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舒舒服服地叹息,可有多好
能够
多多
能够有大口喝醉烧酒的日子
能够壮烈、酩酊
能够在中午
在钟表滴答的窗幔后面
想一些琐碎的心事
能够认真地久久地难为情
能够一个人散步
坐到漆绿的椅子上
合一会儿眼睛
能够舒舒服服地叹息
回忆并不愉快的往事
忘记烟灰
弹落在什么地方
能够在生病的日子里
发脾气,作出不体面的事
能够沿着走惯的路
一路走回回家去
能够有一个人亲你
擦洗你,还有精致的谎话
在等你,能够这样活着
可有多好,随时随地
手能够折下鲜花
嘴唇能够够到嘴唇
没有风暴也没有革命
灌溉大地的是人民捐献的酒
能够这样活着
可有多好,要多好就有多好!
1973
陈体面说,
诗人的精致是必要的,词语的巧妙安排、意象的准确运用、情节的细腻婉转,这些统统是必要的。只是,对于一个诗人来讲,比精致更加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首痛快的作品。
至少要有一首。在朗诵会上,或者对着镜子,从头念到尾,一气贯通,完全不用朗诵者去控制节奏、调整情绪、设计音节……完全不用。这样的诗,它的标题就是一个塞子,当你把它拔掉,一切你想要的,就会像哗啦啦的河水一样流出来。
多多的《能够》就是这样一首诗,写在他的22岁。青春期的荷尔蒙想必是像冬天的炉火一样不知安分的,但他成功地把它们指挥着,组成一支火焰风暴的军队。
全诗写了十三个「能够」:前两个「能够」,是粗糙的需求,短促的、简洁的,每个「能够」后面跟着一句话;随着诉求的深入,后面的七个「能够」,逐渐认真,叙述了一些细致的场景,每个「能够」平均要用三句话来说清楚;再后面,结尾的部分,抒情,升华,气息又短促起来,「手能够折下鲜花/嘴唇能够够到嘴唇」,埋了两个「能够」,「能够这样活着」,又两次凸显了一个主题。——明明是大段的排比,却巧妙地嵌入到起伏的感情中去,一点套路的痕迹都没有,不露声色地完成了起承转合,这就是沉着痛快的感情、驾驭节奏的能力。
诗中的语言,也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得当。诗人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是一场普通不过的醉酒、一次舒舒服服的叹息、借着生病能够发一次脾气、一次打盹,甚至是,一次修饰的、比原来高档一点的、精致一点的谎话……「可有多好……可有多好……」这种口无遮拦的、略带土气的口吻,就像一个农民对着一小块白面馒头沿着口水,那么,还有比这更加真心朴实的赞叹吗?
据说,多多是21岁开始写诗的,那么,这首令人惊讶而又佩服的诗写于他开始诗歌创作的第二年,而且,那一年是1973,已经习惯了好日子的我们,应该还记得那是个什么年代。
多多
能够有大口喝醉烧酒的日子
能够壮烈、酩酊
能够在中午
在钟表滴答的窗幔后面
想一些琐碎的心事
能够认真地久久地难为情
能够一个人散步
坐到漆绿的椅子上
合一会儿眼睛
能够舒舒服服地叹息
回忆并不愉快的往事
忘记烟灰
弹落在什么地方
能够在生病的日子里
发脾气,作出不体面的事
能够沿着走惯的路
一路走回回家去
能够有一个人亲你
擦洗你,还有精致的谎话
在等你,能够这样活着
可有多好,随时随地
手能够折下鲜花
嘴唇能够够到嘴唇
没有风暴也没有革命
灌溉大地的是人民捐献的酒
能够这样活着
可有多好,要多好就有多好!
1973
陈体面说,
诗人的精致是必要的,词语的巧妙安排、意象的准确运用、情节的细腻婉转,这些统统是必要的。只是,对于一个诗人来讲,比精致更加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首痛快的作品。
至少要有一首。在朗诵会上,或者对着镜子,从头念到尾,一气贯通,完全不用朗诵者去控制节奏、调整情绪、设计音节……完全不用。这样的诗,它的标题就是一个塞子,当你把它拔掉,一切你想要的,就会像哗啦啦的河水一样流出来。
多多的《能够》就是这样一首诗,写在他的22岁。青春期的荷尔蒙想必是像冬天的炉火一样不知安分的,但他成功地把它们指挥着,组成一支火焰风暴的军队。
全诗写了十三个「能够」:前两个「能够」,是粗糙的需求,短促的、简洁的,每个「能够」后面跟着一句话;随着诉求的深入,后面的七个「能够」,逐渐认真,叙述了一些细致的场景,每个「能够」平均要用三句话来说清楚;再后面,结尾的部分,抒情,升华,气息又短促起来,「手能够折下鲜花/嘴唇能够够到嘴唇」,埋了两个「能够」,「能够这样活着」,又两次凸显了一个主题。——明明是大段的排比,却巧妙地嵌入到起伏的感情中去,一点套路的痕迹都没有,不露声色地完成了起承转合,这就是沉着痛快的感情、驾驭节奏的能力。
诗中的语言,也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得当。诗人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是一场普通不过的醉酒、一次舒舒服服的叹息、借着生病能够发一次脾气、一次打盹,甚至是,一次修饰的、比原来高档一点的、精致一点的谎话……「可有多好……可有多好……」这种口无遮拦的、略带土气的口吻,就像一个农民对着一小块白面馒头沿着口水,那么,还有比这更加真心朴实的赞叹吗?
据说,多多是21岁开始写诗的,那么,这首令人惊讶而又佩服的诗写于他开始诗歌创作的第二年,而且,那一年是1973,已经习惯了好日子的我们,应该还记得那是个什么年代。
陈可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要读庄子?
- 庄子放到现在会饿死吗 (1人喜欢)
- “黄蜂尾”张籍,最善于“反转”的诗人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