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来顺受,有知与无知
逆来顺受
这个词好像已经从我个人发展到了整个民族,被人欺负不敢反抗,被人辱骂一笑了之,总是这样的逆来顺受,在想气愤的反驳时总会犹豫,就像上课回答问题时总会犹豫,不知道自己在害怕着什么,是没有强有利的依靠吗?是害怕不利的结果吗?追溯到曾经不知道又是什么原因,现在神经的总会想观察一些人,分析一些人,凤说:我们院和其他的院合并的时候为什么不提前给我们讲?为什么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而我,好像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好像学校是上帝,它作出的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无可辩驳的,你只需要接受它就好,从小学到现在,好像一直都是如此,畏惧学校,畏惧老师,不敢逾越一点规矩,始终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孩,没有思想的小孩,反观曾经就觉得悲凉,方方正正的字体还应以为傲,一次又一次的高分还沾沾自喜,而如今看了更广更精彩的世界之后,曾经那些就像过期的巧克力令人厌恶,而对少年后我是否会想起如今的自己呢?是否也是同样令人生厌呢?
凤说她很赞赏韩国那些年轻人在得知他们总统的做法之后上街游行示威的行为,那是一种意识到自己是个人,有权利谋求公平利益的人,而国家也不能与之抗衡。而我呢?曾经以为游行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如今才懂得它的真正含义,那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方式。无知真的很可怕。
奥威尔的《1984》讽刺性的批判了那种英社,世界上没有真理,所有都在为英社做解释,包庇它,神化它,然后最后再将这个糖衣炮弹给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告诉我们这就是真理,这就是事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不是也是这样?细思恐极~有时候是不是知道太多也不好,无知可能也是一种幸福。
想到了奇葩说里的那个肮脏丑恶的世界和美丽欣欣向荣的世界,仿佛就是无知和有知的世界,而我们,要选择哪一个?
这个词好像已经从我个人发展到了整个民族,被人欺负不敢反抗,被人辱骂一笑了之,总是这样的逆来顺受,在想气愤的反驳时总会犹豫,就像上课回答问题时总会犹豫,不知道自己在害怕着什么,是没有强有利的依靠吗?是害怕不利的结果吗?追溯到曾经不知道又是什么原因,现在神经的总会想观察一些人,分析一些人,凤说:我们院和其他的院合并的时候为什么不提前给我们讲?为什么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而我,好像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好像学校是上帝,它作出的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无可辩驳的,你只需要接受它就好,从小学到现在,好像一直都是如此,畏惧学校,畏惧老师,不敢逾越一点规矩,始终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孩,没有思想的小孩,反观曾经就觉得悲凉,方方正正的字体还应以为傲,一次又一次的高分还沾沾自喜,而如今看了更广更精彩的世界之后,曾经那些就像过期的巧克力令人厌恶,而对少年后我是否会想起如今的自己呢?是否也是同样令人生厌呢?
凤说她很赞赏韩国那些年轻人在得知他们总统的做法之后上街游行示威的行为,那是一种意识到自己是个人,有权利谋求公平利益的人,而国家也不能与之抗衡。而我呢?曾经以为游行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如今才懂得它的真正含义,那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方式。无知真的很可怕。
奥威尔的《1984》讽刺性的批判了那种英社,世界上没有真理,所有都在为英社做解释,包庇它,神化它,然后最后再将这个糖衣炮弹给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告诉我们这就是真理,这就是事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不是也是这样?细思恐极~有时候是不是知道太多也不好,无知可能也是一种幸福。
想到了奇葩说里的那个肮脏丑恶的世界和美丽欣欣向荣的世界,仿佛就是无知和有知的世界,而我们,要选择哪一个?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