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印象
日本似乎注定要和“核”结一段孽缘。核子弹诞生一个月后,广岛和长崎迅速成为了武器试验场。66年后的东日本大地震,又让日本发生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定义的最高级别——7级核泄漏事故。 福岛——一个看似美丽的名字,从此成为恐怖的代名词,跟核辐射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世界主要经济体仍然禁止进口福岛县出产的食品,即便在日本国内市场,大多数消费者也都对福岛农产品避之不及,偶尔勉强被放在超市货架,福岛出产的瓜果米面价格也往往要比其他产地的食品低上二至三折。

一定要去福岛看看,是我赴日本工作之前就早已打定的主意。我不知道人们如何在核阴云的笼罩下平静生活,也无法想象他们在核辐射环境中生儿育女。是我们被媒体误导,主观夸大了核辐射的可怕,还是他们天生乐观早已参透了其中的生死?一直深信,记者的天职就是走到受众难以到达的地方,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并把这种状态尽量还原给受众,从而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认真思考和重新认识。因此,当收到日本旅游机构和福岛当地政府的邀请,我没有多想,很快就决定报名前往采访。 然而临近出发,我自己也不由得紧张起来:突然想起去年一位国内同事到日本旅游,为了不误食核辐射食品,自带方便面和饮用水各一箱。而刚到日本时,多位前辈也是谆谆教诲: 买蔬菜一定要看产地,东京往北的最好都不要买,有辐射。还有不止一位身边朋友劝我:“算了吧,你不知道中新社一位记者当年也是多次深入福岛,最后罹患了淋巴癌?” 日本媒体也仿佛跟着起哄,接连爆出福岛当地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比率上升和福岛第一核电站隔离工程渗出核辐射超标废水等两大负面消息。 一度动摇:要不要就此作罢?但终于还是不甘心——毕竟还有190万人至今居住在那里,他们到底为何选择坚守?又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核辐射”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恐怖? “你的问题太尖锐了” 初到福岛已是9月下旬,满眼都是金色的麦浪。和东京的拥挤狭窄不同,这里的道路明显要平直许多,田地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辽阔的感觉甚至会给人一种仿佛不是日本的错觉。


正值秋收,不少收割机忙碌在田间,仿佛怕它们寂寞,很多大型土木建设机械也在田地间的空地上作业,盖起一幢幢漂亮的农居,架起一座座气势磅礴的桥梁。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里曾经遭遇过的天灾人祸,光冲这一派繁忙场景,简直就要误以为在日本整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之际,这里却是一片商业乐土了。 在福岛县新地町政府大楼,当地企划振兴课长泉田晴平热情地把记者们引到天台,为记者们指点周边刚刚建好的住宅和仍在忙碌的的巨大工地: “那边是已经建好的新居,那边是最后一批民居,等这些房子都建好了,新地町就再没有人住临时住宅,大家就都有属于自己的永久居所了。你们往远处看,海边那一排房子以后是新的商业中心,上面那个架起来的,就是正在规划中的常磐线的新干线车站。等通车了,我们还打算在周围建一条商业街,相信商业也会繁荣起来的。” 泉田说,在大地震刚刚发生后,新地町的人口一度急剧减少,但是最近一两年来,很多曾经到外地避难的家庭陆续回迁,还有一些福岛县内其他地方的居民携家带口入住新地町,所以目前这里的人口已经恢复到了震前的水平。——新地町位于福岛县的最北端,一来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有50公里的距离, 二来又位于洋流的上游,因此一般认为,在福岛县内,这里受核辐射的风险相对较小。


