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他而建
“这整座博物馆,都是为了他而建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位红胡子大哥兴奋地指着位于我们旁边的超级大个子说道,“如果不是因为他,恐怕整个现在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都并不存在”。
这位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幕后大BOSS,大概已经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1亿5000万年,身高22 ft.(约6.7米),身长84 ft.(约25.6米),活体估算至少重12吨,有修长的颈脖和长鞭状的尾巴,他的尾部骨骼一直向远处延伸,几乎触碰到他身旁另一位她的尾巴。“怎么知道是‘她’和‘他’的呢?”我问红胡子大哥,他笑道:“我们并不确定是不是他还是她,但为了表述方便,而且,因为发现她的时候她的身边有几只小家伙,便猜测是她了。”他们身处一片银杏、松柏、苏铁的丛林,巨足下是密布的蕨类植物,这些植物是他们的食物,他对自己作为素食者颇为满意,他在自己的推特上还曾吐槽一个对他形成竞争的邻居:“那家伙吃人的!你们投票给我啊!”
红胡子大哥因为兴奋而飞速吐露的介绍,我连蒙带猜地听着,大概抓住了他要表达的核心:整座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因他而存在;全世界对于这种生物的热切关注因他而产生。这种生物,便是匹兹堡的城市形象:恐龙。更准确地说,这个他是一头梁龙属的卡内基梁龙,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Dippy。
回到家后根据红胡子大哥的介绍,自己又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了恐龙Dippy的更多信息。
梁龙属(学名Diplodoc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匹兹堡市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这具被视为“他”的梁龙化石是梁龙属下的有效种之一——卡内基梁龙(D. carnegiei),同时,由于Dippy的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红胡子大哥介绍有至少80%以上的骨骼是原生骨骼),因此,他也被作为卡内基梁龙的正模标本(holotype),即其他所有的卡内基梁龙都通过作为样本的他来进行比较。他的骨骼最初于1899年7月4日在怀俄明州发现,并由约翰·贝尔·海彻尔(John Bell Hatcher)于1901年所描述和命名,种名为纪念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
一百多年前的某个早晨,安德鲁·卡内基这位匹兹堡的钢铁大王读报时,读到“MOST COLOSSAL ANIMAL EVER ON EARTH JUST FOUND OUT WEST!”的头条消息,报纸上一头恐龙直立起身体,竟高达11个楼层。卡内基随手在这张报纸上作了批注:“Dear Chancellor, buy this! for Pittsburgh”(亲爱的校长,为匹兹堡买下它!),将其寄给自己在匹兹堡的卡内基博物馆董事(director),时任匹兹堡大学校长的William Jacob Holland,并随信附了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
New York Journal and Advertiser, December 11, 1898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卡内基是被报纸的宣传画骗了,实际上,当时的挖掘成果仅有一截长达8 ft.的迷惑龙(Apatosaurus)骨骼,由American Museum的科考成员William Reed发现。Holland联系上Reed,与他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在这一年里,Reed承诺交给Holland一头完整的恐龙骨骼带回匹兹堡。1899年,另两名科考成员Jacob L. Wortman和Arthur Coggeshall也被派去了Reed的团队,但是几个月的挖掘都没有成效,直到1899年7月4日的早上, Coggeshall挖掘出了一截恐龙的脚趾头,这就是后来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这一头巨型梁龙骨骼化石。因为挖掘出他的日子是7月4日(美国独立日),Coggeshall建议为其命名为“Star-Spangled Dinosaur”(星光龙?);不过,最终这类恐龙被命名为 Diplodocus carnegii,为纪念赞助人安德鲁·卡内基。
卡内基的挖掘团队
1899年的挖掘现场
Dippy被挖掘出之后,队员们用130个板条箱分装了他的骨骼化石,并用货车托运回匹兹堡。但由于他太过巨大,卡内基博物馆不得不扩建一个更大的场馆来展出他,于是Dippy直到1907年才得以真正展出。
队员们搭建板条箱分装恐龙骨骼化石
