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文读本(十五)—— Virginia Lee Burton 弗吉尼亚·李·伯顿
Virginia Lee Burton 弗吉尼亚·李·伯顿,美国童书作家&插图画家。Burton是她父亲的姓,婚后她叫Virginia Demetrios,有些资料中提到她用婚后的名字,2个名字是同一人。
弗吉尼亚·伯顿1909年8月出生于美国波士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她母亲英国人,是一位艺术家和抒情诗人,20岁时就出版了一本诗集,她父亲是工程师,也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名校麻省理工大学的第一任教务长。她父母的相识结婚也算一个颇为浪漫的故事——她父亲比她母亲大30岁,2人在法国的一次徒步旅行中相遇相识,当时她父亲丧偶,前任妻子留下2个儿子……但是,爱情就那么发生了……
1906年2人结婚(以当年人们的普遍早婚看,估计第二任妻子比原配的儿子还小很多岁)。婚后不久有了女儿,结婚第三年,弗吉尼亚·伯顿出生,她下面还有个弟弟。
遗憾的是,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善始善终,1925年,2人离婚。当时他们全家已经搬到温暖宜人的加利福利亚很多年,因为美国东北部寒冷的冬天对伯顿妈妈的健康不利,伯顿她爸爸在麻省理工工作了将近40年,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之前为了跟家人一起,向学校请假一起去了加州,1925年离婚后,她爸爸返回波士顿。
弗吉尼亚·伯顿同父异母的2位哥哥都非常有出息,大哥是律师,政治家,一直做到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二哥是建筑师。
弗吉尼亚·伯顿的童年无忧无虑,良好的出身和充满艺术灵感的母亲,使她的童年生活几乎都是欢声笑语,长大后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经常有英国的民歌和传统舞蹈,每当庆祝活动,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和邻居们一起唱歌跳舞。她父亲不像别的父亲那样在圣诞节或生日送孩子玩具做礼物,而是给女儿买图画书,并且读给女儿听。弗吉尼亚·伯顿觉得,自己后来对图画书的兴趣,最早就萌芽于这些童年时爸爸的礼物。
搬到加利福尼亚后,她家所在的小镇是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的聚居地,浓郁的艺术氛围影响了她的成长。她和姐姐都喜欢跳舞,那里有无数的机会让人学习,排练,演出。中学毕业后,她不想念大学,而是继续学习舞蹈,当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芭蕾舞老师。当年去舞蹈学校,需要轮船摆渡,路上要花很多时间,途中伯顿常常用画素描来打发时间。
1928年,在艺术学校一年后,她回到波士顿和父亲一起生活(她父母已离异3年),那时她姐姐已经在纽约开始舞蹈职业生涯,本来弗吉尼亚·伯顿要加入姐姐的剧团,甚至都签好了合同,但她父亲意外摔断了腿,她不得不留下照顾父亲,从此与舞蹈事业擦身而过。后来她坦然地说,那也许不是坏事,我在舞蹈上并不是特别好。
因为之前在轮船上画素描的积累,她得到一份工作,为波士顿一家主业戏剧和音乐评论的杂志社画素描。这份工作她做了2年半。
在那2年半时间里,伯顿还做了些兼职,当她父亲出任某次夏令营的艺术顾问和总监,伯顿就跑去教艺术课。
从朋友那里,弗吉尼亚·伯顿听说了George Demetrios,知道他是一位很好的雕塑及绘画老师,1930年秋天,伯顿报名参加了George Demetrios开办的一个周末绘画培训班……又一个爱情故事发生了……第二年春天,他们结婚。
婚后很快有了第一个儿子,没几年,1935年,第二个儿子出生,和妈妈的生日很巧合的是同一天。
也许是初为人母引发的某些艺术感觉,弗吉尼亚·伯顿开始创作儿童图画书。她完成的第一本书虽然朋友们说好,但13家出版商都拒绝了,她把稿子拿回,大概比较郁闷吧,就随口读给3岁半的大儿子听,还没读完儿子就睡着了。她后来说,这件事给了她一个教训,此后她创作儿童图画书都让自己的孩子当听众,一遍遍读给他们听,观察他们的反应以便随时改进,她觉得孩子是最坦白直接的评论者。
此后,弗吉尼亚·伯顿写每一本书,都把儿子的意见做为重要评价标准,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她才最后拿去出版。
应该说,弗吉尼亚·伯顿还是有才华的,她的图画书《小房子》,1943年获得凯迪克金奖。
幸福的一家人
弗吉尼亚·伯顿的先生是雕塑家,她们的大儿子哈佛毕业后,本来是学历史和文学的,后来跟爸爸学雕塑,最终成为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作品遍及全美各地。
小儿子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投身商界,先后出任多家跨国集团总裁,目前所任职的集团在中国有好几个项目。
