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意外来客》——疑团莫释
![]() |
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
昨晚去看话剧艺术中心和捕鼠器戏剧工作室联合出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名作《意外来客》。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品牌就是质量。
制景很精致。灯一盏盏开启,一间奢华的客厅兼书房现身舞台。所有的故事都将在这里发生。深色图案的壁纸,咖啡色的门窗、橱柜,满橱的书,米色的沙发、窗帘,几盏桔黄灯光的灯……神秘、凝重的基调和氛围也一以贯之。
一个浓雾的漆黑之夜,斯达韦德把车开进了沟里,于是到最近一座住宅求救。推开门,惊恐地发现走进了一个凶杀现场:美丽的主妇劳拉靠在墙角,如秋风中的落叶瑟瑟缩缩,手里握着枪,面前轮椅上的沃尔克,她的丈夫,已经头部中弹身亡。斯达韦德对劳拉似乎一见钟了情,因为他决定尽全力帮助她。他一边安抚、说服劳拉,一边与之设计出一个旧仇人前来复仇的版本。还伪造了恐吓信,并朝墙开枪,以唤醒宅子里的其他人。于是管家、沃尔克同父异母的弱智弟弟杰、沃尔克的母亲、男仆一一登场。天亮后,警官和督察赶来办案,不安的朱利安也来了——他的身份复杂一些:沃尔克的好友,政客,劳拉的情人。
劳拉向斯达韦德承认是她开的枪,斯达韦德却发现她根本不会用枪。她在掩护谁?弱智的杰?来日无多的婆婆?情人朱利安?管家贝尼特小姐和男仆安杰尔,看上去也别有用心,心怀叵测。人人都似凶手,没谁能逃脱嫌疑。随着剧情发展,眼见着真相浮出水面,心里却一再提醒自己:没这么简单,没这么简单,这是阿婆剧。呵呵,猜不出谁是凶手,阿婆的习惯多少还是知道点的,比如最后揭示真相。果然。
话剧舞台上演绎起悬疑剧来,效果出奇地好。浑然间,舞台与观众席已融为一池,演员与观众被罩在相同的气场中:揭秘的气场,真相浮出迷雾的气场。那种亲临感、参与感、同步感,看电影、电视不可能获得的。当然,前提要演员演得好;舞台制景、舞美服化、灯光音效等等都要好;观众席里不要有咳嗽声、窃窃私语声、手机铃声,甚至接电话声……唉。
很喜欢《意外来客》的谢幕。安安静静的,灯亮了,他们或坐或站,全体演员,错落有致。情绪,关键是情绪,全还在故事里,这很让人感动。
《意外来客》虽然没有阿婆剧作中常见的接连不断的死亡,但脑力的考验依然,特别是冲突背后人性的悲哀,更让人在悬疑之外,拓出些唏嘘、感慨、无奈来。
疑团莫释,沃尔克夫人想请斯达韦德转交警察局长的那封信,什么内容?
演员阵营颇强。吕凉、宋忆宁、谢承颖、吕梁等。个人观感,演技总体上说有些阴盛阳弱。几位女演员,表演十分可圈可点。而先生们,包括吕凉(老觉得不如以前看过的他演的话剧),总感觉那个度拿捏得不在点上。李国梁扮演的英国男仆,怎么看怎么像上海爷叔。太放松,散掉了。话剧还是得端着点。再想想,这种半边天亮半边天暗的感觉,恐怕和男演员化妆、服装不如女演员到位也有关系。童歆演英国警察,那个服装,跟保安的制服有啥两样?当然,如果不一棍子打掉半边天的话,吕梁和童歆的表演还是有圈有点的。
(请勿转载)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年9月15日—1976年1月12日),“侦探小说之后”。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将其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莎士比亚作品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其著作被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