1907年,扩建中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在参观卡内基位于苏格兰的Skibo Castle时看到了一个梁龙的小模型,于是向卡内基提出要一个Dippy的原大模型,于是,1905年5月,卡内基梁龙的第一个重建石膏模型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展出,现在Dippy的模型仍在博物馆的拱形中央大厅里,已经110多年;他作为博物馆标志性展品,深受参观者的喜爱。此后,末代德皇威廉二世 Kaiser Wilhelm II 等多位欧洲政要都向卡内基要了Dippy的模型,并在自己国内展出。时至今日,Dippy的模型仍在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的自然科学博物馆(Natural Science Museum, Madrid)、德国法兰克福的森肯贝格自然博物馆(Senckenberg Museum, Frankfurt)、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hicago),此外还有莫斯科、维也纳、阿根廷等地的博物馆展出。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模型可谓是Dippy最有名的一个模型,他不仅常常占领报纸头条,同时还被创作出卡通形象,出现在电影与电视和科普节目里,博物馆还推出与迪皮共度奇妙夜的活动。Dippy及他模型朋友们的存在,如匹兹堡自然历史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的红胡子大哥所说:“正是Dippy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恐龙这种生物的兴趣,让大家开始去探索地球的过去。”
不过,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Dippy即将于2017年1月4日结束他百年来常驻馆内的使命,并准备开始在全英国的巡回展出;同时,博物馆决定以一副蓝鲸骨架取代Dippy,在拱形中央大厅展出。此举被许多Dippy的粉丝所反对,他们还曾发起了一项“保卫Dippy”的请愿。不过,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迈克尔·狄克逊说,蓝鲸的历史也是为了提醒人们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另外的一位Dippy的模型,1999年7月,为了纪念Dippy被挖掘100周年而造的Dippy复原雕塑,同样名气响当当。如果我们想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Dippy在1亿5千多万年前存活时的样子,大概就是像博物馆外的这尊玻璃纤维雕塑一样。不过,可能不一样的是,侏罗纪时代的那位Dippy不会有人类给他围上围巾;同时,1999年诞生的这位Dippy模型还有自己的Twitter账号,他作为自己和馆内那具自己原生的骨骼代言人,时常跟馆内的霸王龙邻居逗趣。
博物馆馆内Dippy的化石身边,还有一具相对更为颀长的恐龙,在我有限的了解中,得知她并不是另一头卡内基梁龙,而是一头路氏迷惑龙。
1907年,在Dippy正式展出后,受到了公众的热烈关注,卡内基博物馆希望继续扩充他们的恐龙展,于是博物馆古生物学部的Earl Douglass开始了他在犹他州的挖掘活动,并于1909年8月17日正式挖掘出Dippy身旁的这具十分完整的路氏迷惑龙骨架,她的身长长达77 ft. (约23.4 米)。值得一提的是,路氏迷惑龙是由William Holland在1915年所命名,种名是以安德鲁·卡内基的妻子Louise Carnegie女士为名。
以上是昨天在参观了匹兹堡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大厅后做的一些小考古,其实主要就是将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各类恐龙的维基百科(我有给维基百科捐钱的啦)、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官方网站的信息整合,我本非恐龙迷,之前也几乎全不了解,故若有错漏,还请大方之家指正。
当然,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展品。除了恐龙化石外,这里还有许多的动物化石与标本,如猛犸象的化石;各种鸟类、蝴蝶、海洋生物等的标本几乎不可能在一天内看过来,不过我对动物不太了解,也就是看了个新鲜,很多就略过了。不过在很多的动物、矿物及植物化石的展览旁,博物馆都设有小件的样品,邀请你去触摸,感受他们的质地。
同一个楼层还有一个矿物厅,我对石头的了解就更少了,但是觉得他们的布展方式很好玩。下图大概是矿物厅中最大的一个展厅,博物馆在有墙壁的三面都装了镜子,置身其中,好像没有穷尽一般。
不过,昨天的博物馆之旅我们首先去的其实是卡内基艺术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展示有绘画艺术、装饰艺术、摄影与建筑等。在绘画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位于8号画廊的印象派画家群体的创作,包括莫奈(Monet)、雷诺阿(Renoir)、毕沙罗(Pissarro),及稍后的梵高(Van Gogh)、高更(Gauguin)等。
梵高的“Wheat Fields after the Rain”,整座博物馆的灯光,似乎这里最好。
欧仁·布丹
Acquired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Mrs. Alan M. Scaife
同样是来自上面那位Alan M. Scaife女士。(从名字来看应该是梅隆家族的,整座艺术博物馆以她的名字命名。)
塞尚的自画像
既然是匹兹堡,自然也有不少匹兹堡出身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作品,沃霍尔从小在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学习,日后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匹兹堡另有专门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我兴趣不是很大,应该会在明年去看看。
现代艺术我很多都看不懂,其中的分类和各自的内涵我也没有研究过,不过远远地看到这个作品时,就很觉得了不起,“居然有蒙德里安!”
