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几句接地气的
我认为自己写的东西非常重要,但是奇怪为什么读的人少。某人以为一是别人读不懂,需要很多背景知识,二是我只写了对自己重要,但没有写对我而言不重要但是对别人重要的话题。我一向没有普度众生的情怀,但是今天兴趣而至就写两句接地气的。
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儿童时期个体把自己的父母当成God进行模仿学习,所以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有的父母说:“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但是这孩子就是不听。”的确,你的大道理说得冠冕堂皇,但是你自身做到了吗?再有就是基因的影响,如果你小时候是个自控力特别差的人,那么别指望你的孩子能有多强的约束力。
少年是叛逆时期。这时个体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必须推翻之前的God(即父母、老师等权威),强调一个“我”字。所以,我对电视上宣传的“要做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我要让父母骄傲”,“我要传承父亲的事业”等说法特别反感。一个人活着,最根本是为了自己而活,确定自身的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不是自私自利,相反,那些希望儿女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美其名曰是为了儿女好)的父母才叫自私。儿女可以关心父母,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但是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孝顺违背自己的意愿。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具有控制欲的强势母亲以及被阉割的儿子。女性在自然界里从事的角色是可悲的。当孩子幼小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对孩子有利。但是一个女人如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就容易丧失自我,比如没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了自己一个人自得其乐的意识。孩子就是她的一切。当孩子长大后,做母亲的还是不愿意放手,事事操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如果放手了,她也不知道该干啥,她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灵魂。从心理学角度说,这个母亲已经把自己的个体价值投射到了子女身上,子女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如傀儡般“替”当妈的活着。最典型的情况发生在母亲和儿子身上。儿子因为从小收到的滴滴母爱,不忍反抗母亲的意愿,不忍让“慈母”伤心,那么很遗憾,这个儿子很难成为真正的男人,而永远是个被阉割的儿子。
在原始社会里,男孩子在成年仪式(initiation)时会被从母亲那带走,(长时间里?)不再和母亲见面。之后,血缘上的父母关系不再重要,甚至不再被认可,男孩子在成年仪式之后成为man这个社会组织的一部分,这才是被认可的社会关系。原始社会里女子不允许进入成年仪式的圣地,旧社会里女子不允许进入祠堂,基督教的教父教母(即spiritual上的父母。这意味着孩子成年后,不再是生父母的孩子,而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出于这个道理。
青年时期个体要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忙碌于现实生活。这时个体的生活重点是事业、财富、家庭、子女。【所以,年轻人,努力地工作和做爱吧!】
人到中年,有了房子,车子,退休金,孩子也越来越大了。这时,你会不会有时迷惘:“自己的这一生就这样度过吗?我这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有了老婆、小孩和热炕头,你知道自己已经挺幸福了,但是为什么心底深处有那么一些迷惑、空虚和不满足?眼前的天伦之乐,你是主角,但是为什么有时你觉得自己变成了旁观者,觉得这一切的幸福和你无关?
这就是中年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人继续投身到事业中,再攀高峰。不停给自己定目标,这样就有了奔头。有的人开始培养兴趣、爱好,加入兴趣小组。有的人加入宗教组织。这些方法都很实用,而且对大多数人有效,能让他们“正常地”打发掉中晚年。
看了上面我对个体成长阶段的描述,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被一只命运之手操纵着?的确如此。但是我认为中年时期是难得的一次你可以转身面对命运,获得一线主动权的机会。面对命运,首先是要面对自己,“我是谁?!”,重新睁开眼睛(你的慧眼)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的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吗?”,“这世俗的生活、这所谓的物质世界,就是生命的全部吗?”,“我为什么存在,世界为什么存在?意义何在?”。
这就是spiritual上的成长。是不是觉得很玄?其实它离你并不遥远。在梦中,你有没有自由地飞翔,沉浸在飞翔的轻松中?你有没有喜欢去郊外,面对着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感到心灵与天地的一丝丝交融?当你从山巅上滑雪而下,有没有觉得身心皆空,完全融入到天地的律动中?这种飞翔的轻松、与自然的交融,其实都是你spiritual上的体验和投影。
对一些有慧根的人,我建议你别可惜了生而为人的这一遭。有一片天地你还没有看到,非常神秘、美丽。这是个神的领域,你难道不好奇吗?
