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雄心水平较高的曲目单——评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单
不早也不晚的时候,VPO官网放出了2017年维新会的曲目单。如同杜达梅尔的当选本身就是一种反传统一样,仔细看这份曲目单,似乎也有某种不同寻常的“反传统”气息。笔者在分析2013年莫斯特那一届维新会的时候曾认为,按照以往维新会的特点,一位指挥大师在维新会“首秀”时,其曲目单往往偏于保守。这一方面体现出指挥大师本身对于维新会历来传统的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比较保守稳妥的策略。纵观近20年来轮番亮相的指挥大师,概莫能外。然而这一次,未及不惑之年的杜达梅尔尚未登台,就似乎已经用这份曲目单昭示着他的与众不同。
乍一看这份曲目单,连同尚未公布的加演总共20首曲目。上半场进行曲开场,下半场序曲开场,最后以快速波尔卡收尾,同最为标准的维新会曲目单定势没有丝毫偏离。但如果仔细观之,就会发现两大极为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开场连续两首均为非施特劳斯家族作品,这一点,从曲目单有据可查的1980年到现在为破天荒的第一次(要知道,在维新会这种非常保守的音乐会上,开场两首曲目均非小施特劳斯创作的情况都不多见,遑论两首均非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其次,算上返场的爱德华·施特劳斯,这份曲目单中不同的作曲家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9人!(施特劳斯家族父子兄弟4人,外加乐团创始人奥托·尼古莱、齐哈尔、苏佩、莱哈尔和瓦尔退费尔),跨度几乎已经囊括了整个奥地利舞曲音乐的全部范畴。后生可畏,杜达梅尔的雄心,可见一斑!
但这又是一份让人很矛盾的曲目单。易言之,这是一份非常不适合维新会的新手欣赏的曲目单,但如果从剑走偏锋的角度来看,又是一份很有可能极其出彩的曲目单。以笔者粗浅的聆听经验,试分析如下:
一、进行曲部分
杜达梅尔没有像13年的莫斯特那样搞什么乾坤大挪移,还是老老实实把进行曲搁在了第一位。但这首名字颇有些拗口的《尼赫莱蒂进行曲》,实在和以往经典的开场进行曲不太相同——以往维新开场的进行曲,往往“威武雄壮”居多,大多带有喜庆、庄重的氛围。这点就连去年罗伯特·施托尔兹的作品也不例外。
但这首选自莱哈尔轻歌剧作品的进行曲,如果从试听版本来看,带有某种咏叹调甚至反讽的性质,应该属于为歌剧的某个角色“提色”之功用。当然,04年选自《护林员》的《如此精彩进行曲》和多年上榜的选自《吉普赛男爵》的《入城式进行曲》也属于从小约翰的轻歌剧中摘出,但其曲风却仍然没有脱离既有的范畴。莱哈尔作为一代轻歌剧创作大师,留下了《金与银圆舞曲》《风流寡妇圆舞曲》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其艺术品位和旋律均不在小约翰创作的圆舞曲之下。杜达梅尔放着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不选,一定要选一首如此偏门的进行曲开场,这个谜团,估计只能等到Booklet出来的时候,才能解答了。
未知来源的尼赫莱蒂进行曲现场版试听
另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奥地利轻歌剧音乐代言人之一的莱哈尔,竟然在过去整整78年的维新会均未曾出场,也一直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无论如何,这次其作品得以跻身曲目单中,总能引发某种浮想联翩。也许有一天,笔者一直认为最适合登上维新会的《风流寡妇序曲》,能够被搬上维新会的舞台吧。
二、序曲部分
序曲放在下半场开场,也算是个维新会的惯例了。在去年维新会的分析中,笔者还在吐槽前几年几乎把维新会之前常演的轻歌剧序曲冷饭炒了个遍,今年果然一鸣惊人——《黑桃皇后序曲》在苏佩的序曲中名气的确不高。不仅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轻骑兵序曲》没法相比,连《维也纳早中晚》甚至《诗人和农夫》这种都要更有名一些吧。另外,早年维新会还是单碟CD的时代,序曲作品是最容易被“阉割”掉的——和小约翰的圆舞曲相比,序曲毕竟不是维新会的主角。这其中最悲催的就是梅塔——1990年和1995年,梅塔连续选了两首苏佩的《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以及《快乐的强盗序曲》,结果全部被SONY和谐掉,后者总算是在2016年SONY整理维新会作品精选的时候得以“重见天日”,前者则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正式的CD唱片版本,何其可怜!
