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read chinese painting
如何读国画
中国画家认为颜色经常是扰乱了审美,而是依靠线条。
学者画派-用毛笔书法的方法作画,内容时常用形象影射了对朝政的不满或者其他含义,他们的作品与专业的宫廷画家又是两个风格。学者通常的作品是单色的纸画,而专业画家则是绢上色.
1. 照夜白 最重点的部位在头部-竖起的鬃毛,燃烧的鼻孔,大张的嘴巴,有神的眼睛.对于活马的观察与准确描绘早于欧洲一千年。
2. 赵孟頫 人马图 更加自然主义,笔触比较偏书法的方法。人马图突出的是伯乐(或者怀才不遇),正如韩愈马说里写的一样。
3. 钟绍京 楷书灵飞经 抄经必须用楷书。唐人抄经的高峰,注重一笔一划节奏上和谐。
4. 屈鼎 夏山图 中央的山脉像是皇帝端坐当中,体现自然的高低层次。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一直收藏在皇宫的缘故。
5.郭熙 树色平远图 与其藏于台北故宫的早春图风格类似,用笔丰满。在较淡的轮廓下,远山与怪石有一种氤氲的气息。平远构图与高远(夏山图)和深远(图画内容跨越了高山)对应。枯树意味着秋色,也隐喻官员解甲归田。
6.宋徽宗 竹禽图 画鸟点睛之笔。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两只鸟的目光对视可以看得出感情交流,一只从下向上仰视,另一只回头望月。
7.李公麟 孝经图 不同于前人以画为装饰和教育意义,李氏首次通过笔法来表达自我,特别是与楷书不同的扁型字体。当然,孝经图也包含了很深的教育意味。君主接待臣子的表情似乎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则看着很有梳理感。详细的绘画主要涉及君臣,父母,自身品格几方面。
8.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 有怀素和尚狂草的风格。内容节选于史记,讲述蔺相如劝廉颇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恩怨。当时黄庭坚因党派争斗而被贬谪,所以内容也契合他的遭遇,以古喻今。坚这个字出现了三次,从矮胖到高挑的形态都有。字体的形态表达标点符号,如“何?”,“邪!”
9.马远 高士观瀑图 马远是南宋著名的宫廷画家。极简的画法,只有左下方松瀑石,右上方则是云雾之中。突出的特点是棱角分明。
10.夏珪 山市晴岚图 作品为潇湘八景之一。分明的笔触和点点墨迹(秋叶)创造了抽象的视觉表现而非完全描述化。把岩石简化为了轮廓和阴影的结合。
11. 阎次于 松壑隐楼图 图中的峭壁 松树 山泉,都是符合风水的。木桥,石座,积水潭都表明隐士欢迎客人。
12. 梁楷 泽畔行吟图 山峰和水边中间部分故意留白,以表明雾的效果。作者不再局限于画一角的宫廷构图风格。
13.直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 是最早的禅宗的“幽灵画”的案例,指的是颜色苍白,笔触敏感。道士说“为何不相信你所见,而听信你所闻?”
14.马麟 兰图 南宋画家最喜欢的自然主义风格。
15.赵孟坚 水仙图 水仙被指与屈原有关,画家隐喻蒙古入侵宋朝而无法效力的感情。精彩之处在于互相缠绕重叠的水仙叶片. 画好叶片需要认真仔细的规划。
16.钱选 王羲之关鹅图 复古的青绿色颜料突出了对魏晋旧日美好时光的向往。画面风格也不是南宋宫廷画家常用的自然主义。点画的树叶像是后来西方的印象派一样。画中字体和楷书完全不同,更加简单而不追求充实美。
17.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最重要的贡献是用书法的笔法来作画,以及复兴了北宋郭熙等人的平远风格。构图借鉴了郭熙等人的对角线法,却把前景放在了画面的开端。人物和内容只剩下极简的风格。同时,松树看起来格外有生命力。画中岩石是用书法狂草的笔法所得。
18.赵孟頫 行书右军四事 每一篇都是讲王羲之做书法的故事。一点创新在于使用鹅字的横版和竖版两个组合。
19.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 以金代一位叫ma yunqing的绘画作为模子的白描画。印度师傅的袍子“行云流水”,铁线的画法(不懂什么意思)。亮点在于狮子(画成了可爱的狮子狗)和维摩(画成慈祥老人)
