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英语学习记录
2017.4.18
I have a tent.
I will picnic in the tent.
I will play the piano.
I like the balls.
2017.3.29
最近的输出不多,但都是成句的。
昨天有好几句,但我就记得这一句了:
玩具洒在地上,我们俩在桌子下面捡。
她说:It fall down to the ground.
我说:not it but they .There are many toys.
她纠正:They fell down to the groud.
误打误撞把时态也纠正了。
是不是说:dropped on the floor 更加合适?
2017.3.10
千方百计想鼓动甜妞再“拍个电影”。洗漱的时候,撺掇她编了一个(天啊转头忘,我现在这记性……哦,想起来了!)母勒鱼的故事。
母勒鱼和海一样“高”,它能把很多的鱼都吃掉。但是来了一只和天空一样高的鳄鱼。鳄鱼让潜水员到水里去,像挤香香一样把母勒鱼肚子里的小鱼都挤出来了。小鱼高兴地回到了海里。鳄鱼把母勒鱼吃掉了。
她问电影拍出来,可以发给英国人看吗?我说那我们得用英语再讲一遍。
于是她唏哩呼噜地用“英语”瞎讲。听懂了一段:come into the sea……
之前陪她看一个玩具的片子,里面有个ice cream van。
我问:Can you drive the ice cream van?
她回答:It's too little.
问:Who can drive the ice cream van?
答:(The )little girl.
2017.3.9.
跟甜妞做了个电影
2017.2.
-Are you a naughty girl?
-No.
-What about you?
-I'm a sweet girl.
2017.1.20
因为我和她说英语,在这个“小语境”下她也不得不说那么一两句。但是说得慢,因为词汇量跟不上,而且完全不像中文那样游刃有余。如果这样下去,会越来越抗拒说英语吧。营造这个“小语境”,估计越来越成为白日做梦。
因为我在工作,她要喊我来。
她说:Come here ,I have a present for you.
我说:I am busy.
她觉得忙是一件很有格调的事情。冲过来说:I'm busy too.
让她说了两遍我才听懂了。因为没想到她会加个too。从没有用中文解释过too,但是她会用了。很好。
还是陪她玩了会卖饼干的游戏。
我全部说英语。她都能听得乐呵呵。轮到她卖了,我扮演小兔子来买。
她说:Do you like strawberry cookies?
Do you like tea cookies?(抹茶,matcha,一时我也不会,就随口胡诌了,她也跟着我胡说)
Do you like popcorn cookies?
Do you like chocolate cookies?
我拿来一只积木装作机器人,表示没带钱要回去拿,让她帮忙保留一下想买的饼干。她同意了。待会我又拿来小兔子,表示要买那个饼干。她说不行的,那是留给机器人的。
人之初,性本善呢。
最近有个新变化,就是能够复述故事情节了。上面的popcorn来自于最近看的动画片《ABC Bakery》。昨天我俩在卫生间,她跟我絮絮叨叨讲了很多《ABC Bakery》里的情节,人物的名字都模仿得挺标准的,popcorn躺在桌子上,Lollipop怎么了,Jellybean又怎么了,边笑边很快地说,除了人名都是中文,说出来特别搞笑。
我不在家的时候,她拿外婆的PAD自己不知道从来搜了中文动画片,里面有一堆不同职业的狗,她也讲了一长串,消防员狗怎么样,警察狗怎么样……看来是我给她看太少中文动画片,和太少中文书,耽搁了她的中文。
2017.1.16
小妞又生病了。体温飙到42度,摸着身体滚烫。还好今天终于降下来了。
那么高热,哄她坐在床上玩。玩好拼图就拿了一堆牛津树的书来看。前后看了几十本,有时候一本书讲完直接让你再讲一次,再讲一次,再讲一次……
今天做游戏的时候,看到一张汉堡包的贴纸。她说:这就是我在飞机上吃的hamburger啊!
接着又说:It's very hot!太辣了!
