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员平均薪酬
调查比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4号)》的统计口径分别提供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另外提供平均数、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其中前三个指标的统计解释是: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一、总体情况
――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继续加大,由2006年的15倍,增长到2008年的约20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平均薪酬的增长一方面可能是随经济增长自然增长,考虑到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并不一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平均薪酬的增长受到投票样本的限制,因本投票主要发布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网站用户群的结构也会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
――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收入虽有较大增长,但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收入最高的5%人群,薪酬为255841元,相较于2006年的187836元增长了接近36.2%。中位数薪酬为50000元,较2006年增长约1/4。而收入最低5%人群薪酬为12815元,仅略高于2006年低位数薪酬4个百分点左右。无论以什么标准划分群体,在特定群体中高位数和低位数的差异都很大。高位数薪酬增长迅速,其比率(36.2%)远高于平均薪酬(28.97%)的增长,而低位数薪酬(4.64%)则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还有可能略有降低。高位薪酬和地位薪酬之间的差距,由2006年的15倍,增长到2008年的19.96倍。可见行业间的贫富差距现象继续扩大。
――财会人员的薪资上同其学历正相关,随着学历的提高,收入也相应有明显的提高。硕士以上学历的平均薪酬达到114581元,中专及以下则仅有35123元,其间差别接近三倍。这在高位薪酬、中位薪酬、和低位薪酬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调查显示,男女之间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平均工资高于女性。相同学历、年龄、职务层次的数据比较,男性收入均普遍高于女性。这在高位薪酬、中位薪酬、和低位薪酬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这与往年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基本相同。
――年龄对薪酬的影响,男女呈相同趋势,均呈抛物线式增长。从25岁开始不断增长,在36-40岁之间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平均薪酬为86861元(男90065,女79198),然后则呈下降趋势。高位薪酬、中位薪酬显示出同样的趋势。低位薪酬的最高点出现在31-35岁。
――工作内容不同对被调查者薪酬影响很大,其中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如CFO、事务所所长)平均收入最高,其高位薪酬也远高于其他工作内容的被调查者。可以说,这部分人群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某种程度上他们可以影响到他人的收入分配,薪酬高于其他被调查者也不足为奇。
――平均收入仅次于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如CFO、事务所所长)的是从事投融资的被调查者,这是行业的特性决定的。从事投融资工作的被调查者的高位薪酬和低位薪酬都高于其他被调查者。
――从事政府审计的被调查者其高位薪酬和低位薪酬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小,仅有5.45倍。从事其他工作内容的被调查者差距至少也在10倍以上。
――从事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被调查者,薪酬整体不高,平均薪酬仅有48058元,仅仅略高于最低的其他财会类相关工作(如行业协会,教师)。其低位薪酬也几乎是最低的。可见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入门门槛很低,并且上升空间不大。如果会计人员仅仅满足于做帐,则其上升空间极其有限。
――职位层次高低同收入呈正相关,尤其是越到高层,收入增长越快。从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职位层次分析,可以印证上面的观点。调查显示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男性被调查者进入中高层的数量远高于女性。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男性的比例几乎是女性的3倍,普通工作人员中,女性的比例则相对较高。
――城市规模大小与投票者的薪酬正相关,省会、直辖市或经济特区的平均薪酬为77894元,而非城市地区则只有41457元,相差将近一倍。
――被调查者参加工作的年限与年龄对薪资的影响类似,均为呈抛物线式的增长。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平均工资仅有28956元,岁工龄增长不断增加,到工作10-15年左右达到顶峰,随后则有所下降。
――尽管注册会计师目前已经不能被认为是金领行业,不过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事务所从业人员高位数薪酬和低位数薪酬之间的差距为21.56倍,这个比率低于财务、管理咨询公司,但远高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欧美外企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还是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其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也最大,达到21.82倍。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最小,为13.73倍,这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薪酬结构和分配制度决定的。
