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到各个哲学基本问题
约瑟夫.克洛波西:以历史取代哲学便以为社会和经济取代政治和宗教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在这里,“历史”实际上指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实际上是说唯心主义。讨论他们最根本的区别,可以从他们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开始:
人之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也可以说用什么区别人和其他万物?换句话,就是人到底是什么?
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纯粹物质界的产物,人类的产生,是从宇宙大爆炸到有机物到单细胞生物再到动物然后哺乳动物再到灵长类最后到智人、人类。一切都是纯粹物质界演化的结果。而人类所谓的精神和意识,无不是客观物质界的产物,是实实在在客观物质的一种表达和体现。而在本质上,人并没有任何特殊、独立于物质界的地方。区分人和动物或者是其他一切的,正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表现:你长的样子,你的生理结构,或者用生物学家最简单明了的表述:区分物种的是什么?生殖隔离嘛!
唯心主义者认为人之存在的意义、人之区别于其他,在于我们的精神、灵魂、思想、意识,而不是简简单单“我的身体和世界的其他存在不一样”而已。更进一步说就是人的特性在于追随自己的意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而对此更精细的表述就是:人之不同于世界万物,在于人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品质。
由上述讨论引出了高中生们或者初涉哲学的人所熟知的哲学的根本问题:物质与意识何为本源?谁决定谁。
唯物主义者信奉意识纯粹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意即意识并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可能,而完全被物质世界所决定。由此得出了极其悲观、凄惨、苍凉的结论:人类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你的命运早已被写好了,你存在的意义就是照着剧本活下去,你作为人所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就是看到命运然后按照命运的安排发展下去,如果你犯错或者有意识的违抗命运,就会灭亡。你的意识活动,就是单纯大脑活动加之你所接触的物质环境的结果,总之都是纯粹客观的衍生品。
而唯心主义者,则给予了意识独立的地位(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把思想当做独立的形体。),他们要么认为从一开始精神界就是完全独立于物质界而存在的,要么认为意识也许最早产生于物质但最终可以摆脱物质对其的控制并实现对物质界的改造,即最终意识彻底决定物质。前者即客观唯心主义,坚信从一开始就有类似“造物主的意志”这样的东西存在,人在尘世之国唯一应当做的事就是顺应神的指示。后者即主观唯心主义,坚信人终于有一天会变成所处世界的造物主一样的存在。主管唯心主义者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是最终意识决定物质,那么证据何在呢?从先前是找不到的,只能往后看,他们预言:终究有一天,人类可以参透最根本的规律,实现物质世界完全被自己的意志所设计,完成一种类似“由人到神”的转变。主观唯心主义经常被人认为是盲目相信毫无根据的事,简直就是疯子,但实际上其逻辑并不在于人强行令自己相信看起来毫无可能的事,而在于人如若不选择信奉主观唯心主义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若不信奉主观唯心主义大可以不用作为人而存在于这个世界,去做风去做花,总之你是属于客观物质界的一员了,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人活着就是为了主观唯心主义,人活着就是为了成神。
这里便引入了另一个经典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私以为,可知论与主观唯心主义相协调,不可知论与唯物主义相匹配。可知论认为宇宙存在终极规律,而人类有可能在某一天理解到它,一旦这个条件达成,人性便随之圆满,也完成了由人向神的过渡。不可知论认为永远有更高深的奥秘等人挖掘,而关于什么所谓的“终极真理”或“世界的尽头”,要么根本不存在这虚无缥缈的玩意儿,要么即使存在也永远不会被人的智力所能触及到。这看上去的确是保持了充分的客观、严谨和对大自然、客观物质界的充分尊重,然而在唯心主义看来却犯了最致命的错误——你放弃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身份,你刻意强调了人的无可选择性,人对自己命运的不可控性(而那恰恰是上文所谈的唯心主义逻辑下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你理应被排除出人类这个群体,你实际,不过是会动的石头,能说话的青草而已。
话说到这里,一些事情逐渐开始明了:在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群中,在原本毫无利害关系的一些人之间,为了哲学而杀人,为了宗教而杀人,这些理由充分吗?答案是未必见得充分,但足够让他们心安理得了。主观唯心主义者去杀害唯物主义者并不需要任何心理负罪感——他根本不把你当人看嘛,你在吃牛肉是时候绝不会考虑人和牛之间是否应该存在平等关系吧?当然,他们没必要仅仅因为意识形态不同的原因就毫无征兆地主动大开杀戒,但是毫无疑问当他们因为什么别的原因而对唯物主义者有杀戮的需要的时候,从心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值得顾忌的——我并未杀人,我不过是小小的改造了一下客观物质世界而已,如同把石头从东边搬到西边。至于宗教信仰不同的人,互认作异端,互相屠戮更是天经地义了吧,大家都认为实践神明的指示,是我存在于尘世的意义。现在你有你的神,我有我的神,整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神,那必然是我的神了。在历史上宗教战争的规模和次数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想必不需要我多费口舌。所幸,随着信徒们对宗教圣典的解读的发展,现如今宗教本身信条中往往限制了这一倾向。但是我毫不怀疑,一旦有人高举圣战之旗,自然不缺乏信徒的拥护,因为把圣战理解为神的指示的话,那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这是完全讲的通的。这里边不得不提一个特殊宗教——佛教,佛教提出了个超级无敌的说法,普渡众生,我表示对此心悦诚服。别说不能杀害异教徒,所有生灵都是平等!连之前主观唯心者将杀戮对象排除出人类从而好不愧疚的套路也被完全杜绝了。这是一种极致的无我化,彻底放弃了自私的立场了。我想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了,那去找个真正的佛门弟子问题应该不大。虽然按理说不应当因为躲避现世的糟糕处境而逃向佛门,但那里应该是我们人类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宁静的净土了。
