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学案》开始
(一)
10月30日,开始读《明儒学案》,束之高阁太久,不敢轻易读,因有杀书头之惧,恐不能卒读,失古人之望。读之前,恨不能沐浴焚香一番以示敬重,以戒半途而废之心。
读《泰州学案》,说“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不禁哑然,以赤手搏龙蛇喻泰州后学之学谈无羁绊,也是调皮文字。
又说到何心隐死后,程二蒲弟弟将程二蒲墓打开,而将何心隐与之合葬,想想真是奇怪。
(二)
11月1日,读《处士王心斋先生艮》篇,中述先生见阳明的情景:“始入,先生据上坐,辩难久之,稍心折,移坐于其侧,论毕,乃叹曰:简易直截,艮不及也。下拜自称弟子。”这一上坐,至坐于侧,再至下拜,可见其心意渐渐转变,不妄自菲薄,亦不固执己见,所谓不卑不亢是也。
又有转折处,“退而绎所闻,间有不合,悔曰:吾轻易矣!明日入见,且告之悔。阳明曰:善哉!子之不轻信从也。先生复上坐,辩论久之,始大服,遂为弟子如初。”退而又自深思,仍有顾虑,见有不合,仍起怀疑,是对己见原自信甚深。故再见仍上坐,再辩难而后舍己从阳明,终信之。
自己原有所思,故不愿轻信于人,亦是性情中有傲气,故首见并不多礼,然终因才学折服,是为学者应有的虚心。有一见即摧眉折腰甘拜下风者,是胸无己见,专事他人声望者也。阳明胸怀,亦堪称道。
10月30日,开始读《明儒学案》,束之高阁太久,不敢轻易读,因有杀书头之惧,恐不能卒读,失古人之望。读之前,恨不能沐浴焚香一番以示敬重,以戒半途而废之心。
读《泰州学案》,说“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不禁哑然,以赤手搏龙蛇喻泰州后学之学谈无羁绊,也是调皮文字。
又说到何心隐死后,程二蒲弟弟将程二蒲墓打开,而将何心隐与之合葬,想想真是奇怪。
(二)
11月1日,读《处士王心斋先生艮》篇,中述先生见阳明的情景:“始入,先生据上坐,辩难久之,稍心折,移坐于其侧,论毕,乃叹曰:简易直截,艮不及也。下拜自称弟子。”这一上坐,至坐于侧,再至下拜,可见其心意渐渐转变,不妄自菲薄,亦不固执己见,所谓不卑不亢是也。
又有转折处,“退而绎所闻,间有不合,悔曰:吾轻易矣!明日入见,且告之悔。阳明曰:善哉!子之不轻信从也。先生复上坐,辩论久之,始大服,遂为弟子如初。”退而又自深思,仍有顾虑,见有不合,仍起怀疑,是对己见原自信甚深。故再见仍上坐,再辩难而后舍己从阳明,终信之。
自己原有所思,故不愿轻信于人,亦是性情中有傲气,故首见并不多礼,然终因才学折服,是为学者应有的虚心。有一见即摧眉折腰甘拜下风者,是胸无己见,专事他人声望者也。阳明胸怀,亦堪称道。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