2008财会人员薪资扫描三:保险项目
近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站针对财会人员收入情况发布调查,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本调查共获有效样本2188个。学历、性别、职务层次等因素都对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调查比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4号)》的统计口径分别提供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另外提供平均数、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其中前三个指标的统计解释是: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三、保险情况
――完全不享有任何保险项目的被调查者比重很小,仅占5.39%。投票者享受最多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仅有59%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公积金。
――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基本同学历正相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拥有商业保险的比重是本科的1.73倍,专科的2.36倍。完全不享受任何保险的同学历高低负相关,硕士及以上仅有2.17%没有任何保险,而中专及以下被调查者则达到17.24%。
――男女所享有的保险项目比例基本差别不大,享有生育保险女性远大于男性。
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同年龄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抛物线型。从25岁起各保险项目享受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最高点在31-40岁之间,随之缓慢下降。完全不享有保险的比例正相反,31-35岁之间最低,只占3.83%。
――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享受的社保比较完全。政府审计人员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和其他企业性质财会人员有所不同。
――享有的保险项目基本随职位高低呈抛物线状,享有保险比例最完全的是中层管理人员。
--大多数保险项目同城市规模直接相关,完全不享有保险的比例同城市规模负相关。
--完全不享有任何保险项目的同工作年限完全负相关。
近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站针对财会人员收入情况发布调查,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本调查共获有效样本2188个。学历、性别、职务层次等因素都对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调查比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4号)》的统计口径分别提供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另外提供平均数、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其中前三个指标的统计解释是: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二、个人收入项目
――被调查者工资结构中最重要的还是工资或底薪,其次是年终奖。有45.43%的被调查者过节有发放福利。
――能获得加班费的被调查者不到总投票人数的1/4。根据视野往年的加班调查,能获得加班费的被调查者远远少于实际加班人数。
――有兼职收入的被调查者不到1/10。
――大部分工资项目及各类补贴都同学历有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住房/房租补贴、交通补助/车贴、通讯补助、各类过节发放、分红/期权、年末双薪、医疗补贴、年终奖等项目,同学历高低完全正相关。
――兼职收入(如代理记账、稿费等)的多少与学历高低基本负相关,有可能学历较低的被调查者从事代理记账等工作的较多。
――除年末双薪和加班费外,几乎所有项目男性均高于女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男性工资高于女性,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薪酬数额上,收入项目上的差别也很明显。
――差别比较大的项目是通讯补助、和提成工资/浮动工资,说明男性被调查者相比女性,其工作性质更多与业绩相关,需要对外联系的情况更多。
――大部分工资项目同年龄大小关系不大,但通讯补助、分红/期权、兼职收入基本同年龄正相关。兼职收入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1及以上被调查者有兼职收入的,是25及以下被调查者的四倍左右。
――加班费基本同年龄负相关,一方面,年轻人加班相对较多,另一方面,职业层次到一定程度,则加班不会以加班费的形式呈现,而呈现在奖金、或年终分红等项目上。
--从事政府审计的住房补贴、交通补助/车贴、各类过节发放、加班费远高于从事其他工作人员。
--大部分工资项目都同职业层次高低有着类似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分红期权等项目。
--职业层次越高,享受加班费的比例反而降低,这是因为职业层次到一定程度,则加班会以奖金、或年终分红等形式呈现。
--大部分工资项目均与城市规模相关,尤其是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项目。
--单位类型不同工资结构有很大差异,行政事业单位有加班费、过节费、年末双薪、年终奖的比重高于其他单位。事务所则通讯补助、提成、浮动工资的比重较高。
--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在所有薪资项目上都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欧美外企拥有年末双薪的比重最高。
――民营或集体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房租补贴的比重最小,仅占15%。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房租补贴、交通补助/车贴、通讯补助、各类过节发放、医疗补贴、年终奖的比重均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相对来说劳动保障比较完全。
――欧美外资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年末双薪的比重高于其他投票人,但提成工资/浮动工资的比重则非常小。另外,在欧美外资企业工作的被调查者几乎没有什么兼职收入。
