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寺韻詩
讀遍國內的近現代文學史論著。好像都沒怎麼關注到由章士釗偶然發起的寺韻詩倡和這一詩壇盛事。這個抗戰中大規模的倡和活動堪稱舊體詩創作的最末一次華麗的亮相。在此之後。雖然舊體詩的寫作還是很多文人學士的日常。甚至在四九年後還有最高領導人的持續寫作而掀起全民讀詩甚至譜曲唱詩的狂熱之風潮。但這其中政治的推動作用遠遠大過文學創作的衝動與流行。所以一九三九年秋冬之季身居山城重慶寂寞的詩人章士釗和曾克耑偶然地一次七言古詩的寫作。被我視為舊體詩寫作的落幕表演。
究其原因。戰爭的曠日持久。生活的枯澀無味。經濟的日漸窘迫。讓漂泊西南天地間的諸多文士深切體會到“國家不幸詩家幸”的真義。偶然讀到張宗祥老人的詩集。他為避轟炸借居華嚴寺。也只能借詩澆愁。更多的讀書人想必都偶然而又必然地在等待一個神秘而平凡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孤桐老人的寺韻詩。
單就詩而論。這首寺韻詩其實不算最佳的倡和對像。因為它押的韻有點險怪生僻。然而也許正是這樣的刺激反而激發起詩人們的好勝心和創作欲。所以一和再和不忍罷手。眼下我讀到收集整理寺韻詩最細致完整的當推滬上的朱銘先生。盡管還只是自印本。然其用功之深。用心之苦。勝過許多正式出版物。偶然的緣故。得朱先生贈以他整理的孤桐詩文集四種。其中最喜歡這部《孤桐寺韻集》。時時抽讀諷誦。很有趣味。
幾年前其實我也和過一首。且錄在此。以作紀念:身如閒僧住蕭寺。偶拈頹管作大字。偏耳聽得風雨稠。低眉幸未詩心異。我亦徐行步峨岷。山空雪滿鳥誾誾。遠峰迷濛老木凍。呵手投足性漸馴。今朝生日卅肆載。藏舟幽壑舟尚在。暇時對坐解長繩。順流奔放入東海。本性松柏我與卿。蒼虬龍鱗總不驚。曉珠持定偷聲笑。不望浮雲與嘉名。
![]() |
![]() |
究其原因。戰爭的曠日持久。生活的枯澀無味。經濟的日漸窘迫。讓漂泊西南天地間的諸多文士深切體會到“國家不幸詩家幸”的真義。偶然讀到張宗祥老人的詩集。他為避轟炸借居華嚴寺。也只能借詩澆愁。更多的讀書人想必都偶然而又必然地在等待一個神秘而平凡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孤桐老人的寺韻詩。
![]() |
![]() |
![]() |
單就詩而論。這首寺韻詩其實不算最佳的倡和對像。因為它押的韻有點險怪生僻。然而也許正是這樣的刺激反而激發起詩人們的好勝心和創作欲。所以一和再和不忍罷手。眼下我讀到收集整理寺韻詩最細致完整的當推滬上的朱銘先生。盡管還只是自印本。然其用功之深。用心之苦。勝過許多正式出版物。偶然的緣故。得朱先生贈以他整理的孤桐詩文集四種。其中最喜歡這部《孤桐寺韻集》。時時抽讀諷誦。很有趣味。
![]() |
![]() |
![]() |
幾年前其實我也和過一首。且錄在此。以作紀念:身如閒僧住蕭寺。偶拈頹管作大字。偏耳聽得風雨稠。低眉幸未詩心異。我亦徐行步峨岷。山空雪滿鳥誾誾。遠峰迷濛老木凍。呵手投足性漸馴。今朝生日卅肆載。藏舟幽壑舟尚在。暇時對坐解長繩。順流奔放入東海。本性松柏我與卿。蒼虬龍鱗總不驚。曉珠持定偷聲笑。不望浮雲與嘉名。
![]() |
![]() |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