弗吉尼亚·伯顿1968年10月患肺癌去世,终年59岁。
去世将近40年后,大家还记得这位优秀的儿童图画书作家,2007年,有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汇集了弗吉尼亚·伯顿的很多资料,她的人生,她的创作,她的手稿等等。
记录片封面下方列出的6本书,就是弗吉尼亚·伯顿最知名的作品,除了《Choo Choo》过于简单,其他5本都买了。她的书,都是她儿子喜欢看的,是写给小男孩的书。
《The Little House》,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确立了作者在儿童图画书领域的地位。
适合年龄:3-6岁,推荐指数:★★★
之所以3星,图画不错,构图有特色,但内容跟我的思路差距很大,综合一下只有3星
一座乡间的小房子,原本是宁静美好的生活,春夏秋冬看花开花落,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周围的环境变了,修路造房子,人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再也看不到满天繁星,再也没有清风佛面,小房子很难过……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把小房子整体搬迁到乡村,周围有开花的苹果树,可以静看日升月落。
很明显,书中的思想是反工业化的,也是反城市的。它能获得凯迪克奖,说明这种想法不是偶然现象,事实上,在近代的工业化进程中,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群体情绪。无论是英国的前拉斐尔派,还是中国现代的乡土小说,多多少少都有点以乡村生活做为理想社会的味道——这种诉求难听点说,差不多就是叶公好龙了。那一个个嘴里嚷着乡村多美好,笔下写着家园多宁静的人,双脚却都是往城市跑的……言行一致些好么?
宁静美好的乡村(或自然风光)有它迷人的魅力,但旅游观光跟长期生活完全2回事。大概是我俗吧,我是坚决喜欢大城市的。所以,对于这本书的感觉,三观不符,喜欢不起来,也没给孩子讲。
《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迈克和他的蒸汽铲车
这也是一本缅怀昔日荣光的书。原本蒸汽铲车作用很大,开隧道,挖路,挖地基等等工作都有它忙碌的身影,但随着新能源的运用,石油,电力铲车逐渐取代蒸汽铲车。蒸汽铲车落伍了,没人需要它了,它和主人都很伤心。后来,他们到了一个偏远小城,那里要建造会议厅,他们自告奋勇地求得了挖地基的工作,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还承诺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他们很努力地挖挖挖,在太阳下山前的确挖好了,但是,他们忘了留下让自己离开的通道,人和蒸汽铲车都留在了地基地下,出不来了……最后,小城的居民在上面造了一所房子,蒸汽铲车永远地留在那里,当作陈列品,无数的人去参观它,听它讲过去的故事。
英雄落幕的伤感,有人也许会感动,但小孩子肯定是无法体会的。洋葱喜欢一切工程车,因此对书中的挖挖挖很感兴趣,至于别的,他完全懵懂。
《Katy and the Big Snow》,凯特和大雪
凯特是一辆履带式拖拉机,前面加个部件可以变成推土机,加个犁可以变成铲雪车。凯特喜欢工作,她工作很努力。一场大雪后,道路被积雪覆盖,凯特大显身手,在城市的街道上奋力铲雪,使交通顺畅,飞机安全着陆,邮件可以送出,火险得以排除……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原状。
《Maybelle the Cable Car》,梅贝尔有轨缆车, 推荐指数:★★★★
纪念旧金山的有轨缆车而作,早年作家在旧金山生活过,经常坐缆车出行。
有轨缆车的发展和衰落,市民讨论该废止它还是保留它,投票结果是保留,也是保留一段特殊的城市历史。
画面构图很有特色,圆形,环形构图,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几乎一看图就能知道是伯顿画的。
有轨缆车又叫“铛铛车”,它运行时为了警示,会发出铛铛的声音。如今很多城市都把它做为观光旅游项目,北京前门步行街上也有这种缆车。
作家对旧金山的有轨缆车很有感情
《Life Story》,生命故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推荐指数:★★★★★
从宇宙地球的进化开始,以舞台场景的形式,一幕幕展开生命进化的历程。
以上5本书,是弗吉尼亚·伯顿最知名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她的创作风格和绘画特色。构图新意是有的,但故事情节,坦率说,我不太喜欢。成年人对社会的某些思考不必过早地渗透给孩子,说了他们也不懂,不如让他们保持单纯的快乐,有些事情,等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判断。
![]() |
