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一)
1994年12月17日晚,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演出。窦唯第一个出场。他的第一首歌是《高级动物》。他手握话筒,望着台下,面色平静。在一大段名词的念白后,他缓缓地唱出: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高级动物 - 窦唯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
忍让 气忿 复杂 讨厌
嫉妒 阴险 争夺 埋怨
自私 无聊 变态 冒险
好色 善良 博爱 诡辨
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哦 我的天 高级动物
地狱 天堂 皆在人间
伟大 渺小 中庸 可怜
欢乐 痛苦 战争 平安
辉煌 黯淡 得意 伤感
怀恨 报复 专横 责难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我一直喜欢魔岩三杰中的两位,张楚和何勇;对于窦唯,年轻时没有更多好感。现在年纪大了一些,对这个人,对他的一些行为方式,又开始感同身受。我渐渐开始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对生活、对语言的态度。在《再见,乌托邦》中,窦唯照例没有说话。盛志民去采访他,他照例一言不发,只是拉着人家,又听了十几小时的音乐。
他与我们一样,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与我们不同,他的沉默在爆发之后,我们的沉默,在爆发之前,在遥遥无期的爆发之前。我尊敬他,喜欢他对待语言的态度,坚决而彻底。
(二)
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北京画报 - 左小祖咒
...
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又干嘛需要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
当成年人在一起时,最终,工作、家庭、金钱、房子、车子这些话题,总会如同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冰冷地切入,并最终成为衡量幸福感的标尺。但幸福感的落差,也只在一瞬间产生,在别人眼中产生,然后投映到你心底,激起满足感或失落感;然而最终,各自仍要各自返回,各自回到各自不快乐的生活中去。一个人,在别人的眼里,在某种语境下,总会无可奈何地成为他人为你虚设的角色。在某种语境里,你的声带仿佛不受控制,你或者开始情绪激昂,说些注定会感动自己的话;或者开始发表些根本说不清楚的无聊观点;你打着哈哈,高声附和让你兴奋;你看似目光呆滞,仿佛是在用沉默不语来消极抵抗,并仿佛这样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其实也不过是跌落同种语境的暗自腹诽。
但实际上,我并不是那个人。我并不在别人为我虚设的角色里,我不是那个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后来又很后悔的那个人。我不是那个乏味的人。
窦唯是在用沉默,来反抗预设的语境吗?我不知道,但我已习惯了,我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我就是这样一天天老下去了。从这个样子你决看不出我每天每夜每小时每一分钟都在想入非非,怀念着十七岁时见到的紫色天空,岸边长满绿色芦苇的河流,还有我的马兄弟。我本来不是这样,是装成这样的。你不可能从一个削瘦、憔悴的数学教师身上看到这些... ——《红拂夜奔》 by 王小波
(三)
召唤 - 朴树
...
我想念它们
可我们必须忍耐这艰难繁琐
这平淡的生活
这不快乐的生活
可我仍然想回来
我为它们而生活
...
