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纪行4 快乐,是对死亡最大的敬意
对于纽约、巴黎或是伦敦人来说,“死亡”是他们永远不会提起的,因为这个词会灼伤他们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却老把“死亡”挂在嘴边,他们调侃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不可否认,在墨西哥人面对死亡的态度里或许有着与别人一样的恐惧,但是至少墨西哥人从不避讳死亡,他们用耐心、轻蔑和调侃直面死亡。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如是说。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对死亡有所忌讳,可墨西哥人却对此津津乐道。死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创造,是显示生命最高的意义,如果死亡都毫无意义,那么生存也是如此。
每年11月1日和2日,是墨西哥最盛大的节日亡灵节。节日前,气氛提前而至。道路上,商店里已经摆满庆祝用的面具,服饰,各样道具。偶尔买一份报纸,不论政要还是明星在封面已经变成了“骷髅”模样。节日这一天,是亡灵回家的日子。人们把黄色鲜花洒在小路上,为亡灵们指明回家的路;然后在家门口悬挂起南瓜灯,告诉他们家在这里。
我这个钟爱墨西哥的旅者,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宪法广场地铁站人潮涌动,地铁出口几乎找不到站的位置,周围的人个个武装的完备。有的人画着花脸谱,有的穿坠地的长裙,有的敲锣打鼓,有的载歌载舞。天上偶尔飘下亮片珠子,或者鲜花。这么盛大的节日气氛,我已经多年没有见识过。再往前走,就是骷髅的海洋。平日商店里见到的骷髅摆设这下全变成了活的、大型的骷髅。有意思的是,这些骷髅可不是一堆堆死气沉沉的白骨,它们跟活人一样,神态各异,各司其职,充满了喜剧色彩。有骷髅马车夫赶着骷髅马去送水,有骷髅牧师主持骷髅新人的婚礼,有骷髅马里亚契乐队放声歌唱,有骷髅夫妻抱着骷髅孩子接受骷髅亲人们的祝福,还有骷髅贵妇抱着骷髅犬依偎在骷髅丈夫的身旁。因为这样的喜剧色彩和反差,电影《007:幽灵党》特此来到墨西哥亡灵节取景拍摄,在一片欢天喜地中开始追杀行动。
身边走过几个踩着高跷的骷髅,其中一个友好地弯下腰跟我握手,她是一个贵妇骷髅,握手的时候彬彬有礼,虽然化了妆,还是能看出她莞尔一笑的样子。旁边的墨西哥人发现我是中国人,很热情地过来跟我合影,他们问我,“你喜欢这个节日吗?”我说,“喜欢,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那种喜欢。”随后,我很快融入进这个队伍之中。在盛大节日气氛下,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身份,也不用标签,欣赏死亡,只需要一个真诚的态度。
大型骷髅队伍轰隆隆向前,人们用最喜庆的方式来庆祝。前方有墨西哥面包工厂协会搭起来的大烤炉,现场烤“死人面包”向大家免费发送。通常能够见到的“死人面包”是圆拱形的,上面有一个十字或者米字形状隆起,关于这个造型有两大理论:一说模拟坟墓的十字架,二说形同人的头盖骨。我走近看大祭台上的面包,先把我吓了一跳,有的做成人形,代表人;有的做成人却没腿的形状,代表鬼混;螺旋形状的面包代表生命的轮回。要是放在以前,我断然不敢吃这样的面包。可是身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死亡突然变成了轻松的话题,这也难怪墨西哥人天生具备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果连死亡都能淡然处之,生,还能难道哪儿去呢?
墨西哥人对于死亡豁达的态度源于他们的古老文化阿兹特克文明,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大陆之前,墨西哥人并不惧怕死亡,他们把死亡看做生命的轮回,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往天堂。直到西班牙人带来了天主教,西方教义的思想影响了墨西哥人的态度。后来著名版画家何塞·瓜达卢佩·波萨达用他一系列的版画作品重新唤起墨西哥民族对于死亡豁达和调侃的态度,同时也唤起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珍视自己文化的信心。
亡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我们大多凝重又哀伤,整个画面只有黑色和白色。在墨西哥,死亡是彩色的,死亡不需要静默,不需要恐惧,也不需要眼泪。这种落差不仅震撼着我,也震撼着同行的千里迢迢赶来的欧洲的朋友。美妙的玛利亚奇音乐节奏欢快,似乎墨西哥人从来不歌颂悲伤,任何生活或生命的形式,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种定义——那就是快乐。
宪法广场附近的波普艺术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大型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大多和死亡,宗教有关。无独有偶,仍然是张扬的色彩,夸张的形状。巨大的生命之树,每一个树冠上的人形态各异,从事不同的事物,有的开心,有的很明显在生气,鲜花开满整个树冠,鸟儿也居于此地,有的地方又莫名其妙地生出一对翅膀。就像一个生活场景的小小缩影,做工粗糙而动人,表达的东西却细致又精美。生命之树是祭奠死亡的一个摆设,象征不管去到何方天堂,生活的欢快从来不会远去。想象一下,在庄严肃穆的墓地里,这颗“生命之树”是多么勇敢地在宣告:生活,在哪里都需要快乐。
我深深地被墨西哥的一切吸引着,她文化的强大不仅表现在一个节日的魅力,更在于本国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尊重和信仰。墨西哥是一个离美国最近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充斥着美国流行音乐,电视连续剧,NBA,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墨西哥的角角落落仍然无处不在地存在玛利亚奇音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疯狂的充满想象力的绘画。她的文化和对死亡的态度自成一派,充满个性,很难被别的文化侵蚀。
