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复习马原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又一次借鉴村上春树的idea写下了这个标题。 这大概是本学期第二次提笔吧,太久没有写点东西,脑子都要生锈咯。
最近课差不多快上完了,正式进入紧张的备考月。空闲的时间比以往更多,不过这却是我一年中最讨厌的一段日子。离放假只剩几十天,却还要熬过期末考,一边抱怨着不想学习、讨厌学校,一边也只能认怂——乖乖的在冷天起床(要了命啊)跑去图书馆占座,数着指头计算回家的日子。
没办法,一切都是被自己逼的,毕竟谁不想考个好成绩拿奖学金啊。
不过,就算你们看我有事没事往图书馆跑,戏称我为“学霸”,我其实是戴不起也不敢戴这顶帽子的——因为我太他妈讨厌我的专业课程了。这也是直接导致我复习不快乐的根本原因。而我之所以会去图书馆学习,不过是在现有的、我无法改变的环境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罢了。在经历了转专业的挫败之后,我对华大感到深深的失望,我也不想再口诛笔伐地骂它,累了。
过去的一年半大学生活,在我心中留下的最多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我的专业知识。由于公共管理类(甚至是大部分文科课程?)的特殊性,说得不客气一点,课本上的知识期末认真背一下,只要人不是太蠢,上个80分不难,取决于自身肯不肯花时间下功夫。由于通常是平常不听课,靠着老师期末给的重点狠背,所以考完一两个星期就忘的差不多了,像我这样的没有兴趣者更是如此。这种条件下,新知识带给我的正收益几乎感受不到....
是的,我收获不到太多满足求知欲的快感,好奇心也仿佛被堵住了。(可能我本来也不是什么好学的人吧23333) 尽管我会有意识的自习、阅读,却始终不成体系,缺乏较明确的钻研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消遣不知该如何打发的时光。 这样,晚上入睡前,我就能不内疚的对自己说“今天记了单词,看了小说,没有浪费时间,睡觉吧~”
自我安慰,自己感动自己。然后开始了又一个同样迷茫的明天。
写到这里,我仿佛否定了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这两周正在复习马原毛概,由于是开卷考试,压力还不算很大。我也在自习室抱着我一贯傲娇的态度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课本。没想到这一看也在脑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本学期开设了微经课,接触了一点西方经济学的皮毛,加之马原老师还挺对我的胃口,上课很有思辨性,这才造就了我复习时燃起的那把求知之火。其实上学期复习社会学时也有这样的感触,但是都太浅了,虽然会在脑中标记一下,可是后来因为懒又忘记这件事了,想的不深。
太浅,注定格局不会太大。
经常有人问我,“打算考研吗?”
“考研!必须考研啊!我要去北京”
“想考啥专业?”
我总是闪躲着说 “还在探索阶段呢”
说是探索,探索了大半年也没个所以然。但是过完年,我就大二下了,是时候长点心考虑一下未来规划了。在这儿,Flag我就不瞎立了,考试结束后寒假科学的探索一番。
其实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加油打气的。
出生在三线小城市工薪家庭的我,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更不认识赵老爷。我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只考上了末流大学,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受到知乎等媒介的影响,看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渴望更高品质的生活,再加上自己心里小小的倔强(这么中二真的好吗),我想要变的更好,想要不断向上爬,实现阶级流动。
唯有教育改变命运啊! 好好复习吧!
和我一起干了这碗鸡汤
“好了,今晚可以安心的睡觉”
最近课差不多快上完了,正式进入紧张的备考月。空闲的时间比以往更多,不过这却是我一年中最讨厌的一段日子。离放假只剩几十天,却还要熬过期末考,一边抱怨着不想学习、讨厌学校,一边也只能认怂——乖乖的在冷天起床(要了命啊)跑去图书馆占座,数着指头计算回家的日子。
没办法,一切都是被自己逼的,毕竟谁不想考个好成绩拿奖学金啊。
不过,就算你们看我有事没事往图书馆跑,戏称我为“学霸”,我其实是戴不起也不敢戴这顶帽子的——因为我太他妈讨厌我的专业课程了。这也是直接导致我复习不快乐的根本原因。而我之所以会去图书馆学习,不过是在现有的、我无法改变的环境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罢了。在经历了转专业的挫败之后,我对华大感到深深的失望,我也不想再口诛笔伐地骂它,累了。
过去的一年半大学生活,在我心中留下的最多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我的专业知识。由于公共管理类(甚至是大部分文科课程?)的特殊性,说得不客气一点,课本上的知识期末认真背一下,只要人不是太蠢,上个80分不难,取决于自身肯不肯花时间下功夫。由于通常是平常不听课,靠着老师期末给的重点狠背,所以考完一两个星期就忘的差不多了,像我这样的没有兴趣者更是如此。这种条件下,新知识带给我的正收益几乎感受不到....
是的,我收获不到太多满足求知欲的快感,好奇心也仿佛被堵住了。(可能我本来也不是什么好学的人吧23333) 尽管我会有意识的自习、阅读,却始终不成体系,缺乏较明确的钻研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消遣不知该如何打发的时光。 这样,晚上入睡前,我就能不内疚的对自己说“今天记了单词,看了小说,没有浪费时间,睡觉吧~”
自我安慰,自己感动自己。然后开始了又一个同样迷茫的明天。
写到这里,我仿佛否定了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这两周正在复习马原毛概,由于是开卷考试,压力还不算很大。我也在自习室抱着我一贯傲娇的态度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课本。没想到这一看也在脑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本学期开设了微经课,接触了一点西方经济学的皮毛,加之马原老师还挺对我的胃口,上课很有思辨性,这才造就了我复习时燃起的那把求知之火。其实上学期复习社会学时也有这样的感触,但是都太浅了,虽然会在脑中标记一下,可是后来因为懒又忘记这件事了,想的不深。
太浅,注定格局不会太大。
经常有人问我,“打算考研吗?”
“考研!必须考研啊!我要去北京”
“想考啥专业?”
我总是闪躲着说 “还在探索阶段呢”
说是探索,探索了大半年也没个所以然。但是过完年,我就大二下了,是时候长点心考虑一下未来规划了。在这儿,Flag我就不瞎立了,考试结束后寒假科学的探索一番。
其实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加油打气的。
出生在三线小城市工薪家庭的我,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更不认识赵老爷。我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只考上了末流大学,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受到知乎等媒介的影响,看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渴望更高品质的生活,再加上自己心里小小的倔强(这么中二真的好吗),我想要变的更好,想要不断向上爬,实现阶级流动。
![]() |
![]() |
唯有教育改变命运啊! 好好复习吧!
和我一起干了这碗鸡汤
“好了,今晚可以安心的睡觉”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