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槽 | 如何治疗“唇膏上瘾症”(技术篇)
![]() |
上篇请戳这里:吐个槽 | 如何治疗“唇膏上瘾症”
也是没想到这都能写出续集来。
![]() |
我知道,在买唇膏这件事上,不管我怎么拿着小盆儿泼凉水,你心中熊熊燃烧的欲望之火还是无法熄灭。那些小铝管就是有如此的魔力,能让你心甘情愿为之吃土剁手。既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要买唇膏,那我们不如说说如何科学合理地买、买、买。
本文将分为两个部分:
1、如何“买对唇膏”
2、“买错唇膏”怎么办
PS:本文适用于买唇膏是用来涂的,而不是要集齐全套攒着看的姑娘。我对有石蜡+铝管囤积综合症的人也没什么好说,你高兴就好。
剩下的朋友请跟我来。
![]() |
【如何“买对唇膏”?】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虽然美妆高手已经能做到化妆如画皮,修容如整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也并不需要把自己画成另外许多个人。我们只是要向人展示出一个精神面貌符合特定场合的自己,而不是忽而变成金链大哥背后的剥蒜小妹儿,忽而变成刚吃完小孩的恶毒妇人。
化妆这个问题上,你更需要的是掌握一两种适合自己又能扬长避短的套路,能够以一顶百地应付常见情况,而不是怀着遍尝百草的精神什么都买,什么都试。买对的,而不是动不动就跟风,动不动就All in。这个前提建立起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买错唇膏的几率。
先从颜色上讲。每个人的肤色是相对固定的,所以适合每个人肤色颜色范围其实很有限。对于大部分中国姑娘来说,偏红偏橘的颜色,通常都比偏粉偏紫的颜色要更友好。一个简单的证据是,去网上搜那些热卖唇膏,卖断货后剩下的通常都是很浅的粉,很亮的紫,以及另外一些暧昧模糊无法描述的颜色。
除此之外,带荧光、偏光的唇膏也并不是普通人能够驾驭,欧美大热的裸色、土色在亚洲姑娘脸上也常常是一言难尽。对于非彩妆玩家来说,这都是要避开的坑。
![]() |
↑根据肤色选择唇膏
网上有许多关于肤色冷暖与唇膏搭配的科普文章,可以做些功课再掏钱。但说归齐,理论还需联系实际,某支唇膏是不是你的菜,答案往往只能到上嘴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揭晓。盲买是不理智的,所幸现在有“美妆博主”这个救人于水火和破产的职业出现。在微博、B站、淘宝买家秀(不要笑)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 |
↑知名壕/美妆博主九月试色Bobbi Brown唇膏。
不要看着人家涂什么都美美的,要结合肤色、唇色、唇形来判断。比如上面图第一个,唇色偏深的人涂上就跟没涂一样,而第二个对肤色没那么白的来说简直就是装病必备。第六个虽然显白但更显廉价,第八个嘴唇薄的人也根本驾驭不了。剩下那几个明艳艳的颜色也需要你有合适的社交场合才用得着,不然办公室里肯定会有直男同事问:你为什么搞了个血盆大口?
当然以上都是泼给你的凉水,也并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颜色选择标准。你需要是尽量避免买到那些涂起来很丑、很病恹恹、很让人怀疑你的职业或是精神状态的颜色。如果你在颜色选择方面还是个小白,那买保险一点的豆沙色、砖红色、珊瑚色总不会错。至于姨妈色、中毒色、吃土色之类的风潮,还是留给玩家们自high去吧。
从质地上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固体唇膏,红过一阵的唇彩、欧美大热的唇釉、韩妆发明的染唇液都是不同的质地。每种都试试当然也不错,不过院长其实都帮你试过了。有几个需要避开的雷:
唇蜜唇彩:如果你追求亮晶晶粉嘟嘟的感觉,而且涂上只是为照相的话,没有问题;但是一走起路来分分钟会黏到头发,太尴尬。
珠光、金属色:今年Tom Ford出的白管金属系列已经全线扑街,涂上瞬间老了二十岁。这种颜色对亚洲市场的兼容性更低,不要以身试法。实在想要试一试,液体唇膏+眼影粉就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染唇液:非常难卸。持久性虽然好,但是仍然需要补妆,所以意义在哪里?感觉不会在市面上存在太久。
有色润唇膏:目标市场大概是“怕人看出自己涂了唇膏又想学着长大”的人。放心,这个真的只有在管子里有颜色,上嘴跟曼秀雷敦一样一样的。所以Fresh、Dior粉漾和娇兰白管涂在嘴上,跟19.9的美宝莲的区别就只有你的钱包知道了。