当然,这条路也非常危险。所以对大多数人,我建议你该干嘛干嘛。【中年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努力赚钱和做爱吧!】而且,探索这个领域,并不一定能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比如,有可能你会发现,你现在拥有的幸福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但是它能够帮助你睁开眼睛,看清自己,不再浑浑噩噩。
是否走上这条路,取决于你的选择。
后记:
1. 我之所以不写这样的文章是因为大家可以在荣格等人的书中读到这些,我所写的都是书中没有、我自己或者和某人讨论时领悟到的东西。
2. 重复一下:我没有普度众生的情怀,所以没有指点你的责任和义务。一切随缘。
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儿童时期个体把自己的父母当成God进行模仿学习,所以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有的父母说:“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但是这孩子就是不听。”的确,你的大道理说得冠冕堂皇,但是你自身做到了吗?再有就是基因的影响,如果你小时候是个自控力特别差的人,那么别指望你的孩子能有多强的约束力。
少年是叛逆时期。这时个体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必须推翻之前的God(即父母、老师等权威),强调一个“我”字。所以,我对电视上宣传的“要做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我要让父母骄傲”,“我要传承父亲的事业”等说法特别反感。一个人活着,最根本是为了自己而活,确定自身的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不是自私自利,相反,那些希望儿女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美其名曰是为了儿女好)的父母才叫自私。儿女可以关心父母,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但是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孝顺违背自己的意愿。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具有控制欲的强势母亲以及被阉割的儿子。女性在自然界里从事的角色是可悲的。当孩子幼小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对孩子有利。但是一个女人如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就容易丧失自我,比如没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了自己一个人自得其乐的意识。孩子就是她的一切。当孩子长大后,做母亲的还是不愿意放手,事事操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如果放手了,她也不知道该干啥,她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灵魂。从心理学角度说,这个母亲已经把自己的个体价值投射到了子女身上,子女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如傀儡般“替”当妈的活着。最典型的情况发生在母亲和儿子身上。儿子因为从小收到的滴滴母爱,不忍反抗母亲的意愿,不忍让“慈母”伤心,那么很遗憾,这个儿子很难成为真正的男人,而永远是个被阉割的儿子。
在原始社会里,男孩子在成年仪式(initiation)时会被从母亲那带走,(长时间里?)不再和母亲见面。之后,血缘上的父母关系不再重要,甚至不再被认可,男孩子在成年仪式之后成为man这个社会组织的一部分,这才是被认可的社会关系。原始社会里女子不允许进入成年仪式的圣地,旧社会里女子不允许进入祠堂,基督教的教父教母(即spiritual上的父母。这意味着孩子成年后,不再是生父母的孩子,而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出于这个道理。
青年时期个体要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忙碌于现实生活。这时个体的生活重点是事业、财富、家庭、子女。【所以,年轻人,努力地工作和做爱吧!】
人到中年,有了房子,车子,退休金,孩子也越来越大了。这时,你会不会有时迷惘:“自己的这一生就这样度过吗?我这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有了老婆、小孩和热炕头,你知道自己已经挺幸福了,但是为什么心底深处有那么一些迷惑、空虚和不满足?眼前的天伦之乐,你是主角,但是为什么有时你觉得自己变成了旁观者,觉得这一切的幸福和你无关?
这就是中年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人继续投身到事业中,再攀高峰。不停给自己定目标,这样就有了奔头。有的人开始培养兴趣、爱好,加入兴趣小组。有的人加入宗教组织。这些方法都很实用,而且对大多数人有效,能让他们“正常地”打发掉中晚年。
看了上面我对个体成长阶段的描述,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被一只命运之手操纵着?的确如此。但是我认为中年时期是难得的一次你可以转身面对命运,获得一线主动权的机会。面对命运,首先是要面对自己,“我是谁?!”,重新睁开眼睛(你的慧眼)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的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吗?”,“这世俗的生活、这所谓的物质世界,就是生命的全部吗?”,“我为什么存在,世界为什么存在?意义何在?”。
这就是spiritual上的成长。是不是觉得很玄?其实它离你并不遥远。在梦中,你有没有自由地飞翔,沉浸在飞翔的轻松中?你有没有喜欢去郊外,面对着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感到心灵与天地的一丝丝交融?当你从山巅上滑雪而下,有没有觉得身心皆空,完全融入到天地的律动中?这种飞翔的轻松、与自然的交融,其实都是你spiritual上的体验和投影。
对一些有慧根的人,我建议你别可惜了生而为人的这一遭。有一片天地你还没有看到,非常神秘、美丽。这是个神的领域,你难道不好奇吗?
当然,这条路也非常危险。所以对大多数人,我建议你该干嘛干嘛。【中年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努力赚钱和做爱吧!】而且,探索这个领域,并不一定能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比如,有可能你会发现,你现在拥有的幸福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但是它能够帮助你睁开眼睛,看清自己,不再浑浑噩噩。
是否走上这条路,取决于你的选择。
后记:
1. 我之所以不写这样的文章是因为大家可以在荣格等人的书中读到这些,我所写的都是书中没有、我自己或者和某人讨论时领悟到的东西。
2. 重复一下:我没有普度众生的情怀,所以没有指点你的责任和义务。一切随缘。
知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认识你自己 (4人喜欢)
- 用黑格尔的三段论来解释荣格的自性化 (3人喜欢)
- 人死后是什么样的? (3人喜欢)
-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英到底在探索什么? (1人喜欢)
- 给亲密关系如何相处的建议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