90年代初,准确说是96年以前,我家没有有线电视,有时为了一场意甲,我要在周日跑很远去小姨家。不知为何,那时我总会隐瞒自己过来看球的真实意图。晚上那场球赛,并不总能看到,有时是他们要看其他台,有时是大人催我早点睡觉——毕竟第二天还要上学。当偶尔能看上时,对我而言,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
那时我家住在郊区,有线电视迟迟没有过来,终于,在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在95年底的时候,终于装上了。我记得那是95年的最后一天。那天我回家很晚,看着电视里的体育频道,一想到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看球了,我顿时心花怒放。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从前,我还期盼过一些东西,CD,MP3、笔记本电脑,后来这些东西我都得到了,在得到的一瞬间,我都感到过幸福。
曾经,一个BP机,一个大哥大,就可以成为众人羡慕的焦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东西早已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现在,在听着MP3时,或者在笔记本上敲打时,这些曾经的渴望,却再也没有任何新鲜的幸福感。现在,我本可以随心所欲地看球,再没人因为第二天上学而督促我,但我也越来越没有耐心看完一场球赛。
科技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不会让我们获得长久的快乐和幸福生活。物质的刺激,终究有一天会麻木。
我知道,房子,车子,这些东西,有一天我都会有的,但我不再像年少时,不再像渴望有线电视那样,把它们看作莫大的幸福。我知道,它们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很久以前看过查尔斯·汉迪的一篇文章,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在爱尔兰乡下度过的时光,他说那个时候,在一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互相认识,家家都是夜不闭户。因为他的父亲是牧师,大家总对他特别友好。他说,那个时代,如果有一对年轻人,他们偶尔在乡下的小酒馆遇到,然后就会相爱,就会告诉双方父母,告知两个村庄的人,然后就是幸福地生活一生。几十年后,当管理大师再回到家乡时,那里早已是别墅林立,家家都装着防盗的摄像头。古典主义的温情脉脉,已经被后工业化的铜墙铁壁所替代,汉迪感到痛心——他曾经珍视的幸福生活状态,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在我小的时候,在我长大的那个工厂里,我是幸福的,和父母在一起,我们有简单快乐的生活。我的快乐时光也在江边,在小树林里;在走到哪里都很热闹的邻里之间,大家都对我友善。今天,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人们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乏了解对方的耐心,即使是对门对户,也都大门紧闭,不再往来。
科技的发展,资讯的爆炸,造就了一种假象,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等待我们去了解,这反而会使我们疏忽,忽略身边真正需要关心的人和事。信息在飞速传播,人们的神经越来越紧张。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与他人的盲目攀比,过于在意他人眼底投映的那个自己,这就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根源。
我偶尔会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在爷爷家度过的那些夜晚。那是怎样的夜晚啊,没有电,熄掉煤油灯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我伸出双手,在眼前使劲晃动,可也什么都看不见。我喜欢在夜间,在乡间小路上走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在月光与星光中,我拉着爸爸的手,抬头望着静谧的夜空,那些星星出奇地亮,出奇地美。那种景象,让我在一瞬间感觉触碰到许多秘密,接近到我之存在本身。后来我再没见过那样的景象,我怀念那样的时光。
(四)
Like A Rolling Stone - Bob Dylan
...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
五年前的长沙,一辆大巴上,对一位朋友,我喋喋不休了一路。我讲起了骗与骟的话题。那是在大学里,我从一位特别佩服的朋友那听来的。他也喜欢王小波,他说王小波提到过,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成人的状态,都是被骗和被骟。被骗很简单,被别人骗,被自己骗,被伟光正的宣传骗,也被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的欲望所骗。至于骟这个字,不仅与骗长得像,而且往往也是并行发生。被骟,被社会骟,也被自己骟,骟掉理想,骟掉棱角,骟掉勇气,最后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常小人。
在离开大学的时候,我一个人大哭了一场。在收拾行李时,看到自己从前写的文字,忍不住痛哭了一场。18岁的时候,我是一个多么心高气傲的人,我那时是一个满怀抱负的赤子,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强大,然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那时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年轻的时候,对科学家们,对那种道听途说的科学逸事、对那种从宣传中得来的神秘光环的向往,使我对未来满怀憧憬。等到进了大学,真的接近自己的理想时,这才发现,原来在光环笼罩下,庸常的生活,在哪里都并无二致。我懒惰,没有耐心,缺乏自制力,也不能持之以恒,这样的性格,断然难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我被自己骗了,我发现自己年少时,迷恋的不过是从宣传中、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神秘光环,其实我并不喜欢,也缺乏耐心去日积跬步。在大学时,我挥霍了自己的青春和天赋,最终一事无成。
所有的责任当然都在自己。我需要为自己的懒惰和任性付出代价。但我也被骗了,被崇高的理想骗了,被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愿望骗了。我头破血流,从云端跌落尘土。
那个时候,我特别迷茫。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我自欺欺人地混着日子,我也找不到工作。有时候,我会读点书,听点音乐,寻找一些短暂的安慰。我一次次发出这样的疑问:幸福在哪里?