弗吉尼亚·伯顿1909年8月出生于美国波士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她母亲英国人,是一位艺术家和抒情诗人,20岁时就出版了一本诗集,她父亲是工程师,也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名校麻省理工大学的第一任教务长。她父母的相识结婚也算一个颇为浪漫的故事——她父亲比她母亲大30岁,2人在法国的一次徒步旅行中相遇相识,当时她父亲丧偶,前任妻子留下2个儿子……但是,爱情就那么发生了……
1906年2人结婚(以当年人们的普遍早婚看,估计第二任妻子比原配的儿子还小很多岁)。婚后不久有了女儿,结婚第三年,弗吉尼亚·伯顿出生,她下面还有个弟弟。
遗憾的是,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善始善终,1925年,2人离婚。当时他们全家已经搬到温暖宜人的加利福利亚很多年,因为美国东北部寒冷的冬天对伯顿妈妈的健康不利,伯顿她爸爸在麻省理工工作了将近40年,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之前为了跟家人一起,向学校请假一起去了加州,1925年离婚后,她爸爸返回波士顿。
弗吉尼亚·伯顿同父异母的2位哥哥都非常有出息,大哥是律师,政治家,一直做到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二哥是建筑师。
弗吉尼亚·伯顿的童年无忧无虑,良好的出身和充满艺术灵感的母亲,使她的童年生活几乎都是欢声笑语,长大后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经常有英国的民歌和传统舞蹈,每当庆祝活动,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和邻居们一起唱歌跳舞。她父亲不像别的父亲那样在圣诞节或生日送孩子玩具做礼物,而是给女儿买图画书,并且读给女儿听。弗吉尼亚·伯顿觉得,自己后来对图画书的兴趣,最早就萌芽于这些童年时爸爸的礼物。
![]() |
搬到加利福尼亚后,她家所在的小镇是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的聚居地,浓郁的艺术氛围影响了她的成长。她和姐姐都喜欢跳舞,那里有无数的机会让人学习,排练,演出。中学毕业后,她不想念大学,而是继续学习舞蹈,当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芭蕾舞老师。当年去舞蹈学校,需要轮船摆渡,路上要花很多时间,途中伯顿常常用画素描来打发时间。
1928年,在艺术学校一年后,她回到波士顿和父亲一起生活(她父母已离异3年),那时她姐姐已经在纽约开始舞蹈职业生涯,本来弗吉尼亚·伯顿要加入姐姐的剧团,甚至都签好了合同,但她父亲意外摔断了腿,她不得不留下照顾父亲,从此与舞蹈事业擦身而过。后来她坦然地说,那也许不是坏事,我在舞蹈上并不是特别好。
因为之前在轮船上画素描的积累,她得到一份工作,为波士顿一家主业戏剧和音乐评论的杂志社画素描。这份工作她做了2年半。
在那2年半时间里,伯顿还做了些兼职,当她父亲出任某次夏令营的艺术顾问和总监,伯顿就跑去教艺术课。
从朋友那里,弗吉尼亚·伯顿听说了George Demetrios,知道他是一位很好的雕塑及绘画老师,1930年秋天,伯顿报名参加了George Demetrios开办的一个周末绘画培训班……又一个爱情故事发生了……第二年春天,他们结婚。
婚后很快有了第一个儿子,没几年,1935年,第二个儿子出生,和妈妈的生日很巧合的是同一天。
也许是初为人母引发的某些艺术感觉,弗吉尼亚·伯顿开始创作儿童图画书。她完成的第一本书虽然朋友们说好,但13家出版商都拒绝了,她把稿子拿回,大概比较郁闷吧,就随口读给3岁半的大儿子听,还没读完儿子就睡着了。她后来说,这件事给了她一个教训,此后她创作儿童图画书都让自己的孩子当听众,一遍遍读给他们听,观察他们的反应以便随时改进,她觉得孩子是最坦白直接的评论者。
![]() |
此后,弗吉尼亚·伯顿写每一本书,都把儿子的意见做为重要评价标准,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她才最后拿去出版。
应该说,弗吉尼亚·伯顿还是有才华的,她的图画书《小房子》,1943年获得凯迪克金奖。
![]() |
幸福的一家人
![]() |
弗吉尼亚·伯顿的先生是雕塑家,她们的大儿子哈佛毕业后,本来是学历史和文学的,后来跟爸爸学雕塑,最终成为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作品遍及全美各地。
小儿子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投身商界,先后出任多家跨国集团总裁,目前所任职的集团在中国有好几个项目。
弗吉尼亚·伯顿1968年10月患肺癌去世,终年59岁。
去世将近40年后,大家还记得这位优秀的儿童图画书作家,2007年,有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汇集了弗吉尼亚·伯顿的很多资料,她的人生,她的创作,她的手稿等等。
![]() |
记录片封面下方列出的6本书,就是弗吉尼亚·伯顿最知名的作品,除了《Choo Choo》过于简单,其他5本都买了。她的书,都是她儿子喜欢看的,是写给小男孩的书。