生病了没胃口,饭只吃了几小口。给她吃蛋糕。一边吃一边说:太好吃了。妈妈也你吃,我给你一大口。让我也尝一下。
今天直接蛋糕也不想吃了。说留给妈妈和外婆吃。对着屏幕画黑猫警长。
晚上几个楼层突然停电。外婆把平时不给她玩的手电筒借给她。她拿着手电筒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走过来跟我说:我把手电筒照着电视,电视里就有五角星哎!
我说,怎么会有五角星呢?
她说:因为电视有规律。手电筒一照就有五角星了。
规律,是平时跟她解释过的一个词,她大概是想说,电视里自有它的奥妙。
她拉着我的手去看,举起手电筒,电视机里真的倒映出彩虹板的散射光。我表示很惊讶。外公被她喊来看,也表示很惊讶。我们又拿来另外一个手电筒,一起在电视里观赏这被意外发现的奇迹。
前两天提到意大利面,也脱口而出。有些复杂的单词,她倒是记得。
英语需要反复,需要时间。这真是一件花了时间就见成效的事情。小孩子的任何事都是。
然而在学成之外,还是要认真想一下其他的目的。中文是花的时间太少了。
2017.1.14
小妞做英语网课,要用鼠标点,那么小的人,那么小的手,连鼠标都拿不住。从我握着鼠标,她拨我的手或者她示意方向开始,到她能娴熟地自己用鼠标,还变着花样地用胳膊肘点鼠标,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不小心点错或者碰到鼠标的后退侧钮导致作业重做的问题时有出现。直到最近,我也换了苹果电脑,她也用上了触摸板,世界终于归于简单。
昨天是用触摸板的第二天。做了十关,关关一次性通过,一片和谐,欢声笑语。
我反思,不仅仅是解决了鼠标的问题。
因为她很拖拉,抗拒,所以我为了帮助她克服,总是要求她先做英语网课再玩。往往看到其他玩物的诱惑,又被逼着先做好作业,小妞总是不情愿。大哭大闹过两次,不见效,坚持每天作业的习惯是养成了。但不开心总是有的。有些时候她撒娇,明明自己可以,非要我陪她,握着鼠标,她再拿着我的手指挥我。然而我更多是拒绝帮她一起做。我看着也觉得自己太狠,然而可能更多的还是对自己和她一样的拖延症性格的痛恨,导致了冷眼旁观,看着她一哇哇大哭,一边点鼠标,答题正确的提示音就在她的大哭里连续不断地想起。
小小年纪,受此压力,我知道我不够和蔼宠爱。
昨天为什么很好呢。大概是因为,我没有要求她先做网课,而是先陪她玩。玩得尽兴了,再提出做作业,她也没有什么不开心,做得也很顺利。
做到一半要上厕所,从高椅子上连滑带滚地下去,网课还在不停地响,因为中途不能停,她不忘提醒我:“帮我做一下啊!”