20.夏永 黄楼图 ruled line建筑画,建筑部分细节充实。说明文字是选择了苏澈的一段诗,文字下方的的仙鹤则是抓住了眼球。苏澈的诗描述了苏轼在三百年前如何在黄河发洪水时解救城市的。绘画之时恰好又有黄灾,其实隐含表达了黄河洪灾对社会的变化,也预示元朝二十年后的衰败。
21. 吴镇 芦滩钓艇图 作家在一生中主要隐居,但在明代时他被看做元代四大名画家。他的绘画特点在于简单直白。画中隐居的渔夫象征着不得志的学者,形象则是介于抽象和写实之间。岸边淡淡的水波更加重了隐居的神秘感。
22.倪瓒 江渚风林图 为了逃避苛捐杂税而离开家乡。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加安详放松简略。他的绘画几乎是同一个风景,只有细节可以体现出他心境的不同。这幅画具体描绘的是妻子去世后的孤独感。特别是叶子画的比较稀疏,暗指秋天萧瑟的气氛。
23.倪瓒 虞山林壑图 为了躲避兵荒马乱,倪瓒在生活的后十年一直处于漂泊中。这幅画体现出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此画中树叶也茂盛了,传达出喜悦和满足感。远山也比之前一幅画近,隐喻隐居生活的充实。
24.赵原 仿燕文贵范宽山水图 此画也以隐居为题材,画中一个寺庙藏在群山中小溪旁。前后景的深度是依靠着树和房屋的相对大小来体现的。他的用一道道重叠的山峰来表示山的立体性。
25.方从义 云山图 根据道家思想,把山描绘成龙浮在云上的样子。很是缥缈的感觉~
26.王蒙 素庵图 想象出一个文人隐居的世界。画中灵芝 鹿 仙鹤都是道家仙境的感觉。松林和溪水更加深了对隐士小院的保护色彩。
27.文征明 楼居图 是为了一个退休的朋友画的,朋友七旬却还没有一个新家。在画中文征明描述了一个理想生活,三两好友相聚,与世隔绝,门口小桥流水,藏书众多,童子看茶。院外景色萧瑟,可院内却植物依然茂盛。小桥和敞开的院门都预示着主人欢迎客人的到来。
28. 林良 二鹰图 他是专业画花鸟画的宫廷画家。这张画里的鹰是独一无二的。像是站在高山上寒风中,体现了明显的英雄主义。与平常的鹰击长空不同,这幅画的鹰在树上,更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意味。画面体现了画家对羽毛和体态细致的观察
29.八大山人 二鹰图 这幅图似乎是宣布他对清朝统治的抵抗,画这幅图似乎是在向林良致敬。象征着自己作为鹰站立在异族统治的土地上。comment 眼神有一点犀利。
30.杜堇 伏生授经图 伏生老人颇有佛教智者之外貌,但敞开的袍子又与儒家传统不同。画家是苏州画派的一个奠基人。在中国,花园常被用作自省和学习的场所。怪石体现了伏生老人对秦王朝独尊儒术统治的抗拒。
31.祖德 曾叔祖八十五龄寿像 十六世纪下旬中国才出现为个人画像的风潮,主要由于经济发展以及个人主义的渗透。这幅画是明代正统肖像画的典型。只露脸,身体其他部位全都藏在袍子之下。光影在这里很少用到,因为这项西方技术直到十七世纪才流行起来。
32.吴彬 十六罗汉图 中国传统中,隐士常常成为了活罗汉。晚明的骚乱社会就更加深了这个传统的普及觉人物形象都比较幽默夸张,头发的造型,脸的表情,皮肤的皱纹,长长的指甲。智慧之神虽然细节不多,但还能隐约看出他的智慧的光芒。罗汉对于自己的神迹笑呵呵,仆人目瞪口呆。长期冥想的罗汉让树都围着他生长。
33. 朱若极 十六罗汉图 他的罗汉不以夸张为目的,更像普通人的样子。其中一个罗汉放出了一条龙,龙在中国是带来水和生命的生物。细看人物可以看得到淡淡的波浪状背景,表现龙的能量。画家的幽默-罗汉宠物的毛发借位于罗汉的秃顶。
34.陈洪绶 抚古图 脑洞大开的想象力画出的一组静物。盆栽里的世界简化成了松竹梅,水中月,镜中花(和玉兔形象的戒指),彩蝶被扇面上的花吸引。
35.吴历 墨井草堂消夏图 在黄公望的风格上进行了加工。以草堂作为自己形象的映射。对世界无忧无虑的心态。柳树与稻田在雨后的静与水鸟高飞的动相对应。
36.龚贤 山水图 更加稀疏的笔触,每一笔又有象征又有写实。画的风格向倪瓒致敬,几页画之中两者可以对比之作较多。comment 简单的像印象派。
中国画家认为颜色经常是扰乱了审美,而是依靠线条。
学者画派-用毛笔书法的方法作画,内容时常用形象影射了对朝政的不满或者其他含义,他们的作品与专业的宫廷画家又是两个风格。学者通常的作品是单色的纸画,而专业画家则是绢上色.