关于唯物主义者(历史的人),主观唯心主义者(哲学的人)和客观唯心主义者(宗教的人),他们的相处模式,我想最核心的应当是宽容和克制。对于宗教的人来讲因为往往有向善的教条约束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事。对于历史的人来说我想他们顶多会感到剩下那两种人实在不安分,内心感叹老老实实活着不好么,人就是很简单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没必要寻求特殊理由吧,他们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仅仅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差异而展现出非常不友好的一面。比较麻烦的是哲学的人,一旦这帮脑洞比天大的人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原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首先感受到的是狂喜和兴奋,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发自内心的、无法抑制的,对唯物主义者的深深鄙视——宗教的人让自己服从于创世者,这没什么问题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相较于神明我们本来也是次等级的存在,这种服从并没有任何不合理的。我们哲学的人早晚有一天自己就要变成神明,我们为此而活,这当然是无上光荣了。而可悲的历史的人,唯物主义者,这群信仰缺失、荣誉缺失、忽视自己人类身份的混蛋,竟然主动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被低级的无机物、石头块子决定了,竟然放弃了自己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他们理应被钉在耻辱柱上!如何限制他们想要暴揍唯物主义者的冲动或者从根本抚平他们的鄙视呢?我想只有时刻提醒他们还原主义的本性。由于任何主义似乎都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滑向极端性,时刻意识到保持主义的本性就变得极为重要。所有主观唯心主义者必须要想到,主观唯心主义并非彻头彻尾不唯物——如果要实现人性向神性的过渡,最根本的就是参透宇宙的终极真理,而这实际上始终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科研行动。但凡科研,就要根据事实现象来归纳规律,就要靠实验来验证推测,这是百分百唯物的。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完全是指对人类和世界最终结局的描绘以及彻头彻尾相信会是这样一种结局,而其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科研的、唯物的。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科学性所在,正是其不同于妄想、迷信的地方。
我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思索开始,饶了一个巨大的圈子,现在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来,抛开他的具体结论,凝炼下来他的理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他的理论前提,即他的基本世界观,另一个是逻辑和演绎。关于后者,这应该很难被推翻,这倒也无关今天主题。关于前者,正是开篇的那句话,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唯物历史主义,或者叫历史决定论。克洛波西对此这样表述:看到历史主义的缺点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能为精神贫乏的社会留有余地: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存在不是马克思的预言正确的标志,而是马克思引以为基础的乐观的历史主义不正确的标志。我们有充分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是人民的鸦片。(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洛波西《政治哲学史》)
而我,有充分的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克洛波西是个唯心主义者,他所批判的,严格来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对未来预测的方面而非对过往总结的方面。我个人认为,也许一直以来人们的确是很多事情在比较关键的方面都被客观条件而非人意所左右,但我不认为我们最终的归宿也是早就被写定的。我不愿意承认,我们人类的命运,不能被我们握在手里,虽然理智告诉我也许真相可能真的是那样,但我始终是不愿意就这么认了。正如托尔金在《精灵宝钻》中的描述:人类,他们的心灵在于寻求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慰藉。
是的,我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我的归宿,就是神
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在这里,“历史”实际上指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实际上是说唯心主义。讨论他们最根本的区别,可以从他们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开始:
人之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也可以说用什么区别人和其他万物?换句话,就是人到底是什么?