脚上的鞋又掉了。她要上厕所一般很急。但是她不得不急忙钻到桌子下面去找鞋。我看着她憋尿钻桌子拿鞋的模样,觉得可爱极了。
她爬到椅子脚边拿到了她的鞋,然后说:“My shoes are brown.”然后慌忙套上冲去洗手间。
四个月。对她的坚持,我对自己都不曾做到过。
可是一个四岁不到小朋友为此经历的不开心,我也都知道。
亲爱的,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你原谅。
我非常爱你。
2017.1.5
英语网课这种形式,确实比较枯燥。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挑战了小妞无限拖延症的性格和习惯。让她常常哭着来做。当然一不顺心她就哭的事情多了去了。这是一件我想坚持的事情,一是坚持学英语,二是希望能成为她改变这种性格的契机。
当母语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好用的时候,她就开始抗拒说英语了。所以在非语境下学外语真是件逆水行舟的事情。越不继续,恐怕越难继续。
起码对于幼儿来说,英语学习无他,就是时间花上去,反复听得越多,用得越多,越熟练。一天一小时英语,其实远远不够。因为有10个小时,都是在中文语境里。但也只能如此了。
今天用拼图和小妞玩“动物幼儿园”的游戏,她很开心。同时哄着她主动完整地说英语。我试着整个游戏都用英语来说,感觉到她能和中文一样立刻反应(除了有生词,有生词她会立刻问这个生词的意思),因为这些句子反复用她已经听成条件反射了,不需要翻译,我试着加快语速,也没有问题,她会用中文回答我的英语问题,并不要求我说中文。但是让她说英语,她不是很乐意,因为明明可以用中文非常轻松说出来的句子,非要用英文去斟酌,确实是累。
但是今天这个游戏还是很成功的,起码在游戏里她比平时多说了很多。有一些记录和反思。
一是,她对一些英语的说法还是没有熟悉到一定的程度。he、she、his、her,看得出她在思考,措辞,不想说错,于是也说得磕磕绊绊。he 和she是她花了很久来分辨的两个词,也许还要很多的重复次数,才能不需要经过大脑就反应出来。可见,听得还是不够多。所以我平时也不一定要她说。
二是,她会自己用英语来组织应用。有如前几天她回答我问她的英语读物上的问题,一个小男孩掉进冰面破碎的小池塘里,我问她:why frozen pond is dangerous?她说:it\s broken。她是说冰面破了。我没有想到这样的回答。今天我请她作为zookepper介绍她的动物们,她说this one...another one...也确实说明她能活学活用。
还有就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远远超过了她的英语词汇量。她不想受到束缚。
相对于英语而言,她在中文上的表达能力,我觉得还是令人满意的。同样她不喜欢输出,听故事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复述,不喜欢自己讲故事。但是今天她竟然自己主动给自己“动物幼儿园”的动物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也是她第一次讲故事,平时怎么都不肯讲的。一气呵成:
从前有一只小鸭子,它喜欢在池塘里玩,但是(第二遍讲的时候改成了“突然”)来了一只鳄鱼,要吃小鸭子。小鸭子的妈妈把鳄鱼赶走了,把世界上所有的鳄鱼都赶走了。小鸭子再也不怕鳄鱼了。
她从小的中文表达习惯就是:完整,连贯,逻辑清楚,语言表达也清楚。上文是几乎原文复述,没有增加减少一个字。
前两天给她在路上听收音机,她回来跟我说:我把声音开大了,否则的话,路上的大车声音太响会影响我听的。
这是很长的一个句子,也是我第一次听她用“否则”这个词。她一般都是这样,第一次用的词,几乎都不会用错,非常准确。
所以平时也会特意用一些书面语,当然不会特别别扭的书面语来跟她讲故事,讲书。
所以我感到吃力的是,以我,和以我现在能够动员到的资源教她的英语,是多么的匮乏,和母语比起来。仿佛是茫茫英语海洋里舀了几勺水喝而已。
2016.11.
问:are you a girl ?
Yes.
Am i a girl ?
You is mommy.
虽然is用错了,但是这个句子是她自己造的,知道you,知道要搭配一个谓语。还不错。
2016.11.21
看Peppa pig的绘本,看到lady这个词。我说:
I am lady Alice,you are girl Alice.(她一定要用我的英文名,所以都是Alice。)
她说:我也是lady啊!
继续Peppa pig绘本。Museum这一集。
说到Peppa最喜欢的房间是女王的服饰陈列室。
我问:What's your favourite room?
她指着自己的帐篷:My windy castle.
my也会加上去了,甚感欣慰。
2016.11.26
拿着笔。
我问:Whose pen?
她答:It's your pen.
果然是这个句式听过辨别过N遍,可以自己套用了。
看到我电脑视频上的人在跑。
我问:Are you running?
她回答:I'm not running,I'm sitting.
