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based learning 备课案例
非常棒的一个备课案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zNDM0MA==&mid=2651271639&idx=1&sn=e9cf101c52402f3ea382a66a5e0ee01c&chksm=bd5c185c8a2b914a040fb868ec0ef314b43c94844e4db75ea938a65be7aa3ff8324fa40ffead&scene=0#rd
这条广播的批判是从教育观上来看的(constructivism vs. objectivism)
这条广播提到这种教法的好处是激起了好奇心,击中intrinsic motivation的核心;
但是po主没有认可对思维的训练;
而且po主没有认可rote memory对动机的损害。
曾经从信息差里得利的人总是不愿放弃那条路径的,曾经的我也一样;
在我们这个人为地不消除信息差甚至刻意造成信息差的国度,这种看法确实有道理。
但是靠着仰慕权威以及从信息差里得利/胜出的小孩子如果来到一个信息唾手可得、但是全是碎片化信息的世界里,那种要自己建立体系带来的情绪上的张惶和迷惘以及认知负担、还有因为仰慕权威而可能遭受的歧视、还有因为囫囵吞枣而造成缺乏自己的思维判断从而缺乏创造力,这都是广大的中产阶级出身的学生必然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装作,那个消除了信息差的理想世界还离我们很远
另:这则备课案例的卖点在哪里、以及实施中会面临的困难,有空了要一一指出
这条广播的批判是从教育观上来看的(constructivism vs. objectivism)
这条广播提到这种教法的好处是激起了好奇心,击中intrinsic motivation的核心;
但是po主没有认可对思维的训练;
而且po主没有认可rote memory对动机的损害。
曾经从信息差里得利的人总是不愿放弃那条路径的,曾经的我也一样;
在我们这个人为地不消除信息差甚至刻意造成信息差的国度,这种看法确实有道理。
但是靠着仰慕权威以及从信息差里得利/胜出的小孩子如果来到一个信息唾手可得、但是全是碎片化信息的世界里,那种要自己建立体系带来的情绪上的张惶和迷惘以及认知负担、还有因为仰慕权威而可能遭受的歧视、还有因为囫囵吞枣而造成缺乏自己的思维判断从而缺乏创造力,这都是广大的中产阶级出身的学生必然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装作,那个消除了信息差的理想世界还离我们很远
另:这则备课案例的卖点在哪里、以及实施中会面临的困难,有空了要一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