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之战(1)
1、襄阳 残阳将天地笼罩于一片赤色光芒中,破损的城墙上遍布或暗褐或鲜红的痕迹,城下的河水已染成一道红流,尸体和残骸随水沉浮。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血腥气,而惨烈的厮杀声也仍在耳畔萦绕不散。 激战方过,宋军将士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依然在城头严阵以待。蒙古大军接二连三的强攻显然是在用疲兵之计,但宋军坐困孤城,除了固守也无其他办法。 咸淳三年,元军对宋国的边防重地——襄樊发起了总攻。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先被截断,继而元军在襄阳城西南和东北筑城控制水旱交通,将援军阻隔在外。至今,襄阳被困已达五年之久,这五年间,襄樊之地战火连天,元军步步紧逼,宋军节节败退。数日前,樊城终于被攻陷,驻守襄阳的吕文焕将军闻报后惊怒交迸,吐血昏厥。樊城失守,不但让襄阳的防守压力陡增,对宋军士气的打击也非常沉重。此刻,襄阳城中已是弹尽粮绝,全凭军民上下一心的孤勇才能苦苦支撑,如今援军未至、樊城失守,士气再稍有松懈,便会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近来,元军以疲兵之计轮番攻城,前线战斗异常惨烈。吕文焕根本无法在府中静养,心中极为忧虑。一声响亮的号角声突然划破长空,这是数月来襄阳军民最常听到也是最怕听到的声音,那意味着元军再次攻城。吕文焕从塌上挣扎而起,向仆从喝道:“快!备马,上城!”。 襄阳城外,一点余晖未散。元军已在护城河上重新搭起浮桥,攻城步兵驾着云梯如潮涌来。步兵后面,弓兵的利箭铺天盖地压下,牢牢牵制着守城宋军,让他们无法使用“床子弩”进行反击。箭雨之后,数十门“回回炮”已装上埋入炸药的巨石,随着一声令下,巨石带着凌厉的呼啸声砸落城头。火药引爆,炸开的碎石飞射伤人,守城军民顿时伤亡惨重。 吕文焕率兵赶到时,双方鏖战正酣,元军的攻城队伍已至城下,冲车不断撞击城墙,城楼之上已可感到阵阵摇晃。吕文焕血贯瞳仁,厉声呼喝,指挥士兵将滚油倒下,稍阻攻城队的冲击。此时,元军“回回炮”再次发动,乱石有如遮天蔽日的黑云席卷向城楼。 吕文焕正自凝视城前攻防,忽觉天地一暗,抬眼看去,数块巨石正向自己所在之处砸下,躲闪已然不及。生死关头,他心中竟是忽地一轻:也罢,死后便再也不需背负这守城的千斤重担了。思忖间,巨石已至身前,厉风刮面生痛,吕文焕缓缓闭上双目,从容等待死亡的降临。 就在此时,吕文焕的身后突然闪起数点金芒,金芒凝聚成剑复而扩散,化成万道金光,穿透迎面而来的巨石,将其分割为碎粉。石粉碎屑当空飘落,灰尘四散,吕文焕愕然转身,身后出现了一位劲装少年。来人短发如戟,面容刚毅,此时浓眉紧锁犹如怒目金刚,贴身护甲之上隐有火焰升腾之像。 少年见巨石不断飞来,纵身跃上城墙,双臂一展,冰火二气随之流转,继而合掌捏印向前推出,半空中陡然浮现出经轮形象。随着经轮转动,经文盘旋而出,在空中凝成一道巨大屏障,将巨石利箭拒诸于外。城上士兵目睹这惊天神技登时气势大振,纷纷弯弓搭箭展开反击,将攻城元军迫开数丈。 双方攻守逆转,战局一时陷入僵持。元军统帅正待调整兵力重组攻势,大军的一角却突然发生混乱,一队人马从乱军之中杀出。当先的也是一名少年,策马奔驰,长发飞扬,手中黑色长刀所指之处,紫电闪烁,霹雳作响,挡者披靡。少年率队在元军中往来冲杀,元军将士虽弓马娴熟,却无人敢撄其锋。不多时,少年已杀至“回回炮”近前,横刀一斩,闪电破空,十数门“回回炮”纷纷断裂,士兵四散而逃。少年朗声长笑,拨转马头,又率队向围攻城门的元军杀去。 元军本意在今日破城,日间数轮强攻已将守城宋军拖垮,此次精锐尽出,志在必得。但谁知天降奇兵,一时间被打得阵脚大乱。