2016.12.16
能听,最近却不愿意说。用英语和她说,大都用中文回答。
还是要保持趣味性。
生病,家教老师推迟来。
在医院陪她挂水的时候看书。书上讲,每个动物睡觉的姿势和地方不一样。
考拉,她说树就是它的床。海豚,海就是它的床,大象,我说sand,她说不是,是石子。
她说,那些是它们的bedroom。
她仍然不喜欢自己讲故事,要我来讲。勉强让她讲,她讲了冰雪奇缘的故事。简单地说妹妹被姐姐弄受伤了。我一惊,后来看动画片,果然是这个情节。一问,在幼儿园里看过。
挂水时,旁边的小姑娘比她大半个月,会讲故事,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爷爷让她讲。她讲出来, 几乎是原字原词照背。倒也背得完整。很好奇,是故事讲多了,小姑娘自己背下来了呢,还是特意这么教的。田田很抗拒复述和讲述。只能一直默默地“输入”,也许有一天她会自己愿意“输出”。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让她学英语,几乎不给她看中文动画片。奶奶来的时候给她看巧虎,她看得很高兴,而且很多内容都能很好地吸收。英文绘本看多了,也占用了中文阅读的时间。看来还是得均衡一下。
会讲故事的小姑娘,也会做算术了,而且看得出从实物思维已经转向了抽象思维,会用手机上的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结果。会在脑子里算。也看得出是特意教过的。而田田,我几乎没有教过她数学。从对数字没有概念,到慢慢知道大小前后,到前几天用手指头跟她比划了加减她也明白了,都是在慢慢等她自己觉悟。也因为自己对于理科领域的“教学”方法没有想法,没有信心吧。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基本聪明的孩子。看怎么教学激发了。
晚上在医院,去洗手间。我看到一只大垃圾桶。
我说:It's a rubbish bin。
被我驾着要放在蹲坑上的Alice挣扎着说:It's a big rubbish bin……and a rubbish bin。
为什么后面还有a rubbish bin?
因为有两只垃圾桶啊。
我一看,果然旁边还有一只。
那应该说:There are two rubbish bins.
There are two rubbish bins.
I have a tent.
I will picnic in the tent.
I will play the piano.
I like the balls.
2017.3.29
最近的输出不多,但都是成句的。
昨天有好几句,但我就记得这一句了:
玩具洒在地上,我们俩在桌子下面捡。
她说:It fall down to the ground.
我说:not it but they .There are many toys.
她纠正:They fell down to the groud.
误打误撞把时态也纠正了。
是不是说:dropped on the floor 更加合适?
2017.3.10
千方百计想鼓动甜妞再“拍个电影”。洗漱的时候,撺掇她编了一个(天啊转头忘,我现在这记性……哦,想起来了!)母勒鱼的故事。
母勒鱼和海一样“高”,它能把很多的鱼都吃掉。但是来了一只和天空一样高的鳄鱼。鳄鱼让潜水员到水里去,像挤香香一样把母勒鱼肚子里的小鱼都挤出来了。小鱼高兴地回到了海里。鳄鱼把母勒鱼吃掉了。
她问电影拍出来,可以发给英国人看吗?我说那我们得用英语再讲一遍。
于是她唏哩呼噜地用“英语”瞎讲。听懂了一段:come into the sea……
之前陪她看一个玩具的片子,里面有个ice cream van。
我问:Can you drive the ice cream van?
她回答:It's too little.
问:Who can drive the ice cream van?
答:(The )little girl.
2017.3.9.
跟甜妞做了个电影
四岁女孩拍的电影_腾讯视频
2017.2.
-Are you a naughty girl?
-No.
-What about you?
-I'm a sweet girl.
2017.1.20
因为我和她说英语,在这个“小语境”下她也不得不说那么一两句。但是说得慢,因为词汇量跟不上,而且完全不像中文那样游刃有余。如果这样下去,会越来越抗拒说英语吧。营造这个“小语境”,估计越来越成为白日做梦。
因为我在工作,她要喊我来。
她说:Come here ,I have a present for you.
我说:I am busy.
她觉得忙是一件很有格调的事情。冲过来说:I'm busy too.
