乐的人,可是,她自己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小诺说,太快乐会被人嘲笑。小诺说,我永远会记得我不如别人的一半。小诺说,我恨过他们,我一遍遍地在心里演习过,可我还是不行,或许我真的不够优秀,可是,我绝不原谅他们。
人都是固执的,身边的朋友们不管多少苦口婆心,那一段时光里的我们,依旧是固执的。小诺是固执的,我们没再劝她,那不是放弃,只是我们都明白有些伤痛会慢慢退出生活舞台,不会消失,只是不会反复。你不会知道,不经人事时的嘲讽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就像你看见了湛蓝的天空,没等看清楚就被刺瞎了双眼。
我们出生的时候,双手攥紧,想要抓住什么。我们那么信任这个世界,想要随意地抓住些什么。当我们长大了,我们更多地在不停的摆脱,摆脱烦恼、摆脱牵绊、摆脱贫穷、摆脱渐渐世故的自己。我们不免要历经背叛,历经告别。背叛和告别不同,真挚的告别不会在心中留下芥蒂。少不经人事,待到远离故乡,一头扎到陌生的人群中,才知道生活这盏茶的苦淡。小晰认识了两群人,小晰认为待人真诚,就一定会收获真正的友情。小晰错了,所有的人都无动于衷。小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久之后,所有的人开始寻找小晰。原因甚是可笑,一直围绕的关心消失不见了,才开始想起来寻找。小晰想要选择再去相信一次,可是真的不敢了,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就像在无法喘息的高原,既觉得冷又无法呼吸。
据说,刺猬这种动物最初是没有刺的,只是生存的环境渐渐恶劣,不得已,他们穿上了带刺的外衣。小晰说,她也不想刺伤别人,她只剩满身的刺了。有时候,我们并不愿意中伤这个世界,只是我们先人一步的受到了伤害。先前听了《夜空中最亮的星》,“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很多人说这世上的人和事没有对错,穷极一生去追究一个正误,不值得。可是面对这些嘲笑和背叛,如果不是一直都在心里,你又如何走到今天。你所走过的每一步,你所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是你的故事,不可避免地沾染这些伤痛,难道,这不是在追究对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