注:样本量在50以下的省份因缺乏代表性,未参与统计分析。
――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的被调查者其享受通讯补贴和交通补贴的比重要高于其他投票人,但兼职收入的比重则远小于其他城市的投票人。
――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的被调查者享受的各类补助要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社会服务业(含会计中介机构、咨询公司,含自由职业)采用提成工资/浮动工资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被调查者。
四、收入满意度
――一半左右的被调查者对收入都呈不置可否的态度,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越1/4左右。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重都很小。
――对收入的满意度和学历高低的相关度很高,基本上学历越高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越高。硕士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收入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不到20%,本科接近30%,大专约为33%,中专及以下则达到了41%。相反,硕士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收入满意或很满意的达到36%左右,本科降到22%,大专约为21%,中专及以下只有17%。
――男性被调查者满意和不满意的比率都大于女性,女性则更中庸,这可能和男性被调查者本身的薪酬就确实高于女性有关。另外,男性被调查者对薪酬的期望也高于女性。
――年龄同对收入的满意度的相关性呈抛物线状。2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对收入的满意度最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36-40岁左右达到满意度的高点,然后略有下降。这和前面做出的不同年龄段的收入情况是相匹配的。
――从事财会类综合管理、投融资、政府审计、资产评估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最高(注:政府审计和资产评估的样本量较小,可能不具备代表性)。对自己收入满意度最低的是会计核算、其他财会类相关工作和税务。
――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同被调查者的职业层次高低正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对自己收入满意或很满意的达到45%左右,而普通工作人员则仅有14%。职位层次越高,对薪酬的谈判话语权越大,反之亦然。
4-7对收入的满意度--地区类型
――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同被调查者的城市规模正相关,城市规模越大,满意程度越高。这和不同规模城市的收入高低关系很大。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一、总体情况
――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继续加大,由2006年的15倍,增长到2008年的约20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平均薪酬的增长一方面可能是随经济增长自然增长,考虑到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并不一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平均薪酬的增长受到投票样本的限制,因本投票主要发布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网站用户群的结构也会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
――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收入虽有较大增长,但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收入最高的5%人群,薪酬为255841元,相较于2006年的187836元增长了接近36.2%。中位数薪酬为50000元,较2006年增长约1/4。而收入最低5%人群薪酬为12815元,仅略高于2006年低位数薪酬4个百分点左右。无论以什么标准划分群体,在特定群体中高位数和低位数的差异都很大。高位数薪酬增长迅速,其比率(36.2%)远高于平均薪酬(28.97%)的增长,而低位数薪酬(4.64%)则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还有可能略有降低。高位薪酬和地位薪酬之间的差距,由2006年的15倍,增长到2008年的19.96倍。可见行业间的贫富差距现象继续扩大。
――财会人员的薪资上同其学历正相关,随着学历的提高,收入也相应有明显的提高。硕士以上学历的平均薪酬达到114581元,中专及以下则仅有35123元,其间差别接近三倍。这在高位薪酬、中位薪酬、和低位薪酬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调查显示,男女之间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平均工资高于女性。相同学历、年龄、职务层次的数据比较,男性收入均普遍高于女性。这在高位薪酬、中位薪酬、和低位薪酬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这与往年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基本相同。
――年龄对薪酬的影响,男女呈相同趋势,均呈抛物线式增长。从25岁开始不断增长,在36-40岁之间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平均薪酬为86861元(男90065,女79198),然后则呈下降趋势。高位薪酬、中位薪酬显示出同样的趋势。低位薪酬的最高点出现在31-35岁。
――工作内容不同对被调查者薪酬影响很大,其中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如CFO、事务所所长)平均收入最高,其高位薪酬也远高于其他工作内容的被调查者。可以说,这部分人群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某种程度上他们可以影响到他人的收入分配,薪酬高于其他被调查者也不足为奇。
――平均收入仅次于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如CFO、事务所所长)的是从事投融资的被调查者,这是行业的特性决定的。从事投融资工作的被调查者的高位薪酬和低位薪酬都高于其他被调查者。
