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冬记竹
我觉得竹通人性,昨日上山砍竹,欲取其做狗舍支柱,共锯三根。方锯第三根齿卡进竹节,与纤维纠缠,费很大劲才推倒竹子,竹断时咯吱刺耳的响。 七月因工作住进竹林,院子不大可丈量,但种树多,门前有两棵大紫薇,七、八月频开花落花,洒碎一地紫红。还有樟树、杉木、桑、冬青与桂花,各有实用。香樟夏日驱虫,在深山中居住算是一宝。到九月桂花盛开,满院皆香,厨房伙夫会摘取做糕点,名为桂花糕,江南常见,江西人甚爱。小时候在老家常吃,尤其过节时必上摆盘糕点。又名灯芯糕,切成条状,穷人家的书生常用它作油灯灯芯读书。老家有名“龙兴铺”,独专桂花糕,盛盘中香气很淡,入口极香,微甜,久置不硬。杉木,桑和冬青皆是四季绿,已是十一月末仍青的有生命力。 院中养了两条狗,一只德牧,一只昆明犬。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属大型犬的土狗,中国的大部分土生土长的狗都属小型犬,中型也常见,至人膝盖。而昆明犬到人臀部以上,跟这只德牧比起来差不多大,短毛,黑色但不发亮。这只昆明犬叫小黑,非常聪明会看人脸色,也能听懂简单命令,爱叼石玩。可以伸出手让它接爪子,叫它换一只爪子它也听得懂。德牧叫阿诺,比较笨,不太亲人,对它下命令是没有用的,它只会伏在地上斜眼看你,唯有你手中有食物时,你可叫它坐下,会听。 昨日锯竹时巧斜锯,竹节又大,颜色偏黄,再横锯一节,成有底小筒,可做笔筒。洗净,可惜天气不好没法快速晾干。善刀工者可以在上面雕琢。室友晚上回来见桌上竹筒,问哪来的是否做烟灰缸。我笑不同人观物审度便不一样。茶大师可能就纳其做器皿,毕竟新竹有竹香。 今早去晾衣服,外面还飘着薄薄的“江南雨”,如纱,寒则刺骨。我走到晾衣场门口时,斗大的水珠淋我一身,抬头一看是一颗斜竹乘风“报复”。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