(五)
Ode To My Family - The Cranberries
...
Understand what I've become
It wasn't my design
And people everywhere think
Something better than I am
But I miss you
...
询问
海子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 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曾经,我是父母的骄傲。我不是个中规中矩的好孩子,我经常调皮捣蛋,但聪明,学习好,懂礼貌,让我得到太多来自长辈和亲友的宠爱。在厂里,我妈总能听到同事对我的夸赞,“你有个好儿子!”。那大概就是我妈最开心的时刻。“你儿子将来肯定会去哈佛的。”去哈佛,这句玩笑话,竟然真的成了我年少时的一个梦想。
我的父母是希望我出国的,到我上了大学,他们自然很开心,我离他们理想中的幸福生活,仿佛又近了一步。我妈那时大概已经在期盼,能在有一天,骄傲地告诉同事,“我儿子在美国念书”。
但她的愿望终究没有成为现实。后来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我的倍感挫折,前途迷茫的时候,我的父母却从来没有指责过我,从没有质疑过我的选择,他们总是在我远行时默默打点好行装,在我最脆弱时给我温暖,给我依靠。
我一直觉得愧对父母,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我甚至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我有多爱他们,我有多为他们而骄傲。在年轻时,我挥霍了青春,也浪费了天赋,也许我再也不能像年少时所想,有一天能强大起来,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但我也想告诉父母,我至少也能像他们一样,正直地、清白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毫不羞愧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现在,我家早已搬离了那个厂区。我妈也退休了,只是偶尔会回去看看。现在,在当年的同事问起我时,不知我妈又是如何回答。大概还是有人会说她有个好儿子,在北京,收入还算过得去。但我想这时她并不会太开心,毕竟我远远没有达到大家对我的期望。
有一天,我一定要拥抱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有多爱他们,我要放《Ode to my family》给他们听。我要告诉我妈,我现在感觉幸福,我从来不是别人眼里的那个人,也再也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活。在别人问起我时,我希望她这样回答:我儿子不像你们想象得那样有出息。他在北京只是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但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现在,他自己感觉幸福,我也为他高兴。
(六)
Forever Young - Bob Dylan
May God bless and keep you always
May your wishes all come true
May you always do for others
And let others do for you
May you build a ladder to the stars
Climb on every ru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May you grow up to be righteous
May you grow to be true
May you always know the truth
And see the lights surrounding you
May you always be courageous
Stand upright and be stro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
我每次回去,和从前的同学踢球时,总会惊讶地发现,我成了体能最好的一个。这么多年来,在球场上的矫健身手,仍然是我抓住青春尾巴的救命稻草。
我仍然会去摇滚现场。Pogo、跳水,让我感觉自己仍然年轻。在迷笛、在张北、在摩登天空,身边90后小朋友越来越多,但我感觉自己仍然很年轻。
在那些让我感觉年轻的地方,足球场上、摇滚现场,我仍然可以收获快乐、甚至幸福的感觉,那种感觉,与十年前并无二致。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十年前,我曾经心比天高,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目空一切,怀疑一切,患有一种典型的年轻病。
王小波说过,当他读到《芭芭拉上校》时暗下决心,自己决不能做个自以为明白事理而一无所长的人。我年轻时就是个那样的人,自以为明白事理,对世界报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十年前,当刚开始接触到存在主义哲学时,我相信自己会被改变。“他人是地狱”、“一个人一出生就在学习如何面对死亡”,这些只言片语让我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终于接触到了某个神秘世界,以为自己终于手握秘笈,从前那个懒惰、喜欢空想的自己,将永远发生改变。
《存在与虚无》、《存在与时间》,在我的书架上整整躺了十年。
十年后我明白了,一个人不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一本书改变。不存在这样的一本书、一张唱片、一部电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我曾经听人说过,一个人应该去实践一种人生哲学。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们只凭借本能判断,但他们一直在努力、在力争上游,坚持不懈地勤奋地学习、工作,其实他们以这种方式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佩服这样的人。
十年后,我自己感觉年轻时,其实已经不再年轻。现在,我又与十年前一样了,觉得自己明白事理,没有一点迷茫。但与十年前不同,我不再认为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只能首先改变自己,认真去实践一种人生哲学。十年过去,我又回到起点,只有这点点心得作为收获。
我在慢慢变老。但我决心像Bob Dylan这首歌中所唱,做个正直、诚实、勇敢的人。我也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心灵。我不会变成自己今天反对的卑鄙小人。我要坚持年轻,坚持做个幸福的人。
(七)
或许 - 尹吾
...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
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或许答案不在远方
而在你我的心上
...