让她说了两遍我才听懂了。因为没想到她会加个too。从没有用中文解释过too,但是她会用了。很好。
还是陪她玩了会卖饼干的游戏。
我全部说英语。她都能听得乐呵呵。轮到她卖了,我扮演小兔子来买。
她说:Do you like strawberry cookies?
Do you like tea cookies?(抹茶,matcha,一时我也不会,就随口胡诌了,她也跟着我胡说)
Do you like popcorn cookies?
Do you like chocolate cookies?
我拿来一只积木装作机器人,表示没带钱要回去拿,让她帮忙保留一下想买的饼干。她同意了。待会我又拿来小兔子,表示要买那个饼干。她说不行的,那是留给机器人的。
人之初,性本善呢。
最近有个新变化,就是能够复述故事情节了。上面的popcorn来自于最近看的动画片《ABC Bakery》。昨天我俩在卫生间,她跟我絮絮叨叨讲了很多《ABC Bakery》里的情节,人物的名字都模仿得挺标准的,popcorn躺在桌子上,Lollipop怎么了,Jellybean又怎么了,边笑边很快地说,除了人名都是中文,说出来特别搞笑。
我不在家的时候,她拿外婆的PAD自己不知道从来搜了中文动画片,里面有一堆不同职业的狗,她也讲了一长串,消防员狗怎么样,警察狗怎么样……看来是我给她看太少中文动画片,和太少中文书,耽搁了她的中文。
2017.1.16
小妞又生病了。体温飙到42度,摸着身体滚烫。还好今天终于降下来了。
那么高热,哄她坐在床上玩。玩好拼图就拿了一堆牛津树的书来看。前后看了几十本,有时候一本书讲完直接让你再讲一次,再讲一次,再讲一次……
今天做游戏的时候,看到一张汉堡包的贴纸。她说:这就是我在飞机上吃的hamburger啊!
接着又说:It's very hot!太辣了!
生病了没胃口,饭只吃了几小口。给她吃蛋糕。一边吃一边说:太好吃了。妈妈也你吃,我给你一大口。让我也尝一下。
今天直接蛋糕也不想吃了。说留给妈妈和外婆吃。对着屏幕画黑猫警长。
晚上几个楼层突然停电。外婆把平时不给她玩的手电筒借给她。她拿着手电筒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走过来跟我说:我把手电筒照着电视,电视里就有五角星哎!
我说,怎么会有五角星呢?
她说:因为电视有规律。手电筒一照就有五角星了。
规律,是平时跟她解释过的一个词,她大概是想说,电视里自有它的奥妙。
她拉着我的手去看,举起手电筒,电视机里真的倒映出彩虹板的散射光。我表示很惊讶。外公被她喊来看,也表示很惊讶。我们又拿来另外一个手电筒,一起在电视里观赏这被意外发现的奇迹。
前两天提到意大利面,也脱口而出。有些复杂的单词,她倒是记得。
英语需要反复,需要时间。这真是一件花了时间就见成效的事情。小孩子的任何事都是。
然而在学成之外,还是要认真想一下其他的目的。中文是花的时间太少了。
2017.1.14
小妞做英语网课,要用鼠标点,那么小的人,那么小的手,连鼠标都拿不住。从我握着鼠标,她拨我的手或者她示意方向开始,到她能娴熟地自己用鼠标,还变着花样地用胳膊肘点鼠标,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不小心点错或者碰到鼠标的后退侧钮导致作业重做的问题时有出现。直到最近,我也换了苹果电脑,她也用上了触摸板,世界终于归于简单。
昨天是用触摸板的第二天。做了十关,关关一次性通过,一片和谐,欢声笑语。
我反思,不仅仅是解决了鼠标的问题。
因为她很拖拉,抗拒,所以我为了帮助她克服,总是要求她先做英语网课再玩。往往看到其他玩物的诱惑,又被逼着先做好作业,小妞总是不情愿。大哭大闹过两次,不见效,坚持每天作业的习惯是养成了。但不开心总是有的。有些时候她撒娇,明明自己可以,非要我陪她,握着鼠标,她再拿着我的手指挥我。然而我更多是拒绝帮她一起做。我看着也觉得自己太狠,然而可能更多的还是对自己和她一样的拖延症性格的痛恨,导致了冷眼旁观,看着她一哇哇大哭,一边点鼠标,答题正确的提示音就在她的大哭里连续不断地想起。
小小年纪,受此压力,我知道我不够和蔼宠爱。
昨天为什么很好呢。大概是因为,我没有要求她先做网课,而是先陪她玩。玩得尽兴了,再提出做作业,她也没有什么不开心,做得也很顺利。
做到一半要上厕所,从高椅子上连滑带滚地下去,网课还在不停地响,因为中途不能停,她不忘提醒我:“帮我做一下啊!”
