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店
查看话题 >深圳初印象
来之前也问了些在深圳居住过、居住着的朋友:“我有一天多的时间,推荐些好玩的地方呗!”“深圳啊,我想想啊……好像没什么好玩的。”我有点不甘心。
我也去翻了一些旅游网站,也就是“世界之窗”之类的,似乎在印证朋友告诉我的话。反而变得更加不甘心了。
下了飞机、安顿好酒店,已经四点半了。我打车去了华侨村文创园。这是号称在深圳住过一年的男朋友告诉我的,他说深圳有个地方有点像北京的 798 有一些文艺的小店,还有些吃的,朋友要聚会会去那里找地儿。他描述得很对,但他说成了香蜜湖……而我误打误撞找对了。
深圳是一个东西向的带状城市,几个区被几条主要的道路和地铁串联起来。每个区有自己的中心,几乎等距分布,区里的人们没事不必跑到隔壁区就可以满足购物娱乐文化生活需要。这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城市规划,人们可以高效地获得需要的东西,交通也会清晰很多(不像北京,所有人往中间赶)。机场在最西边的宝安区,我住在它东边的南山区,文创园就在南山区隔壁的福田区,一路向东,很快就到了。道路很整洁,很年轻的那种整洁。
因为是在热带,植物繁茂,不少还开着鲜艳的花;空气湿度很高,温度适宜,只需要一件长袖T恤。——这些对于从北京过来的我,都是实实在在的体验,迅速帮我切换了状态。
文创园似乎都是一个套路,废弃的仓库、车间改造成艺术空间,有一些展出的空间,有一些出租给有想法人卖一些神奇的物件。但鲜红潮湿的砖地、鲜绿高大的植物,让它变得和 798 不同,更低调和亲切一些——人们绰约地隐匿在植物之间,而不是晃荡在方方正正的仓库之间,到了傍晚、天色渐暗更佳。
我先是在南区看了一个摄影展。开篇的话说艺术家在探讨“光和一切”,我没有能够理解到深刻的主题,我只能看到很痛的东西和很暴力的语言:比如艺术家会用一排二三十只鱼钩穿过人喉咙处的皮肤、并用鱼线牵引,拍摄侧面,人被牵引的皮肤仿佛鱼鳍,光照亮的鱼线格外刺眼。
看着太难受了,以致于我忘记了表达者的名字。
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去了北区。正好赶上一个创意手工市集,五六十个零时的白色小棚排列在路中间,卖的、展示的,都是他们设计、制作的绝无仅有的宝贝:发夹别针、手链耳饰、皮包衣服、木雕布艺……其中几家我竟然有熟悉的感觉,扫了他们亮出来的二维码,才知道不少我在淘宝、豆瓣上都已关注!
东西都很贵,仿佛不卖贵了,就对不住“纯手工”“自己设计”这样的名头——有时候我会搞不明白,这背后的因果到底是哪个方向。不过,一家一家逛过去,还是满足了一下久久以来的夜市瘾——夜市就是玲琅满目很耐逛。
还遇到了一个专门做珍珠饰品的摊位,聊起来居然是绍兴老乡!(最后证明这四个字值了二十块钱。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忽然感到好久都没有这样在线下购物了呢。)她说平日的生活主要是在家做手工和飞来飞去赶集(参加各种创意市集),想想也蛮羡慕。
逛完夜市大概七八点,发现北区还有一些店亮着灯光。慢慢摸索过去,有一些“奇怪”的店。比如有一家卖的全部是俄罗斯宫廷风和嘻哈牛仔风糅合的少女服饰,高雅的繁复和实用的邋遢居然得到了共处。店内空间布置得一丝不苟,我注意到连所用的衣架都各有不同、充满了惊喜独特的装饰。我想,这也是所以那种奇怪的混搭氛围得以吞没进店者的原因所在吧。还有一家店的落地橱窗后面放着一排椅子,而每个椅子上都“葛优躺”着一个比人还高、但瘦长的布人,你路过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的面部,而它们也正在椅子里诡异地看着你……
接下来遇到了“旧天堂书店”。
空间不大,但是几乎所有的墙面都被用作书架、被书装满,几乎所有的地面都被书柜占据,横着竖着裸着各式大小的书,随意但整齐,仅留下侧身的过道,搭配黄色的灯光,有种深陷知识的泥潭的感觉:被严密包围、抓住,无法逃脱。
细节之处还有不少有趣的或精致或古朴的小摆件,看得出是在时间里逐渐找到了它们的位置,点缀着空间,一点也不刻意。
往深处走,书店的一侧还售卖唱片,这很少见,除了 CD 还有大量的黑胶,这更少见。店里还放着小众但合适的音乐,也是大大帮助了踏入书店之门的人瞬间完成场景的投入:嘿,欢迎你来到另一个王国!
