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
现在学习有两种模式:掌握体系和非掌握体系。
掌握体系,掌握了该阶段的知识才进入到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无时间限制。
非掌握体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该阶段的知识学习,无论结果如何,即进入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基于考试的学习模式就是非掌握模式。考试结束后,分数不同,意味着每个人会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漏洞。
考试结束后,学习会进入到下一阶段,下一阶段的学习会建立在之前的学习内容上,包括之前存在的知识漏洞。
随着学习的推进,知识漏洞越来越多,却需要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在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知识漏洞,最后跟不上进度,不想学了,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该门知识的天赋。对学习的心理是一种打击或者负面的影响。
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是用人为的方式去限制完成某事的时间。
演讲者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建房子。假如把建房子的各个阶段,如打地基、第一层、第二层等等都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一个时间打地基,时间到之后对地基进行评分,然后不管分数多少继续建下一层。结果房子肯定倒塌。事后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建筑商的问题、检查力度和次数的问题、材料的问题等等。但实际上出问题的是过程本身,是整个模式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模式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保持一致的是学习的时间,学生的差异是考试的结果或者说学习的效果。这是非掌握式教育,人为的僵化学生何时学习和学多久,把结果按照分数分级。
但新的掌握式教育模式中,要保持一致的是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这门知识,即学习效果。学生的差异应该是何时以及多久能够掌握一门知识,即学习的时间。
掌握式教育模式好处是可以学生可以真正的掌握这门知识,并且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因为当学生考试只考了80分,并不意味着他的水平只有80分,只是说明他们还需要在剩下的20分的内容上继续努力,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这种方式需要个性化教学。在过去因为成本太高很难大面积推广。但现在MOOC等技术大量普及的情况下, 这种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学生有了各种辅助工具。学生可以看分类视频,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寻找解答。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可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潜能。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社会进化的结果是使人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不断提高。就如同400年前只有少数人识字,而现在人人识字。现在我们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知识,未来会成为大多数人都会的知识。
识字教育是基于掌握体系,而很多知识是基于非掌握体系。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介绍(摘抄自百度百科)
孟加拉裔美国人,教育工作者,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创始人。
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他不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创始人。Khan Academy是一个非营利的教育机构。网站提供超过6500个视频。这些教学视频上载于YouTube上,领域涵盖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萨尔曼·可汗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父亲是孟加拉裔,母亲来自印度。可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他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从此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可汗从小就聪明好学,中学毕业时曾作为学生代表上台致辞。后来,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一口气拿下了数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此后,他又在哈佛商学院拿了一个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萨尔曼·可汗用雅虎电子画画笔记本远程教他在新奥尔良市的表妹数学。当其他的朋友也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就开始把他的教授视频放在Youtube上面,浏览量增大。
在2009年,因为很多学生开始用他的教授视频学习, 可汗就决定辞掉他的工作把制作教育视频变成他新的工作。每一个教育视频平均被点击超过两万次。
可汗学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从2006年起,可汗学院好几年中只有可汗一个老师,而现在已有32位教师加盟,还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视频教程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数学的基础核心课程——算术、几何、代数、微积分,到物理、生物、化学、医学、艺术、金融,历史课程涉及“法国大革命”、“越南战争”等,内容非常广泛。可汗正在拓展更多领域的教学视频,比如会计、信贷危机、SAT和GMAT考试等。截至2012年7月,视频教程被点击数已超过1.6亿次,全球特定用户超过500万人。
分析认为,“可汗学院”的成功,对当前的教育体系是一种挑战。根据YouTube网站的统计,可汗的课程比他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制作的免费网上课程还受欢迎。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的是“教”;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学习”的过程。有媒体指出,“可汗模式”让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许多“不二真理”产生了质疑——是不是只有专家才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是不是一小时左右最合适……现在的美国教育中,也有视频教学课,但是效果一直不佳,学生们一人对着一台电脑,与老师的交流也有限。如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两个学校,已在五年级和七年级试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学生们在家里观看视频自学,老师则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辅导学生们完成功课。可汗表示,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我的目标就是做出大家愿意跟着学习的视频课程。看到人们在‘可汗学院’的帮助下进入大学,或取得好成绩,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可汗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制作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以及部分大学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
不过,也有人指出了“可汗模式”的不足。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可汗的教学方式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他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但不管怎样,可汗凭借一己之力,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将“家庭教师”免费送给渴望知识的人,确实给了现代教育更多的启发。
如今,可汗创立了一家依托可汗学院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可汗的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
“可汗学院”先后收到了两笔重要捐助:一笔是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捐助的150万美元,另一笔是谷歌公司赞助的200万美元。
