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同学
没来由的突然很怅惘,想来十几年的岁月,很多东西毕竟是不一样了。
记忆里的大家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活在贫穷的小乡村里,穿着和时尚毫无关系的衣服,没有什么昂贵的物件,一个复读机已经让大家稀罕半天,我们除了上课下课,写作业,考试,就是在后山漫山遍野的逛着,那时候,成绩和品行是衡量一个学生受欢迎程度的唯一标准,大家的心都简单的像山野里的野花,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成绩好意味着你能走出这个山村,去大城市追寻你的梦想,成绩差可能就只能在家里继承祖业了,一切都很简单,想法也简单,开心与不开心,都是清晰明了的,像山里的空气。
一年又一年,大家纷纷通过考学,打工等等方式,走出了山村,走进了城市,标准当然就变了,心里的那把尺子就变了,看东西也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经历过物质上的贫乏,求学的困苦,工作的不易,终于十几年过去,在这曾经心神向往的城市里站稳了些脚跟,可是心里总是免不了怀念曾经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同伴,曾经如何开心的玩耍。于是纷纷的,聚会组织起来了,见面之前心里一遍又一遍激动的放映着那些魂牵梦萦的场景,心情荡漾,大家眼里的大家还是曾经小山村里的大家,简单质朴,有着如山泉般的笑脸,闪着美好的光芒。于是聚了,聚上一次,好像有那么点感觉,一切好像都回来了,再聚上一次,好像哪里有点不对,想念的时候,又忍不住来上一次,开始发现,这味道已经偏了。豆蔻年华已经走过,人和心都已经走进了另一个标准的时代:同事家早就买了房子,装修的可豪华可漂亮了,我各方面不比他差,我也要买房;隔壁的又换了辆豪车,我好歹得买一辆代步,以前跟我一样穷的李同学如今都经常出国旅游,搞得可洋气了,我也一定不能比他差。。。如此种种,最后心里只剩下两个字:挣钱。
以前看某个女同学,觉得她读书认真,成绩又好,个性温柔,觉得好美。现在再看,成绩是好,可是还在小县城里教书,怎比得上外面光鲜亮丽的白富美,怎么看都没有以前好看了。
记忆里的大家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活在贫穷的小乡村里,穿着和时尚毫无关系的衣服,没有什么昂贵的物件,一个复读机已经让大家稀罕半天,我们除了上课下课,写作业,考试,就是在后山漫山遍野的逛着,那时候,成绩和品行是衡量一个学生受欢迎程度的唯一标准,大家的心都简单的像山野里的野花,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成绩好意味着你能走出这个山村,去大城市追寻你的梦想,成绩差可能就只能在家里继承祖业了,一切都很简单,想法也简单,开心与不开心,都是清晰明了的,像山里的空气。
一年又一年,大家纷纷通过考学,打工等等方式,走出了山村,走进了城市,标准当然就变了,心里的那把尺子就变了,看东西也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经历过物质上的贫乏,求学的困苦,工作的不易,终于十几年过去,在这曾经心神向往的城市里站稳了些脚跟,可是心里总是免不了怀念曾经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同伴,曾经如何开心的玩耍。于是纷纷的,聚会组织起来了,见面之前心里一遍又一遍激动的放映着那些魂牵梦萦的场景,心情荡漾,大家眼里的大家还是曾经小山村里的大家,简单质朴,有着如山泉般的笑脸,闪着美好的光芒。于是聚了,聚上一次,好像有那么点感觉,一切好像都回来了,再聚上一次,好像哪里有点不对,想念的时候,又忍不住来上一次,开始发现,这味道已经偏了。豆蔻年华已经走过,人和心都已经走进了另一个标准的时代:同事家早就买了房子,装修的可豪华可漂亮了,我各方面不比他差,我也要买房;隔壁的又换了辆豪车,我好歹得买一辆代步,以前跟我一样穷的李同学如今都经常出国旅游,搞得可洋气了,我也一定不能比他差。。。如此种种,最后心里只剩下两个字:挣钱。
以前看某个女同学,觉得她读书认真,成绩又好,个性温柔,觉得好美。现在再看,成绩是好,可是还在小县城里教书,怎比得上外面光鲜亮丽的白富美,怎么看都没有以前好看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