笔者第一次听到《黑桃皇后序曲》是在一张日本迪卡出版的博斯科夫斯基和索尔蒂指挥VPO的序曲拼盘当中。博士演绎序曲的风格比较偏软,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而50年代初,火力全开的索尔蒂的指挥风格则属于极度血脉贲张的重金属风格。这首原本并不算太出格的作品(熟悉苏佩序曲风格的朋友都知道,他的序曲属于典型的慢+快+慢+快风格,和汪峰的作品差不多,听多了都是套路),最后的快慢对比被索尔蒂整的极为夸张,到了结尾冲刺部分乐队听起来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完美的反映了这位“指挥暴君”的凌厉风格。一听难忘。以致后来笔者再听卡拉扬和梅塔的版本都味如嚼蜡。因此,这首作品,笔者对于杜达梅尔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毕竟能够捧出2010年柏林除夕音乐会上圣-桑《酒神舞》和2012年维也纳美泉宫音乐会庞基耶利《时光之舞》的男人,还是足以吊起人的胃口的。
三、圆舞曲部分
这恐怕是今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部分了。总共5首圆舞曲中(不包括加演的蓝色多瑙河),最广为人知的竟然是《溜冰圆舞曲》!剩下小约翰的三首《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奢华》以及《一〇〇一夜》恐怕只有最后一首还能勉强算是维新的常客(分别在1949、1962、1970、1992以及2005年出现过5次),前两首中《奢华》是首演,而《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则是在1995年由梅塔首演。纵观近20年的曲目单,从来没有一个指挥家敢于把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这盘“主菜”搭配得如此冷僻,更何况还是在首秀当中。
平心而论,这三首圆舞曲中,如果没有例外,《奢华》基本是打酱油的份(当然也不排除出现像09年《东方童话》那种抢戏的情况,但实属小概率事件),而剩余两首并非完全没有文章可以做:《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尽管名字听上去“不太吉利”,1995年梅塔捧出的也是一个张力十足的热辣版本,而《一〇〇一夜》也有92年小克的绝唱以及05年老马尚佳演绎的“珠玉在前”,杜达梅尔要想成功翻盘,难度也不小。
不过,惊喜同样也可能来自于剩下两首非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首先是《溜冰圆舞曲》。这首作品从08年来自法国的指挥大师普莱特执棒之时,就一直被乐友拿来津津乐道。但普老两次偏偏都没有选择这首曲子,倒是去年葱丝冷不丁选了一首知名度的更低的《西班牙圆舞曲》——不过毕竟这首还是搭了“尚能登大雅之堂”的夏布里埃的《西班牙随想曲》的便车嘛!但《溜冰圆舞曲》的烂大街程度(从溜冰场到游戏机),恐怕属于比Unterhaltung还要Unterhaltung的作品了吧!
