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咪蒙
很多人是从《独唱团》认识咪蒙的,我也是。
看完长长的《好疼的金圣叹》,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卧槽,文章还能这样玩”。这么坦率地不要脸,说出大家所想但不敢说的话。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我阅遍了她的所有文字,还把精彩语句记下来,不断模仿-总结-再模仿。以至于我工作头几年写的东西都趋向她的不要脸风格。
她的文字是通俗的,所以特别生动,不用干涩的词语,用具体的意象,比如用具体的某个动作或某个人表达,让你直接脑补,有一种懂了但又说不出的感觉,只能放肆发笑。对于她的一篇影评的描述印象非常深刻,霸道总裁为什么都长得很帅?咪蒙的解释是:有钱又长得帅的,叫霸道总裁;有钱长得丑的,叫马云!
呐,就是这么生动形象,就是这样让人发笑。
而后毕业进入跟咪蒙同一个集团工作,在聊天软件上,我还能找到她的对话框,那时觉得跟偶像很近啊,心情就像跟周杰伦一起上班一样,虽然集团内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直接跟她对话。那时,咪蒙还在深圳城市周刊,是不是串娱乐和情感的稿子,以网络的标准来说,每篇都是能红红火火的佳作。
真正让我喜欢上她,是一篇《我的爸爸,要结婚了》。这是她在豆瓣的第一篇文章,文字依然调侃,但所说的不再是无节操,而是她自己的真实故事,一个在不幸福家庭长大的她。那篇文章,我不记得看了多少遍。
然而,那时她名气一点都不大,甚至在媒体圈也没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的真名叫马凌。
早早关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但一直没有推送。我没有取关,因为这又是一个能看到她文章的渠道。要知道,我翻遍了她的博客、豆瓣、微博,只为看到她的新文章。我知道她的长相,知道她的老公儿子,知道她的朋友周二。
后来,她在深圳创立了影视公司,还声称自己写的剧本要上央视,彭浩翔也来约戏。那时我一度以为她要火了。之后微博上不断有影评视频以及网络短片。但这些都失败了。
微信公众号开始推送文章,文笔依然犀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真的火了,朋友圈尽是她的文章。争议也随之而来,挺她和骂她的,分为明显的两派。
我不知道她现在所写的,是不是她心里真正所想的,但我知道,她已经摸透了这个网络时代的套路——被骂也是火的表现,不断招骂就是手段之一。
我取关了她。当然对于她来说,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曾经很爱她的文章的人,现在看不到自己想要看的,所以就不接触了。
看完长长的《好疼的金圣叹》,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卧槽,文章还能这样玩”。这么坦率地不要脸,说出大家所想但不敢说的话。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我阅遍了她的所有文字,还把精彩语句记下来,不断模仿-总结-再模仿。以至于我工作头几年写的东西都趋向她的不要脸风格。
她的文字是通俗的,所以特别生动,不用干涩的词语,用具体的意象,比如用具体的某个动作或某个人表达,让你直接脑补,有一种懂了但又说不出的感觉,只能放肆发笑。对于她的一篇影评的描述印象非常深刻,霸道总裁为什么都长得很帅?咪蒙的解释是:有钱又长得帅的,叫霸道总裁;有钱长得丑的,叫马云!
呐,就是这么生动形象,就是这样让人发笑。
而后毕业进入跟咪蒙同一个集团工作,在聊天软件上,我还能找到她的对话框,那时觉得跟偶像很近啊,心情就像跟周杰伦一起上班一样,虽然集团内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直接跟她对话。那时,咪蒙还在深圳城市周刊,是不是串娱乐和情感的稿子,以网络的标准来说,每篇都是能红红火火的佳作。
真正让我喜欢上她,是一篇《我的爸爸,要结婚了》。这是她在豆瓣的第一篇文章,文字依然调侃,但所说的不再是无节操,而是她自己的真实故事,一个在不幸福家庭长大的她。那篇文章,我不记得看了多少遍。
然而,那时她名气一点都不大,甚至在媒体圈也没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的真名叫马凌。
早早关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但一直没有推送。我没有取关,因为这又是一个能看到她文章的渠道。要知道,我翻遍了她的博客、豆瓣、微博,只为看到她的新文章。我知道她的长相,知道她的老公儿子,知道她的朋友周二。
后来,她在深圳创立了影视公司,还声称自己写的剧本要上央视,彭浩翔也来约戏。那时我一度以为她要火了。之后微博上不断有影评视频以及网络短片。但这些都失败了。
微信公众号开始推送文章,文笔依然犀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真的火了,朋友圈尽是她的文章。争议也随之而来,挺她和骂她的,分为明显的两派。
我不知道她现在所写的,是不是她心里真正所想的,但我知道,她已经摸透了这个网络时代的套路——被骂也是火的表现,不断招骂就是手段之一。
我取关了她。当然对于她来说,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曾经很爱她的文章的人,现在看不到自己想要看的,所以就不接触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