不过细看介绍之后发现其实是美国画家Burgoyne Diller画的,介绍里倒有提到是受到蒙德里安的启发。我并没看到过蒙德里安的原作,也就看不出区别来。
这是匹兹堡本地的艺术家Mel Bochner的1969年的作品“Measurement: Plant(Palm)”,这个作品是他的“Measurement”系列之一,这盆盆栽棕榈树背后是一个10 ft.*10 ft.的尺度。
艺术博物馆里也有一些来自东方的珍品,有中国唐代的唐三彩、元代的观音头像,自然也有不少古印度与古埃及的一些藏品。
卡内基博物馆一般从早上10点开到下午5点,周二闭馆,周四开到晚上8点,周日从中午开馆。我们大概十点半左右买好票存放好羽绒服(昨天体感温度零下11°),在馆内喝完咖啡,两个馆都先大致逛一遍,一直到下午两点左右肚子实在饿了才出去吃中饭。当然,馆内自然有咖啡馆和餐厅,不过我们本就越好了去外面的一家中餐馆吃干锅。(恐龙厅一个角落的楼下似乎有个偏僻的咖啡厅,不知道是不是恐龙主题的,当时没去看。)但是因为还有些临展没有看过,觉得不甘心,便去问了工作人员,结果知道有个很好的规定是,你只要保存好购票时工作人员发放的系带的小标牌,即使出了馆,这一天内还是可以在闭馆前回来继续参观。于是,吃了饭三点多,我们又把剩下的一些常展,如一楼的建筑雕塑看了一遍。建筑雕塑的展厅是1:1复制的帕特农神庙,陈列着如胜利女神、奥古斯都、掷铁饼的人等著名雕塑的复制品。在展厅中间是这段时间的临展,Carnegie Trees and Presepio, 2016。此外还有一些临时展出的摄影作品。另外,在入口售票处和恐龙展厅外都有小小的礼品部,各种恐龙相关,也有不少以印象派画和安迪沃霍尔作为灵感的礼品。最后出馆时把小标牌放入门口的回收箱,应该会继续使用。
另外,我在卡内基博物馆的官网上逛的时候也发现,博物馆的会员制度还是非常划算的,并延伸发现其Premium Membership的优惠包括可以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内的全美及加拿大的许多博物馆。我并不是恐龙迷,大概就去一两次,所以卡内基博物馆的会员对我来说吸引力不算太大,不过如果长期身在纽约,似乎大都会博物馆的会员就非常值得了。
![]() |
![]() |
图源:@Dippy_the_Dino推特 |
这位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幕后大BOSS,大概已经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1亿5000万年,身高22 ft.(约6.7米),身长84 ft.(约25.6米),活体估算至少重12吨,有修长的颈脖和长鞭状的尾巴,他的尾部骨骼一直向远处延伸,几乎触碰到他身旁另一位她的尾巴。“怎么知道是‘她’和‘他’的呢?”我问红胡子大哥,他笑道:“我们并不确定是不是他还是她,但为了表述方便,而且,因为发现她的时候她的身边有几只小家伙,便猜测是她了。”他们身处一片银杏、松柏、苏铁的丛林,巨足下是密布的蕨类植物,这些植物是他们的食物,他对自己作为素食者颇为满意,他在自己的推特上还曾吐槽一个对他形成竞争的邻居:“那家伙吃人的!你们投票给我啊!”