五年前的长沙,还是在那辆大巴上,还是对那位朋友,我又跟他说起了对幸福的看法,即我以为的生活在别处。
我说,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在周边的农村,可能许多乡下人都羡慕我们,羡慕我们这些城市出生的人。有朝一日,如果能成为一个城里人,对他们而言,或许就是莫大的幸福。而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很多人又羡慕长沙人,也都在往长沙跑,或许在他们眼里,有朝一日能在长沙生活,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长沙人呢,也许就羡慕北京、上海人吧;至于北京、上海人,可能就是羡慕那些国外生活的人了。最后我总结,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更早以前,我记得是高中,与班上的几位女生,谈论起今后要在哪儿生活。她们大多向往大城市,而我的答案照例让她们意外。我说,以后想找个僻静幽远的地方,读书思考,还可以顺便种点菜什么的。
那个时候,我还怀揣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说话做事,总有被浪漫主义蛊惑的成分。我从小跟我爸到处出差,去过很多地方,对大城市没有多少喜欢,对那些山山水水却有太多的留恋。那时,遥想中的将来,大概就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在某个僻静幽远的地方,思考宇宙的终极命题。
现在,我在北京。我喜欢北京,但也不特别留恋。我可以去到别的城市,可以回到家乡,或者真的去到乡下,向农民们学习如何种菜。我希望自己总能心安理得地做出选择。海子说,梭罗这人有脑子。如果有一天,我能像梭罗一样,去寻找一个像瓦尔登湖的地方生活,那该是幸福的。
王小波说,一个人应该有诗意的生活,我也愿意如他所言,在有限的一生中,去做出一些有趣的事,认识一些有趣的人。我躺在床上,想到这个世界上曾有过王小波、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我感到幸福。我看王小波的书看他的信,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了解他的经历,我为世界上有过这样真正高贵的人而高兴。在今天我自己只是个卑贱的人。但我愿意一天天高贵起来,我认真思考、认真做事一天,坚持诚实、不讲违心的话一天,我就会离高贵更近一步。
今天,我在认真工作,我在认真思考,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我还可以去爱,还可以被爱。我要拥抱我的父母,我要对人更加友善,我要做个诚实的人,我还有理想,并且不会羞于与人谈及。也许有一天,我还要与心爱的女孩一起环游世界。
到这里,这篇文章就算写完了。它诞生在几天前的睡梦中,诞生在睁大眼睛望着虚空苦苦思索的夜晚,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写完。现在,当我回头审视时,又发觉它不能完整传达我的意图。一件完美的作品,从来只在构思中存在,窦唯对待语言的态度是对的。况且我还喜欢卡尔维诺说的lightness,这篇文章却过于沉重。但我必须将它写完。我要让它解决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写完后我就再不思考这个问题。从今天起,我必须相信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我必须确认自己写过的每一个字。我要像一个人一样地生活,像一个人一样地去追求幸福: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
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或许答案不在远方
而在你我的心上
下载所有歌曲
1994年12月17日晚,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演出。窦唯第一个出场。他的第一首歌是《高级动物》。他手握话筒,望着台下,面色平静。在一大段名词的念白后,他缓缓地唱出: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 |
高级动物 - 窦唯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
忍让 气忿 复杂 讨厌
嫉妒 阴险 争夺 埋怨
自私 无聊 变态 冒险
好色 善良 博爱 诡辨
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哦 我的天 高级动物
地狱 天堂 皆在人间
伟大 渺小 中庸 可怜
欢乐 痛苦 战争 平安
辉煌 黯淡 得意 伤感
怀恨 报复 专横 责难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我一直喜欢魔岩三杰中的两位,张楚和何勇;对于窦唯,年轻时没有更多好感。现在年纪大了一些,对这个人,对他的一些行为方式,又开始感同身受。我渐渐开始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对生活、对语言的态度。在《再见,乌托邦》中,窦唯照例没有说话。盛志民去采访他,他照例一言不发,只是拉着人家,又听了十几小时的音乐。
他与我们一样,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与我们不同,他的沉默在爆发之后,我们的沉默,在爆发之前,在遥遥无期的爆发之前。我尊敬他,喜欢他对待语言的态度,坚决而彻底。
(二)
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北京画报 - 左小祖咒
...