但如果这样看待这部作品,似乎又有些不公平。因为如果放在整个古典音乐的长河中,整个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可能都属于“不入流”之作。正是维新会用高雅的氛围和VPO这样顶尖水平的演绎,等于重新又把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介绍给了全世界。照此推理,为何不可惠及于《溜冰圆舞曲》这样的作品呢?也许下一个等待“正名”的,就是那首曾获世博会作曲金奖,但却因为改编为电影配乐太有名而被常年误认为“舞厅音乐”的《多瑙河之波》了吧!(2011年维也纳之春音乐会上,时任VSO总监法比奥·路易斯曾演过这首作品的管弦乐版本,甚为动听)
法比奥·路易斯指挥VSO《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至于另一首齐哈尔的《闲庭信步》,在79年的博士演绎就属于典型的惊鸿一瞥。不知道杜达梅尔是不是受到了今年维也纳之春新年音乐会曼菲尔德·霍内克演绎的启发,不仅选入这首曲目,还要配上芭蕾舞蹈。很显然,乐团和指挥很有可能将今年的爆点押在这这首曲目上,到底能成一个什么效果,也让人非常期待。
四、其他
相比之下,今年的其他一些曲目的口味就显得清淡了许多。几首波尔卡舞曲听过试听版之后都属于中规中矩。而作为闹场的快速波尔卡中,《冬趣》、《我们绝不畏惧》和《一起跳舞》的旋律性都比较强。而《嘀嗒》快速波尔卡在最近15年已经出现了3次,大有走红之势。至于返场的《愉悦》,1996年老马的放肆演出也让人印象深刻。而另外一个作为大噱头的《月升小合唱》,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合唱团将“惊艳亮相”,这也是破天荒第一次。
纵观本届维新会曲目单,可谓骨骼清奇,雄心勃勃。回想1991年,风华正茂的阿巴多大师“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掺杂舒伯特、莫扎特和罗西尼的曲目,遭遇保守势力“反攻倒算”还让乐迷们唏嘘不已。而随着3M时代的结束,一届又一届的维新会开始一点一点小心地在曲目单上拓宽新曲目和新风格,可以说,今年的曲目单也是近十几年维新会演进的必然结果。维新会到底是奥地利人的维新会,还是德奥的维新会,还是欧洲的维新会,还是全世界的维新会?想必杜达梅尔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接下来,就要等待这桌菜能被这位天纵奇才的委内瑞拉人做成什么样子了。
附:2017年维也纳音乐会曲目单(★为首演)
上半场:
01.Franz Lehár - Nechledil Marsch aus der Operette "Wiener Frauen" ★
弗朗茨•莱哈尔 - 尼赫莱蒂进行曲,选自轻歌剧《维也纳的少女》
02.Èmile Waldteufel - Les Patineurs,Walzer [Op.183] ★
埃米尔•瓦尔退费尔 - 溜冰圆舞曲
03.Johann StraussⅡ - 's gibt nur Kaiserstadt, 's gibt nur Wiener!,Polka [Op.291]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帝都波尔卡
04.Josef Strauss - Winterlust,Polka-schnell [Op.121]
约瑟夫•施特劳斯 - 冬趣快速波尔卡
05.Johann StraussⅡ - Mephistos Hollenrufe,Walzer [Op.101]
小约翰•施特劳斯 - 梅菲斯托在地狱的召唤圆舞曲
06.Johann StraussⅡ - So ängstlich sind wir nicht!,Polka-schnell [Op.413]
小约翰•施特劳斯 - 我们绝不畏惧快速波尔卡
下半场:
07 Franz von Suppé - Ouvertüre zur Operette “Pique Dame” ★
弗朗茨•冯•苏佩 - 轻歌剧《黑桃皇后》序曲
08. Carl Michael Ziehrer - Hereinspaziert!,Walzer aus der Operette "Der Schatzmeister" [Op.518]
卡尔•迈克尔•齐哈尔 - 闲庭信步圆舞曲,选自轻歌剧《占卜法师》
09 Otto Nicolai – “Moon Choir” aus der Operette “D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
奥托•尼古莱 - 月升小合唱,选自轻歌剧《愉快的温莎妇人》