泉田先生人很nice也很热情,对于我们一行记者的各种提问,他都细致作答,给人感觉开放而坦诚。而当我问出了那个盘旋在我心底很久的问题: “出了这么大的核事故,难道您就从没想过要带家人离开福岛吗?” 泉田沉默了下来。老半天他才回答我说: “想过,可是后来还是觉得这里挺好。” 还想追问,却被一位同行的提问打断了。 待记者们收起采访器材,泉田对我眨眨眼: “你问的问题也太尖锐了。” “有吗?我不觉得。这不是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问题吗?” 我自忖。 晚上,在饭局上泉田先生过来寒暄。见到我禁不住再次说起下午的采访:“你问的问题太尖锐了。” 老实说,当时我很不理解——核事故的惨状可以问,给当地造成的损失可以问,人们的担忧可以问,为什么是否曾经想要离开却成为了尖锐的问题? 一个多月后,日本各大电视台爆出一条社会新闻,无意中却可能回答了我所有的疑问。一个地震时只有9岁的孩子,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后随父母搬到了横滨。在班里同学们指责他把核辐射带到了横滨,称他为“xx菌”,逼他出钱请同学们去游乐场吃东西,还满不在乎地说 “反正你家有钱,国家不是给你们赔偿金了吗?” 这个孩子的父母找到学校,但学校方面却说,不能判定存在校园霸凌。如今,已经升上高中的孩子依然拒绝到学校上课,他日记中的一段话令人难忘: “很多次,我都想到了死,但是大地震中,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死。所以虽然艰难,但我已经决定了要活下去。”

无独有偶,在这个孩子的日记曝光后,日本媒体又相继爆出了多条福岛迁出的孩子在县外遭遇霸凌的事件,有时,这种霸凌甚至是来自教师。一位千叶县的老师把插班到自己班上的福岛县的孩子称为“XX菌”,而当媒体就此采访那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表示,这仅仅是一种昵称。 大地震后,很多福岛人没有离开福岛县,而是尽可能地搬到县内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远一些的地方,多数一度离开福岛的人,最终也选择了回归。很难想象,他们在县外遭遇了什么。 此外,日本特殊的雇佣制度也是很多人难以离开福岛的重要原因。像泉田先生这样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一旦离开县内,就必须放弃公务员的身份。日本大多数公司时至今日仍然执行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体制内,不管工作成绩多差,都可以稳定地工作到退休并领取退休金;而如果你从公司辞职,终此一生就只能靠打零工和做合同工维持生活,不仅待遇上差很多,没有升迁的希望,而且还将面临随时被裁退的危险。 不堪县外人的歧视,害怕失去稳定的生活——这可能是很多福岛人在核泄漏发生之后,仍然选择留守的最主要的原因。

“那一夜我走了100公里” 作为一个记者,我自认为擅长诱导和聆听人们讲出自己的故事。但是,在福岛,想了解5年前的大震灾中人们的经历却是异常艰难。福岛人会告诉你: 海啸来的时候,那一片树林都被淹没了。地震的时候,这里的房子全都倒塌了。海啸退去后,庄稼地里居然留下了一幢不知道从哪里冲来的房子…… 然而,当你问他们: 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的家人都还好吗? 他们会清楚地告诉你自己的所在,当时的感受,然而对于当天的真实经历,几乎所有人都会轻描淡写地带过。在福岛人的故事里,没有泪水,没有惊慌,没有失去家人好友的撕心裂肺,更多的是一种似乎淡波无痕,又仿佛浓到化不开的绝望和无奈。

