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别根钮•赫伯特“奥林匹亚的将军”
奥林匹亚的将军
阿瑞斯是宙斯与赫拉的儿子。他是奥林匹亚十二主神之一,不清楚是否缘于对数字“十二”的神秘推崇,还是其他重要原因。他是个二流的附属神祗,广受鄙视。
他的名字起源于一个形容词。是否可以想象他是无产者出身?
在柏林,我们见到一块陶瓮残片,上面描画了阿瑞斯坐在桌子一角。他像极了布登勃洛克家族中那个不幸的成员,精神消沉而颓废。阿瑞斯是奥林匹亚诸神中唯一的神经衰弱者。
(注:布登勃洛克,见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其中一位主人公汉诺是个意志消沉的厌世者)
荷马对他不友善。在《伊利亚特》中,他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士,厮杀如恶魔。荷马赋予他两种特征:四肢强悍,嗓门高亢。他鏖战厮杀罕有匹敌,败阵脱逃也无人可比。被狄俄墨德斯刺伤后,他大声尖叫犹如千百武士哭嚎。
希腊诸神是永恒不死的,但不能免除受伤、染病与蒙羞。阿瑞斯蒙羞甚多。在巨人反叛期间,他被阿洛奥斯(Aloeus)奇丑的长发儿子们打倒,之后被关进一个铜罐中。十三个月后他才得以逃脱,半生不死,斗志尽失。
阿瑞斯杀死了波塞冬的儿子却不承认是自己所为。因此,他是个骗子,近乎懦夫之行径。
赫拉克勒斯迫使他逃离奥林匹斯山。
从军事科学上看,阿瑞斯多仰仗策略,其原则为急攻猛退。在这点看,他与拿破仑相似。他的死对头是深思熟虑的雅典娜,一位卓越的战术谋略家。她谨慎地权衡全局,绝不卷入任何混乱的争吵。
阿瑞斯可以不带任何意识形态动机而参战。他经常背叛,随心所欲。他偏爱亲手杀人,这种嗜好暗示他来自野蛮部族。只有年轻的新兵们热爱他;他们因深信战争好玩而参战,却有去无回,再也不能揭露这种欺骗。
据考究,许多神话都指向阿瑞斯,也就是说人们喜欢在背后说他坏话。但是阿瑞斯没有信徒,以他名字建立的神庙罕见而稀少。在受过教育与社会历练的希腊诸神中,阿瑞斯确是个野蛮人。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如此描写西徐亚人中盛行的阿瑞斯崇拜:
“在每个地区的行政管辖地,都有供奉阿瑞斯的神庙,这便是一个长和宽各3斯塔迪昂,高度将近3斯塔迪昂的一个薪堆。
在这个薪堆上面建一个方形平台;平台三面陡峭,人们可以从第四面登上去。
每年都有一百五十车的薪柴堆在这上面,因为柴堆因下雨而不断下沉。在每个柴堆顶部,都要插一把古时候的铁刀,这把铁刀被视为阿瑞斯神的象征。
他们每年都把牛和马作为牺牲献给阿瑞斯,他们奉献给阿瑞斯的牺牲要多于献给其他神祗的。在战争中生擒的俘虏,每百人中要有一人被用作牺牲,但是献祭人的仪式和献祭家畜的仪式有所不同。他们首先把酒倒在这些人的头上,然后割开这些人的喉咙,下面用一个容器接血,再把装血的容器端到薪堆上面的平台,把里面的血浇在铁刀上。
与此同时,在下面,在神庙旁,他们砍掉那些被杀死的俘虏的右臂和右手,把它们高高地抛向空中,把其他牺牲奉献,仪式结束后,这些祭神者才离开。
死者的胳膊和手落在哪里就留在哪里,与躯干分离。”
(注:引文出自希罗多德《历史》第4章第62节)
后来,战争逐渐由政治家、卑劣的谋士和愤世的资本家所主导,阿瑞斯已无立足之地。他被降职。这位喧嚣的使徒再也不能大展宏图;他老了。但他仍威胁说,他还很强壮,在摔跤场上无人能敌。他喝酒,像以往那样咒骂。
在无法承受的所谓和平共处的寂静中,先前的将军该怎么办?鏖战于床上。被视为老而无用、懒惰懈怠,他转而沉浸于廉价的声色,这在丁托列托的画作《被赫淮斯托斯捉住的阿芙罗蒂特与阿瑞斯》中得到细腻展现:赤裸的阿芙罗蒂特,做出恐吓状的赫淮斯托斯,而阿瑞斯在床下被拖鞋和尿壶围绕。
(注:丁托列托[ Tintoretto,1518-159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
目前,阿瑞斯发展出一项无可遏止的嗜好,与阴谋家、匪帮和恐怖组织共谋。从此,通过制造原始炸弹,组织阴险的暗杀行动,他给自己卑微的出身、可怜的学历找到了出口。
此刻,他坐在一家咖啡馆阳台上,俯瞰安静的城市。
他看着手表,佯装镇定。
刚好在设定的时间,一朵巨大的、令人恶心的玫瑰花绽放在城市中心,持续了片刻。之后听见骚乱与警报的嚎叫声。在处决无辜者的地点上空,一股黑色烟幕升起。
城市再不会与爆炸前一样了。
阿瑞斯付了咖啡钱,缓步走下恶名昭彰的台阶。
阿瑞斯是宙斯与赫拉的儿子。他是奥林匹亚十二主神之一,不清楚是否缘于对数字“十二”的神秘推崇,还是其他重要原因。他是个二流的附属神祗,广受鄙视。
他的名字起源于一个形容词。是否可以想象他是无产者出身?
