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书法再现
唐玄宗书法再现
近日,赋闲在家,拾起《唐诗三百首》,随便翻翻,至《经鲁纪孔子而叹之》,指尖忽停伫于此,原因绝不是内容,而是其作者竟是高中学习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主角——李隆基。
去年我也是到过孔庙的,也游历了三孔,唐玄宗竟也曾驾临?
查阅《唐史》中的《本纪第八 玄宗上》果有“甲午,发岱岳。丙申,幸孔子宅,亲设奠祭”的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玄宗封禅泰山的篇目,由此才得知唐玄宗为封禅还写过这一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之最的书法巨作——《纪泰山铭》。
全文连题目整整1000字,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政,名非从欲”,是很有气魄的。其碑形制雄伟,文辞雅驯,书法遒劲婉润,端庄浑厚,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窦泉兄窦蒙称:“开元皇帝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美特。”关于这八分书的说法是这样的:取二分篆书,八分隶字。细观之其笔画写法均脱胎于汉隶,波磔自然,且蕴涵篆书笔意。多数波磔有夸张之势,用隶法;左右对称之框上窄下宽,向两边扩张,依篆势。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玄宗少能八分正书,锡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于勤,尚艺之至。”
其书体偏肥,尽显庙堂气。
而玄宗书法并不仅限于此唐隶也,他的又一篇独具宸翰之风的《鹡鸰颂》更是叹为观止。
该作是唐玄宗唯一的墨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其后有宋代大书法家蔡京题跋,开篇就赞“唐有天下不能追之法” 。其“法”即是书出“二王”之间
《鹡鸰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末有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玄宗一手开创的“开元盛世”在历史的车轮中已早早碾坐尘埃,而其后的“靡不有初”的褒贬也已定格史册,但其流传后世的书法,东岳的《纪泰山铭》,台北故宫的《鹡鸰颂》再加上在碑林素有“迎客第一碑”之称,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广场中央的《石台孝经》,翰墨飘香依旧。
近日,赋闲在家,拾起《唐诗三百首》,随便翻翻,至《经鲁纪孔子而叹之》,指尖忽停伫于此,原因绝不是内容,而是其作者竟是高中学习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主角——李隆基。
去年我也是到过孔庙的,也游历了三孔,唐玄宗竟也曾驾临?
查阅《唐史》中的《本纪第八 玄宗上》果有“甲午,发岱岳。丙申,幸孔子宅,亲设奠祭”的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玄宗封禅泰山的篇目,由此才得知唐玄宗为封禅还写过这一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之最的书法巨作——《纪泰山铭》。
![]() |
全文连题目整整1000字,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政,名非从欲”,是很有气魄的。其碑形制雄伟,文辞雅驯,书法遒劲婉润,端庄浑厚,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窦泉兄窦蒙称:“开元皇帝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美特。”关于这八分书的说法是这样的:取二分篆书,八分隶字。细观之其笔画写法均脱胎于汉隶,波磔自然,且蕴涵篆书笔意。多数波磔有夸张之势,用隶法;左右对称之框上窄下宽,向两边扩张,依篆势。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玄宗少能八分正书,锡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于勤,尚艺之至。”
其书体偏肥,尽显庙堂气。
而玄宗书法并不仅限于此唐隶也,他的又一篇独具宸翰之风的《鹡鸰颂》更是叹为观止。
![]() |
该作是唐玄宗唯一的墨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其后有宋代大书法家蔡京题跋,开篇就赞“唐有天下不能追之法” 。其“法”即是书出“二王”之间
《鹡鸰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末有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玄宗一手开创的“开元盛世”在历史的车轮中已早早碾坐尘埃,而其后的“靡不有初”的褒贬也已定格史册,但其流传后世的书法,东岳的《纪泰山铭》,台北故宫的《鹡鸰颂》再加上在碑林素有“迎客第一碑”之称,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广场中央的《石台孝经》,翰墨飘香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