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于哀乐
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做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须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我读了这段话,喟然而叹,实实地合了我的心!这几年世界与人际,所见所闻所经历,骇然丑怪。人有欺凌狡诈,虚伪无赖,坑人骗人都是所谓的朋友。凡做事必有不平不合理之事,大小危害有别而已。凡事入众人眼目,必有小人动作。想当年第一个大展做成之后,几个加拿大师友就来告诉我,要坦然受一切不公——因为现在人人都想踩你。加拿大人如此,华人更不用说了。这种滋味我后来才慢慢体会的全、体会的细腻。当然若是想想做事中间多少人帮助,特别是素不相识的人,哪还该有什么不平之怨?感恩老天眷顾才是。我只是见人性丑处便有恶感,见虚伪欺骗则有怒气,人家觉得大不了寻常事,世界不就那样,人们不就那样?我会觉得流氓可憎。气性难改,折寿之性。但是也努力想内化消化,而所见越多,悲观越深。友人说黑暗是人性的,黑暗是人赋予世界的,世界本无黑暗,而人的世界人性本身就是黑暗——我几乎觉得也就是这样。雪后看明月,朗洁的会看到几重重影。就好像人能视过好,就看到事物和其重重影与虚像。所谓木秀于林必遭风摧,所谓曲高和寡,所谓刚者易折,所谓善者不善终——总总而言,不知拙知默知无用,难存于世。吐槽嘲弄都是小作色而已,深哀真感之文我一直徘徊不做,就因为同样的忧虑:“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无论傻欢淫欢一时之欢磐石之欢,区区数十载,人生为欢实少,能乐且乐吧。看不见黑暗的人,让他们且自娱于灯火。那来自心灵深处的光明,需要燃烧生命而灼耀黑暗,这种艰苦的事,只有极少数不幸者抑或是幸者轮得到。与世相忘的大废物,却能陶然自乐,才是好归宿。天真之乐是另一种明媚,要好好爱护。
我读了这段话,喟然而叹,实实地合了我的心!这几年世界与人际,所见所闻所经历,骇然丑怪。人有欺凌狡诈,虚伪无赖,坑人骗人都是所谓的朋友。凡做事必有不平不合理之事,大小危害有别而已。凡事入众人眼目,必有小人动作。想当年第一个大展做成之后,几个加拿大师友就来告诉我,要坦然受一切不公——因为现在人人都想踩你。加拿大人如此,华人更不用说了。这种滋味我后来才慢慢体会的全、体会的细腻。当然若是想想做事中间多少人帮助,特别是素不相识的人,哪还该有什么不平之怨?感恩老天眷顾才是。我只是见人性丑处便有恶感,见虚伪欺骗则有怒气,人家觉得大不了寻常事,世界不就那样,人们不就那样?我会觉得流氓可憎。气性难改,折寿之性。但是也努力想内化消化,而所见越多,悲观越深。友人说黑暗是人性的,黑暗是人赋予世界的,世界本无黑暗,而人的世界人性本身就是黑暗——我几乎觉得也就是这样。雪后看明月,朗洁的会看到几重重影。就好像人能视过好,就看到事物和其重重影与虚像。所谓木秀于林必遭风摧,所谓曲高和寡,所谓刚者易折,所谓善者不善终——总总而言,不知拙知默知无用,难存于世。吐槽嘲弄都是小作色而已,深哀真感之文我一直徘徊不做,就因为同样的忧虑:“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无论傻欢淫欢一时之欢磐石之欢,区区数十载,人生为欢实少,能乐且乐吧。看不见黑暗的人,让他们且自娱于灯火。那来自心灵深处的光明,需要燃烧生命而灼耀黑暗,这种艰苦的事,只有极少数不幸者抑或是幸者轮得到。与世相忘的大废物,却能陶然自乐,才是好归宿。天真之乐是另一种明媚,要好好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