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德国电影节观影札记
2016德国电影节共放映了8部电影,我一部都没有落下,其中还参加了三部电影的映后导演交流会,拿到了美女导演的签名,与美女导演亲密合影,实在是相当知足了。
其实之前我看过的德国电影并不多,最有印象的是《别人的生活》了,这部影片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备受关注。德国人以严谨和一丝不苟著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拍摄以反思历史,揭露德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黑暗为主题的影片,比如本届电影节就出现了四部这样的影片:《尊严殖民地》的导演说希望让全世界都知道德国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一个国家有反思才能有进步,《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则指出反抗强权才是真的爱国这样的普世思想,所以鲍尔为了爱国而叛国,《流星街》由阿拉伯移民少年在德国生存现状的反思,让人更能静下心来思考目前德国难民潮的对策,《汉娜的睡犬》则是犹太人的那些事。当然,除了反思历史,许多电影人也把镜头对准了边缘人群:《四个国王》聚焦的是四个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年,导演希望借由此片传达一个思想,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夜魔附身》则把一个叛逆少女内心的抑郁和丑恶面具象化为一个怪兽,通过少女与怪兽相处的微妙情愫变化呼吁了大家接受自我的品质。此外,关注日本福岛民众生活现状的《福岛之恋》以及德国历史上著名女哲学家Lou Andreas-Salomé的《恋上哲学家》让电影节的影片类型更加多元化。
总体而言,本次电影节的参展电影基本都在水准之上,其中最让我惊喜,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四个国王》。 下面就简单评价下我所看的这8部影片吧(排名分先后), 仅供参考。
1、《四个国王》(4 Kings)(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5.11.19(德国)
个人评分:72
简评:影片叙述了在一家青少年精神治疗应急中心,四个有着不同精神困扰的青年在医生的帮助下,度过的一个难忘的圣诞节。整部影片叙事沉着冷静,影像风格阴郁冷厉,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环境和物件烘托出了主人公们孤寂而迷失的内心,但编导却通过医生之手,让这些年轻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彼此关照,并逐渐融为一个温馨的集体,虽然结尾略有些伤感,但导演说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这个圣诞节中得到了成长,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劣,至少他们找回了内心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缺失的品质。★★★☆
2、《流星街》(Meteor Street)(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2.12(柏林电影节)
个人评分:71
简评:影片描绘的是一对巴勒斯坦兄弟在柏林的生活状态,哥哥脾气暴躁但天性乐观,弟弟敏感忧郁却天真淳朴,通过弟弟在融入柏林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阻碍挫折,从而意图引发观众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间交流问题的思考。导演采用几乎全程手持摄影的方式,用大量中近景加特写镜头试图拉进观众与男主角的距离,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快速剪辑和声音效果的使用烘托出男主角的心境,最终男主角的选择代表了他对于移民生活的彻底绝望,试图从另一种方式中找到未来生活的希望,结尾伤感却更易引人深思。导演在见面会上聊到了拍摄方式、结尾男主角如此选择的原因、人物的看法、移民潮、影片主旨等方面的问题,让人对影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尊严殖民地》(Colonia)(类型:惊悚)
公映日期:2016.4.15(北美)
个人评分:70
简评:导演说拍摄这部影片的宗旨是为了讲述一段德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不光彩事件,据说当时德国人与智利当地强权勾结,建立了灭绝人性的邪教组织,残害了无数生命,但国际社会却对此视而不见,导演希望借本片唤起普世的公知。影片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坚强女性深入虎穴解救男友的故事,邪教组织军事化的管理政策及灭绝人性的思想折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体氛围紧张凝重叙事流畅节奏适当,娱乐性极佳,只是部分桥段过于追求戏剧性而显得有些失真,当然艾玛还挺适合这种精明坚强女性的角色。★★★☆
4、《夜魔附身》(The Nightmar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5.26(德国)
个人评分:66
简评:蛮有意思的一部实验电影,编导将女孩内心的心魔或者说丑陋的一面具象化为面目可憎的不明来源生物,整部影片也并没有朝精神病类型片方面靠,女孩对待这个生物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害怕转变为最后骄傲的接受,与众人从一开始不相信女孩所言到最终真相公之于众之间形成巧妙的对应关系,但部分情节还是略让人不知所云,夜店风的画面还好不多,不然真是要闪瞎双眼。★★★☆
5、《恋上哲学家》(In Love with Lou - A Philosopher's Lif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6.30(德国)
个人评分:66