在柏林,我们见到一块陶瓮残片,上面描画了阿瑞斯坐在桌子一角。他像极了布登勃洛克家族中那个不幸的成员,精神消沉而颓废。阿瑞斯是奥林匹亚诸神中唯一的神经衰弱者。
(注:布登勃洛克,见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其中一位主人公汉诺是个意志消沉的厌世者)
荷马对他不友善。在《伊利亚特》中,他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士,厮杀如恶魔。荷马赋予他两种特征:四肢强悍,嗓门高亢。他鏖战厮杀罕有匹敌,败阵脱逃也无人可比。被狄俄墨德斯刺伤后,他大声尖叫犹如千百武士哭嚎。
希腊诸神是永恒不死的,但不能免除受伤、染病与蒙羞。阿瑞斯蒙羞甚多。在巨人反叛期间,他被阿洛奥斯(Aloeus)奇丑的长发儿子们打倒,之后被关进一个铜罐中。十三个月后他才得以逃脱,半生不死,斗志尽失。
阿瑞斯杀死了波塞冬的儿子却不承认是自己所为。因此,他是个骗子,近乎懦夫之行径。
赫拉克勒斯迫使他逃离奥林匹斯山。
从军事科学上看,阿瑞斯多仰仗策略,其原则为急攻猛退。在这点看,他与拿破仑相似。他的死对头是深思熟虑的雅典娜,一位卓越的战术谋略家。她谨慎地权衡全局,绝不卷入任何混乱的争吵。
阿瑞斯可以不带任何意识形态动机而参战。他经常背叛,随心所欲。他偏爱亲手杀人,这种嗜好暗示他来自野蛮部族。只有年轻的新兵们热爱他;他们因深信战争好玩而参战,却有去无回,再也不能揭露这种欺骗。
据考究,许多神话都指向阿瑞斯,也就是说人们喜欢在背后说他坏话。但是阿瑞斯没有信徒,以他名字建立的神庙罕见而稀少。在受过教育与社会历练的希腊诸神中,阿瑞斯确是个野蛮人。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如此描写西徐亚人中盛行的阿瑞斯崇拜:
“在每个地区的行政管辖地,都有供奉阿瑞斯的神庙,这便是一个长和宽各3斯塔迪昂,高度将近3斯塔迪昂的一个薪堆。
在这个薪堆上面建一个方形平台;平台三面陡峭,人们可以从第四面登上去。
每年都有一百五十车的薪柴堆在这上面,因为柴堆因下雨而不断下沉。在每个柴堆顶部,都要插一把古时候的铁刀,这把铁刀被视为阿瑞斯神的象征。
他们每年都把牛和马作为牺牲献给阿瑞斯,他们奉献给阿瑞斯的牺牲要多于献给其他神祗的。在战争中生擒的俘虏,每百人中要有一人被用作牺牲,但是献祭人的仪式和献祭家畜的仪式有所不同。他们首先把酒倒在这些人的头上,然后割开这些人的喉咙,下面用一个容器接血,再把装血的容器端到薪堆上面的平台,把里面的血浇在铁刀上。
与此同时,在下面,在神庙旁,他们砍掉那些被杀死的俘虏的右臂和右手,把它们高高地抛向空中,把其他牺牲奉献,仪式结束后,这些祭神者才离开。
死者的胳膊和手落在哪里就留在哪里,与躯干分离。”
(注:引文出自希罗多德《历史》第4章第62节)
后来,战争逐渐由政治家、卑劣的谋士和愤世的资本家所主导,阿瑞斯已无立足之地。他被降职。这位喧嚣的使徒再也不能大展宏图;他老了。但他仍威胁说,他还很强壮,在摔跤场上无人能敌。他喝酒,像以往那样咒骂。
在无法承受的所谓和平共处的寂静中,先前的将军该怎么办?鏖战于床上。被视为老而无用、懒惰懈怠,他转而沉浸于廉价的声色,这在丁托列托的画作《被赫淮斯托斯捉住的阿芙罗蒂特与阿瑞斯》中得到细腻展现:赤裸的阿芙罗蒂特,做出恐吓状的赫淮斯托斯,而阿瑞斯在床下被拖鞋和尿壶围绕。
(注:丁托列托[ Tintoretto,1518-159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
![]() |
被赫淮斯托斯捉住的阿芙罗蒂特与阿瑞斯 |
目前,阿瑞斯发展出一项无可遏止的嗜好,与阴谋家、匪帮和恐怖组织共谋。从此,通过制造原始炸弹,组织阴险的暗杀行动,他给自己卑微的出身、可怜的学历找到了出口。
此刻,他坐在一家咖啡馆阳台上,俯瞰安静的城市。
他看着手表,佯装镇定。
刚好在设定的时间,一朵巨大的、令人恶心的玫瑰花绽放在城市中心,持续了片刻。之后听见骚乱与警报的嚎叫声。在处决无辜者的地点上空,一股黑色烟幕升起。
城市再不会与爆炸前一样了。
阿瑞斯付了咖啡钱,缓步走下恶名昭彰的台阶。
WZM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米沃什随笔“幸福” (3人喜欢)
- 赫伯特随笔“罗马式正步” (3人喜欢)
- 赫伯特随笔“为何是经典” (7人喜欢)
- 赫伯特随笔“人物素描” (3人喜欢)
- 米沃什1979年访谈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