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又干嘛需要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
当成年人在一起时,最终,工作、家庭、金钱、房子、车子这些话题,总会如同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冰冷地切入,并最终成为衡量幸福感的标尺。但幸福感的落差,也只在一瞬间产生,在别人眼中产生,然后投映到你心底,激起满足感或失落感;然而最终,各自仍要各自返回,各自回到各自不快乐的生活中去。一个人,在别人的眼里,在某种语境下,总会无可奈何地成为他人为你虚设的角色。在某种语境里,你的声带仿佛不受控制,你或者开始情绪激昂,说些注定会感动自己的话;或者开始发表些根本说不清楚的无聊观点;你打着哈哈,高声附和让你兴奋;你看似目光呆滞,仿佛是在用沉默不语来消极抵抗,并仿佛这样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其实也不过是跌落同种语境的暗自腹诽。
但实际上,我并不是那个人。我并不在别人为我虚设的角色里,我不是那个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后来又很后悔的那个人。我不是那个乏味的人。
窦唯是在用沉默,来反抗预设的语境吗?我不知道,但我已习惯了,我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我就是这样一天天老下去了。从这个样子你决看不出我每天每夜每小时每一分钟都在想入非非,怀念着十七岁时见到的紫色天空,岸边长满绿色芦苇的河流,还有我的马兄弟。我本来不是这样,是装成这样的。你不可能从一个削瘦、憔悴的数学教师身上看到这些... ——《红拂夜奔》 by 王小波
(三)
召唤 - 朴树
...
我想念它们
可我们必须忍耐这艰难繁琐
这平淡的生活
这不快乐的生活
可我仍然想回来
我为它们而生活
...
90年代初,准确说是96年以前,我家没有有线电视,有时为了一场意甲,我要在周日跑很远去小姨家。不知为何,那时我总会隐瞒自己过来看球的真实意图。晚上那场球赛,并不总能看到,有时是他们要看其他台,有时是大人催我早点睡觉——毕竟第二天还要上学。当偶尔能看上时,对我而言,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
那时我家住在郊区,有线电视迟迟没有过来,终于,在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在95年底的时候,终于装上了。我记得那是95年的最后一天。那天我回家很晚,看着电视里的体育频道,一想到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看球了,我顿时心花怒放。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从前,我还期盼过一些东西,CD,MP3、笔记本电脑,后来这些东西我都得到了,在得到的一瞬间,我都感到过幸福。
曾经,一个BP机,一个大哥大,就可以成为众人羡慕的焦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东西早已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现在,在听着MP3时,或者在笔记本上敲打时,这些曾经的渴望,却再也没有任何新鲜的幸福感。现在,我本可以随心所欲地看球,再没人因为第二天上学而督促我,但我也越来越没有耐心看完一场球赛。
科技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不会让我们获得长久的快乐和幸福生活。物质的刺激,终究有一天会麻木。
我知道,房子,车子,这些东西,有一天我都会有的,但我不再像年少时,不再像渴望有线电视那样,把它们看作莫大的幸福。我知道,它们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很久以前看过查尔斯·汉迪的一篇文章,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在爱尔兰乡下度过的时光,他说那个时候,在一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互相认识,家家都是夜不闭户。因为他的父亲是牧师,大家总对他特别友好。他说,那个时代,如果有一对年轻人,他们偶尔在乡下的小酒馆遇到,然后就会相爱,就会告诉双方父母,告知两个村庄的人,然后就是幸福地生活一生。几十年后,当管理大师再回到家乡时,那里早已是别墅林立,家家都装着防盗的摄像头。古典主义的温情脉脉,已经被后工业化的铜墙铁壁所替代,汉迪感到痛心——他曾经珍视的幸福生活状态,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在我小的时候,在我长大的那个工厂里,我是幸福的,和父母在一起,我们有简单快乐的生活。我的快乐时光也在江边,在小树林里;在走到哪里都很热闹的邻里之间,大家都对我友善。今天,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人们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乏了解对方的耐心,即使是对门对户,也都大门紧闭,不再往来。
