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发现了悲伤的源头
看到首页说要去抢冷玩新加坡场的票可是特别担心抢不到的博主们,心情复杂,突然想到了高三的自己。 那时候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很大程度上是对“只要考得足够好就一定能去见到1D”的坚信。当时顺理成章地神化高考,好像考完就能坐拥整个世界了一般,每天一得空就开始写自己高考完的“to do list”,甚至经常拿着被画得五彩缤纷(地理需要)的地图,连出日后旅游的线路图——一个省一个省地游玩,把这些年错过的世上风景都看透。 结果后来真的考完了,因为心里没有一点底,连第一次同学聚会都没好意思去。我这辈子,被“脸皮”二字拖累得太厉害。觉得自己脸上太多痘难看,于是不敢跟男生接触。觉得自己成绩不够好,于是没有勇气和老师争辩。觉得家里没有钱,于是稍微贵一点的服装店也不敢进。 可以说活这么久,每天都不自觉地憋屈、消耗着自己。 绕回来,后来分数公布,分数线也公布,都比想象的要好一点,也比高中三年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可那时已经过了所谓的躁动期,没有整夜狂欢的机会,我提出要出去旅游的想法时爸妈也似乎有些不满。 这时候才知道这个我身边的世界不会仅仅因为一件事而有大改变——只要这件事不是直接跟大额钱款相关。 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没有因为我考得不错就突然能随手提供一笔送我去英国看演唱会的钱,我也没有因为考的不错有了走遍天下的勇气和财力。我还是作为一个凡人平凡地活在日常里。 那时候学会了不要对由他人提供的生活抱有妄想。很多事情,你意淫的时候不知道,这件事是只能意淫一下的。能在意淫的时候真切地期待着它发生的那一天并带着这种希望努力着,当时能带着这种的诚挚心愿,就算是很好的恩赐了——对无知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只要能有所想,就能努力下去。 我今天看着首页的人们,心头也只有羡慕。但我知道我哪儿都不会去了,顶多在那些能去的人微博底下留一句“求多拍点照片回来发”的言。我心底里知道我对冷玩的热和喜爱情一点也不会比他们少,可我去不了,只好目送。 我的小小世界里没有惊喜。我没有能力给自己规划惊喜。多庆幸三年前的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