10.Johann StraussⅡ - Pepita-Magnetische,Polka [Op.138]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佩皮塔波尔卡
11.Johann StraussⅡ - Rotunde,Quadrille [Op.360]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圆形大厅四对舞
12.Johann StraussⅡ - Die Extravaganten,Walzer [Op.205]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奢华圆舞曲
13.Johann StraussⅠ - Indianer,Gallop [Op.111]
老约翰•施特劳斯 - 红色印度加洛普
14.Josef Strauss - Die Nasswalderin,Polka-Mazurka [Op.267]
约瑟夫•施特劳斯 - 纳斯瓦尔德的女孩玛祖卡波尔卡
15.Johann StraussⅡ - Auf zum Tanze! Polka-schnell [Op.436]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一起跳舞快速波尔卡
16.Johann StraussⅡ - Tausend und eine Nacht,Walzer nach Motiven der Operette "Indigo" [Op.346]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一〇〇一夜圆舞曲,选自轻歌剧《靛蓝女王和四十大盗》
17. Johann StraussⅡ- Tik-Tak,Polka-schnell aus der Operette “Die Fledermaus” [Op.365]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嘀嗒快速波尔卡,选自轻歌剧《蝙蝠》
加演曲目
18. Eduard Strauss - Mit Vergnügen,Polka-schnell [Op.228]
爱德华•施特劳斯 - 愉悦快速波尔卡
19.Johann StraussⅡ -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 [Op.314]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0.Johann StraussⅠ - Radetzky-Marsch [Op.228]
老约翰•施特劳斯 - 拉德茨基进行曲
ps. 关于文中提到的《风流寡妇》序曲需要补充几句:该序曲并非为歌剧创作,而是专门为音乐会演出准备的,其性质实际上类似于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组曲》。而且非常巧合的是,这正是莱哈尔本人在其七十大寿时(1940年)为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萨尔茨堡演出时特别创作的,作曲家试图以此证明他的创作水平较之当时大火的理查`施特劳斯并没有什么差距。在这部作品中,莱哈尔特别摘取了《风流寡妇》中最为有名的片段进行变形和再创作。该曲的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使得莱哈尔甚至产生了将此曲正式作为歌剧序曲的想法,但后来发现观众还是更适应原版直截了当的开头,遂放弃了此想法。但这首非常动听的序曲后来也逐渐被人遗忘……
乍一看这份曲目单,连同尚未公布的加演总共20首曲目。上半场进行曲开场,下半场序曲开场,最后以快速波尔卡收尾,同最为标准的维新会曲目单定势没有丝毫偏离。但如果仔细观之,就会发现两大极为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开场连续两首均为非施特劳斯家族作品,这一点,从曲目单有据可查的1980年到现在为破天荒的第一次(要知道,在维新会这种非常保守的音乐会上,开场两首曲目均非小施特劳斯创作的情况都不多见,遑论两首均非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其次,算上返场的爱德华·施特劳斯,这份曲目单中不同的作曲家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9人!(施特劳斯家族父子兄弟4人,外加乐团创始人奥托·尼古莱、齐哈尔、苏佩、莱哈尔和瓦尔退费尔),跨度几乎已经囊括了整个奥地利舞曲音乐的全部范畴。后生可畏,杜达梅尔的雄心,可见一斑!