科技的发展,资讯的爆炸,造就了一种假象,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等待我们去了解,这反而会使我们疏忽,忽略身边真正需要关心的人和事。信息在飞速传播,人们的神经越来越紧张。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与他人的盲目攀比,过于在意他人眼底投映的那个自己,这就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根源。
我偶尔会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在爷爷家度过的那些夜晚。那是怎样的夜晚啊,没有电,熄掉煤油灯后,周围就是一片漆黑。我伸出双手,在眼前使劲晃动,可也什么都看不见。我喜欢在夜间,在乡间小路上走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在月光与星光中,我拉着爸爸的手,抬头望着静谧的夜空,那些星星出奇地亮,出奇地美。那种景象,让我在一瞬间感觉触碰到许多秘密,接近到我之存在本身。后来我再没见过那样的景象,我怀念那样的时光。
(四)
Like A Rolling Stone - Bob Dylan
...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
五年前的长沙,一辆大巴上,对一位朋友,我喋喋不休了一路。我讲起了骗与骟的话题。那是在大学里,我从一位特别佩服的朋友那听来的。他也喜欢王小波,他说王小波提到过,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成人的状态,都是被骗和被骟。被骗很简单,被别人骗,被自己骗,被伟光正的宣传骗,也被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的欲望所骗。至于骟这个字,不仅与骗长得像,而且往往也是并行发生。被骟,被社会骟,也被自己骟,骟掉理想,骟掉棱角,骟掉勇气,最后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常小人。
在离开大学的时候,我一个人大哭了一场。在收拾行李时,看到自己从前写的文字,忍不住痛哭了一场。18岁的时候,我是一个多么心高气傲的人,我那时是一个满怀抱负的赤子,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强大,然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那时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年轻的时候,对科学家们,对那种道听途说的科学逸事、对那种从宣传中得来的神秘光环的向往,使我对未来满怀憧憬。等到进了大学,真的接近自己的理想时,这才发现,原来在光环笼罩下,庸常的生活,在哪里都并无二致。我懒惰,没有耐心,缺乏自制力,也不能持之以恒,这样的性格,断然难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我被自己骗了,我发现自己年少时,迷恋的不过是从宣传中、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神秘光环,其实我并不喜欢,也缺乏耐心去日积跬步。在大学时,我挥霍了自己的青春和天赋,最终一事无成。
所有的责任当然都在自己。我需要为自己的懒惰和任性付出代价。但我也被骗了,被崇高的理想骗了,被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愿望骗了。我头破血流,从云端跌落尘土。
那个时候,我特别迷茫。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我自欺欺人地混着日子,我也找不到工作。有时候,我会读点书,听点音乐,寻找一些短暂的安慰。我一次次发出这样的疑问:幸福在哪里?
(五)
Ode To My Family - The Cranberries
...
