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老篾匠做了一只篮子,质朴却漂亮
![]() |
30年的老篾匠做了一只篮子,质朴却漂亮
58岁的肖祥玉做了30多年篾匠
他对自己的手艺很自豪
![]() |
我们家乡位于江西西北部
多山,多竹
以前每家都会有日常生活所用的竹器
从篮子到箩筐,林林总总
![]() |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这里向来不缺少篾匠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塑料等其他材质日用品的普及
制作和购买竹器的人都在减少
![]() |
最近一段时间
为了做一些比较精细的竹器
我们寻找过多个乡镇
发现依旧在做篾匠手艺的人已经不多
而坚守的这些人中
更是很少有人单纯依靠篾匠手艺营生了
因为辛苦,赚钱少
![]() |
他们只是在农闲时做上一个箩筐
一把椅子
真正要赚钱过日子,还得靠其他途径
手艺便是这样
做得少了,会生疏,难生巧
我们拿着图纸给多位篾匠师傅看过
他们摆摆手
“太精细了,做不来”
![]() |
直到辗转找到肖祥玉,他才应承下来
30多年来,肖师傅没做其他的
只是一名篾匠
日复一日地破篾,编篾
虽然做的也多是农村用的晒垫、焙笼之类
但手艺的熟练让他做出的东西更加精致
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找他干活
![]() |
为了验证肖师傅的手艺
我们先请他帮着做了一只篮子
这种提篮,小时候几乎家家都有
大多挂着悬在楼板下,随岁月摇曳
![]() |
看似简单的一个物件
纵如肖师傅这般的老篾匠
做起来也稍觉繁琐
从头至尾做了四五个小时
如果不是常年做着这门手艺,手法娴熟
花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 |
![]() |
以前有位做木雕的朋友评价木头,听话
想让它变成什么形状都好
比较起来,竹子似乎就傲娇了
易裂,易断,塑形费劲
偶尔还给手拉上一道小口子
![]() |
![]() |
但竹子做出来的东西
却总让人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再见到这样的篮子
忽然发现了小时候没有感受到的美
其实,物件没变
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