![]() |
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封面 |
但这又是一份让人很矛盾的曲目单。易言之,这是一份非常不适合维新会的新手欣赏的曲目单,但如果从剑走偏锋的角度来看,又是一份很有可能极其出彩的曲目单。以笔者粗浅的聆听经验,试分析如下:
一、进行曲部分
杜达梅尔没有像13年的莫斯特那样搞什么乾坤大挪移,还是老老实实把进行曲搁在了第一位。但这首名字颇有些拗口的《尼赫莱蒂进行曲》,实在和以往经典的开场进行曲不太相同——以往维新开场的进行曲,往往“威武雄壮”居多,大多带有喜庆、庄重的氛围。这点就连去年罗伯特·施托尔兹的作品也不例外。
但这首选自莱哈尔轻歌剧作品的进行曲,如果从试听版本来看,带有某种咏叹调甚至反讽的性质,应该属于为歌剧的某个角色“提色”之功用。当然,04年选自《护林员》的《如此精彩进行曲》和多年上榜的选自《吉普赛男爵》的《入城式进行曲》也属于从小约翰的轻歌剧中摘出,但其曲风却仍然没有脱离既有的范畴。莱哈尔作为一代轻歌剧创作大师,留下了《金与银圆舞曲》《风流寡妇圆舞曲》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其艺术品位和旋律均不在小约翰创作的圆舞曲之下。杜达梅尔放着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不选,一定要选一首如此偏门的进行曲开场,这个谜团,估计只能等到Booklet出来的时候,才能解答了。
![]() |
《尼赫莱蒂进行曲》作曲者弗朗茨·莱哈尔(1870-1948) |
未知来源的尼赫莱蒂进行曲现场版试听
另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奥地利轻歌剧音乐代言人之一的莱哈尔,竟然在过去整整78年的维新会均未曾出场,也一直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无论如何,这次其作品得以跻身曲目单中,总能引发某种浮想联翩。也许有一天,笔者一直认为最适合登上维新会的《风流寡妇序曲》,能够被搬上维新会的舞台吧。
![]() |
拿索斯发行的莱哈尔本人指挥自己作品,其中包括《风流寡妇序曲》 |
二、序曲部分
序曲放在下半场开场,也算是个维新会的惯例了。在去年维新会的分析中,笔者还在吐槽前几年几乎把维新会之前常演的轻歌剧序曲冷饭炒了个遍,今年果然一鸣惊人——《黑桃皇后序曲》在苏佩的序曲中名气的确不高。不仅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轻骑兵序曲》没法相比,连《维也纳早中晚》甚至《诗人和农夫》这种都要更有名一些吧。另外,早年维新会还是单碟CD的时代,序曲作品是最容易被“阉割”掉的——和小约翰的圆舞曲相比,序曲毕竟不是维新会的主角。这其中最悲催的就是梅塔——1990年和1995年,梅塔连续选了两首苏佩的《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以及《快乐的强盗序曲》,结果全部被SONY和谐掉,后者总算是在2016年SONY整理维新会作品精选的时候得以“重见天日”,前者则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正式的CD唱片版本,何其可怜!
笔者第一次听到《黑桃皇后序曲》是在一张日本迪卡出版的博斯科夫斯基和索尔蒂指挥VPO的序曲拼盘当中。博士演绎序曲的风格比较偏软,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而50年代初,火力全开的索尔蒂的指挥风格则属于极度血脉贲张的重金属风格。这首原本并不算太出格的作品(熟悉苏佩序曲风格的朋友都知道,他的序曲属于典型的慢+快+慢+快风格,和汪峰的作品差不多,听多了都是套路),最后的快慢对比被索尔蒂整的极为夸张,到了结尾冲刺部分乐队听起来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完美的反映了这位“指挥暴君”的凌厉风格。一听难忘。以致后来笔者再听卡拉扬和梅塔的版本都味如嚼蜡。因此,这首作品,笔者对于杜达梅尔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毕竟能够捧出2010年柏林除夕音乐会上圣-桑《酒神舞》和2012年维也纳美泉宫音乐会庞基耶利《时光之舞》的男人,还是足以吊起人的胃口的。
![]() |
迪卡发行的博斯科夫斯基与索尔蒂指挥苏佩序曲作品 |
三、圆舞曲部分
这恐怕是今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部分了。总共5首圆舞曲中(不包括加演的蓝色多瑙河),最广为人知的竟然是《溜冰圆舞曲》!剩下小约翰的三首《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奢华》以及《一〇〇一夜》恐怕只有最后一首还能勉强算是维新的常客(分别在1949、1962、1970、1992以及2005年出现过5次),前两首中《奢华》是首演,而《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则是在1995年由梅塔首演。纵观近20年的曲目单,从来没有一个指挥家敢于把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这盘“主菜”搭配得如此冷僻,更何况还是在首秀当中。
平心而论,这三首圆舞曲中,如果没有例外,《奢华》基本是打酱油的份(当然也不排除出现像09年《东方童话》那种抢戏的情况,但实属小概率事件),而剩余两首并非完全没有文章可以做:《梅菲斯托的地狱呼唤》尽管名字听上去“不太吉利”,1995年梅塔捧出的也是一个张力十足的热辣版本,而《一〇〇一夜》也有92年小克的绝唱以及05年老马尚佳演绎的“珠玉在前”,杜达梅尔要想成功翻盘,难度也不小。
不过,惊喜同样也可能来自于剩下两首非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首先是《溜冰圆舞曲》。这首作品从08年来自法国的指挥大师普莱特执棒之时,就一直被乐友拿来津津乐道。但普老两次偏偏都没有选择这首曲子,倒是去年葱丝冷不丁选了一首知名度的更低的《西班牙圆舞曲》——不过毕竟这首还是搭了“尚能登大雅之堂”的夏布里埃的《西班牙随想曲》的便车嘛!但《溜冰圆舞曲》的烂大街程度(从溜冰场到游戏机),恐怕属于比Unterhaltung还要Unterhaltung的作品了吧!