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纯粹物质界的产物,人类的产生,是从宇宙大爆炸到有机物到单细胞生物再到动物然后哺乳动物再到灵长类最后到智人、人类。一切都是纯粹物质界演化的结果。而人类所谓的精神和意识,无不是客观物质界的产物,是实实在在客观物质的一种表达和体现。而在本质上,人并没有任何特殊、独立于物质界的地方。区分人和动物或者是其他一切的,正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表现:你长的样子,你的生理结构,或者用生物学家最简单明了的表述:区分物种的是什么?生殖隔离嘛!
唯心主义者认为人之存在的意义、人之区别于其他,在于我们的精神、灵魂、思想、意识,而不是简简单单“我的身体和世界的其他存在不一样”而已。更进一步说就是人的特性在于追随自己的意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而对此更精细的表述就是:人之不同于世界万物,在于人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品质。
由上述讨论引出了高中生们或者初涉哲学的人所熟知的哲学的根本问题:物质与意识何为本源?谁决定谁。
唯物主义者信奉意识纯粹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意即意识并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可能,而完全被物质世界所决定。由此得出了极其悲观、凄惨、苍凉的结论:人类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你的命运早已被写好了,你存在的意义就是照着剧本活下去,你作为人所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就是看到命运然后按照命运的安排发展下去,如果你犯错或者有意识的违抗命运,就会灭亡。你的意识活动,就是单纯大脑活动加之你所接触的物质环境的结果,总之都是纯粹客观的衍生品。
而唯心主义者,则给予了意识独立的地位(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把思想当做独立的形体。),他们要么认为从一开始精神界就是完全独立于物质界而存在的,要么认为意识也许最早产生于物质但最终可以摆脱物质对其的控制并实现对物质界的改造,即最终意识彻底决定物质。前者即客观唯心主义,坚信从一开始就有类似“造物主的意志”这样的东西存在,人在尘世之国唯一应当做的事就是顺应神的指示。后者即主观唯心主义,坚信人终于有一天会变成所处世界的造物主一样的存在。主管唯心主义者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是最终意识决定物质,那么证据何在呢?从先前是找不到的,只能往后看,他们预言:终究有一天,人类可以参透最根本的规律,实现物质世界完全被自己的意志所设计,完成一种类似“由人到神”的转变。主观唯心主义经常被人认为是盲目相信毫无根据的事,简直就是疯子,但实际上其逻辑并不在于人强行令自己相信看起来毫无可能的事,而在于人如若不选择信奉主观唯心主义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若不信奉主观唯心主义大可以不用作为人而存在于这个世界,去做风去做花,总之你是属于客观物质界的一员了,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人活着就是为了主观唯心主义,人活着就是为了成神。
这里便引入了另一个经典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私以为,可知论与主观唯心主义相协调,不可知论与唯物主义相匹配。可知论认为宇宙存在终极规律,而人类有可能在某一天理解到它,一旦这个条件达成,人性便随之圆满,也完成了由人向神的过渡。不可知论认为永远有更高深的奥秘等人挖掘,而关于什么所谓的“终极真理”或“世界的尽头”,要么根本不存在这虚无缥缈的玩意儿,要么即使存在也永远不会被人的智力所能触及到。这看上去的确是保持了充分的客观、严谨和对大自然、客观物质界的充分尊重,然而在唯心主义看来却犯了最致命的错误——你放弃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身份,你刻意强调了人的无可选择性,人对自己命运的不可控性(而那恰恰是上文所谈的唯心主义逻辑下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你理应被排除出人类这个群体,你实际,不过是会动的石头,能说话的青草而已。
话说到这里,一些事情逐渐开始明了:在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群中,在原本毫无利害关系的一些人之间,为了哲学而杀人,为了宗教而杀人,这些理由充分吗?答案是未必见得充分,但足够让他们心安理得了。主观唯心主义者去杀害唯物主义者并不需要任何心理负罪感——他根本不把你当人看嘛,你在吃牛肉是时候绝不会考虑人和牛之间是否应该存在平等关系吧?当然,他们没必要仅仅因为意识形态不同的原因就毫无征兆地主动大开杀戒,但是毫无疑问当他们因为什么别的原因而对唯物主义者有杀戮的需要的时候,从心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值得顾忌的——我并未杀人,我不过是小小的改造了一下客观物质世界而已,如同把石头从东边搬到西边。至于宗教信仰不同的人,互认作异端,互相屠戮更是天经地义了吧,大家都认为实践神明的指示,是我存在于尘世的意义。现在你有你的神,我有我的神,整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神,那必然是我的神了。在历史上宗教战争的规模和次数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想必不需要我多费口舌。所幸,随着信徒们对宗教圣典的解读的发展,现如今宗教本身信条中往往限制了这一倾向。但是我毫不怀疑,一旦有人高举圣战之旗,自然不缺乏信徒的拥护,因为把圣战理解为神的指示的话,那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这是完全讲的通的。这里边不得不提一个特殊宗教——佛教,佛教提出了个超级无敌的说法,普渡众生,我表示对此心悦诚服。别说不能杀害异教徒,所有生灵都是平等!连之前主观唯心者将杀戮对象排除出人类从而好不愧疚的套路也被完全杜绝了。这是一种极致的无我化,彻底放弃了自私的立场了。我想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了,那去找个真正的佛门弟子问题应该不大。虽然按理说不应当因为躲避现世的糟糕处境而逃向佛门,但那里应该是我们人类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宁静的净土了。