现在学习有两种模式:掌握体系和非掌握体系。
掌握体系,掌握了该阶段的知识才进入到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无时间限制。
非掌握体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该阶段的知识学习,无论结果如何,即进入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基于考试的学习模式就是非掌握模式。考试结束后,分数不同,意味着每个人会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漏洞。
考试结束后,学习会进入到下一阶段,下一阶段的学习会建立在之前的学习内容上,包括之前存在的知识漏洞。
随着学习的推进,知识漏洞越来越多,却需要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在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知识漏洞,最后跟不上进度,不想学了,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该门知识的天赋。对学习的心理是一种打击或者负面的影响。
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是用人为的方式去限制完成某事的时间。
演讲者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建房子。假如把建房子的各个阶段,如打地基、第一层、第二层等等都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一个时间打地基,时间到之后对地基进行评分,然后不管分数多少继续建下一层。结果房子肯定倒塌。事后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建筑商的问题、检查力度和次数的问题、材料的问题等等。但实际上出问题的是过程本身,是整个模式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模式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保持一致的是学习的时间,学生的差异是考试的结果或者说学习的效果。这是非掌握式教育,人为的僵化学生何时学习和学多久,把结果按照分数分级。
但新的掌握式教育模式中,要保持一致的是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这门知识,即学习效果。学生的差异应该是何时以及多久能够掌握一门知识,即学习的时间。
掌握式教育模式好处是可以学生可以真正的掌握这门知识,并且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因为当学生考试只考了80分,并不意味着他的水平只有80分,只是说明他们还需要在剩下的20分的内容上继续努力,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这种方式需要个性化教学。在过去因为成本太高很难大面积推广。但现在MOOC等技术大量普及的情况下, 这种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学生有了各种辅助工具。学生可以看分类视频,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寻找解答。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可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潜能。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社会进化的结果是使人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不断提高。就如同400年前只有少数人识字,而现在人人识字。现在我们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知识,未来会成为大多数人都会的知识。
识字教育是基于掌握体系,而很多知识是基于非掌握体系。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介绍(摘抄自百度百科)
孟加拉裔美国人,教育工作者,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创始人。
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他不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创始人。Khan Academy是一个非营利的教育机构。网站提供超过6500个视频。这些教学视频上载于YouTube上,领域涵盖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萨尔曼·可汗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父亲是孟加拉裔,母亲来自印度。可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他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从此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可汗从小就聪明好学,中学毕业时曾作为学生代表上台致辞。后来,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一口气拿下了数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此后,他又在哈佛商学院拿了一个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萨尔曼·可汗用雅虎电子画画笔记本远程教他在新奥尔良市的表妹数学。当其他的朋友也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就开始把他的教授视频放在Youtube上面,浏览量增大。
在2009年,因为很多学生开始用他的教授视频学习, 可汗就决定辞掉他的工作把制作教育视频变成他新的工作。每一个教育视频平均被点击超过两万次。
可汗学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从2006年起,可汗学院好几年中只有可汗一个老师,而现在已有32位教师加盟,还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视频教程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数学的基础核心课程——算术、几何、代数、微积分,到物理、生物、化学、医学、艺术、金融,历史课程涉及“法国大革命”、“越南战争”等,内容非常广泛。可汗正在拓展更多领域的教学视频,比如会计、信贷危机、SAT和GMAT考试等。截至2012年7月,视频教程被点击数已超过1.6亿次,全球特定用户超过500万人。
分析认为,“可汗学院”的成功,对当前的教育体系是一种挑战。根据YouTube网站的统计,可汗的课程比他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制作的免费网上课程还受欢迎。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的是“教”;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学习”的过程。有媒体指出,“可汗模式”让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许多“不二真理”产生了质疑——是不是只有专家才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是不是一小时左右最合适……现在的美国教育中,也有视频教学课,但是效果一直不佳,学生们一人对着一台电脑,与老师的交流也有限。如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两个学校,已在五年级和七年级试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学生们在家里观看视频自学,老师则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辅导学生们完成功课。可汗表示,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我的目标就是做出大家愿意跟着学习的视频课程。看到人们在‘可汗学院’的帮助下进入大学,或取得好成绩,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可汗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制作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以及部分大学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
不过,也有人指出了“可汗模式”的不足。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可汗的教学方式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他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但不管怎样,可汗凭借一己之力,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将“家庭教师”免费送给渴望知识的人,确实给了现代教育更多的启发。
如今,可汗创立了一家依托可汗学院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可汗的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
“可汗学院”先后收到了两笔重要捐助:一笔是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捐助的150万美元,另一笔是谷歌公司赞助的200万美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