Understand what I've become
It wasn't my design
And people everywhere think
Something better than I am
But I miss you
...
询问
海子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 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曾经,我是父母的骄傲。我不是个中规中矩的好孩子,我经常调皮捣蛋,但聪明,学习好,懂礼貌,让我得到太多来自长辈和亲友的宠爱。在厂里,我妈总能听到同事对我的夸赞,“你有个好儿子!”。那大概就是我妈最开心的时刻。“你儿子将来肯定会去哈佛的。”去哈佛,这句玩笑话,竟然真的成了我年少时的一个梦想。
我的父母是希望我出国的,到我上了大学,他们自然很开心,我离他们理想中的幸福生活,仿佛又近了一步。我妈那时大概已经在期盼,能在有一天,骄傲地告诉同事,“我儿子在美国念书”。
但她的愿望终究没有成为现实。后来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我的倍感挫折,前途迷茫的时候,我的父母却从来没有指责过我,从没有质疑过我的选择,他们总是在我远行时默默打点好行装,在我最脆弱时给我温暖,给我依靠。
我一直觉得愧对父母,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我甚至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我有多爱他们,我有多为他们而骄傲。在年轻时,我挥霍了青春,也浪费了天赋,也许我再也不能像年少时所想,有一天能强大起来,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但我也想告诉父母,我至少也能像他们一样,正直地、清白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毫不羞愧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现在,我家早已搬离了那个厂区。我妈也退休了,只是偶尔会回去看看。现在,在当年的同事问起我时,不知我妈又是如何回答。大概还是有人会说她有个好儿子,在北京,收入还算过得去。但我想这时她并不会太开心,毕竟我远远没有达到大家对我的期望。
有一天,我一定要拥抱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有多爱他们,我要放《Ode to my family》给他们听。我要告诉我妈,我现在感觉幸福,我从来不是别人眼里的那个人,也再也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活。在别人问起我时,我希望她这样回答:我儿子不像你们想象得那样有出息。他在北京只是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但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现在,他自己感觉幸福,我也为他高兴。
(六)
Forever Young - Bob Dylan
May God bless and keep you always
May your wishes all come true
May you always do for others
And let others do for you
May you build a ladder to the stars
Climb on every ru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May you grow up to be righteous
May you grow to be true
May you always know the truth
And see the lights surrounding you
May you always be courageous
Stand upright and be stro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
我每次回去,和从前的同学踢球时,总会惊讶地发现,我成了体能最好的一个。这么多年来,在球场上的矫健身手,仍然是我抓住青春尾巴的救命稻草。
我仍然会去摇滚现场。Pogo、跳水,让我感觉自己仍然年轻。在迷笛、在张北、在摩登天空,身边90后小朋友越来越多,但我感觉自己仍然很年轻。
在那些让我感觉年轻的地方,足球场上、摇滚现场,我仍然可以收获快乐、甚至幸福的感觉,那种感觉,与十年前并无二致。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十年前,我曾经心比天高,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目空一切,怀疑一切,患有一种典型的年轻病。
王小波说过,当他读到《芭芭拉上校》时暗下决心,自己决不能做个自以为明白事理而一无所长的人。我年轻时就是个那样的人,自以为明白事理,对世界报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十年前,当刚开始接触到存在主义哲学时,我相信自己会被改变。“他人是地狱”、“一个人一出生就在学习如何面对死亡”,这些只言片语让我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终于接触到了某个神秘世界,以为自己终于手握秘笈,从前那个懒惰、喜欢空想的自己,将永远发生改变。
《存在与虚无》、《存在与时间》,在我的书架上整整躺了十年。
十年后我明白了,一个人不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一本书改变。不存在这样的一本书、一张唱片、一部电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我曾经听人说过,一个人应该去实践一种人生哲学。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们只凭借本能判断,但他们一直在努力、在力争上游,坚持不懈地勤奋地学习、工作,其实他们以这种方式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佩服这样的人。
十年后,我自己感觉年轻时,其实已经不再年轻。现在,我又与十年前一样了,觉得自己明白事理,没有一点迷茫。但与十年前不同,我不再认为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只能首先改变自己,认真去实践一种人生哲学。十年过去,我又回到起点,只有这点点心得作为收获。
我在慢慢变老。但我决心像Bob Dylan这首歌中所唱,做个正直、诚实、勇敢的人。我也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心灵。我不会变成自己今天反对的卑鄙小人。我要坚持年轻,坚持做个幸福的人。
(七)
或许 - 尹吾
...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
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或许答案不在远方
而在你我的心上
...