![]() |
《溜冰圆舞曲》作曲者埃米尔·瓦尔退费尔(1837-1915) |
但如果这样看待这部作品,似乎又有些不公平。因为如果放在整个古典音乐的长河中,整个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可能都属于“不入流”之作。正是维新会用高雅的氛围和VPO这样顶尖水平的演绎,等于重新又把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介绍给了全世界。照此推理,为何不可惠及于《溜冰圆舞曲》这样的作品呢?也许下一个等待“正名”的,就是那首曾获世博会作曲金奖,但却因为改编为电影配乐太有名而被常年误认为“舞厅音乐”的《多瑙河之波》了吧!(2011年维也纳之春音乐会上,时任VSO总监法比奥·路易斯曾演过这首作品的管弦乐版本,甚为动听)
![]() |
飞利浦发行的瓦尔退费尔圆舞曲作品 |
法比奥·路易斯指挥VSO《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 |
《多瑙河之波》作曲者扬·伊凡诺维奇(1845-1902) |
至于另一首齐哈尔的《闲庭信步》,在79年的博士演绎就属于典型的惊鸿一瞥。不知道杜达梅尔是不是受到了今年维也纳之春新年音乐会曼菲尔德·霍内克演绎的启发,不仅选入这首曲目,还要配上芭蕾舞蹈。很显然,乐团和指挥很有可能将今年的爆点押在这这首曲目上,到底能成一个什么效果,也让人非常期待。
四、其他
相比之下,今年的其他一些曲目的口味就显得清淡了许多。几首波尔卡舞曲听过试听版之后都属于中规中矩。而作为闹场的快速波尔卡中,《冬趣》、《我们绝不畏惧》和《一起跳舞》的旋律性都比较强。而《嘀嗒》快速波尔卡在最近15年已经出现了3次,大有走红之势。至于返场的《愉悦》,1996年老马的放肆演出也让人印象深刻。而另外一个作为大噱头的《月升小合唱》,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合唱团将“惊艳亮相”,这也是破天荒第一次。
纵观本届维新会曲目单,可谓骨骼清奇,雄心勃勃。回想1991年,风华正茂的阿巴多大师“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掺杂舒伯特、莫扎特和罗西尼的曲目,遭遇保守势力“反攻倒算”还让乐迷们唏嘘不已。而随着3M时代的结束,一届又一届的维新会开始一点一点小心地在曲目单上拓宽新曲目和新风格,可以说,今年的曲目单也是近十几年维新会演进的必然结果。维新会到底是奥地利人的维新会,还是德奥的维新会,还是欧洲的维新会,还是全世界的维新会?想必杜达梅尔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接下来,就要等待这桌菜能被这位天纵奇才的委内瑞拉人做成什么样子了。
![]() |
“80后”委内瑞拉籍指挥大师古斯塔沃·杜达梅尔 |
附:2017年维也纳音乐会曲目单(★为首演)
上半场:
01.Franz Lehár - Nechledil Marsch aus der Operette "Wiener Frauen" ★
弗朗茨•莱哈尔 - 尼赫莱蒂进行曲,选自轻歌剧《维也纳的少女》
02.Èmile Waldteufel - Les Patineurs,Walzer [Op.183] ★
埃米尔•瓦尔退费尔 - 溜冰圆舞曲
03.Johann StraussⅡ - 's gibt nur Kaiserstadt, 's gibt nur Wiener!,Polka [Op.291]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帝都波尔卡
04.Josef Strauss - Winterlust,Polka-schnell [Op.121]
约瑟夫•施特劳斯 - 冬趣快速波尔卡
05.Johann StraussⅡ - Mephistos Hollenrufe,Walzer [Op.101]
小约翰•施特劳斯 - 梅菲斯托在地狱的召唤圆舞曲
06.Johann StraussⅡ - So ängstlich sind wir nicht!,Polka-schnell [Op.413]
小约翰•施特劳斯 - 我们绝不畏惧快速波尔卡
下半场:
07 Franz von Suppé - Ouvertüre zur Operette “Pique Dame” ★