陪同我们一行外国记者访问福岛的,是日本旅游促进机构和环境省的几位工作人员。私下闲谈时,由于身在福岛,话题还是自然地围绕地震进行。几位工作人员大多都居住在东京和仙台,地震时,他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其中有人在大地震后在临时安置所内居住了半年,也有人对地震海啸之后每天要步行一两个小时上下班记忆犹新。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还是翻译田部女士的讲述。 田部大约50岁上下,先生是一位英国人,育有两个女儿,一家人一直住在仙台。田部说,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她的大女儿正在海边修学旅行。当时电话完全没有信号,公共交通也全线停运,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确认女儿的安全。大地震之后,下起了不合时宜的大雪,她仅仅裹了一件风衣,却执着地一路向女儿所在的地方走去,无数车辆从身旁驶过,但都向着相反的方向驶去,有好心人停下来问她要不要搭车,她也一一拒绝。 “我没觉得饿,也没感到冷,我只希望看到我女儿平安,那一夜我走了100公里。” 田部说。尽管那一夜已经过去了5年多,但在她讲述时,我还是从她脸上读到了惊惧和绝望。 后来,田部终于还是没能找到女儿,不得不坐上一辆驶往仙台的车。回到仙台后,她欣喜地发现女儿已经平安到家,一个星期后,他们一家人在英国使馆的帮助下,到东京避难。 “灾难让我们重新回顾历史” 实事求是的说,田部的遭遇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绝对不能算是凄惨——要知道,仅仅新地町一处,大地震中就逝去了数以百计的生命。然而,福岛人在谈及大地震的经历时总是下意识地回避各种生离死别。比起追忆逝者,他们选择乐观和坚强。 福岛县南相马市的副市长佐藤宪男先生某晚做东,请我们一行记者吃饭,席间他故作神秘地说,一会儿给你们看一段很珍贵的影片。我一度以为一定是和大地震有关。结果却是大地震第二年,为了提振士气,市政府特地安排的一场传统“相马祭”——模拟大约400年前的战国时代的赛马活动。市政府官员身穿战国武士的服装,骑马狂奔,摇旗呐喊。



据说,南相马市古时以盛产骏马著称,那时候的大名每年都会举行“相马祭”。到了近代,这一庆祝活动原本已经为人们所遗忘,但是大灾难之后,当地政府却在百废待兴之际重拾就的传统。 “灾难让我们重新回顾自己的历史,大事大家一直认为,还是应该恢复‘相马祭’的传统,鼓舞本地人信心的同时,也向外界表达我们重建故乡的意愿和决心。我们哪里也去不了,所以还是要牢记自己的传统,好好建设东北地方(福岛位于日本的东北地方)”。佐藤说。 说来也巧,在汶川大地震5年后,我也刚好有机会到四川采访。两相对比,最直观的感觉是,5年后的汶川,除了刻意保留的遗址公园,几乎已经看不出地震的痕迹,而福岛的很多地方却仍在复兴重建之中。开朗的四川人不忌讳告诉你家里谁在地震中过世了,言语中充满对逝者的怀念但也透出一种豁达;而福岛人却用格外开朗地笑容掩饰中所有情绪,他们一只眼望着前进的方向,另一只眼则看向更远的过去,对于逝者只字不提。


“我们市长是医生” 在福岛采访,所有人最关心的话题自然都是核辐射。福岛的大街上,很多地方都布有核辐射监测仪。采访当地人,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这是政府立的,现在的数值是安全的。但如果你细问他们,到底年辐射量多少是安全的?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起码在我问过的几十个人里,没有一个福岛人能明确地告诉我确切的安全值。原以为日本人以细心著称,福岛又身处核事故中心,当地人对于核辐射的知识一定很全面,但是和福岛人的亲身接触却让我一次又一次震惊。


在晚餐会上,南相马市副市长佐藤宪男对我们一行记者说:“我们对空气中的核辐射含量进行全天候检测,也要求市内所有学校每年一次让学生进行核辐射量的检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受辐射超标的学生。南相马市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有50公里,可以说,我们这里非常安全。” 于是我追问,那么土壤和地下水是否也同样安全呢? 得到的回答是:“空气没事土壤就没事,而地下水有自净能力,完全不存在核辐射的可能。” 我当时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再出现冷却水外泄的情况,而这些冷却水大多核辐射量严重超标,透过地下水系统或者随着海水、河水的流动,进入南相马市的可能性极高。此外,关于地下水可以自净核辐射的说法,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但没有看到任何可以佐证的科学证据。 到底是我太大惊小怪,还是佐藤市长对于辐射太轻敌呢? 南相马市政府的产业部长渡部卓先生负责在南相马市全程陪同我们。在介绍当地应对福岛核电站危机的时候,渡部非常骄傲的说: “因为我们市长是医生,所以在核泄露事故发生后,市政府马上就采取了恰当的应对措施,因此南相马市比起县内其他城市所受的影响要小,而且完全没有发生混乱,市民生活一直井井有条。”