![]() |
《The Little House》,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确立了作者在儿童图画书领域的地位。
适合年龄:3-6岁,推荐指数:★★★
之所以3星,图画不错,构图有特色,但内容跟我的思路差距很大,综合一下只有3星
![]() |
一座乡间的小房子,原本是宁静美好的生活,春夏秋冬看花开花落,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周围的环境变了,修路造房子,人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再也看不到满天繁星,再也没有清风佛面,小房子很难过……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把小房子整体搬迁到乡村,周围有开花的苹果树,可以静看日升月落。
![]() |
![]() |
![]() |
![]() |
![]() |
![]() |
![]() |
![]() |
![]() |
![]() |
很明显,书中的思想是反工业化的,也是反城市的。它能获得凯迪克奖,说明这种想法不是偶然现象,事实上,在近代的工业化进程中,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群体情绪。无论是英国的前拉斐尔派,还是中国现代的乡土小说,多多少少都有点以乡村生活做为理想社会的味道——这种诉求难听点说,差不多就是叶公好龙了。那一个个嘴里嚷着乡村多美好,笔下写着家园多宁静的人,双脚却都是往城市跑的……言行一致些好么?
宁静美好的乡村(或自然风光)有它迷人的魅力,但旅游观光跟长期生活完全2回事。大概是我俗吧,我是坚决喜欢大城市的。所以,对于这本书的感觉,三观不符,喜欢不起来,也没给孩子讲。
《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迈克和他的蒸汽铲车
![]() |
这也是一本缅怀昔日荣光的书。原本蒸汽铲车作用很大,开隧道,挖路,挖地基等等工作都有它忙碌的身影,但随着新能源的运用,石油,电力铲车逐渐取代蒸汽铲车。蒸汽铲车落伍了,没人需要它了,它和主人都很伤心。后来,他们到了一个偏远小城,那里要建造会议厅,他们自告奋勇地求得了挖地基的工作,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还承诺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他们很努力地挖挖挖,在太阳下山前的确挖好了,但是,他们忘了留下让自己离开的通道,人和蒸汽铲车都留在了地基地下,出不来了……最后,小城的居民在上面造了一所房子,蒸汽铲车永远地留在那里,当作陈列品,无数的人去参观它,听它讲过去的故事。
![]() |
![]() |
![]() |
![]() |
![]() |
英雄落幕的伤感,有人也许会感动,但小孩子肯定是无法体会的。洋葱喜欢一切工程车,因此对书中的挖挖挖很感兴趣,至于别的,他完全懵懂。
《Katy and the Big Snow》,凯特和大雪
![]() |
凯特是一辆履带式拖拉机,前面加个部件可以变成推土机,加个犁可以变成铲雪车。凯特喜欢工作,她工作很努力。一场大雪后,道路被积雪覆盖,凯特大显身手,在城市的街道上奋力铲雪,使交通顺畅,飞机安全着陆,邮件可以送出,火险得以排除……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原状。
![]() |
![]() |
![]() |
![]() |
《Maybelle the Cable Car》,梅贝尔有轨缆车, 推荐指数:★★★★
纪念旧金山的有轨缆车而作,早年作家在旧金山生活过,经常坐缆车出行。
有轨缆车的发展和衰落,市民讨论该废止它还是保留它,投票结果是保留,也是保留一段特殊的城市历史。
![]() |
画面构图很有特色,圆形,环形构图,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几乎一看图就能知道是伯顿画的。
![]() |
![]() |
![]() |
![]() |
![]() |
有轨缆车又叫“铛铛车”,它运行时为了警示,会发出铛铛的声音。如今很多城市都把它做为观光旅游项目,北京前门步行街上也有这种缆车。
作家对旧金山的有轨缆车很有感情
![]() |
《Life Story》,生命故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推荐指数:★★★★★
![]() |
从宇宙地球的进化开始,以舞台场景的形式,一幕幕展开生命进化的历程。
![]() |
![]() |
![]() |
![]() |
![]() |
![]() |
以上5本书,是弗吉尼亚·伯顿最知名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她的创作风格和绘画特色。构图新意是有的,但故事情节,坦率说,我不太喜欢。成年人对社会的某些思考不必过早地渗透给孩子,说了他们也不懂,不如让他们保持单纯的快乐,有些事情,等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