寥寥几字不足以说明墨西哥的美,我真切地希望身边的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亲自去领略一下。
————————————※已被杂志采用,转载须通知并注明。※——————————
---------------------感谢合作-------------------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如是说。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对死亡有所忌讳,可墨西哥人却对此津津乐道。死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创造,是显示生命最高的意义,如果死亡都毫无意义,那么生存也是如此。
每年11月1日和2日,是墨西哥最盛大的节日亡灵节。节日前,气氛提前而至。道路上,商店里已经摆满庆祝用的面具,服饰,各样道具。偶尔买一份报纸,不论政要还是明星在封面已经变成了“骷髅”模样。节日这一天,是亡灵回家的日子。人们把黄色鲜花洒在小路上,为亡灵们指明回家的路;然后在家门口悬挂起南瓜灯,告诉他们家在这里。
我这个钟爱墨西哥的旅者,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宪法广场地铁站人潮涌动,地铁出口几乎找不到站的位置,周围的人个个武装的完备。有的人画着花脸谱,有的穿坠地的长裙,有的敲锣打鼓,有的载歌载舞。天上偶尔飘下亮片珠子,或者鲜花。这么盛大的节日气氛,我已经多年没有见识过。再往前走,就是骷髅的海洋。平日商店里见到的骷髅摆设这下全变成了活的、大型的骷髅。有意思的是,这些骷髅可不是一堆堆死气沉沉的白骨,它们跟活人一样,神态各异,各司其职,充满了喜剧色彩。有骷髅马车夫赶着骷髅马去送水,有骷髅牧师主持骷髅新人的婚礼,有骷髅马里亚契乐队放声歌唱,有骷髅夫妻抱着骷髅孩子接受骷髅亲人们的祝福,还有骷髅贵妇抱着骷髅犬依偎在骷髅丈夫的身旁。因为这样的喜剧色彩和反差,电影《007:幽灵党》特此来到墨西哥亡灵节取景拍摄,在一片欢天喜地中开始追杀行动。
身边走过几个踩着高跷的骷髅,其中一个友好地弯下腰跟我握手,她是一个贵妇骷髅,握手的时候彬彬有礼,虽然化了妆,还是能看出她莞尔一笑的样子。旁边的墨西哥人发现我是中国人,很热情地过来跟我合影,他们问我,“你喜欢这个节日吗?”我说,“喜欢,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那种喜欢。”随后,我很快融入进这个队伍之中。在盛大节日气氛下,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身份,也不用标签,欣赏死亡,只需要一个真诚的态度。
大型骷髅队伍轰隆隆向前,人们用最喜庆的方式来庆祝。前方有墨西哥面包工厂协会搭起来的大烤炉,现场烤“死人面包”向大家免费发送。通常能够见到的“死人面包”是圆拱形的,上面有一个十字或者米字形状隆起,关于这个造型有两大理论:一说模拟坟墓的十字架,二说形同人的头盖骨。我走近看大祭台上的面包,先把我吓了一跳,有的做成人形,代表人;有的做成人却没腿的形状,代表鬼混;螺旋形状的面包代表生命的轮回。要是放在以前,我断然不敢吃这样的面包。可是身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死亡突然变成了轻松的话题,这也难怪墨西哥人天生具备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果连死亡都能淡然处之,生,还能难道哪儿去呢?
墨西哥人对于死亡豁达的态度源于他们的古老文化阿兹特克文明,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大陆之前,墨西哥人并不惧怕死亡,他们把死亡看做生命的轮回,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往天堂。直到西班牙人带来了天主教,西方教义的思想影响了墨西哥人的态度。后来著名版画家何塞·瓜达卢佩·波萨达用他一系列的版画作品重新唤起墨西哥民族对于死亡豁达和调侃的态度,同时也唤起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珍视自己文化的信心。
亡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我们大多凝重又哀伤,整个画面只有黑色和白色。在墨西哥,死亡是彩色的,死亡不需要静默,不需要恐惧,也不需要眼泪。这种落差不仅震撼着我,也震撼着同行的千里迢迢赶来的欧洲的朋友。美妙的玛利亚奇音乐节奏欢快,似乎墨西哥人从来不歌颂悲伤,任何生活或生命的形式,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种定义——那就是快乐。
宪法广场附近的波普艺术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大型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大多和死亡,宗教有关。无独有偶,仍然是张扬的色彩,夸张的形状。巨大的生命之树,每一个树冠上的人形态各异,从事不同的事物,有的开心,有的很明显在生气,鲜花开满整个树冠,鸟儿也居于此地,有的地方又莫名其妙地生出一对翅膀。就像一个生活场景的小小缩影,做工粗糙而动人,表达的东西却细致又精美。生命之树是祭奠死亡的一个摆设,象征不管去到何方天堂,生活的欢快从来不会远去。想象一下,在庄严肃穆的墓地里,这颗“生命之树”是多么勇敢地在宣告:生活,在哪里都需要快乐。
我深深地被墨西哥的一切吸引着,她文化的强大不仅表现在一个节日的魅力,更在于本国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尊重和信仰。墨西哥是一个离美国最近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充斥着美国流行音乐,电视连续剧,NBA,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墨西哥的角角落落仍然无处不在地存在玛利亚奇音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疯狂的充满想象力的绘画。她的文化和对死亡的态度自成一派,充满个性,很难被别的文化侵蚀。
寥寥几字不足以说明墨西哥的美,我真切地希望身边的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亲自去领略一下。
————————————※已被杂志采用,转载须通知并注明。※——————————
---------------------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