终于在福岛遇到另一个认真对待核辐射的故事,我兴奋得赶紧掏出采访机,递到渡部跟前: “能请您具体谈谈市长先生是如何布置应对核辐射的工作的吗?” “当然可以,市长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向我们详细说明,核辐射完全不会造成死亡,对人体的影响也有限,根本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大家听了市长的话,也就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出现恐慌而四散躲避。在南相马市几乎没有人移居市外,大家都信任市长,在这里平安地生活。”渡部回答说。 再一次,我哑口无言。 还是在南相马市,路遇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课外活动,数十个稚气未脱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太整齐地呼出各种口号。一位陪同我们的女职员告诉我,现在南相马市的儿童数量和她小时候相比已经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三。 “是不是因为大家担心核辐射影响,不愿意要孩子啊?”我问她。 “也不全是吧,毕竟整个日本现在都是少子化。” “NHK前两天报道说,核辐射可能导致孩子罹患甲状腺癌。我想大家还是难免担心吧。”我说。 她笑笑说:“怎么会,并没有听说福岛的甲状腺癌现在特别多。” “电视里说,这种影响可能要到5年之后才会显逐渐现。” 她又笑笑,不以为然地说:“你别太相信新闻,要是不劲爆就没人看了,他们总会夸张一些。” ……

“这里的水产很安全” 地震之前,福岛应该算是日本的富裕县。据统计,2002年,福岛一县的产值大约相当于联合国公布的国家GDP排名70位左右。用富可敌国形容当时的福岛县应不为过。然而,一场大地震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农业和渔业曾经是震前福岛县最重要的两个产业。而今,经过5年多的努力,福岛的稻田一派欣欣向荣,渔场整顿也基本就绪,当地新建的海产品交易大厅宽敞而整洁。然而,只要告别游客式的走马观花,放慢脚步和当地人悉心交流,就不难发现,尽管灾难已经过去5年多,福岛县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依然在复兴的道路上,艰难地踯躅前行。

采访之时正值秋收,大片大片的稻田长势喜人,但丰收之外,福岛县的农民总不免为当地农产品的销路担忧。尽管当地农民一再宣称,福岛县产的农产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辐射量绝对不超标,但在县外的日本各地,超市里凡是标注有“产地福岛县”字样的农产品价格一律比其他地方要低上两三成。在日本媒体近期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仍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表示,在选购农产品时,会尽量避免采买产自福岛的蔬果和大米。


和艰难复兴的农业相比,福岛县的渔业在大震灾中可谓遭遇了毁灭性打击,时至今日,仍在难觅重整旗鼓的机遇。 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核污染,大量放射性物质流入福岛县周围的海域和地下水循环系统。日本政府要求福岛县内的海产品不得在县外销售。如今,大量渔船停泊在新整修的渔港,可以容纳数千人交易的海产品交易大厅却空空如也。一些舍不得放弃渔业的渔民现在仍然每天按时出海。由于在福岛周围的捕鱼船只骤减,据说收获颇丰。然而,由于人们对于海产品核辐射量超标的担心,福岛的海产品在县内尚且难以售出,要销售到县外甚至海外,简直难以想象。 尽管如此,当地渔民还是自己设立了核辐射检验中心,对每一批水产品进行核辐射检测。唯有辐射值不超标的水产,才会被当地的酒家和商家买走。 此外,渔民们还坚持不懈地把各种水产拿到日本各地的海产品交易中心询价,他们称之为“试水”,希冀着有一天会有某个交易中心愿意把福岛的还想摆上货架。 但是,由于所有核辐射检测都是民间性质的,并没有得到官方或者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福岛的水产品仍然是一种不祥的象征。至今,福岛的渔业仍然看不到翻身的可能。


