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城市探险者」,着迷于建筑物被时间洗刷过的痕迹
![]() |
“ 你知道在地球上,有种人叫「城市探险者」吗? ”
刚认识然潘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城市探险者」这个词。
然潘2010年初来到加拿大留学,读化工专业,主要做的却是抗癌基因药物研究。她日常一半的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去年底毕业,现在在一家制药公司做Chemist。
![]() |
然潘的实验室 |
然潘一直对废墟情有独钟,“ 高中的校园在圆明园内,体育馆有道侧门可以溜进去。坐在残垣断壁上时,感觉时间又慢又快,游人们来了又走,砖瓦和溪水却始终不变。我们看着它们,觉得时间流逝地很慢,它们看我们又觉得时间流逝地很快。”
![]() |
“禁止入内”标志 |
也许这就是接触废墟的“契机”,后来她也跟朋友一起去过北京废弃的教堂、工厂、礼堂......但那时候并不知道有“城市探险”。直到2014年底,她从国外网站接触到这个名词,才发现竟然有很多人喜欢去这些废弃的建筑物探险。
![]() |
![]() |
二战军营 |
工厂、温室、农庄、医院、汽车墓地、火车站、二战军营都是然潘去过的地方,阿酱很惊讶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前往。
“最初前往是全副武装,靴子、相机、三脚架。后来发现这样行动起来不方便。现在基本轻装上阵,带手机和手电。如果遇上值得拍的,会带上相机再去一次。”
![]() |
![]() |
长成森林的废弃温室 |
然潘每周周末都会选择一个废墟前往,她会先在网上搜索,找地点信息,确定有无看守,也会看看别人拍的照片是否吸引。
“废墟网站的话,最有名的是uer.ca。flickr和instagram也很好用,除了有直观的照片,也有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废墟名字、大概地点。我一般确认是用Google map看卫星地图。”
![]() |
![]() |
游乐场 |
自己孤身前往,加上又是女生,阿酱很好奇然潘每次前往废墟都会有些怎样的困难在等着她。
“除非能确定废墟是百分百安全的,要不不建议女生单独城探。年久失修的建筑本身就很危险(塌陷,木头腐朽,护栏不结实等等),最关键的是很多废墟里都住着流浪汉。我最大的困难是身高不够,所以需要翻墙爬窗子的地方只能放弃。其实困难是没办法克服的,尽量找同伴一同前往。”
![]() |
![]() |
汽车坟墓 |
![]() |
“Wicker欧洲进口”商店 |
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废墟都是不一样的。然潘非常喜欢大自然逐渐覆盖人类建筑物的过程,nature is reclaiming mankind。
![]() |
被问起当地政府与市民如何看待废墟,然潘告诉阿酱:“一般人不会太在意自己城市里的废墟,就好比北京人很少留意首钢、改造前的798。每个废墟都是禁止入内的,区别在于安保力量的强弱。”说到这里,阿酱又想起去年偷偷进入广州航天奇观的废墟时,被巡逻的保安抓了个正着。
“政府对于每座废墟的措施不同。有些会推倒重建,有些会在原有基础上翻新,也有永久废弃的地点。现在非常多的工业废墟被用作艺术中心,比如德国东柏林的Frederichshain,多伦多的Distillery District,北京的798。”
![]() |
![]() |
废墟探得多,总会被问起有没有遇过灵异的事件,blue ghost tunnel 是然潘提及的其中一个,因为它的“灵异”属性太有名了!据说总有人能在隧道里听见女人的尖叫声。不仅是城市探险者,一些对鬼怪感兴趣的ghostchaser也都去过。
![]() |
blue ghost tunnel |
Blue Ghost Tunnel (又被称作尖叫隧道 screaming tunnel),全长不足200米,高5米,宽4.8米,位于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 Welland 运河附近。1875年建成后陆续有107人死在隧道附近,1920年因遭遇洪水,隧道周边的600多个坟墓被冲毁淹没。
对于 Blue Ghost Tunnel 的经验就是,建议周末前往避开周围工厂的上班时间。路上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标志,都被前辈们标了出来,跟着标志走,很快就能到了。
![]() |
Motel |
虽说每个人进行城市探险的目的都不一样,但然潘觉得大家还是尽量不要破坏这些废弃的建筑物,也尽量不要随便泄露地点信息。
![]() |
对于然潘来说,在废墟拍照只是记录的手段。看到时间洗刷建筑物的痕迹,才是最让她着迷的。
![]() |
現居加拿大 | 豆瓣:然潘 | 微博:然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