![]() |
图源:@Dippy_the_Dino推特 |
红胡子大哥因为兴奋而飞速吐露的介绍,我连蒙带猜地听着,大概抓住了他要表达的核心:整座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因他而存在;全世界对于这种生物的热切关注因他而产生。这种生物,便是匹兹堡的城市形象:恐龙。更准确地说,这个他是一头梁龙属的卡内基梁龙,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Dippy。
回到家后根据红胡子大哥的介绍,自己又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了恐龙Dippy的更多信息。
梁龙属(学名Diplodoc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匹兹堡市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这具被视为“他”的梁龙化石是梁龙属下的有效种之一——卡内基梁龙(D. carnegiei),同时,由于Dippy的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红胡子大哥介绍有至少80%以上的骨骼是原生骨骼),因此,他也被作为卡内基梁龙的正模标本(holotype),即其他所有的卡内基梁龙都通过作为样本的他来进行比较。他的骨骼最初于1899年7月4日在怀俄明州发现,并由约翰·贝尔·海彻尔(John Bell Hatcher)于1901年所描述和命名,种名为纪念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
一百多年前的某个早晨,安德鲁·卡内基这位匹兹堡的钢铁大王读报时,读到“MOST COLOSSAL ANIMAL EVER ON EARTH JUST FOUND OUT WEST!”的头条消息,报纸上一头恐龙直立起身体,竟高达11个楼层。卡内基随手在这张报纸上作了批注:“Dear Chancellor, buy this! for Pittsburgh”(亲爱的校长,为匹兹堡买下它!),将其寄给自己在匹兹堡的卡内基博物馆董事(director),时任匹兹堡大学校长的William Jacob Holland,并随信附了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
![]() |
New York Journal& Advertiser |
New York Journal and Advertiser, December 11, 1898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卡内基是被报纸的宣传画骗了,实际上,当时的挖掘成果仅有一截长达8 ft.的迷惑龙(Apatosaurus)骨骼,由American Museum的科考成员William Reed发现。Holland联系上Reed,与他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在这一年里,Reed承诺交给Holland一头完整的恐龙骨骼带回匹兹堡。1899年,另两名科考成员Jacob L. Wortman和Arthur Coggeshall也被派去了Reed的团队,但是几个月的挖掘都没有成效,直到1899年7月4日的早上, Coggeshall挖掘出了一截恐龙的脚趾头,这就是后来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这一头巨型梁龙骨骼化石。因为挖掘出他的日子是7月4日(美国独立日),Coggeshall建议为其命名为“Star-Spangled Dinosaur”(星光龙?);不过,最终这类恐龙被命名为 Diplodocus carnegii,为纪念赞助人安德鲁·卡内基。
![]() |
Andrew Carnegie |
![]() |
Bonediggers Camp(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官网) |
卡内基的挖掘团队
![]() |
图源: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官网 |
1899年的挖掘现场
Dippy被挖掘出之后,队员们用130个板条箱分装了他的骨骼化石,并用货车托运回匹兹堡。但由于他太过巨大,卡内基博物馆不得不扩建一个更大的场馆来展出他,于是Dippy直到1907年才得以真正展出。
![]() |
图源: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官网 |
队员们搭建板条箱分装恐龙骨骼化石
![]() |
图源: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官网 |
1907年,扩建中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 |
1907年,Dippy的原有骨骼在匹兹堡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