简评:影片最大的成就是让普通观众第一次了解了Lou这个历史人物,这位女哲学家是历史上众多思想家、艺术家的密友和启蒙师,不过影片仅仅从Lou的感情史角度切入让人有种野史窥探即视感,而且Lou禁欲和纵欲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依然过于前卫。作为时间跨度极大的传记片,在叙事结构上已很难玩出花样,影片最亮眼的地方是女主角从明信片配图中走出来的场景,真是美如诗如画。★★★☆
6、《汉娜的睡犬》(Hannas schlafende Hund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6.9(德国)
个人评分:65
简评:通过小女孩汉娜的视角揭露了这个看似平静美好的天主教小镇的罪恶:母亲隐忍的生活着,宗教老师歧视她,看守欺负她,退休银行老头和看守老头对她邪念不断,她想和哥哥一起参加歌唱比赛却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只有心直口快却失明的姥姥支持他们。看似美好的生活随着一个个秘密的揭晓而变得让人压抑窒息,犹太人的身份危机、天主教的原教旨主义、战后创伤对汉娜一家的影响都在逐渐浮出水面,曾经善良纯真的汉娜在一串串事件后跟家人一起得到了成长。不过影片整体节奏缓慢,前半段叙事全靠悬念支撑,人物的许多行为动机也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导演的讲述方式更是差强人意。★★★
7、《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The People vs. Fritz Bauer)(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8.19(北美)
个人评分:65
简评:德国电影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题材非常不错的政治惊悚片,纳粹时代结束十二年后,总检察长弗里茨·鲍尔一直致力于纳粹罪行的举报,在追查前党卫军阿道夫·艾希曼的过程中他受到百般阻扰,甚至冒着被指控叛国罪的危险,编导所传达的“反抗强权才是真的爱国”思想很具有普世价值,此外,加入的同性情节一方面为了反映当时的强权政府法制制度之荒唐,另一方面也为了展示两人惺惺相惜、同心协力合作的关系,最后的自我牺牲也提升了主题。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意义大于内容的影片。★★★
8、《福岛之恋》(Greetings from Fukushima)(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3.10(德国)
个人评分:62
简评:中文片名什么鬼,完全是误导观众嘛。这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关于成长与治愈,影片的两个女主角:德国的傻白甜美妞,做事大大咧咧,因为一桩失败的婚姻而伤心欲绝;福岛的优雅艺妓,思念故土,却迈不过内疚与自责的那道坎。两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女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敞开心扉,相互影响,最终治愈了内心阴郁的心结。全片采用黑白胶片的影像,用舒缓的叙事将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风格非常日本化,但部分场景略显生硬,灵异情节有些牵强,让人昏昏欲睡。★★★
其实之前我看过的德国电影并不多,最有印象的是《别人的生活》了,这部影片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备受关注。德国人以严谨和一丝不苟著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拍摄以反思历史,揭露德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黑暗为主题的影片,比如本届电影节就出现了四部这样的影片:《尊严殖民地》的导演说希望让全世界都知道德国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一个国家有反思才能有进步,《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则指出反抗强权才是真的爱国这样的普世思想,所以鲍尔为了爱国而叛国,《流星街》由阿拉伯移民少年在德国生存现状的反思,让人更能静下心来思考目前德国难民潮的对策,《汉娜的睡犬》则是犹太人的那些事。当然,除了反思历史,许多电影人也把镜头对准了边缘人群:《四个国王》聚焦的是四个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年,导演希望借由此片传达一个思想,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夜魔附身》则把一个叛逆少女内心的抑郁和丑恶面具象化为一个怪兽,通过少女与怪兽相处的微妙情愫变化呼吁了大家接受自我的品质。此外,关注日本福岛民众生活现状的《福岛之恋》以及德国历史上著名女哲学家Lou Andreas-Salomé的《恋上哲学家》让电影节的影片类型更加多元化。
![]() |
总体而言,本次电影节的参展电影基本都在水准之上,其中最让我惊喜,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四个国王》。 下面就简单评价下我所看的这8部影片吧(排名分先后), 仅供参考。
1、《四个国王》(4 Kings)(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5.11.19(德国)
个人评分:72
简评:影片叙述了在一家青少年精神治疗应急中心,四个有着不同精神困扰的青年在医生的帮助下,度过的一个难忘的圣诞节。整部影片叙事沉着冷静,影像风格阴郁冷厉,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环境和物件烘托出了主人公们孤寂而迷失的内心,但编导却通过医生之手,让这些年轻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彼此关照,并逐渐融为一个温馨的集体,虽然结尾略有些伤感,但导演说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这个圣诞节中得到了成长,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劣,至少他们找回了内心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缺失的品质。★★★☆
![]() |
2、《流星街》(Meteor Street)(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2.12(柏林电影节)