――从事政府审计的被调查者其高位薪酬和低位薪酬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小,仅有5.45倍。从事其他工作内容的被调查者差距至少也在10倍以上。
――从事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被调查者,薪酬整体不高,平均薪酬仅有48058元,仅仅略高于最低的其他财会类相关工作(如行业协会,教师)。其低位薪酬也几乎是最低的。可见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入门门槛很低,并且上升空间不大。如果会计人员仅仅满足于做帐,则其上升空间极其有限。
――职位层次高低同收入呈正相关,尤其是越到高层,收入增长越快。从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职位层次分析,可以印证上面的观点。调查显示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男性被调查者进入中高层的数量远高于女性。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男性的比例几乎是女性的3倍,普通工作人员中,女性的比例则相对较高。
――城市规模大小与投票者的薪酬正相关,省会、直辖市或经济特区的平均薪酬为77894元,而非城市地区则只有41457元,相差将近一倍。
――被调查者参加工作的年限与年龄对薪资的影响类似,均为呈抛物线式的增长。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平均工资仅有28956元,岁工龄增长不断增加,到工作10-15年左右达到顶峰,随后则有所下降。
――尽管注册会计师目前已经不能被认为是金领行业,不过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事务所从业人员高位数薪酬和低位数薪酬之间的差距为21.56倍,这个比率低于财务、管理咨询公司,但远高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欧美外企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还是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其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也最大,达到21.82倍。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最小,为13.73倍,这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薪酬结构和分配制度决定的。
2008财会人员薪资扫描三:保险项目
近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站针对财会人员收入情况发布调查,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本调查共获有效样本2188个。学历、性别、职务层次等因素都对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调查比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4号)》的统计口径分别提供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另外提供平均数、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其中前三个指标的统计解释是: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三、保险情况
――完全不享有任何保险项目的被调查者比重很小,仅占5.39%。投票者享受最多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仅有59%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公积金。
――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基本同学历正相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拥有商业保险的比重是本科的1.73倍,专科的2.36倍。完全不享受任何保险的同学历高低负相关,硕士及以上仅有2.17%没有任何保险,而中专及以下被调查者则达到17.24%。
――男女所享有的保险项目比例基本差别不大,享有生育保险女性远大于男性。
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同年龄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抛物线型。从25岁起各保险项目享受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最高点在31-40岁之间,随之缓慢下降。完全不享有保险的比例正相反,31-35岁之间最低,只占3.83%。
――财会类综合管理工作享受的社保比较完全。政府审计人员所享有的保险项目和其他企业性质财会人员有所不同。
――享有的保险项目基本随职位高低呈抛物线状,享有保险比例最完全的是中层管理人员。
--大多数保险项目同城市规模直接相关,完全不享有保险的比例同城市规模负相关。
--完全不享有任何保险项目的同工作年限完全负相关。
近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站针对财会人员收入情况发布调查,调查显示200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68612元,相比2006年调查数据增长了23.65%。本调查共获有效样本2188个。学历、性别、职务层次等因素都对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调查比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4号)》的统计口径分别提供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另外提供平均数、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其中前三个指标的统计解释是:
高位数: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处于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确定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位置=(n+1)/2,其中n为同一职业(工种)工资收入数列的项数。若n是奇数,则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工资收入数值就是中位数;若n是偶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相邻的两个工资收入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低位数: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个人收入项目