关于唯物主义者(历史的人),主观唯心主义者(哲学的人)和客观唯心主义者(宗教的人),他们的相处模式,我想最核心的应当是宽容和克制。对于宗教的人来讲因为往往有向善的教条约束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事。对于历史的人来说我想他们顶多会感到剩下那两种人实在不安分,内心感叹老老实实活着不好么,人就是很简单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没必要寻求特殊理由吧,他们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仅仅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差异而展现出非常不友好的一面。比较麻烦的是哲学的人,一旦这帮脑洞比天大的人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原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首先感受到的是狂喜和兴奋,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发自内心的、无法抑制的,对唯物主义者的深深鄙视——宗教的人让自己服从于创世者,这没什么问题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相较于神明我们本来也是次等级的存在,这种服从并没有任何不合理的。我们哲学的人早晚有一天自己就要变成神明,我们为此而活,这当然是无上光荣了。而可悲的历史的人,唯物主义者,这群信仰缺失、荣誉缺失、忽视自己人类身份的混蛋,竟然主动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被低级的无机物、石头块子决定了,竟然放弃了自己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他们理应被钉在耻辱柱上!如何限制他们想要暴揍唯物主义者的冲动或者从根本抚平他们的鄙视呢?我想只有时刻提醒他们还原主义的本性。由于任何主义似乎都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滑向极端性,时刻意识到保持主义的本性就变得极为重要。所有主观唯心主义者必须要想到,主观唯心主义并非彻头彻尾不唯物——如果要实现人性向神性的过渡,最根本的就是参透宇宙的终极真理,而这实际上始终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科研行动。但凡科研,就要根据事实现象来归纳规律,就要靠实验来验证推测,这是百分百唯物的。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完全是指对人类和世界最终结局的描绘以及彻头彻尾相信会是这样一种结局,而其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科研的、唯物的。这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科学性所在,正是其不同于妄想、迷信的地方。
我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思索开始,饶了一个巨大的圈子,现在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来,抛开他的具体结论,凝炼下来他的理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他的理论前提,即他的基本世界观,另一个是逻辑和演绎。关于后者,这应该很难被推翻,这倒也无关今天主题。关于前者,正是开篇的那句话,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唯物历史主义,或者叫历史决定论。克洛波西对此这样表述:看到历史主义的缺点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能为精神贫乏的社会留有余地: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存在不是马克思的预言正确的标志,而是马克思引以为基础的乐观的历史主义不正确的标志。我们有充分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是人民的鸦片。(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洛波西《政治哲学史》)
而我,有充分的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克洛波西是个唯心主义者,他所批判的,严格来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对未来预测的方面而非对过往总结的方面。我个人认为,也许一直以来人们的确是很多事情在比较关键的方面都被客观条件而非人意所左右,但我不认为我们最终的归宿也是早就被写定的。我不愿意承认,我们人类的命运,不能被我们握在手里,虽然理智告诉我也许真相可能真的是那样,但我始终是不愿意就这么认了。正如托尔金在《精灵宝钻》中的描述:人类,他们的心灵在于寻求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慰藉。
是的,我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我的归宿,就是神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