更深的房间,则是一个咖啡厅,装饰和灯光更深沉一些可以在里面喝喝咖啡看看书了。我看到有好几个读者,还有一位爸爸和女儿,大家只是安静地各自阅读,没有电脑屏幕也没有手机。令人羡慕不已。
太喜欢了,真希望自己有很多天,可以醉死在这里!遇到这家书店已经无疑是今天的高潮,别无所求。深圳的初步印象:很文艺、很美好!
在这之后,我心满意足地去了海岸城,据说是较大的 shopping mall,我想我大概可以在那里找到晚餐或夜宵。
谁知道这边也远远超出我的期待。
我再次遇到了市集,于是进一步巩固了夜市之旅。不远处还有一个现场舞台,以为是商家宣传销售用的,正要走开之时听到主持人说今天会让“鸭打鹅”来压轴——鸭打鹅!好巧!今年还在北京听了他们唱片的发布,印象深刻,居然在这里还能偶遇!于是重温了一遍、忘记了吃饭。——不过尴尬的是,大家似乎都在等他们开口唱……
快十一点了,商场也还没有要关门赶人。这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大家依旧狂欢着,像没有大人管的放暑假的孩子。
我也去翻了一些旅游网站,也就是“世界之窗”之类的,似乎在印证朋友告诉我的话。反而变得更加不甘心了。
下了飞机、安顿好酒店,已经四点半了。我打车去了华侨村文创园。这是号称在深圳住过一年的男朋友告诉我的,他说深圳有个地方有点像北京的 798 有一些文艺的小店,还有些吃的,朋友要聚会会去那里找地儿。他描述得很对,但他说成了香蜜湖……而我误打误撞找对了。
深圳是一个东西向的带状城市,几个区被几条主要的道路和地铁串联起来。每个区有自己的中心,几乎等距分布,区里的人们没事不必跑到隔壁区就可以满足购物娱乐文化生活需要。这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城市规划,人们可以高效地获得需要的东西,交通也会清晰很多(不像北京,所有人往中间赶)。机场在最西边的宝安区,我住在它东边的南山区,文创园就在南山区隔壁的福田区,一路向东,很快就到了。道路很整洁,很年轻的那种整洁。
因为是在热带,植物繁茂,不少还开着鲜艳的花;空气湿度很高,温度适宜,只需要一件长袖T恤。——这些对于从北京过来的我,都是实实在在的体验,迅速帮我切换了状态。
文创园似乎都是一个套路,废弃的仓库、车间改造成艺术空间,有一些展出的空间,有一些出租给有想法人卖一些神奇的物件。但鲜红潮湿的砖地、鲜绿高大的植物,让它变得和 798 不同,更低调和亲切一些——人们绰约地隐匿在植物之间,而不是晃荡在方方正正的仓库之间,到了傍晚、天色渐暗更佳。
![]() |
![]() |
![]() |
![]() |
我先是在南区看了一个摄影展。开篇的话说艺术家在探讨“光和一切”,我没有能够理解到深刻的主题,我只能看到很痛的东西和很暴力的语言:比如艺术家会用一排二三十只鱼钩穿过人喉咙处的皮肤、并用鱼线牵引,拍摄侧面,人被牵引的皮肤仿佛鱼鳍,光照亮的鱼线格外刺眼。
看着太难受了,以致于我忘记了表达者的名字。
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去了北区。正好赶上一个创意手工市集,五六十个零时的白色小棚排列在路中间,卖的、展示的,都是他们设计、制作的绝无仅有的宝贝:发夹别针、手链耳饰、皮包衣服、木雕布艺……其中几家我竟然有熟悉的感觉,扫了他们亮出来的二维码,才知道不少我在淘宝、豆瓣上都已关注!