1. 照夜白 最重点的部位在头部-竖起的鬃毛,燃烧的鼻孔,大张的嘴巴,有神的眼睛.对于活马的观察与准确描绘早于欧洲一千年。
2. 赵孟頫 人马图 更加自然主义,笔触比较偏书法的方法。人马图突出的是伯乐(或者怀才不遇),正如韩愈马说里写的一样。
3. 钟绍京 楷书灵飞经 抄经必须用楷书。唐人抄经的高峰,注重一笔一划节奏上和谐。
4. 屈鼎 夏山图 中央的山脉像是皇帝端坐当中,体现自然的高低层次。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一直收藏在皇宫的缘故。
5.郭熙 树色平远图 与其藏于台北故宫的早春图风格类似,用笔丰满。在较淡的轮廓下,远山与怪石有一种氤氲的气息。平远构图与高远(夏山图)和深远(图画内容跨越了高山)对应。枯树意味着秋色,也隐喻官员解甲归田。
6.宋徽宗 竹禽图 画鸟点睛之笔。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两只鸟的目光对视可以看得出感情交流,一只从下向上仰视,另一只回头望月。
7.李公麟 孝经图 不同于前人以画为装饰和教育意义,李氏首次通过笔法来表达自我,特别是与楷书不同的扁型字体。当然,孝经图也包含了很深的教育意味。君主接待臣子的表情似乎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则看着很有梳理感。详细的绘画主要涉及君臣,父母,自身品格几方面。
8.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 有怀素和尚狂草的风格。内容节选于史记,讲述蔺相如劝廉颇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恩怨。当时黄庭坚因党派争斗而被贬谪,所以内容也契合他的遭遇,以古喻今。坚这个字出现了三次,从矮胖到高挑的形态都有。字体的形态表达标点符号,如“何?”,“邪!”
9.马远 高士观瀑图 马远是南宋著名的宫廷画家。极简的画法,只有左下方松瀑石,右上方则是云雾之中。突出的特点是棱角分明。
10.夏珪 山市晴岚图 作品为潇湘八景之一。分明的笔触和点点墨迹(秋叶)创造了抽象的视觉表现而非完全描述化。把岩石简化为了轮廓和阴影的结合。
11. 阎次于 松壑隐楼图 图中的峭壁 松树 山泉,都是符合风水的。木桥,石座,积水潭都表明隐士欢迎客人。
12. 梁楷 泽畔行吟图 山峰和水边中间部分故意留白,以表明雾的效果。作者不再局限于画一角的宫廷构图风格。
13.直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 是最早的禅宗的“幽灵画”的案例,指的是颜色苍白,笔触敏感。道士说“为何不相信你所见,而听信你所闻?”
14.马麟 兰图 南宋画家最喜欢的自然主义风格。
15.赵孟坚 水仙图 水仙被指与屈原有关,画家隐喻蒙古入侵宋朝而无法效力的感情。精彩之处在于互相缠绕重叠的水仙叶片. 画好叶片需要认真仔细的规划。
16.钱选 王羲之关鹅图 复古的青绿色颜料突出了对魏晋旧日美好时光的向往。画面风格也不是南宋宫廷画家常用的自然主义。点画的树叶像是后来西方的印象派一样。画中字体和楷书完全不同,更加简单而不追求充实美。
17.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最重要的贡献是用书法的笔法来作画,以及复兴了北宋郭熙等人的平远风格。构图借鉴了郭熙等人的对角线法,却把前景放在了画面的开端。人物和内容只剩下极简的风格。同时,松树看起来格外有生命力。画中岩石是用书法狂草的笔法所得。
18.赵孟頫 行书右军四事 每一篇都是讲王羲之做书法的故事。一点创新在于使用鹅字的横版和竖版两个组合。
19.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 以金代一位叫ma yunqing的绘画作为模子的白描画。印度师傅的袍子“行云流水”,铁线的画法(不懂什么意思)。亮点在于狮子(画成了可爱的狮子狗)和维摩(画成慈祥老人)