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在参观卡内基位于苏格兰的Skibo Castle时看到了一个梁龙的小模型,于是向卡内基提出要一个Dippy的原大模型,于是,1905年5月,卡内基梁龙的第一个重建石膏模型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展出,现在Dippy的模型仍在博物馆的拱形中央大厅里,已经110多年;他作为博物馆标志性展品,深受参观者的喜爱。此后,末代德皇威廉二世 Kaiser Wilhelm II 等多位欧洲政要都向卡内基要了Dippy的模型,并在自己国内展出。时至今日,Dippy的模型仍在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的自然科学博物馆(Natural Science Museum, Madrid)、德国法兰克福的森肯贝格自然博物馆(Senckenberg Museum, Frankfurt)、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hicago),此外还有莫斯科、维也纳、阿根廷等地的博物馆展出。
![]() |
Dippy的模型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首次展出(WIKI) |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模型可谓是Dippy最有名的一个模型,他不仅常常占领报纸头条,同时还被创作出卡通形象,出现在电影与电视和科普节目里,博物馆还推出与迪皮共度奇妙夜的活动。Dippy及他模型朋友们的存在,如匹兹堡自然历史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的红胡子大哥所说:“正是Dippy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恐龙这种生物的兴趣,让大家开始去探索地球的过去。”
![]() |
图源: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官网 |
不过,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Dippy即将于2017年1月4日结束他百年来常驻馆内的使命,并准备开始在全英国的巡回展出;同时,博物馆决定以一副蓝鲸骨架取代Dippy,在拱形中央大厅展出。此举被许多Dippy的粉丝所反对,他们还曾发起了一项“保卫Dippy”的请愿。不过,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迈克尔·狄克逊说,蓝鲸的历史也是为了提醒人们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另外的一位Dippy的模型,1999年7月,为了纪念Dippy被挖掘100周年而造的Dippy复原雕塑,同样名气响当当。如果我们想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Dippy在1亿5千多万年前存活时的样子,大概就是像博物馆外的这尊玻璃纤维雕塑一样。不过,可能不一样的是,侏罗纪时代的那位Dippy不会有人类给他围上围巾;同时,1999年诞生的这位Dippy模型还有自己的Twitter账号,他作为自己和馆内那具自己原生的骨骼代言人,时常跟馆内的霸王龙邻居逗趣。
![]() |
图源:@Dippy_the_Dino推特 |
![]() |
Dippy的霸王龙邻居 |
博物馆馆内Dippy的化石身边,还有一具相对更为颀长的恐龙,在我有限的了解中,得知她并不是另一头卡内基梁龙,而是一头路氏迷惑龙。
![]() |
照片下方是卡内基梁龙,上方是路氏迷惑龙 |
1907年,在Dippy正式展出后,受到了公众的热烈关注,卡内基博物馆希望继续扩充他们的恐龙展,于是博物馆古生物学部的Earl Douglass开始了他在犹他州的挖掘活动,并于1909年8月17日正式挖掘出Dippy身旁的这具十分完整的路氏迷惑龙骨架,她的身长长达77 ft. (约23.4 米)。值得一提的是,路氏迷惑龙是由William Holland在1915年所命名,种名是以安德鲁·卡内基的妻子Louise Carnegie女士为名。
以上是昨天在参观了匹兹堡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大厅后做的一些小考古,其实主要就是将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各类恐龙的维基百科(我有给维基百科捐钱的啦)、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官方网站的信息整合,我本非恐龙迷,之前也几乎全不了解,故若有错漏,还请大方之家指正。
当然,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展品。除了恐龙化石外,这里还有许多的动物化石与标本,如猛犸象的化石;各种鸟类、蝴蝶、海洋生物等的标本几乎不可能在一天内看过来,不过我对动物不太了解,也就是看了个新鲜,很多就略过了。不过在很多的动物、矿物及植物化石的展览旁,博物馆都设有小件的样品,邀请你去触摸,感受他们的质地。
