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读书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阅读完一本书,别人问你: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你模模糊糊地说出一个大概,甚至很多时候连个大概也说不出,这样的阅读,往往达不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有一个事实,对于90%的人来说,90%的阅读都在完成“看完一本书”这个任务:你会经常看下这本书一共多少页,你已经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然后想下自己计划多久看完,有时甚至想一下要不要换一本书,两本交替着看。这是一种几乎无效的阅读。
但是,按照李笑来的观点是,即便把所有“很认真的看完一本书”的人都挑出来,其中90%的人,90%的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古人的读书方法,即曾国藩的读书法。
曾国藩的读书极专,并且一直坚持读书,对自己提出读一不二的要求,一书不点完,断不看他书。读书时“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每日读史十页”终身不断……。
他的这种读书习惯也影响了他的做人与做事,养成了他做事情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的一种品格,我们说曾国藩打战很厉害,也与他读书的品性有关,打战要攻城略地,一定要占领一个个的据点,而城市是这个据点。
读书也一样,不是这本书看看,看了一点又被另一本书吸引,又去看另外一本书,如弟子规所言: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
最终取得的是一些小成绩,而不是大成就,在这一点上读书与做人是相通的。这一点犹其值得深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加以学习。
有一个事实,对于90%的人来说,90%的阅读都在完成“看完一本书”这个任务:你会经常看下这本书一共多少页,你已经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然后想下自己计划多久看完,有时甚至想一下要不要换一本书,两本交替着看。这是一种几乎无效的阅读。
但是,按照李笑来的观点是,即便把所有“很认真的看完一本书”的人都挑出来,其中90%的人,90%的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即,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古人的读书方法,即曾国藩的读书法。
曾国藩的读书极专,并且一直坚持读书,对自己提出读一不二的要求,一书不点完,断不看他书。读书时“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每日读史十页”终身不断……。
他的这种读书习惯也影响了他的做人与做事,养成了他做事情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的一种品格,我们说曾国藩打战很厉害,也与他读书的品性有关,打战要攻城略地,一定要占领一个个的据点,而城市是这个据点。
读书也一样,不是这本书看看,看了一点又被另一本书吸引,又去看另外一本书,如弟子规所言: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
最终取得的是一些小成绩,而不是大成就,在这一点上读书与做人是相通的。这一点犹其值得深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加以学习。
![]() |
90%的认真阅读,仍然是无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