弗朗茨•冯•苏佩 - 轻歌剧《黑桃皇后》序曲
08. Carl Michael Ziehrer - Hereinspaziert!,Walzer aus der Operette "Der Schatzmeister" [Op.518]
卡尔•迈克尔•齐哈尔 - 闲庭信步圆舞曲,选自轻歌剧《占卜法师》
09 Otto Nicolai – “Moon Choir” aus der Operette “D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
奥托•尼古莱 - 月升小合唱,选自轻歌剧《愉快的温莎妇人》
10.Johann StraussⅡ - Pepita-Magnetische,Polka [Op.138]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佩皮塔波尔卡
11.Johann StraussⅡ - Rotunde,Quadrille [Op.360]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圆形大厅四对舞
12.Johann StraussⅡ - Die Extravaganten,Walzer [Op.205]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奢华圆舞曲
13.Johann StraussⅠ - Indianer,Gallop [Op.111]
老约翰•施特劳斯 - 红色印度加洛普
14.Josef Strauss - Die Nasswalderin,Polka-Mazurka [Op.267]
约瑟夫•施特劳斯 - 纳斯瓦尔德的女孩玛祖卡波尔卡
15.Johann StraussⅡ - Auf zum Tanze! Polka-schnell [Op.436]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一起跳舞快速波尔卡
16.Johann StraussⅡ - Tausend und eine Nacht,Walzer nach Motiven der Operette "Indigo" [Op.346]
小约翰•施特劳斯 - 一〇〇一夜圆舞曲,选自轻歌剧《靛蓝女王和四十大盗》
17. Johann StraussⅡ- Tik-Tak,Polka-schnell aus der Operette “Die Fledermaus” [Op.365]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嘀嗒快速波尔卡,选自轻歌剧《蝙蝠》
加演曲目
18. Eduard Strauss - Mit Vergnügen,Polka-schnell [Op.228]
爱德华•施特劳斯 - 愉悦快速波尔卡
19.Johann StraussⅡ -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 [Op.314]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0.Johann StraussⅠ - Radetzky-Marsch [Op.228]
老约翰•施特劳斯 - 拉德茨基进行曲
ps. 关于文中提到的《风流寡妇》序曲需要补充几句:该序曲并非为歌剧创作,而是专门为音乐会演出准备的,其性质实际上类似于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组曲》。而且非常巧合的是,这正是莱哈尔本人在其七十大寿时(1940年)为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萨尔茨堡演出时特别创作的,作曲家试图以此证明他的创作水平较之当时大火的理查`施特劳斯并没有什么差距。在这部作品中,莱哈尔特别摘取了《风流寡妇》中最为有名的片段进行变形和再创作。该曲的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使得莱哈尔甚至产生了将此曲正式作为歌剧序曲的想法,但后来发现观众还是更适应原版直截了当的开头,遂放弃了此想法。但这首非常动听的序曲后来也逐渐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