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说法,都是佛祖“套路”
(“西游”外记25)
(悟空)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枒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
(见《西游记》第25回)
——泼猴又干坏事了。
按说以他的神通,预测一下未来,不是难事。
比如火眼金睛,那就是天目大开的迹象嘛!能一眼看透妖精的本质,那么去看看《易经》,迅速掌握其精髓,用以推演他的世事猴生,会很清楚明白。何必被眼前的一点情绪左右呢?这不合逻辑。
所以孙悟空本质还是个街头坏男孩。虽然坏不到哪里去,却也造成很大破坏。令人惋惜和愤怒。若镇元大仙是个坏蛋,那么,孙悟空这回命断五庄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镇元大仙也是被安排了。他的意义不在于撂倒孙悟空,而是给三藏增加一次难关,同时也算给这支取经队伍,一次休息和补充营养的好机会。因为人参果是真正绿色健康的养生食品嘛!延寿47000年呢!
如果我是唐僧,我会当场悟出未来的大致情形:无论遇到什么妖魔鬼怪,真的不用怕,就当它们是我自心生魔罢了。因为在镇元大仙这里,大家最终不但成为好朋友,悟空还因此展示了自己广泛的高层联系能力——好多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顶级神仙,都是他朋友,连观音菩萨、如来佛他都请得动,还怕啥?
所以镇元大仙在这里,更像一个对未来的深切安慰。至少能让我们这些看客放心。
那么,回头再说悟空干的坏事——倒也未必坏。
没有这次胡闹,镇元大仙不会生气,他们也就无从经历不打不相识的过程。最后他们是结拜为兄弟的,这是强强联合嘛!很好。
在所有唐僧经历的磨难中,这次遭遇性质完全不同。
按照镇元大仙的说法,他与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五百年前在兰盆会上就相识了,是故交。而当时的金蝉子,是如来佛祖门下第二个徒弟,声望、地位很高。所以镇元大仙绝无可能真的为难唐僧。
所以,这是被安排的。按现在说法,都是佛祖的“套路”。
后世有人说《西游记》的本质,是一本关于修炼的书,比如南怀瑾先生就持此看法。对此我无能下判断,但愿意相信。因为作者吴承恩虽是明朝小官,却在这本书的写作中,表现了深厚的佛、道学问修养。
而中国古代官员中,修心向佛者多多,有的甚至是禅门大德。那位王阳明先生就是一个非凡的例子。也许吴承恩是根据自己修炼所感所悟,将过去很多零碎的“西游记”情节,串成完整《西游记》吧?那么,里面情节蕴含修炼思想就不奇怪了。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吴承恩的角度看“西游记”,事实上是没有妖魔鬼怪的,除了佛祖菩萨等少数圣贤,就剩下几个修心向善的凡人,其他全是幻觉。
大胆吴承恩,其实是代替佛祖,给唐僧在《西游记》中安排了这些曲折情节。如果佛祖没责怪吴承恩的话,那么说明这些安排大致符合佛祖思想;或者说是吴承恩这个人,也算修炼有成,所思所想,大致符合佛祖在人间这个层次,所能认可的一些道理吧?
再次回到悟空推倒人参果树一幕,我们可以不生气。因为连“苦主”镇元大仙生气——都像是假的嘛!
(悟空)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枒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
(见《西游记》第25回)
![]() |
感谢Pixabay提供美图 |
——泼猴又干坏事了。
按说以他的神通,预测一下未来,不是难事。
比如火眼金睛,那就是天目大开的迹象嘛!能一眼看透妖精的本质,那么去看看《易经》,迅速掌握其精髓,用以推演他的世事猴生,会很清楚明白。何必被眼前的一点情绪左右呢?这不合逻辑。
所以孙悟空本质还是个街头坏男孩。虽然坏不到哪里去,却也造成很大破坏。令人惋惜和愤怒。若镇元大仙是个坏蛋,那么,孙悟空这回命断五庄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镇元大仙也是被安排了。他的意义不在于撂倒孙悟空,而是给三藏增加一次难关,同时也算给这支取经队伍,一次休息和补充营养的好机会。因为人参果是真正绿色健康的养生食品嘛!延寿47000年呢!
如果我是唐僧,我会当场悟出未来的大致情形:无论遇到什么妖魔鬼怪,真的不用怕,就当它们是我自心生魔罢了。因为在镇元大仙这里,大家最终不但成为好朋友,悟空还因此展示了自己广泛的高层联系能力——好多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顶级神仙,都是他朋友,连观音菩萨、如来佛他都请得动,还怕啥?
所以镇元大仙在这里,更像一个对未来的深切安慰。至少能让我们这些看客放心。
那么,回头再说悟空干的坏事——倒也未必坏。
没有这次胡闹,镇元大仙不会生气,他们也就无从经历不打不相识的过程。最后他们是结拜为兄弟的,这是强强联合嘛!很好。
在所有唐僧经历的磨难中,这次遭遇性质完全不同。
按照镇元大仙的说法,他与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五百年前在兰盆会上就相识了,是故交。而当时的金蝉子,是如来佛祖门下第二个徒弟,声望、地位很高。所以镇元大仙绝无可能真的为难唐僧。
所以,这是被安排的。按现在说法,都是佛祖的“套路”。
后世有人说《西游记》的本质,是一本关于修炼的书,比如南怀瑾先生就持此看法。对此我无能下判断,但愿意相信。因为作者吴承恩虽是明朝小官,却在这本书的写作中,表现了深厚的佛、道学问修养。
而中国古代官员中,修心向佛者多多,有的甚至是禅门大德。那位王阳明先生就是一个非凡的例子。也许吴承恩是根据自己修炼所感所悟,将过去很多零碎的“西游记”情节,串成完整《西游记》吧?那么,里面情节蕴含修炼思想就不奇怪了。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吴承恩的角度看“西游记”,事实上是没有妖魔鬼怪的,除了佛祖菩萨等少数圣贤,就剩下几个修心向善的凡人,其他全是幻觉。
大胆吴承恩,其实是代替佛祖,给唐僧在《西游记》中安排了这些曲折情节。如果佛祖没责怪吴承恩的话,那么说明这些安排大致符合佛祖思想;或者说是吴承恩这个人,也算修炼有成,所思所想,大致符合佛祖在人间这个层次,所能认可的一些道理吧?
再次回到悟空推倒人参果树一幕,我们可以不生气。因为连“苦主”镇元大仙生气——都像是假的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