20.夏永 黄楼图 ruled line建筑画,建筑部分细节充实。说明文字是选择了苏澈的一段诗,文字下方的的仙鹤则是抓住了眼球。苏澈的诗描述了苏轼在三百年前如何在黄河发洪水时解救城市的。绘画之时恰好又有黄灾,其实隐含表达了黄河洪灾对社会的变化,也预示元朝二十年后的衰败。
21. 吴镇 芦滩钓艇图 作家在一生中主要隐居,但在明代时他被看做元代四大名画家。他的绘画特点在于简单直白。画中隐居的渔夫象征着不得志的学者,形象则是介于抽象和写实之间。岸边淡淡的水波更加重了隐居的神秘感。
22.倪瓒 江渚风林图 为了逃避苛捐杂税而离开家乡。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加安详放松简略。他的绘画几乎是同一个风景,只有细节可以体现出他心境的不同。这幅画具体描绘的是妻子去世后的孤独感。特别是叶子画的比较稀疏,暗指秋天萧瑟的气氛。
23.倪瓒 虞山林壑图 为了躲避兵荒马乱,倪瓒在生活的后十年一直处于漂泊中。这幅画体现出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此画中树叶也茂盛了,传达出喜悦和满足感。远山也比之前一幅画近,隐喻隐居生活的充实。
24.赵原 仿燕文贵范宽山水图 此画也以隐居为题材,画中一个寺庙藏在群山中小溪旁。前后景的深度是依靠着树和房屋的相对大小来体现的。他的用一道道重叠的山峰来表示山的立体性。
25.方从义 云山图 根据道家思想,把山描绘成龙浮在云上的样子。很是缥缈的感觉~
26.王蒙 素庵图 想象出一个文人隐居的世界。画中灵芝 鹿 仙鹤都是道家仙境的感觉。松林和溪水更加深了对隐士小院的保护色彩。
27.文征明 楼居图 是为了一个退休的朋友画的,朋友七旬却还没有一个新家。在画中文征明描述了一个理想生活,三两好友相聚,与世隔绝,门口小桥流水,藏书众多,童子看茶。院外景色萧瑟,可院内却植物依然茂盛。小桥和敞开的院门都预示着主人欢迎客人的到来。
28. 林良 二鹰图 他是专业画花鸟画的宫廷画家。这张画里的鹰是独一无二的。像是站在高山上寒风中,体现了明显的英雄主义。与平常的鹰击长空不同,这幅画的鹰在树上,更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意味。画面体现了画家对羽毛和体态细致的观察
29.八大山人 二鹰图 这幅图似乎是宣布他对清朝统治的抵抗,画这幅图似乎是在向林良致敬。象征着自己作为鹰站立在异族统治的土地上。comment 眼神有一点犀利。
30.杜堇 伏生授经图 伏生老人颇有佛教智者之外貌,但敞开的袍子又与儒家传统不同。画家是苏州画派的一个奠基人。在中国,花园常被用作自省和学习的场所。怪石体现了伏生老人对秦王朝独尊儒术统治的抗拒。
31.祖德 曾叔祖八十五龄寿像 十六世纪下旬中国才出现为个人画像的风潮,主要由于经济发展以及个人主义的渗透。这幅画是明代正统肖像画的典型。只露脸,身体其他部位全都藏在袍子之下。光影在这里很少用到,因为这项西方技术直到十七世纪才流行起来。
32.吴彬 十六罗汉图 中国传统中,隐士常常成为了活罗汉。晚明的骚乱社会就更加深了这个传统的普及觉人物形象都比较幽默夸张,头发的造型,脸的表情,皮肤的皱纹,长长的指甲。智慧之神虽然细节不多,但还能隐约看出他的智慧的光芒。罗汉对于自己的神迹笑呵呵,仆人目瞪口呆。长期冥想的罗汉让树都围着他生长。
33. 朱若极 十六罗汉图 他的罗汉不以夸张为目的,更像普通人的样子。其中一个罗汉放出了一条龙,龙在中国是带来水和生命的生物。细看人物可以看得到淡淡的波浪状背景,表现龙的能量。画家的幽默-罗汉宠物的毛发借位于罗汉的秃顶。
34.陈洪绶 抚古图 脑洞大开的想象力画出的一组静物。盆栽里的世界简化成了松竹梅,水中月,镜中花(和玉兔形象的戒指),彩蝶被扇面上的花吸引。
35.吴历 墨井草堂消夏图 在黄公望的风格上进行了加工。以草堂作为自己形象的映射。对世界无忧无虑的心态。柳树与稻田在雨后的静与水鸟高飞的动相对应。
36.龚贤 山水图 更加稀疏的笔触,每一笔又有象征又有写实。画的风格向倪瓒致敬,几页画之中两者可以对比之作较多。comment 简单的像印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