五年前的长沙,还是在那辆大巴上,还是对那位朋友,我又跟他说起了对幸福的看法,即我以为的生活在别处。
我说,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在周边的农村,可能许多乡下人都羡慕我们,羡慕我们这些城市出生的人。有朝一日,如果能成为一个城里人,对他们而言,或许就是莫大的幸福。而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很多人又羡慕长沙人,也都在往长沙跑,或许在他们眼里,有朝一日能在长沙生活,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长沙人呢,也许就羡慕北京、上海人吧;至于北京、上海人,可能就是羡慕那些国外生活的人了。最后我总结,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更早以前,我记得是高中,与班上的几位女生,谈论起今后要在哪儿生活。她们大多向往大城市,而我的答案照例让她们意外。我说,以后想找个僻静幽远的地方,读书思考,还可以顺便种点菜什么的。
那个时候,我还怀揣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说话做事,总有被浪漫主义蛊惑的成分。我从小跟我爸到处出差,去过很多地方,对大城市没有多少喜欢,对那些山山水水却有太多的留恋。那时,遥想中的将来,大概就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在某个僻静幽远的地方,思考宇宙的终极命题。
现在,我在北京。我喜欢北京,但也不特别留恋。我可以去到别的城市,可以回到家乡,或者真的去到乡下,向农民们学习如何种菜。我希望自己总能心安理得地做出选择。海子说,梭罗这人有脑子。如果有一天,我能像梭罗一样,去寻找一个像瓦尔登湖的地方生活,那该是幸福的。
王小波说,一个人应该有诗意的生活,我也愿意如他所言,在有限的一生中,去做出一些有趣的事,认识一些有趣的人。我躺在床上,想到这个世界上曾有过王小波、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我感到幸福。我看王小波的书看他的信,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了解他的经历,我为世界上有过这样真正高贵的人而高兴。在今天我自己只是个卑贱的人。但我愿意一天天高贵起来,我认真思考、认真做事一天,坚持诚实、不讲违心的话一天,我就会离高贵更近一步。
今天,我在认真工作,我在认真思考,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我还可以去爱,还可以被爱。我要拥抱我的父母,我要对人更加友善,我要做个诚实的人,我还有理想,并且不会羞于与人谈及。也许有一天,我还要与心爱的女孩一起环游世界。
到这里,这篇文章就算写完了。它诞生在几天前的睡梦中,诞生在睁大眼睛望着虚空苦苦思索的夜晚,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写完。现在,当我回头审视时,又发觉它不能完整传达我的意图。一件完美的作品,从来只在构思中存在,窦唯对待语言的态度是对的。况且我还喜欢卡尔维诺说的lightness,这篇文章却过于沉重。但我必须将它写完。我要让它解决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写完后我就再不思考这个问题。从今天起,我必须相信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我必须确认自己写过的每一个字。我要像一个人一样地生活,像一个人一样地去追求幸福: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
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或许答案不在远方
而在你我的心上
下载所有歌曲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5 09:41:48
-
李小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09 14:52:14
-
maggie爱乱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30 17:16:15
-
东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31 08:54:34
-
山羊皮多少钱?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15 23:39:5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0 18:45:32
-
何厚铧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9 23:59:13
-
九岁半的诗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22:31:32
-
☮末日遇见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20:10: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17:15:50
-
米斯藕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13:14:15
-
GL |y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13:08:59
-
内 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2-08 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