个人评分:71
简评:影片描绘的是一对巴勒斯坦兄弟在柏林的生活状态,哥哥脾气暴躁但天性乐观,弟弟敏感忧郁却天真淳朴,通过弟弟在融入柏林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阻碍挫折,从而意图引发观众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间交流问题的思考。导演采用几乎全程手持摄影的方式,用大量中近景加特写镜头试图拉进观众与男主角的距离,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快速剪辑和声音效果的使用烘托出男主角的心境,最终男主角的选择代表了他对于移民生活的彻底绝望,试图从另一种方式中找到未来生活的希望,结尾伤感却更易引人深思。导演在见面会上聊到了拍摄方式、结尾男主角如此选择的原因、人物的看法、移民潮、影片主旨等方面的问题,让人对影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
3、《尊严殖民地》(Colonia)(类型:惊悚)
公映日期:2016.4.15(北美)
个人评分:70
简评:导演说拍摄这部影片的宗旨是为了讲述一段德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不光彩事件,据说当时德国人与智利当地强权勾结,建立了灭绝人性的邪教组织,残害了无数生命,但国际社会却对此视而不见,导演希望借本片唤起普世的公知。影片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坚强女性深入虎穴解救男友的故事,邪教组织军事化的管理政策及灭绝人性的思想折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体氛围紧张凝重叙事流畅节奏适当,娱乐性极佳,只是部分桥段过于追求戏剧性而显得有些失真,当然艾玛还挺适合这种精明坚强女性的角色。★★★☆
![]() |
4、《夜魔附身》(The Nightmar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5.26(德国)
个人评分:66
简评:蛮有意思的一部实验电影,编导将女孩内心的心魔或者说丑陋的一面具象化为面目可憎的不明来源生物,整部影片也并没有朝精神病类型片方面靠,女孩对待这个生物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害怕转变为最后骄傲的接受,与众人从一开始不相信女孩所言到最终真相公之于众之间形成巧妙的对应关系,但部分情节还是略让人不知所云,夜店风的画面还好不多,不然真是要闪瞎双眼。★★★☆
![]() |
5、《恋上哲学家》(In Love with Lou - A Philosopher's Lif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6.30(德国)
个人评分:66
简评:影片最大的成就是让普通观众第一次了解了Lou这个历史人物,这位女哲学家是历史上众多思想家、艺术家的密友和启蒙师,不过影片仅仅从Lou的感情史角度切入让人有种野史窥探即视感,而且Lou禁欲和纵欲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依然过于前卫。作为时间跨度极大的传记片,在叙事结构上已很难玩出花样,影片最亮眼的地方是女主角从明信片配图中走出来的场景,真是美如诗如画。★★★☆
![]() |
6、《汉娜的睡犬》(Hannas schlafende Hunde)(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6.9(德国)
个人评分:65
简评:通过小女孩汉娜的视角揭露了这个看似平静美好的天主教小镇的罪恶:母亲隐忍的生活着,宗教老师歧视她,看守欺负她,退休银行老头和看守老头对她邪念不断,她想和哥哥一起参加歌唱比赛却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只有心直口快却失明的姥姥支持他们。看似美好的生活随着一个个秘密的揭晓而变得让人压抑窒息,犹太人的身份危机、天主教的原教旨主义、战后创伤对汉娜一家的影响都在逐渐浮出水面,曾经善良纯真的汉娜在一串串事件后跟家人一起得到了成长。不过影片整体节奏缓慢,前半段叙事全靠悬念支撑,人物的许多行为动机也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导演的讲述方式更是差强人意。★★★
![]() |
7、《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The People vs. Fritz Bauer)(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8.19(北美)
个人评分:65
简评:德国电影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题材非常不错的政治惊悚片,纳粹时代结束十二年后,总检察长弗里茨·鲍尔一直致力于纳粹罪行的举报,在追查前党卫军阿道夫·艾希曼的过程中他受到百般阻扰,甚至冒着被指控叛国罪的危险,编导所传达的“反抗强权才是真的爱国”思想很具有普世价值,此外,加入的同性情节一方面为了反映当时的强权政府法制制度之荒唐,另一方面也为了展示两人惺惺相惜、同心协力合作的关系,最后的自我牺牲也提升了主题。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意义大于内容的影片。★★★
![]() |
8、《福岛之恋》(Greetings from Fukushima)(类型:剧情)
公映日期:2016.3.10(德国)
个人评分:62
简评:中文片名什么鬼,完全是误导观众嘛。这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关于成长与治愈,影片的两个女主角:德国的傻白甜美妞,做事大大咧咧,因为一桩失败的婚姻而伤心欲绝;福岛的优雅艺妓,思念故土,却迈不过内疚与自责的那道坎。两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女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敞开心扉,相互影响,最终治愈了内心阴郁的心结。全片采用黑白胶片的影像,用舒缓的叙事将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风格非常日本化,但部分场景略显生硬,灵异情节有些牵强,让人昏昏欲睡。★★★
![]() |
-
假驴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3 0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