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从前,有个演员叫青木放屁
![]() |
《长屋绅士录》里的青木放屁(左) |
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长屋绅士录》和《晚春》里,演员表里都出现了一个名字叫“青木放屁”,即使在“饭田蝶子”“笠智众”“原节子”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中,这个名字也一眼能够被发现。“哈哈,这个人叫青木放屁,放屁诶,”虽然取笑别人的名字不礼貌,但恐怕每个人还是会笑一会儿的。
![]() |
电影《长屋绅士录》演员表 |
![]() |
电影《晚春》演员表 |
真的是放屁的“放屁”吗?我去了解了一下,还真是放屁的“放屁”。
“青木放屁”是个艺名字,本名叫“青木富宏”。青木放屁在小津导演二战后的第一部电影《长屋绅士录》里开始出演,共三部,分别是1947年《長屋紳士録》里的幸平、1948年《風の中の牝鷄》中的正一,和1949年《晩春》里的田口勝義,20世纪50年代,他还出演过另外几部电影,此后便没有太多信息了。不过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哥青木富夫倒是更为著名的演员,一直在荧幕上活跃到2004年去世。
回到青木放屁,为什么要把“富宏”这个名字改为“放屁”呢?据说,只是据说,在小津安二郎拍摄《长屋绅士录》时,青木富夫把弟弟青木富宏带到片场试镜。小津导演与青木富夫谈话时,原本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青木富宏,突然放了一连串的响屁,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于是小津导演就为这个小屁孩,取了个艺名叫“青木放屁”,并让他出演了《长屋绅士录》。
我因为不懂日文,这个说法的来源比较单一,无法得到确切的证实,但似乎是比较可信的。只是,小津导演随随便便就把小演员名字改为“放屁”,虽然有如“御赐”,但真的合适吗?
![]() |
《晚春》里的青木放屁 |
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放屁”在小津导演电影里的存在感,最著名的“屁”应该是出现在《早安》里。
电影开头,三个小学生(林実、大久保、原口)和一个幼稚园小孩(林勇)哼着歌一起去上课,走着走着就停下来,玩起了大概是同学们之间很流行的游戏:一人用力点一下另一人的额头,另一人就要放出响屁。林実点了一下大久保,“嘚——”成功了,勇又点一下,“嘚——”,又成功了。可是轮到原口时,他怎么都没法放出响屁,一着急,还尿了裤子,回家被妈妈数落了很久。
晚上,大久保爸爸在读晚报,放了一个响屁,“卟——”,妈妈从厨房走进来问:“你有事叫我吗?”爸爸摇摇头。第二天上课途中,男孩们又在玩放屁游戏,原口还是没能成功地放屁。此时的大久保爸爸在家穿戴衣服,系领带,放了一个屁,“卟——”,妈妈走进来问他是不是有事叫她,他说没有;穿裤子,又放了一个屁,“卟——”,妈妈再次走进来问:“怎么了?”爸爸只好问家里需不需要带点甜品。
又一个早晨,大久保和原口家的小孩同大久保爸爸一起锻炼身体,大久保爸爸每次弯腰都会放一个屁。原口家的小孩佩服得不得了:“他真是厉害啊”,“那还用说,我爸爸是在煤气公司上班的嘛”,大久保小孩说。
林家的两个小孩因为跟爸妈闹脾气发誓不买电视就不说话,晚上兄弟俩在老师家做作业,老师见他们不说话,轻轻点了一下林実的额头,“嘚——”,林実放了一个响屁;弟弟林勇也走过来要老师点额头,“嘚——”,又一个响屁。从谈话中我们知道,几个小朋友为了顺利放出屁,在偷偷吃石粉。这里的石粉具体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是有查阅到一种叫“蒙脱石”的物质,是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的药物,同时作为饲料辅助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家畜家禽的饲养。所以有可能是小朋友们把家里的饲料偷偷吃了一些,以便顺利放屁。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们吃石粉,说会得病,林家兄弟于是改吃牛蒡了。
不过,遗憾的是,直到影片结束,原口家的小孩还是没能放出响屁来,而且再次因为着急尿了裤子,被妈妈一直数落。
![]() |
《早安》里的放屁场景 |
放屁这种看似粗俗的场景被小津拿来增添了电影的乐趣,让影片变得更日常,充满了人情味。《早安》里的“放屁”占了这么重要的内容,不知小津导演在编导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的青木放屁呢?青木放屁因为善于放屁得到了小演员角色,而《早安》里的原口因为无法放屁而备受打击,恐怕也有小津导演的考虑在:如果需要放屁的时候,就能马上放出屁来,人生也许会更为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