从品牌上来说。又到你们最喜爱的得罪人时间了。并不存在1000块的唇膏涂起来一定比30块的更美这种事,但1000块的唇膏拿出来补妆确实比30块的有底气,孰轻孰重就要看个人选择了。品牌直接挂钩价位和自我定位,而不是效果。所以如果你觉得只有集齐Christian Louboutin和Tom Ford全套才能谈论彩妆,我也只能穷穷地闭上嘴。
好在美妆产业的风气在欧美并不似国内这般势利,奢侈线、专柜线、开架线都有优秀的产品,大家比的也并不是在唇膏上花了多少钱。暂时抛开价值观的问题,来说说该买什么牌子。
奢侈线:这不是我这种贫民窟女孩熟知的范围,只是建议痴迷奢侈美妆产品的妹子们多看看Tati的WTF系列视频,助你顺利拔草萝卜丁、La mer、CPB。要送人或是给自己撑场面,Tom Ford黑管看起来和用上去都足够了。
专柜线:这就是林更新说的那种“两三百块还不是随便买”的类型,价格不离谱,拿出来也不丢人。不过要记得护肤品出色的品牌,彩妆不一定行,没错我说的是Lancome;服装珠宝品牌起家的,彩妆不一定行。没错我说的是Chanel。
可以推荐的品牌很多,浮夸的选YSL,低调的选NARS,要低调的浮夸那就纪梵希;小众有By Terry,亲民有MAC,骨骼清奇还有Kat V Don……
此处敲黑板:这个价位随手送送女朋友也不错,嫌拿不出手可以凑个几支召唤神龙,还没准备圣诞礼物的同学此刻要抓紧了。
![]() |
开架线:唇膏其实是彩妆产品里可替代度最高的产品,如果并不痴迷于壳子收藏,Wet N Wild,Colourpop,Essence、Milani、Kiko甚至美宝莲、欧莱雅都有非常成熟的产品线。买错了也不心疼,所以也可以说是没有雷区,多看试色,认真选择,不要买到假货就好。
PS:推荐良心试色博主Emily Fox,专柜线、开架线的唇膏试色都有,色号齐全废话少干货多。B站就有资源,淘宝上很多唇膏卖家也是从她视频上扒下来的图。
![]() |
【“买错唇膏”怎么办?】
每个入了美妆坑的姑娘,都会有个冷宫,里面凄凄惨惨的堆着那些试过一两次就不会再碰的产品。也许是跟错了风,也许是看走了眼,也许是来自直男的礼物,也许是因为你又买了更喜欢的。它们硬挺挺的聚在那里,好像就是为了让你内疚一样。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送出去或者卖掉,你又固执的舍不得扔,还是有一些办法能减少你的愧疚感。
当腮红:并不需要买专门的唇颊霜,大部分的口红都可以直接上脸。买错的粉色、珊瑚色、珠光色都可以轻轻点在腮红的位置用手轻拍晕开就好,持久性甚至强过一般的粉状腮红。如果不幸颜色太红或者下手太重,气垫粉扑按一按就好。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只带了唇膏没带腮红时的江湖救急。
当眼影:偏光、珠光、亮片及土色、裸色,和其他非常规颜色的唇膏可以用这个办法。不过亚洲人还是尽量避免粉色系的眼影,除非你活儿特别好。
遮盖法:有的唇膏在管子里看着美美的,你上唇就完全看不出来,可能是因为你唇色太深或者与唇膏颜色太近。做好保湿后,用薄涂一层粉底液或遮瑕膏,会让不显色的唇膏显色很多。
点涂法:前几年流行的想你粉,风潮过去之后就是怎么看怎么low。类似这样颜色特别浓郁但是又不怎么趁你的唇膏,可以用手指蘸上少许,轻轻拍在嘴唇上,跟拿唇膏直接涂完全是两个效果。适合不想要太强妆感,只想看上去让自己精神一点的场合。
叠涂法:一个你不喜欢的粉调上叠涂一层不显色的橘调,有可能就变成了不错的珊瑚色。太鲜艳或者过深的颜色上叠涂裸色,也有可能会平易近人很多。特别显唇纹的叠个润一点的唇膏,也能抢救一下。需要注意的是哑光、遮盖力太强、颜色太深的不能叠在外层,唇釉也无法叠涂。没打进冷宫的唇膏也可以这样叠着玩玩,没准就旧爱成为新欢了呢。
最后重申我在上一篇吐过的槽:只会买口红,该丑还是丑。让自己变得更美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工程,健康的习惯、良好的心态和开阔的审美都很重要,基因、天份、意志力和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才最终决定了你的样子。多练练技术也能成为达人,别老跺完手就哭穷,吃土真的不健康。
在这项事业上投入多少钱是你的自由,但千万别觉得少买了一支唇膏几件衣服就活不下去美不起来。还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别让花钱成为你唯一的乐趣,也别让“无穷无尽的好东西”控制了你——比自信更美好的,是自由。
![]() |