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从人到神的进化:意识、意义到意志
葛雍 · 优势定位教练 / 一分钟领导力教练 盛行于14世纪~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起因于富人阶层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自我意识全面觉醒,大胆追求世俗生活,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这场解放最大的价值,人类开始研究、了解自己,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和文学家,为西方文明奠定了人文精神的基础,同时发生的还有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德国的宗教改革,并以五月花登陆美国为新文明的开端。 19世纪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研究,从科学进行自我分析,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对于大众来说,潜意识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经历过20世纪的工业时代,人类重新进入“自我探索的轨道”,意识与潜意识成了新的潮流,信仰神的存在也是一种新潮流。 1.意识——思想——头脑 意识的训练,让人类的智力突飞猛进,发展出今天的科技时代,人类拥有了更多自由可支配。现在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潜意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借助教练技术开始成了一个普遍、高端而虚无的问题。人们开始学习探索潜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但这个部分无时无刻在控制着你的生活现实, 潜意识无法分辨事情是真还是假,一旦被接受,它终究要变成事实。只要有明确画面进入潜意识,潜意识立即想尽办法把这个画面转为事实。只要我们给予潜意识一个画面,它就会努力将它实质化。 意识和潜意识是相互作用,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成为思维习惯,就会进入潜意识;反之,潜意识支配性很强,也会影响意识。潜意识与感性紧密相连,它不加辨析好坏地进行反应;但是意识是进行理性思考与决策,有选择地行动。 意识是可以进行推理、可以作出选择的;潜意识,不受控制,不能进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识进行争论。潜意识就如同土壤,意识如同种子。消极的,破坏性的思想只能长出灾难的果实。潜意识不能区别好坏。如果你认为某事是真的,潜意识也接受它为真的,即使实际上可能是假的。 潜意识是非人格化的,是没有选择的,是什么都接受的。因此,有意识的选择,如想法、前提等,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选择正确,你的心里才能充满快乐。 潜意识常被人称做主观心理。潜意识不靠五官功能,它通过直觉。它是产生感情的地方,是记忆的仓库。当你的五官停止活动时,就是它的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意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潜意识就开始主导一切。潜意识具有穿越性,带回不同时空的信息。而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客观心理指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通过这些感官,也就是通过观察、感受、教育等人们获得知识。客观心理的伟大功能是推理。 2.意义——情感——心灵 意识受控于意义,长期以往我们如何进行价值判断与取舍,会形成“意义”模式。意义,是对所追求价值的深入追问,层层逼近。比如,金钱带给我们什么?自由;自由带给我们什么?幸福……. 有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走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工作?富人说:赚足够的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有汽车和房子。那么有了前又能干什么?渔夫不明白。可以去夏威夷海滩渡假。富人回答的很快。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呢!渔夫回答道。 当我们说意义的时候,我们常常并不理解意义。意义是生命的终极问题,每一件事的终极价值,而不仅仅是过程。在意识方面再多的努力,没有意义的存在感,我们依然做不到有效地开发意识,与潜意识合作。 意义一旦产生生命的认同感,就会成为强大的潜意识,成为创造我们丰盛生活的能量。如果意识告知我们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毫无意义,人会瞬间失去活力,觉得虚无与绝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失去灵性的原因?这种无意义感进入到潜意识,基本上宣告了生命的终结。 本质上,意义是关于生命本身、关于一生这幅画面的美学、哲学与宗教,它活在当下,也要活在未来中,毕竟回望过去,人的意识会拷问自己,它到底在忙碌过什么?为什么而忙碌?意义绝不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是思考与思想,也不是学科与科学,它古老的如生命的起源,纯粹的如生命之初,以至于没有人在物欲横流中可以谈一谈,你找到了意义的所在了吗? 我很清楚地认识到,哪些熟练意识与潜意识的催眠师,他们本身也并没有对意义有完整的认知与追寻的勇气。一旦触及,就会空无和消失。你要秩序井然地融入主流社会,谈吐优雅,喝咖啡阅读,看起来生活的从容舒适,这就是意义。 黑洞会吞噬到星球,意义会吞噬意识,极少有人很清楚地知道意义是什么?我模糊感觉,意义属于心灵层面,是人向神进化的存在感。 3. 意志——精神——身体 中国老祖宗把念头分为意、念、志、心,意是普通闪动的;念,会令人在当下久久不能自已的心、有分别对待的心;志,很有建设性、积极向上的;心,长久形成的人格和思维模式。 意(识)属于生命的原力,意义属于生命的,而意志属于生命的神力。如果人从内心深处找到了意义感,就会找到精神上的超级能量,打破世俗的规则和观念,获得自由意志, 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Lee Duckworth提出了坚毅Grit一词, Grit是一种这样的品质,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从2005年开始,Angela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这个词通过TED就开始流行起来了,本质上就是“意志”,但“意志”绝对不是可以独立发展的品质。对于成年人,没有找到充分的心灵意义感,是没法培养意志的。 意志是从头脑经过心灵抵达身体的,反之,如体育训练,也可以反向影响,但这要弱的多。简单的身体意志力,是没有办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国体育冠军,不缺乏意志力,但是因为头脑和心灵训练不够,无法在社会上获得生存的例子比比皆是。 史前文明最初是从意识到意志,然后从意志到意义;近代文明,是从意识到意义,再从意义到意志的上升,打通这三个层面的人,会进化成上流社会阶层。现代科技文明,意义开始退化,越来越多的人探索意识存在,并与意志合作,创造智能人,这种模式,会毁灭人的意义感,最终毁灭人类。 后记:这个文章,写完自我感觉不错,打通了六脉轮,就差顶轮,神往神来了,价值连城的作品,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