脚上的鞋又掉了。她要上厕所一般很急。但是她不得不急忙钻到桌子下面去找鞋。我看着她憋尿钻桌子拿鞋的模样,觉得可爱极了。
她爬到椅子脚边拿到了她的鞋,然后说:“My shoes are brown.”然后慌忙套上冲去洗手间。
四个月。对她的坚持,我对自己都不曾做到过。
可是一个四岁不到小朋友为此经历的不开心,我也都知道。
亲爱的,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你原谅。
我非常爱你。
2017.1.5
英语网课这种形式,确实比较枯燥。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挑战了小妞无限拖延症的性格和习惯。让她常常哭着来做。当然一不顺心她就哭的事情多了去了。这是一件我想坚持的事情,一是坚持学英语,二是希望能成为她改变这种性格的契机。
当母语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好用的时候,她就开始抗拒说英语了。所以在非语境下学外语真是件逆水行舟的事情。越不继续,恐怕越难继续。
起码对于幼儿来说,英语学习无他,就是时间花上去,反复听得越多,用得越多,越熟练。一天一小时英语,其实远远不够。因为有10个小时,都是在中文语境里。但也只能如此了。
![]() |
今天用拼图和小妞玩“动物幼儿园”的游戏,她很开心。同时哄着她主动完整地说英语。我试着整个游戏都用英语来说,感觉到她能和中文一样立刻反应(除了有生词,有生词她会立刻问这个生词的意思),因为这些句子反复用她已经听成条件反射了,不需要翻译,我试着加快语速,也没有问题,她会用中文回答我的英语问题,并不要求我说中文。但是让她说英语,她不是很乐意,因为明明可以用中文非常轻松说出来的句子,非要用英文去斟酌,确实是累。
但是今天这个游戏还是很成功的,起码在游戏里她比平时多说了很多。有一些记录和反思。
一是,她对一些英语的说法还是没有熟悉到一定的程度。he、she、his、her,看得出她在思考,措辞,不想说错,于是也说得磕磕绊绊。he 和she是她花了很久来分辨的两个词,也许还要很多的重复次数,才能不需要经过大脑就反应出来。可见,听得还是不够多。所以我平时也不一定要她说。
二是,她会自己用英语来组织应用。有如前几天她回答我问她的英语读物上的问题,一个小男孩掉进冰面破碎的小池塘里,我问她:why frozen pond is dangerous?她说:it\s broken。她是说冰面破了。我没有想到这样的回答。今天我请她作为zookepper介绍她的动物们,她说this one...another one...也确实说明她能活学活用。
还有就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远远超过了她的英语词汇量。她不想受到束缚。
相对于英语而言,她在中文上的表达能力,我觉得还是令人满意的。同样她不喜欢输出,听故事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复述,不喜欢自己讲故事。但是今天她竟然自己主动给自己“动物幼儿园”的动物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也是她第一次讲故事,平时怎么都不肯讲的。一气呵成:
从前有一只小鸭子,它喜欢在池塘里玩,但是(第二遍讲的时候改成了“突然”)来了一只鳄鱼,要吃小鸭子。小鸭子的妈妈把鳄鱼赶走了,把世界上所有的鳄鱼都赶走了。小鸭子再也不怕鳄鱼了。
她从小的中文表达习惯就是:完整,连贯,逻辑清楚,语言表达也清楚。上文是几乎原文复述,没有增加减少一个字。
前两天给她在路上听收音机,她回来跟我说:我把声音开大了,否则的话,路上的大车声音太响会影响我听的。
这是很长的一个句子,也是我第一次听她用“否则”这个词。她一般都是这样,第一次用的词,几乎都不会用错,非常准确。
所以平时也会特意用一些书面语,当然不会特别别扭的书面语来跟她讲故事,讲书。
所以我感到吃力的是,以我,和以我现在能够动员到的资源教她的英语,是多么的匮乏,和母语比起来。仿佛是茫茫英语海洋里舀了几勺水喝而已。
2016.11.