![]() |
猛犸象化石 |
![]() |
自然观里的海洋生物化石 |
![]() |
霸王龙的头骨 |
同一个楼层还有一个矿物厅,我对石头的了解就更少了,但是觉得他们的布展方式很好玩。下图大概是矿物厅中最大的一个展厅,博物馆在有墙壁的三面都装了镜子,置身其中,好像没有穷尽一般。
![]() |
矿石展厅 |
![]() |
矿石展品 |
![]() |
宝石展品 |
不过,昨天的博物馆之旅我们首先去的其实是卡内基艺术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展示有绘画艺术、装饰艺术、摄影与建筑等。在绘画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位于8号画廊的印象派画家群体的创作,包括莫奈(Monet)、雷诺阿(Renoir)、毕沙罗(Pissarro),及稍后的梵高(Van Gogh)、高更(Gauguin)等。
![]() |
梵高Wheat Fields after the Rain |
梵高的“Wheat Fields after the Rain”,整座博物馆的灯光,似乎这里最好。
![]() |
Eugène Louis Boudin |
欧仁·布丹
![]() |
莫奈的睡莲图 |
Acquired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Mrs. Alan M. Scaife
![]() |
PAUL GAUGUIN |
同样是来自上面那位Alan M. Scaife女士。(从名字来看应该是梅隆家族的,整座艺术博物馆以她的名字命名。)
![]() |
PAUL CÉZANNE |
塞尚的自画像
![]() |
![]() |
既然是匹兹堡,自然也有不少匹兹堡出身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作品,沃霍尔从小在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学习,日后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匹兹堡另有专门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我兴趣不是很大,应该会在明年去看看。
![]() |
现代艺术我很多都看不懂,其中的分类和各自的内涵我也没有研究过,不过远远地看到这个作品时,就很觉得了不起,“居然有蒙德里安!”
![]() |
不过细看介绍之后发现其实是美国画家Burgoyne Diller画的,介绍里倒有提到是受到蒙德里安的启发。我并没看到过蒙德里安的原作,也就看不出区别来。
![]() |
这是匹兹堡本地的艺术家Mel Bochner的1969年的作品“Measurement: Plant(Palm)”,这个作品是他的“Measurement”系列之一,这盆盆栽棕榈树背后是一个10 ft.*10 ft.的尺度。
![]() |
![]() |
艺术博物馆里也有一些来自东方的珍品,有中国唐代的唐三彩、元代的观音头像,自然也有不少古印度与古埃及的一些藏品。
![]() |
唐三彩 |
![]() |
唐三彩 |
![]() |
秦琼和尉迟恭吗? |
![]() |
![]() |
卡内基博物馆一般从早上10点开到下午5点,周二闭馆,周四开到晚上8点,周日从中午开馆。我们大概十点半左右买好票存放好羽绒服(昨天体感温度零下11°),在馆内喝完咖啡,两个馆都先大致逛一遍,一直到下午两点左右肚子实在饿了才出去吃中饭。当然,馆内自然有咖啡馆和餐厅,不过我们本就越好了去外面的一家中餐馆吃干锅。(恐龙厅一个角落的楼下似乎有个偏僻的咖啡厅,不知道是不是恐龙主题的,当时没去看。)但是因为还有些临展没有看过,觉得不甘心,便去问了工作人员,结果知道有个很好的规定是,你只要保存好购票时工作人员发放的系带的小标牌,即使出了馆,这一天内还是可以在闭馆前回来继续参观。于是,吃了饭三点多,我们又把剩下的一些常展,如一楼的建筑雕塑看了一遍。建筑雕塑的展厅是1:1复制的帕特农神庙,陈列着如胜利女神、奥古斯都、掷铁饼的人等著名雕塑的复制品。在展厅中间是这段时间的临展,Carnegie Trees and Presepio, 2016。此外还有一些临时展出的摄影作品。另外,在入口售票处和恐龙展厅外都有小小的礼品部,各种恐龙相关,也有不少以印象派画和安迪沃霍尔作为灵感的礼品。最后出馆时把小标牌放入门口的回收箱,应该会继续使用。
![]() |
博物馆官网截图 |
另外,我在卡内基博物馆的官网上逛的时候也发现,博物馆的会员制度还是非常划算的,并延伸发现其Premium Membership的优惠包括可以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内的全美及加拿大的许多博物馆。我并不是恐龙迷,大概就去一两次,所以卡内基博物馆的会员对我来说吸引力不算太大,不过如果长期身在纽约,似乎大都会博物馆的会员就非常值得了。
![]() |
博物馆官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