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习生涯
查看话题 >我所经历的MBA实习及全职面试
在豆瓣右侧边栏看到这个话题,想起这个夏天在三藩的实习经历。打算有空的时候写一下,但可能会断断续续的,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终面,以及接踵而至的期末考试们。 MBA就是个1/3读书,1/3找工作,1/3爬梯的两年。OK,宅女如我,1/3爬梯换成了宅在宿舍刷美剧。 15年九月入学,蜜月还没过完,公司就陆陆续续来学校宣讲了。 第一批是投资银行,多数集中在纽约,也有少部分在芝加哥和西海岸。眼见身边的同学换上西装,人模狗样的出入一个个投行的宣讲会和社交活动。 第二批是咨询公司,也是我校的招聘大户, 从第一梯队的MBB(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和贝恩)到专注于某个行业的小众咨询都必来我校。大概从十月中旬开始,就是参加各司的活动,有受众广泛的午餐宣讲,也有invite only的晚餐会。第三波是企业和科技公司,这两年西海岸的科技公司火到不行, 苹果,google之类的每次宣讲会都要爆满。 这种大剂量的networking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尝试,内向星人每次活动结束都是精尽人亡的感觉。Networking的关键就是跪舔。这跪舔还得是有技巧的。首先,你得了解这个行业,这个公司,最好能了解一下来宣讲的人的背景;第二,你要准备elevator pitch,20秒,一分钟,三分钟的各个版本,在适当的时候介绍自己,还要给对方留下印象;第三,你得准备数个有水平的问题,最好不是官网上找得到详细介绍的,不然显得你没做功课。 Networking差不多在秋季学期末就告一段落了。12月初是咨询申请的各种deadlines,基本上简历要好好写,不能有任何typo或者格式错误(咨询顾问都很龟毛),cover letter可写可不写,看公司要求,如果写的话,突出几个咨询喜欢的特质,比如分析能力,沟通技巧,然后提几个自己聊过的该司的人名。 中国同学投咨询公司可以美国office和中国office都投一投,MBB这个梯队的一般得选一边投,而像deloitte, Strategy&, LEK这种两边都可以投,然后AT Kearney中国office已衰落,RB美国office很小,还有一些侧重于某个行业的 boutique firms。我投了好多家,广撒网的策略。 M - Chicago ops BB - Shanghai Deloitte, Strategy&, ATK, LEK - Chicago 来年的一月初冬季学期开始之后两周, 咨询的面试就大规模开始了。我感觉咨询的面试最要紧还是case interview。那时候几乎每天学习室都被做case mock的人占满了,学校的资源+公司组织的mock + 自己约二年级或者以前做过咨询的同学, 大概我刷了二十几个case吧,属于平均水平。第一家面的bcg,全军覆没,中文讲case真的是各种磕磕碰碰,被面试官当场说“你是不是没有练过case?”。。。 在陆陆续续挂了另外两家MB,以及Deloitte之后,终于拿到了S&的offer,但意外的被分到了格外枪手的三藩办公室,且是我经验值为0的医疗行业。 拿到咨询offer之后就立马懈怠了, 之后几个corp面试都吊儿郎当的,自然挂了所有。这是个很错误的做法,因为所有的实习面试都会被记录在案。二年级面全职工作的时候,某个公司的面试官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很高兴昨天吃饭看到你出现,实习面试前那顿饭你没有来,理由是晚上有课“。吓尿了我! 公司真”记仇“啊! 浑浑噩噩的混过了冬季学期的后半段,然后兢兢业业的学了春季学期,一考完期末就收拾行囊准备回归职场了(即使只是两个月的实习)。 咨询公司实习的第一件事就是培训。S司把所有实习生,本科及MBA,都拉到了奥兰多培训三天。 除了公司介绍和来了几个par作全民动员之外,培训主要就是传授几招咨询必需的excel和ppt技巧。但培训能教的都是理论和一点皮毛的练习,真正要学技能还是得靠做项目。 在讲实习经历之前,得先说一下S司的概况。大约两三年前,PwC为了壮大战略咨询,收购了顶尖的strategy house booz&company, 然后更名为Strategy&。但PwC自己本身也有咨询部门,所以合并之后变成了 strategy consulting - S&, management consulting - PwC。其实这两种咨询之间的界线并没有那么黑白分明,越来越多的情况是P记和S司的客户会重合。这样造成了略尴尬的局面,一方面S司的顾问,尤其是老booz留下的人觉得自己才是高逼格的战略咨询而有点瞧不上原P记;另一方面,P记的顾问又觉得劳资才是收购方,而且大家为同样的客户服务的时候,凭什么S司的人收费贵薪水高? 第一周的星期四,我第一次走进了S司的三藩办公室。办公室在三藩的CBD,面朝大海,寸土寸金。 (未完待续)
----------------------我是狗尾续貂的分界线 --------------------------------------------
鉴于漏发工资以及拖欠退税的事,PwC已经被我拉黑,我也没什么动力l继续j写实习的经历了。一言以蔽之,不堪回首。
----------------------我是全职面试的分界线 ---------------------------------------------
暑假玩了宝岛环岛游之后,9月初又回学校了,开始了新一轮的fulltime求职。如果你问我,有了第一年实习的经验会不会轻松一点?答案是不会! 这个血泪的流程又走了整个学期,一点都不夸张,我是感恩节假期(11月底)才拿到第一个offer,12月底拿到最后一个offer,并签了最心仪的一家公司。
暑期实习的失败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不是做咨询的料,无论这个行业有多么光鲜以及我校是咨询人才库e的历史背景。于是,找全职的时候我把重心放到了企业(corporate)雇主上面。最理想的就是能进入corporate的rotational program,类似于管培项目,因为这种项目的资源和受重视程度至少能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而且我这没什么相关性的研发背景如果去定岗的职位不太有优势,在我不回研发的前提条件下。
-
霂璇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6 20:54:28
-
王淑芬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1 16:56:44
-
卖地瓜的小男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4:09:10
-
piahall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9 20:09:11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9 17:47:19
-
无极侠岚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3 16:56:56
-
MintieGond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30 12:57:1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9 11:04:50
-
南极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18:10:18
-
lovelif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30 04:35:54
-
今天心情不错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3 10:37:1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2 21:56:38
-
heiheih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4 09:41:20
-
竹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1 00:57:43
-
咩咩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4 22:43:35
-
二米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6 19: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