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读书笔记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这是后来能吃饱饭的朱元璋的情感回忆。
==========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穷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
在元代这个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的朝代里,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南人,唯一的惩罚是赔偿一头驴,碰到个闲散民工之类的人,可能连驴都省了。
==========
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而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铸造出来的。
==========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
南京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紫金山纵横南北,恰似巨龙潜伏,而石头山则临江陡峭,如虎盘踞,这就是南京龙蟠虎踞的来历。
==========
他明白,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
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 “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将领们听到了这句话,都抬起头来,他
==========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
==========
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
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当年结拜的诺言,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干了朱元璋原先干过的工作,出家当了和尚。
==========
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
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
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
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
他发明了若干武器来克制骑兵。首先是绊马钉。这个玩意儿设计独特,不管你怎么扔到地上,总有一面铁钉朝上。
==========
中国历史上,由于地形问题,大凡从山西进攻陕西,都是极为艰苦,难以攻下。从最初的秦国据守函谷关据六国,到后来的日本人侵略中国,拼了老命,却始终无法踏入陕西一步。 但这次情况不同。
==========
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
但让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却对胡惟庸的犯上行为无任何表示,这是很不寻常的。
==========
他这样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标对手太过强大,这个对手并不是李善长,也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
淋尖踢斛
==========
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行事方法和手段都很接近朱元璋,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最像朱元璋。
==========
朱元璋要建立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严谨、近乎僵化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农民只能种地,商人只能经商,官员按照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无论谁都不能越界
==========
明帝国的所有问题我朱元璋都给你们解决了,制度也有了,方法也有了。后世子孙照着做就是了,我辛苦点没有关系,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
朱元璋这一生有过很多厉害的对手,顽强的张士诚、凶狠的陈友谅、纠缠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以及骄横的蓝玉,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然而他们都败在了朱元璋手下。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
他可以影响少数人于永远,也可以影响多数人于暂时,但他无法影响多数人于永远。
==========
因为朱元璋只是历史的执行者,他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
真正支配历史的人,不是朱元璋,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
==========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
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腓特烈二世原创
==========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入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
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
==========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穷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
在元代这个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的朝代里,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南人,唯一的惩罚是赔偿一头驴,碰到个闲散民工之类的人,可能连驴都省了。
==========
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而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铸造出来的。
==========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
南京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紫金山纵横南北,恰似巨龙潜伏,而石头山则临江陡峭,如虎盘踞,这就是南京龙蟠虎踞的来历。
==========
他明白,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
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 “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将领们听到了这句话,都抬起头来,他
==========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
==========
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
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当年结拜的诺言,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干了朱元璋原先干过的工作,出家当了和尚。
==========
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
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
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
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
他发明了若干武器来克制骑兵。首先是绊马钉。这个玩意儿设计独特,不管你怎么扔到地上,总有一面铁钉朝上。
==========
中国历史上,由于地形问题,大凡从山西进攻陕西,都是极为艰苦,难以攻下。从最初的秦国据守函谷关据六国,到后来的日本人侵略中国,拼了老命,却始终无法踏入陕西一步。 但这次情况不同。
==========
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
但让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却对胡惟庸的犯上行为无任何表示,这是很不寻常的。
==========
他这样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标对手太过强大,这个对手并不是李善长,也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
淋尖踢斛
==========
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行事方法和手段都很接近朱元璋,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最像朱元璋。
==========
朱元璋要建立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严谨、近乎僵化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农民只能种地,商人只能经商,官员按照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无论谁都不能越界
==========
明帝国的所有问题我朱元璋都给你们解决了,制度也有了,方法也有了。后世子孙照着做就是了,我辛苦点没有关系,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
朱元璋这一生有过很多厉害的对手,顽强的张士诚、凶狠的陈友谅、纠缠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以及骄横的蓝玉,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然而他们都败在了朱元璋手下。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
他可以影响少数人于永远,也可以影响多数人于暂时,但他无法影响多数人于永远。
==========
因为朱元璋只是历史的执行者,他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
真正支配历史的人,不是朱元璋,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
==========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
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腓特烈二世原创
==========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入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
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2 2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