问:are you a girl ?
Yes.
Am i a girl ?
You is mommy.
虽然is用错了,但是这个句子是她自己造的,知道you,知道要搭配一个谓语。还不错。
2016.11.21
看Peppa pig的绘本,看到lady这个词。我说:
I am lady Alice,you are girl Alice.(她一定要用我的英文名,所以都是Alice。)
她说:我也是lady啊!
继续Peppa pig绘本。Museum这一集。
说到Peppa最喜欢的房间是女王的服饰陈列室。
我问:What's your favourite room?
她指着自己的帐篷:My windy castle.
my也会加上去了,甚感欣慰。
2016.11.26
拿着笔。
我问:Whose pen?
她答:It's your pen.
果然是这个句式听过辨别过N遍,可以自己套用了。
看到我电脑视频上的人在跑。
我问:Are you running?
她回答:I'm not running,I'm sitting.
2016.12.16
能听,最近却不愿意说。用英语和她说,大都用中文回答。
还是要保持趣味性。
生病,家教老师推迟来。
在医院陪她挂水的时候看书。书上讲,每个动物睡觉的姿势和地方不一样。
考拉,她说树就是它的床。海豚,海就是它的床,大象,我说sand,她说不是,是石子。
她说,那些是它们的bedroom。
她仍然不喜欢自己讲故事,要我来讲。勉强让她讲,她讲了冰雪奇缘的故事。简单地说妹妹被姐姐弄受伤了。我一惊,后来看动画片,果然是这个情节。一问,在幼儿园里看过。
挂水时,旁边的小姑娘比她大半个月,会讲故事,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她爷爷让她讲。她讲出来, 几乎是原字原词照背。倒也背得完整。很好奇,是故事讲多了,小姑娘自己背下来了呢,还是特意这么教的。田田很抗拒复述和讲述。只能一直默默地“输入”,也许有一天她会自己愿意“输出”。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让她学英语,几乎不给她看中文动画片。奶奶来的时候给她看巧虎,她看得很高兴,而且很多内容都能很好地吸收。英文绘本看多了,也占用了中文阅读的时间。看来还是得均衡一下。
会讲故事的小姑娘,也会做算术了,而且看得出从实物思维已经转向了抽象思维,会用手机上的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结果。会在脑子里算。也看得出是特意教过的。而田田,我几乎没有教过她数学。从对数字没有概念,到慢慢知道大小前后,到前几天用手指头跟她比划了加减她也明白了,都是在慢慢等她自己觉悟。也因为自己对于理科领域的“教学”方法没有想法,没有信心吧。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基本聪明的孩子。看怎么教学激发了。
晚上在医院,去洗手间。我看到一只大垃圾桶。
我说:It's a rubbish bin。
被我驾着要放在蹲坑上的Alice挣扎着说:It's a big rubbish bin……and a rubbish bin。
为什么后面还有a rubbish bin?
因为有两只垃圾桶啊。
我一看,果然旁边还有一只。
那应该说:There are two rubbish bins.
There are two rubbish 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