在福岛,敢不敢吃当地的水产,介不介意食用当地的农产品是考验客人的重要细节。每餐过后,主人都要亲自走到桌前,查看记者们的盘子。如果你吃得干干净净,他们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如果有人剩下,他们就一定会再三强调,福岛的农产品、海产品绝对安全,请客人务必放心食用,“你看,我们不也在吃嘛。大家都很健康。” 面对这种无形的压力,几乎每餐所有记者都会努力多吃,以显示对于主人的尊重。 除了农业和渔业,旅游业也是福岛县目前重点打造的产业。 在日本政府和当地政府共同努力下,福岛县的新干线车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在新地町,当地政府正打算以町内新建的新干线车站为依托,打造新的商业游乐中心,而在相马市,那里新建的海滨浴场已经初具规模,预计最快明年夏天就能开门迎客。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目前由于仍然存在核辐射的风险,直接下海游泳还是明令禁止的。不过采访期间,当地人却告诉记者,其实这个夏天已经有不少耐不住酷暑的当地青年下海游泳,现在这些青年在下海之后,也没有出现任何异状。


实事求是的说,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对于至今仍不能摆脱核阴云的福岛来说,绝对不是复兴的最好选择。要让县外的人接纳福岛产的农产品、海产品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而至于旅游业,虽然福岛周边有极为漂亮的海岛,但如果不是为了工作,我想我还是不会冒着核辐射的风险前往观光。经常被嘲笑神经过粗的我尚且如此,不知道会有哪些勇士,敢于到福岛体验辐射几日游。 然而,让人颇感意外也非常无奈的是,无论当地政府还是当地人似乎都认定唯有依靠这三个产业的支持才能重振福岛经济,他们强调核辐射已经过去,将县外人对于核辐射的恐惧称为“风评被害”,认为是人们的过度担忧造成福岛震后复兴步伐缓慢。 “我们每天都抽大量的水到海里” 大地震严重改变了福岛的地貌。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土地沉降。在南相马市的一座市民公园,当地志愿者告诉我,公园所在的一带在大地震之后下沉了将近40厘米,现在附近地面已经在地下水平面之下。于是他们花巨资建起了一个巨大的抽水泵,每天把数以万计方的地下水抽出,并在稍远处建起了防波的堤坝。 “我们每天都抽大量的水到海里,这样才能保持这个公园在不被水淹没,我们不会让属于我们的土地被大海夺去。”这位志愿者说。

在南相马市近海,海水吞没了原本裸露在海平面之上的几座小岛,也冲毁了原有的堤坝和陆桥。据当地人介绍,现在露出海的小岛面积比大地震之前要小很多,由于长期海水的浸泡,曾经生长在海岛之上的树木也全部枯死。仅有一些这两天才长出的十多厘米高的野草,还在坚持着向人们展示海岛的生机。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推土机在仍然裸露的海岛上工作,他们运来大量的土包,一包一包扔进海里,尝试让当地的地貌恢复成震前的模样。 带我们出海的老渔民指着工地说:“再过几年,这里又会是原来的样子,我们要重建原来的海湾。”



不是不明白日本人对于国土的坚持,但是采访期间我多次想劝他们:人可以和人斗,但是永远也赢不过自然。中国人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才终于悟透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退耕还林,所以我们转移安置那些时代居住在不适宜人类安居地方的村民。而日本人却希望用他们的努力抵抗沧海桑田的伟力。真的担心,他们今天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仅仅是为明天,为后代种下新的祸根。 在日本居住将近一年,不长也不短。不止一次感慨:如果说“精神胜利法”是中国人的阿Q精神,那么认定期待的就是事实则是日式的“择善固执”。福岛人认定核辐射是安全的,认定福岛可以凭借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复兴,认定他们可以战胜大海——在我这个外人看来,总忍不住要失语摇头。 福岛复兴,依然在路上。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领受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善意,我惟愿他们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太远。