三、保险情况
四、收入满意度
五、影响薪酬的因素
六、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职称或资格
二、个人收入项目
――被调查者工资结构中最重要的还是工资或底薪,其次是年终奖。有45.43%的被调查者过节有发放福利。
――能获得加班费的被调查者不到总投票人数的1/4。根据视野往年的加班调查,能获得加班费的被调查者远远少于实际加班人数。
――有兼职收入的被调查者不到1/10。
――大部分工资项目及各类补贴都同学历有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住房/房租补贴、交通补助/车贴、通讯补助、各类过节发放、分红/期权、年末双薪、医疗补贴、年终奖等项目,同学历高低完全正相关。
――兼职收入(如代理记账、稿费等)的多少与学历高低基本负相关,有可能学历较低的被调查者从事代理记账等工作的较多。
――除年末双薪和加班费外,几乎所有项目男性均高于女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男性工资高于女性,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薪酬数额上,收入项目上的差别也很明显。
――差别比较大的项目是通讯补助、和提成工资/浮动工资,说明男性被调查者相比女性,其工作性质更多与业绩相关,需要对外联系的情况更多。
――大部分工资项目同年龄大小关系不大,但通讯补助、分红/期权、兼职收入基本同年龄正相关。兼职收入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1及以上被调查者有兼职收入的,是25及以下被调查者的四倍左右。
――加班费基本同年龄负相关,一方面,年轻人加班相对较多,另一方面,职业层次到一定程度,则加班不会以加班费的形式呈现,而呈现在奖金、或年终分红等项目上。
--从事政府审计的住房补贴、交通补助/车贴、各类过节发放、加班费远高于从事其他工作人员。
--大部分工资项目都同职业层次高低有着类似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分红期权等项目。
--职业层次越高,享受加班费的比例反而降低,这是因为职业层次到一定程度,则加班会以奖金、或年终分红等形式呈现。
--大部分工资项目均与城市规模相关,尤其是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项目。
--单位类型不同工资结构有很大差异,行政事业单位有加班费、过节费、年末双薪、年终奖的比重高于其他单位。事务所则通讯补助、提成、浮动工资的比重较高。
--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在所有薪资项目上都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欧美外企拥有年末双薪的比重最高。
――民营或集体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房租补贴的比重最小,仅占15%。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住房/房租补贴、交通补助/车贴、通讯补助、各类过节发放、医疗补贴、年终奖的比重均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相对来说劳动保障比较完全。
――欧美外资企业的被调查者享受年末双薪的比重高于其他投票人,但提成工资/浮动工资的比重则非常小。另外,在欧美外资企业工作的被调查者几乎没有什么兼职收入。
注:样本量在50以下的省份因缺乏代表性,未参与统计分析。
――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的被调查者其享受通讯补贴和交通补贴的比重要高于其他投票人,但兼职收入的比重则远小于其他城市的投票人。
――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的被调查者享受的各类补助要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社会服务业(含会计中介机构、咨询公司,含自由职业)采用提成工资/浮动工资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被调查者。
四、收入满意度
――一半左右的被调查者对收入都呈不置可否的态度,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越1/4左右。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重都很小。
――对收入的满意度和学历高低的相关度很高,基本上学历越高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越高。硕士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收入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不到20%,本科接近30%,大专约为33%,中专及以下则达到了41%。相反,硕士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收入满意或很满意的达到36%左右,本科降到22%,大专约为21%,中专及以下只有17%。
――男性被调查者满意和不满意的比率都大于女性,女性则更中庸,这可能和男性被调查者本身的薪酬就确实高于女性有关。另外,男性被调查者对薪酬的期望也高于女性。
――年龄同对收入的满意度的相关性呈抛物线状。2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对收入的满意度最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36-40岁左右达到满意度的高点,然后略有下降。这和前面做出的不同年龄段的收入情况是相匹配的。
――从事财会类综合管理、投融资、政府审计、资产评估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最高(注:政府审计和资产评估的样本量较小,可能不具备代表性)。对自己收入满意度最低的是会计核算、其他财会类相关工作和税务。
――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同被调查者的职业层次高低正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对自己收入满意或很满意的达到45%左右,而普通工作人员则仅有14%。职位层次越高,对薪酬的谈判话语权越大,反之亦然。
4-7对收入的满意度--地区类型
――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同被调查者的城市规模正相关,城市规模越大,满意程度越高。这和不同规模城市的收入高低关系很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