东西都很贵,仿佛不卖贵了,就对不住“纯手工”“自己设计”这样的名头——有时候我会搞不明白,这背后的因果到底是哪个方向。不过,一家一家逛过去,还是满足了一下久久以来的夜市瘾——夜市就是玲琅满目很耐逛。
还遇到了一个专门做珍珠饰品的摊位,聊起来居然是绍兴老乡!(最后证明这四个字值了二十块钱。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忽然感到好久都没有这样在线下购物了呢。)她说平日的生活主要是在家做手工和飞来飞去赶集(参加各种创意市集),想想也蛮羡慕。
![]() |
逛完夜市大概七八点,发现北区还有一些店亮着灯光。慢慢摸索过去,有一些“奇怪”的店。比如有一家卖的全部是俄罗斯宫廷风和嘻哈牛仔风糅合的少女服饰,高雅的繁复和实用的邋遢居然得到了共处。店内空间布置得一丝不苟,我注意到连所用的衣架都各有不同、充满了惊喜独特的装饰。我想,这也是所以那种奇怪的混搭氛围得以吞没进店者的原因所在吧。还有一家店的落地橱窗后面放着一排椅子,而每个椅子上都“葛优躺”着一个比人还高、但瘦长的布人,你路过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的面部,而它们也正在椅子里诡异地看着你……
接下来遇到了“旧天堂书店”。
空间不大,但是几乎所有的墙面都被用作书架、被书装满,几乎所有的地面都被书柜占据,横着竖着裸着各式大小的书,随意但整齐,仅留下侧身的过道,搭配黄色的灯光,有种深陷知识的泥潭的感觉:被严密包围、抓住,无法逃脱。
细节之处还有不少有趣的或精致或古朴的小摆件,看得出是在时间里逐渐找到了它们的位置,点缀着空间,一点也不刻意。
往深处走,书店的一侧还售卖唱片,这很少见,除了 CD 还有大量的黑胶,这更少见。店里还放着小众但合适的音乐,也是大大帮助了踏入书店之门的人瞬间完成场景的投入:嘿,欢迎你来到另一个王国!
更深的房间,则是一个咖啡厅,装饰和灯光更深沉一些可以在里面喝喝咖啡看看书了。我看到有好几个读者,还有一位爸爸和女儿,大家只是安静地各自阅读,没有电脑屏幕也没有手机。令人羡慕不已。
![]() |
![]() |
![]() |
![]() |
![]() |
太喜欢了,真希望自己有很多天,可以醉死在这里!遇到这家书店已经无疑是今天的高潮,别无所求。深圳的初步印象:很文艺、很美好!
在这之后,我心满意足地去了海岸城,据说是较大的 shopping mall,我想我大概可以在那里找到晚餐或夜宵。
谁知道这边也远远超出我的期待。
我再次遇到了市集,于是进一步巩固了夜市之旅。不远处还有一个现场舞台,以为是商家宣传销售用的,正要走开之时听到主持人说今天会让“鸭打鹅”来压轴——鸭打鹅!好巧!今年还在北京听了他们唱片的发布,印象深刻,居然在这里还能偶遇!于是重温了一遍、忘记了吃饭。——不过尴尬的是,大家似乎都在等他们开口唱……
![]() |
快十一点了,商场也还没有要关门赶人。这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大家依旧狂欢着,像没有大人管的放暑假的孩子。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