注①:关于“一夜100公里”,写的时候我也仔细思考过。福岛事件发生时是下午两点四十六分,如果她要找女儿应该是三点多就开始往海边走了,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那位女士也不是一个专业记者,讲话并不那么严谨,她的原话就是“那一夜,我走了100公里”。因此我思考再三,决定引用她的原话,概括地写了“那一夜”。
注②:职业是记者,不等于每一篇都是新闻作品,这本来就是一篇内部经验分享,并非新闻作品,拿出来分享只是想让大家对日本产品到底是否安全多一点参考,如果觉得不合口味,大可绕行,没必要用一篇本来就是内部经验分享的文章来评价别人的职业素养。

-
浮生若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30 23:27:11
-
莱恩翩翩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8 23:08:43
-
eik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4 20:55:28
-
陀思妥耶夫饲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15 21:28:09
-
自由飞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11:42:03
-
贝鲁西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5 15:31:04
-
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7 02:20:11
-
D.A.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1 16:35:26
-
宛若青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30 20:07:00
-
木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3 20:31:56
-
Jbe@r.ag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7 15:40:22
-
尼梖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5 01:19:57
-
自娱自乐达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4 14:51:36
-
HHMK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17:42:57
-
Ku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09:53:04
-
礼拜日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2 00:11:19
-
橘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1 20:02:00
-
唯伊兮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1 16:10:18
-
野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22:26:08
-
LililiC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11:56:08
-
澤喃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10:43:54
-
schnapp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10:36:37
-
sond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8 21:45:25
-
Edison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8 15:00:25
-
豆友143785976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8 10:19:04
-
倒着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22:47:58
-
Sisyph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22:39:23
-
koikoiko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20:20:40
-
赵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14:17:18
-
机尾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12:22:55
-
马尔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7 11:59:46
-
Zhangz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23:04:13
-
之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22:09:5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9:31:39
-
不太能吃辣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6:48:29
-
hello_mo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6:25:56
-
艾念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4:50:34
-
星海中的深情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3:20:06
-
SIMONA_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0:28:57
-
废物改造计划。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09:31:52
-
4112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02:31:58
-
Imoriat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00:10:19
-
Urch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22:42:46
-
特制青椒肉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6:01:30
-
Apr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4:26:03
-
要做软妹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2:53:16
-
如火如荼是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1:51:24
-
never_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0:54:36
-
爱不太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0:03:15
-
非到尽头的那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01:12:38
-
雨村时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23:18:57
-
zer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22:31:18
-
sunstar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21:33:40
-
乖乖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21:24:49
-
南酱的二专发售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8:52:04
-
亚细亚的小黑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8:47:49
-
长刺懒猫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8:29:07
-
Jackson#30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5:49:00
-
离开这个地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3:21:18
-
米小米不吃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0:46:59
-
明处暗处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09:54:32
-
bluedia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01:29:14
-
helloxiaof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00:07:11
-
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00:06:35
-
青云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3:46:03
-
不努力吃枣药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3:37:54
-
olivia_j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3:35:06
-
好烦好烦好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3:17:02
-
小小酥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2:59:34
-
Billythekid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2:42:48
-
好吧再会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1:51:03
-
天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1:32:12
-
La V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1:31:56
-
Valent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21:29:47
-
takako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9:35:47
-
Ang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9:10:42
-
G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9:08:54
-
拉倒吧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9:03:38
-
青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8:57:16
-
笑点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8:40:14
-
f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8:36:38
-
银水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8:33:07
-
烏雲背後的…線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7:53:51
-
年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7:52:13
-
evaa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7:36:07
-
島國拾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7:32:27
-
英伦早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7:05:40
-
大棵不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6:44:47
-
阿涂-solita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6:37:26
-
Nu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6:13:06
-
高兴得飞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5:46:55
-
墨余君獭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5:45:10
-
curser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5:36:57
-
蔬果村的饭团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5:30:56
-
阿拉斯加熊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4:34:17
-
nacorc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4:32:39
-
奢侈的安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4:29:16
-
花植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4:16:39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4:05:25
-
大青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3 13: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