城楼之上一夫当关,守得滴水不漏,城下那人更是万夫莫敌,状如鬼神。元军攻城不下,士兵却折损大半,主帅阿里海牙一声长叹,下令鸣金收兵。 ****** 日沉月升,襄阳军民又熬过艰难一天。吕文焕仔细安排了城中的值夜防卫,匆匆赶回府中。今日几番拼杀,危城最终得以保全,让吕文焕稍稍松了一口气。而望断数月援军终于在紧急关头赶至,更给吕文焕带来几分希望。 吕文焕回到帅府,两位少年早已在此等候。吕文焕先是连声称谢,转而就问起此次哪位将领率军驰援、有何解围良策等等。襄阳被困已久,吕文焕对朝廷的人事变动已不甚清楚,见两人年少,虽身怀绝技,但不像统军大将,料定必是哪位将军的先锋官,是故有此一问。 短发少年微微一笑,道:“吕帅,我等俱是江湖中人,并非朝廷兵将。近日,襄樊战况危急,武林同道俱是忧心忡忡。国难当头,各门各派均摒弃门户之见,派遣门下精锐弟子组成联军赶来救援……唉,只可惜还是晚来一步,没能救了樊城。” 吕文焕“哦”了一声,略觉失望。今时今日的襄阳危局,没有大军相助实难解困,江湖中人纵然武勇,但个人之力终究无法回天。 吕文焕正怅然间,短发少年又道:“吕帅,我们此次前来携带部分粮草兵器,定会全力支持将军守住襄阳。据闻朝廷大军也正在集结,也许援兵不几日便会赶来,还请将军安心主持城中防务。” 吕文焕愁眉不展,“眼下元军势大,一天之内数次攻伐。吕某早已殚精竭虑,恐怕是等不到援军到来的一天了。” “吕帅不必担心,项某在此,保你安然无恙。”一直不语的长发少年忽地说道。 闻听此言,吕文焕脸色一变,剧烈道:“吕某誓与襄阳共存亡。这些年来,亲临前线指挥,数次险死还生,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二位少侠及诸位武林朋友相助,吕某还有何所惧哉!尚未请教二位少侠的大名。” 短发少年笑道:“我这位朋友心直口快,吕帅莫要怪责。在下姓龙双名飞扬,这位是项天行。” 吕文焕一惊,“‘四海龙腾,九霄雷动’,原来是武林世家两位少年俊彦,失敬,失敬啊。” ****** 襄阳城外。元军驻地一片肃然,征战一天的士兵已经入睡,只有中军那座金顶大帐中灯火未熄,各部统帅仍在商议军情。此时,帐内的气氛异常凝重。日间的几轮攻击元军倾力而出,眼看就要攻下襄阳城,却被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队伍打乱计划,最终竟是铩羽而归,在元军近几年的南征北战中这样的失利还是前所未有。 统帅阿里海牙的锐利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诸位对可有对策?” 大将阿术恨恨道:“请将军允我部为前锋,明早发动攻击,就偏不信我蒙古铁骑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襄阳城。” 蒙古诸将也随之附和,纷纷请缨出战。 阿里海牙沉思不答,把目光移向了宋军降将刘享。刘享昔日在宋军之中寂寂无名,降元之后却是屡献奇策。元军围困襄阳、樊城,截断粮道,阻隔援军,尽是出于此人谋划。阿里海牙因此对刘享颇为倚重。 今夜议事,刘享始终保持沉默,此时见阿里海牙有征询之意,遂缓缓道:“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宋军残兵不足为惧,但这支新来的人马似有江湖高手助阵。武林中人一向高深莫测,我方若是强攻,即便拿下襄阳恐怕也将损失惨重,不免被大汗斥责。以我之见不如出奇制胜。” 阿里海牙若有所悟:“刘将军的意思是… …” 刘享双目一亮,道:“十三翼。” 注: 1、本文为香港玉皇朝公司出版漫画的同人,主要涉及“天子传奇”、“神兵玄奇”两大系列。 2、“十三翼”全称“蒙古十三翼”,见于《天子传奇六之洪武大帝》,隶属于蒙古大汗的特种兵组织,十三名高手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